2014年石河子大学030506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考研大纲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大纲 >> 2014年石河子大学030506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考研大纲

2014年石河子大学030506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考研大纲

考研时间: 2014-08-16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石河子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4年石河子大学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考试)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

熟练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刻领会马克思主义理论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观察问题、变革现实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题型结构:各题型分值及总分

1.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共30分,每题5分)

(2)辨析题(共50,每题10分)先判断,后分析。

(3)论述题(共70分,每题35分)

2.总分150分

三、考试时间:3小时。

四、考试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产生和发展

3.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立场和理论品质

4.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

(二)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物质的根本属性及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2.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

3.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及核心内容

4.意识的本质及能动作用

5.辩证思维方法

(三)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认识与实践的关系

2.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

3.真理及其检验标准

4.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5.真理和价值的辩证统一

(四)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唯物史观产生的重大意义

2.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形态

3.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

4.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和特殊形式

5.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6.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

7.革命和改革是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8.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五)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1.商品的二因素及其矛盾

2.劳动的二重性

3.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作用;

4.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

5.剩余价值的生产

6.资本循环与周转

7.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过程及实现条件

(六)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自由竞争发展到垄断的必然性

2.一般垄断发展到国家垄断的必然性

3.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和本质

4.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5.资本主义的历史趋势

(七)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2.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

3.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发展的完善

4.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发展

5.无产阶级政党的地位和作用

6.加强党的建设,始终保持无产阶级政党的先进性

(八)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1.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

2.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3.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五、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1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考试)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

本考试是对考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专业综合能力考查。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重点,结合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历史进程,清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把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二、题型结构:各题型分值及总分

1.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共40分,每题8分)

(2)辨析题(共50,每题10分)先判断,后分析。

(3)论述题(共60分,每题30分)

2.总分150分

三、考试时间:3小时。

四、考试内容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

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及其历史进程;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思考: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第二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

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最初提出、确立、重新确立和进一步发展的过程;理解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内容和意义。

思考: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有哪些?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实事求是?

第三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过程、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主要内容、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基本经验。

思考:中国革命实践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之间的关系、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重大意义。

第四章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了解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理论构想和历史条件;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掌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的主要内容、基本特点、基本经验。

思考:中国为什么在20世纪50年代选择了社会主义?

第五章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根本任务

了解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的设想和毛泽东对社会主义的认识;理解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科学内涵及意义;

思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概括有何重大意义?

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背景和科学含义、把握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

思考: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基本特征并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

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

理解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客观依据;掌握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基本原则。

思考:怎样全面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如何深化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

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

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历史必然性和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观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的内涵;掌握当前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的战略方针和战略措施。

思考: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主要内涵:结合现阶段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和按劳分配的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中个人收入出现差距的现象进行分析。

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统一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掌握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和主要任务。

思考:为什么要坚持和完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如何正确理解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根本任务和基本内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及要求

思考: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地位?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及其相互关系?

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了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意义;掌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思考:如何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何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

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和伟大实践以及两岸关系的新进展、新特点。

思考:如何理解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和重要意义是什么?如何理解新形势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重要发展?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认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科学论断;掌握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和平发展道路的科学内涵及特征、重大意义

思考: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为什么要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

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五种依靠力量。

思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正确理解工人阶级是我们国家的领导阶级?如何理解新的社会阶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如何认识在新世纪新阶段加强国防和人民军队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了解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掌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现实途径和重大意义

思考:如何理解党的领导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坚持党的领导为什么必须改善党的领导?怎样才能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0年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复试)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标

本复试是对考生进行中国近现代史综合能力考查。复式内容:了解国史﹑国情;把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及发展规律;正确分析历史事件、评论历史人物,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题型结构:各题型分值及总分

1.题型结构:

(1)名词解释(共20分,每题5分)

(2)辨析题(共40,每题10分)先判断,后分析。

(3)论述题(共40分,每题20分)

2.总分100分

三、考试时间:2小时。

四、考试内容: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了解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其后果;抵御外国武装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思考: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正确分析近代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了解农民群众斗争风暴的起落;洋务运动的兴衰;维新运动的兴起与夭折;了解近代中国不同阶级阶层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思考:各阶级对国家出路早期探索失败的原因和教训;认识农民战争、地主阶级的改良和资产阶级的维新都不能实现中国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

第三章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举起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旗帜;辛亥革命与建立民国;辛亥革命的失败。

了解掌握革命派和改良派的论战是如何论述革命的必要性、进步性、正义性。

思考:为什么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历史性巨大变化;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及启示。

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了解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进一步传播与中国共产党诞生;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了解掌握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生发展的时代背景和影响;中国的先进分子选择马

克思主义的原因和途径。

思考: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选择马克思主义;认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

第五章中国革命的新道路

了解对革命新道路的艰苦探索;中国革命在探索中曲折前进。

了解掌握为什么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把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作为对象?

思考:理解中国革命要取得胜利必须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是如何探索和开辟中国革命的新道路的?20世纪20年代后期、30年代前中期,中国共产党内为什么连续出现"左"倾错误?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总结历史经验、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的?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了解日本发动灭亡中国的侵略战争;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性抗战;国民党与抗日的正面战场;中国共产党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了解掌握全面抗争路线,片面抗战路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和意义。

思考:为什么说中国抗日战争是神圣的民族战争?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怎样评价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中执行的路线和正面战场的地位与作用?为什么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弱国战胜强国的范例?基本经验是什么?

第七章为新中国而奋斗

了解从争取和平民主到进行自卫战争;国民党政府处在全民的包围中;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合作;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了解掌握第二条战线,第三条道路;民主党派的历史作用;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经验。

思考: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陷入全民的包围中并迅速走向崩溃;理解"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格局的形成。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了解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了解掌握新民主主义社会性质,五种经济成分,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平赎买。

思考: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第九章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良好的开局;探索中的严重曲折;建设的成就,探索的成果。

了解"文化大革命",《论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思考:中国共产党在1956年至1957年的早期探索中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建树;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重大意义。

第十章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了解历史性的伟大转折和改革开放的起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展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成就。

了解掌握: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的主要成就;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

思考:为什么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伟大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

五、参考书目: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11年修订本),高等教育出版社。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