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石河子大学071005微生物学考研大纲(官方)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大纲 >> 2015年石河子大学071005微生物学考研大纲(官方)

2015年石河子大学071005微生物学考研大纲(官方)

考研时间: 2014-11-22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石河子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石河子大学071005微生物学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615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所招收与生物化学有关专业硕士研究生而实施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各类生化物质的结构、性质、功能及其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基本途径和调控方法;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生物化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考试内容

1. 糖类结构与功能

考试内容

1) 糖的主要分类及其各自的代表

2) 糖聚合物及其代表和它们的生物学功能

3) 糖链和糖蛋白的生物活性

考试要求

1) 掌握糖的概念及其分类

2) 掌握糖类的元素组成、化学本质及生物学功用

3) 掌握单糖、二糖、寡糖和多糖的结构和性质

4) 掌握糖的鉴定原理与方法

5) 理解旋光异构

2. 脂类结构与功能

考试内容

1) 生物体内脂质的分类,其代表脂及各自特点

2) 甘油脂、磷脂以及脂肪酸特性。油脂和甘油磷脂的结构与性质

3) 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

4) 生物膜“单位膜模型”与“流体镶嵌模型”的要点

考试要求

1) 了解脂质的类别、功能

2) 熟悉重要脂肪酸、重要磷脂的结构

3) 掌握甘油脂、磷脂的通式以及脂肪酸的特性

4) 掌握油脂和甘油磷脂的结构与性质

5) 掌握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

3. 蛋白质化学

考试内容

1)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20种蛋白质氨基酸的三字简写符号

2) 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及化学反应

3) 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一级、二级、高级结构的概念及形式)

4) 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的一般步骤

5)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的方法

6) 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7)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考试要求

1) 了解氨基酸、肽的分类

2) 掌握氨基酸与蛋白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理解氨基酸的通式与结构,掌握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方法

4) 掌握肽键的特点,蛋白质二级和三级结构的类型及特点,四级结构的概念及亚基

5) 掌握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6) 掌握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的方法

7) 掌握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 核酸化学

考试内容

1) 核酸的基本化学组成及分类

2) 核苷酸的结构

3) DNA和RNA一级结构的概念和二级结构要特点;DNA的三级结构特点

4) RNA的分类及各类RNA的生物学功能

5) 核酸的主要理化特性,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的方法

6) 核酸的研究方法

考试要求

1) 全面了解核酸的组成、结构、结构单位以及掌握核酸的性质

2) 全面了解核苷酸组成、结构、结构单位以及掌握核苷酸的性质

3) 掌握DNA的二级结构模型和核酸杂交技术

4) 掌握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的方法

5. 酶学

考试内容

1) 酶的作用特点与酶的作用机理

2)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含米氏方程的推导)

3) 酶的提纯与活力鉴定的基本方法

4) 熟悉酶的国际分类和命名

5) 了解抗体酶、核酶和固定化酶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6) 维生素的分类及性质

7) 各种维生素的活性形式、生理功能

考试要求

1) 了解酶的概念和酶的国际分类(第一、二级分类)

2) 掌握酶活性调节的因素、酶的作用机制

3) 熟悉酶的分离提纯基本方法

4) 掌握酶活力概念、米氏方程以及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5) 了解抗体酶、核酶的基本概念

6) 了解水溶性维生素的结构特点和缺乏病

7) 了解脂溶性维生素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8) 掌握水溶性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与辅酶形式

6. 生物氧化与生物能学

考试内容

1) 新陈代谢的概念、类型及其特点

2) ATP与高能磷酸化合物

3) ATP的生物学功能

4) 电子传递过程与ATP的生成

5) 呼吸链的组分、呼吸链中传递体的排列顺序

考试要求

1) 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类型及其特点

2) 了解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概念和种类

3) 理解ATP的生物学功能

4) 掌握呼吸链的组分、呼吸链中传递体的排列顺序

5) 掌握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

7. 糖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考试内容

1) 糖的代谢途径,包括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和有关的酶

2) 糖的无氧分解、有氧氧化的概念、部位和过程

3) 糖异生作用的概念、场所、原料及主要途径

4) 糖原合成作用的概念、反应步骤及限速酶

5) 糖酵解、丙酮酸的氧化脱羧和三羧酸循环的反应过程及催化反应的关键酶

考试要求

1) 全面了解糖的各种代谢途径,包括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和酶的作用

2) 理解糖的无氧分解、有氧氧化的概念、部位和过程

3) 了解糖原合成作用的概念、反应步骤及限速酶

4) 掌握糖酵解、丙酮酸的氧化脱羧和三羧酸循环的途径及其限速酶调控位点

5) 掌握磷酸戊糖途径及其限速酶调控位点

6) 掌握各个代谢途径的能量收支与平衡

7) 了解单糖、蔗糖和淀粉的形成过程

8. 脂类的代谢与合成

考试内容

1) 脂肪总动员的概念、限速酶;甘油代谢

2) 脂肪酸的生物氧化过程及其能量的计算

3) 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过程

4) 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5) 血脂及血浆脂蛋白

考试要求

1) 全面了解甘油代谢:甘油的来源合去路,甘油的激活

2) 了解脂类的消化、吸收及血浆脂蛋白

3) 理解脂肪动员的概念、各级脂肪酶的作用、限速酶

4) 掌握脂肪酸β-氧化过程及能量生成的计算

5) 掌握脂肪的合成代谢,理解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途径

6) 了解磷脂和胆固醇的代谢

9. 核酸代谢

考试内容

1) 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途径

2) 外源核酸的消化和吸收

3) 碱基的分解

4) 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5) 常见辅酶核苷酸的结构和作用

考试要求

1) 了解外源核酸的消化和吸收

2) 理解碱基的分解代谢

3) 理解核苷酸的分解和合成途径

4) 掌握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

5) 了解常见辅酶核苷酸的结构和作用

10. 细胞代谢与调控

考试内容

1) 细胞代谢的调节网络

2) 酶活性的调节

考试要求

1) 理解代谢途径的交叉形成网络和代谢的基本要略

2) 理解酶促反应的前馈和反馈、酶活性的特异激活剂和抑制剂

3) 掌握细胞膜结构对代谢的调节和控制作用

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硕士研究生入学生物化学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试卷务必书写清楚、规范、工整,符号和西文字母运用得当。所有答案均写在答题纸上,不得在试题上答卷,否则无效。

三、试卷结构:

1.试卷满分:150分

2.题型结构

1) 名词解释

2) 生化物质的符号缩写与生理作用

3) 实验综合设计分析

4) 选择题

5) 简答题

6) 论述综合题(含计算题)

四、主要参考教材(参考书目)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4版 张丽萍,杨建雄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

《生物化学》第三版 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后的版本

805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考试大纲适用于农、林、食品、生物类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反应机理、用途、合成方法等内容的一门科学,其基本理论和方法是研究农、林等科学的基础,因此有机化学是农、林、食品、生物类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

该课程主要讲授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组成、结构、性质、相互转化规律及其应用。要求考生掌握有机化学中主要类型的有机物的命名,能够正确书写有机物的名称和结构式;掌握有机化学中的常见反应机理、各类异构现象、电子效应及立体化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特征反应;能够运用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进行鉴别、分离与提纯;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有机化学知识,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有机物的合成;能够根据实验事实,推导有机物的结构。

一、考试基本要求

1. 掌握σ键、π键的特点以及共价键的属性;掌握影响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电子云分布的因素;掌握碳原子的杂化类型。

2. 掌握各类异构现象(如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顺反异构、构象异构、旋光异构、互变异构等)产生的条件、性质、表示方法。

3. 掌握烷烃、烯烃、炔烃、二烯烃、脂环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醌、羧酸及其衍生物、取代酸、胺类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理化性质、结构与性质之间关系。掌握常见杂环类化合物、糖类、脂类、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命名及主要性质。

4. 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能够运用化合物的性质完成反应,进行化合物鉴别、分离与提纯,进行有机物的合成及推导有机物的结构等。

5. 理解有机化学中的一些常见反应机理(如烷烃的自由基取代反应机理、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机理、芳烃的亲电取代反应机理、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机理、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机理等)及变化规律,并会应用。

6.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及其规律、酸碱性及其规律。

7. 能够运用休克尔规则判断非苯芳烃是否具有芳香性。

8. 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知识及典型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原理及操作方法。

二、考试方式与时间

硕士研究生入学《有机化学》考试为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主要内容

1.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式的正确书写(含构型表达)。

2.有机化学基本概念与理论、常见反应机理、各类异构现象、电子效应的应用。

3.各类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4.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如完成反应,进行化合物鉴别、分离与提纯,进行有机物的合成及推导有机物的结构等。

5.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知识:如熔点测定、沸点测定、层析法(薄层层析、纸层析、柱层析)、蒸馏、回流、萃取、重结晶、常压抽滤、减压抽滤等有机实验中常用的基本技能。掌握典型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四、试卷题型及比例

1. 试卷题型包括:命名与写结构、选择与填空、完成反应、鉴别与分离、合成、推断结构式、有机实验基本技能的相关知识等。

2. 题型比例:命名与写结构(~15%)、选择与填空(15%~20%)、完成反应(~20%)、鉴别与分离(10%~15%)、合成(~15%)、推断结构式(10%~15%)、有机实验(~10%)。

3. 试卷满分为:150分。

五、参考教材

1. 傅建熙主编.《有机化学》(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2. 刘红、李炳奇主编.《实验化学》.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9年.

微生物学

一、考试科目:

微生物学

二、适用专业:

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方向

三、参考书目:

沈萍主编《微生物学》(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周德庆主编《微生物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四、试卷题型:

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满分100分

五、考试时间:

2小时

六、考试内容及要求

1、考查目标

本《微生物学》考试大纲适用于石河子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学专业微生物学及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微生物学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分支学科,是许多学科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微生物的生物多样性和系统学、微生物生理和代谢、微生物生态学、微生物遗传学、微生物免疫学及微生物技术等。要求考生对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专业词语、技术原理有较深的了解;系统掌握微生物的系统分类、细胞结构与功能、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学和免疫学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相关实验技术;并具有应用这些知识和技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考试内容

(一)微生物学基本概念和意义

1.微生物学定义

2.微生物的多样性和重要类群

3.微生物学的发展过程、重要事件和人物

4.微生物的重要作用

(二)原核微生物

1.原核生物的定义、关键内涵及其与真核生物的本质差异

2.原核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功能

3.原核生物的分类与鉴定

4.原核生物的物种多样性: 细菌(Bacteria)和古菌(Archaea)

(三)真核微生物

1.真核生物的定义、关键内涵及其与原核生物的本质差异

2.真核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功能

3.真菌的主要类群:酵母菌、霉菌、担子菌

(四)病毒和亚病毒

1.病毒的特点和定义

2.病毒的分类和命名

3.病毒的宿主范围

4.病毒的培养和纯化

5.病毒的复制

6.亚病毒和Prion

7.重要病毒生物学特性及研究方法

(五)微生物生理和代谢

1.微生物的必需营养和大量繁殖

2.微生物的生长特点及测定

3.有害微生物的控制

4.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5.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6.次生代谢

7.独特合成代谢途径举例

8.代谢调控与工业发酵

(六)微生物生态学

1.微生物生态学的概念

2.自然界中微生物分布及生境多样性

3.微生物与其他生物的关系

4.微生物与自然界物质循环

5.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6.分子微生物生态学的基本方法和原理

(七)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

1.微生物遗传的物质基础

2.DNA结构、复制及变异

3.微生物基因的表达及调控

4.微生物变异和诱变育种

5.基因重组和杂交育种

6.基因工程原理及技术

7.菌种的退化、复壮和保藏

8.微生物基因组结构特点及功能基因组

(八)传染与免疫

1.传染的概念

2.非特异性免疫

3.特异性免疫

4.免疫学的实际意义

(九)实验设计

1.分离、鉴定一种特定的微生物物种

2.获得特定的微生物基因或代谢产物

3.利用所知功能的微生物解决某个实际问题

六、考试要求

(一)微生物学基本概念和意义

1.了解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学的研究领域和相关学科。掌握微生物学中常用科学词语和名称。

2.了解微生物的生物多样性概念,包括物种多样性、形态多样性、发育多样性、代谢及遗传多样性,微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活动的重要生物资源。

3.了解微生物学发展史是伴随人类文明和技术进步的漫长历程;微生物学的发展促进了人类的进步。

4.了解微生物对生命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贡献,以及在医药、工业、农业、环境保护等的应用。(二)原核微生物

1.了解什么是原核生物?什么是生物三域说,由谁提出及根据是什么?原核生物的系统进化理论。

2.了解原核微生物的细胞结构,认识细胞壁、细胞膜、核区(异核体)、核糖体、内生孢子、鞭毛、分子伴侣等分子结构和功能性状,以及在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意义。

3.了解和掌握原核生物的现代分类体系与鉴定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包括革兰氏染色、形态观察、生理测定、生化活性分析、细胞化学分析、核酸(RNA/DNA)分析、蛋白质分析等表观和分子信息在分类鉴定中的综合应用。了解原核微生物的命名法规。

4.了解和认识原核生物的物种多样性。了解细菌(Bacteria)、放线菌、蓝细菌和古菌的重要代表种群的基本特性和在生命现象研究中的意义。

(三)真核微生物

1.了解什么是真核生物? 真核生物的主要类群。

2.了解真核微生物的细胞结构与功能, 比较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间的主要区别。

3.了解和掌握真核微生物的分类与鉴定的基本方法。认识真核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了解酵母菌、霉菌、担子菌的主要代表种群的生物学特征和实际意义。

(四)病毒和亚病毒

1.了解病毒的基本特点、病毒的结构、病毒大小以及病毒的寄主和种类。

2.了解病毒的分类原理和命名原则。

3.了解病毒侵入寄主细胞后复制周期所包括的吸附、穿入、脱壳、转录和翻译、组装及释放等主要环节。

4.了解什么是亚病毒?亚病毒包括的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等的特性。

5.何谓噬菌体?何谓温和噬菌体、溶源噬菌体、λ噬菌体?

6.了解目前国内外在主要病毒研究领域的研究状况和进展,如禽流感病毒,肝炎病毒与人类息息相关的类群。

(五)微生物生理和代谢

1.了解微生物六类营养要素;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培养基种类及配制原则。

2.了解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熟悉典型生长曲线的意义;了解影响微生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3.了解控制有害微生物的主要措施及其意义;熟悉高温灭菌的主要方法;了解常用化学杀菌剂、抗生素、消毒剂和治疗剂种类和功效,以及其杀菌、抑菌原理。

4.了解能量代谢中的生物氧化概念;熟悉生物氧化包括的呼吸、无氧呼吸和发酵三种类型及其意义。

5.了解分解代谢的内容;何谓合成代谢?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关联性。

6.了解次生代谢,和次生代谢产物(包括抗生素和非抗生素生物活性物质)的重要性。

7.举例说明自养微生物的CO2固定的4 条途径:Calvin循环、乙酰-CoA途径、逆向TCA途径和羟基丙酸途径。了解何谓生物固氮?固氮微生物的种类。

8.了解何谓代谢调控?了解工业发酵通过调节三类初级代谢途径而提高发酵效率的意义。

(六)微生物生态学

1.了解微生物生态学的概念、微生物生态系的结构和功能。

2.了解自然界中微生物在土壤、水体、空气及其他基质中的广泛分布。何谓极端微生物?了解古菌(Archaea)的和极端微生物的关系。了解目前已知的极端生命条件。

3.了解微生物间和微生物与其他生物间的五种主要关系类型。

4.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碳、氮、硫、磷物质循环中的作用。

5.了解何谓水体污染中的富营养化。解释何谓“水华”(Water Bloom)?何谓“赤潮”(Red Tide)现象。何谓生物处理(Biotreatment)和生物整治(Bioremediation)? 说明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6.初步了解16S rRNA等基因在分子微生物生态学中的重要意义,以及基于这类生物分子发展起来的分子微生物生态学的基本方法

(七) 微生物遗传变异和育种

1.熟悉各类微生物(细菌、古菌、真核微生物、病毒等)的遗传特征。

2.利用微生物的三个经典实验:转化实验、噬菌体感染实验和植物病毒的重组实验证明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是核酸。了解遗传物质(DNA/RNA)在微生物细胞内的存在部位(核或核区、核糖体、质粒等)和功能特性。

3.了解DNA的结构及与其功能(如复制、转录等)相适应的特点。

4.清楚基因的概念,了解基因突变的特点及突变机制。能举例说明物理诱变、化学诱变在育种中的应用。

5.了解微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相关元件及其功能,了解原核微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的分子机制。

6.了解原核生物的四种遗传操作方法:转化(Transformation)、转导(Transduction)、接合(Conjugation, Mating)和原生质体融合(Protoplast Fusion)。了解真核微生物基因重组中的有性杂交和准性杂交(Parasexual Hybridization) 的育种意义。

7.熟悉谓基因工程(Gene Ergineering)和相关技术术语。熟悉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

8.了解菌种保藏的基本方法。何谓菌种退化(Degeneration)。了解菌种复壮的措施。

9.理解基因和基因组的概念;了解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在基因组结构、基因结构及遗传过程中的主要差别。

(八) 传染与免疫

1.了解什么是传染(Infection)及决定传染的基本因素

2.了解什么是免疫?了解非特异性免疫的概念。

3.了解特异性免疫的特点。理解什么是抗原?什么是抗体?以及免疫学中常用的基本词语和概念

4.了解抗原-抗体反应的一般规律及免疫学的意义;抗原-抗体间的主要反应: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结合试验、中和反应,熟悉上述四种免疫反应的试验方法及原理。了解免疫制剂的种类及作用。

(九)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1.在给出前提条件下,能够设计简单的技术路线去获得所要求的微生物类群、基因或代谢产物;

2.能够根据提供的现象,提出微生物所具有的功能假说或进化过程假说;

3.利用所学知识,设计用某种微生物的功能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如环境污染等。

分子生物学

一、考试性质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分子生物学考试是为招收理学类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选拔考试。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的分子生物学基本知识,包括对分子生物学各项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对象为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选拔通过者、报考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专业的考生。

二、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分子生物学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试卷务必书写清楚、符号和西文字母运用得当。不得在试题上答卷。

三、试卷结构

(一)试卷的结构

1、名词解释、填空:占总分的30分左右,内容为概念和基本知识点,主要覆盖本门课程的各部分知识点。

2、选择题、判断题:占总分的25分左右,内容为概念和基本知识点,主要覆盖本门课程的各部分知识点。

3、问答题:占总分的45分左右。

四、考查目标

1、了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本内容及发展简史,理解和掌握分子生物学有关的基本概念、理论以及实验原理和方法。

2、能够运用辩证的观点正确认识生命现象的分子生物学本质和规律,具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一)绪论

1、考试内容:分子生物学的概念、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分子生物学的应用。

2、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分子生物学的概念。

(二)遗传物质的分子结构、性质和功能

1、考试内容:

① 核酸的种类和分布,核酸的化学组成。核酸有两大类:DNA和RNA。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为核苷酸,组成DNA的核苷酸为脱氧核糖核苷酸(dNMP),组成RNA的核苷酸为核糖核苷(NMP)。核苷酸由磷酸、戊糖和碱基组成。组成DNA分子的戊糖为D-2脱氧核糖,组成RNA分子的戊糖为D-核糖。DNA分子中的碱基为A、G、C、T,RNA分子中的碱基为A、G、C、U,核酸分子中核苷酸之间通过3´,5´-磷酸二酯键连接。

② DNA的结构。DNA的一级结构;DNA的二级结构——双螺旋结构模型的要点,维持DNA双螺旋结构稳定的因素,DNA结构的多样性;DNA的三级结构(超螺旋结构)及功能;DNA的拓扑结构;DNA的高级结构。

③ 三种RNA分子的结构特点及功能。④ DNA的变性作用、增色效应,DNA的解链温度(Tm),DNA的复性和分子杂交,核酸在260nm波长下有最大紫外吸收。复性的概念,核酸的杂交分类和应用。生物芯片的概念和应用。

⑤ 病毒的基本概念,病毒核酸的一般特征,DNA病毒和RNA病毒的核酸结构。

⑥ 反义核酸的概念,反义技术及其应用。

2、考试基本要求:掌握DNA和RNA的分子组成,核苷酸之间的连接方式。DNA双螺旋结构及维持稳定的因素。三种RNA分子的结构特点及功能。熟悉DNA的变性、复性和分子杂交、增色效应、DNA的解链温度(Tm)等概念。病毒核酸的一般特征,反义核酸的概念。了解其余内容。

3、重点与难点:重点为DNA双螺旋结构及维持稳定的因素。三种RNA分子的结构特点及功能。DNA的变性、增色效应、DNA的解链温度(Tm)、核酶等概念。难点为DNA的超螺旋结构及功能,核酶的作用机制,杂交的原理和反义核酸作用的原理。

(三)染色质、染色体、基因和基因组

1、考试内容:

① 染色质和染色体,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化学成分及组成,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功能,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过程,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的磷酸化。

② 基因的定义,基因的功能;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基因特征;细胞器基因,亚细胞结构基因特征,基因和顺反子的关系,重叠基因,断裂基因。

③ 基因组的定义,原核和真核生物基因结构特点,基因组的染色体倍数性和数目,遗传图谱、物理图谱、基因图谱。

④ 人类基因组定义,人类基因组计划研究的内容和意义,人类基因组的多态性与基因组药学,后基因组研究计划,人类基因组的生物信息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

2、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基因的定义和功能,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基因特征,基因组的定义及结构特点,人类基因组的定义。熟悉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化学组成。了解其余内容。

3、重点与难点:重点为基因的定义与功能,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基因特征,基因组的定义及结构特点,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化学组成。难点为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功能,有丝分裂,减数分裂的过程,组蛋白和非组蛋白的磷酸化。

(四)可移动的遗传因子(转座子)和染色体外遗传因子

1、考试内容:

① 转座子的定义,转座子的分类和结构特征,转座子机制,转座效应,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转座子,逆转录病毒和逆转录转座子。

② 质粒定义,质粒遗传学类型,质粒DNA的特征,特殊细菌质粒,真核生物中的质粒。

③ 遗传重组的定义和分类,同源重组的概念和分子机制,位点特异性重组的概念和机制,遗传重组在分子生物学中的应用。

2、考试基本要求:掌握转座子、质粒、同源重组、位点特异性重组的概念。熟悉转座子的分类和结构特征,质粒的遗传学类型,质粒DNA的特征。了解其余内容。

3、重点与难点:重点为转座子的定义、分类和结构特征。质粒的定义、遗传学类型,质粒DNA的特征,同源重组、位点特异性重组的概念。难点为转座子机制,转座效应,逆转录病毒和逆转录转座子,同源重组和位点特异性重组的分子机制。

(五)DNA的复制、突变、损伤和修复

1、考试内容:

① DNA复制的一般特征,半保留复制的概念、特点,复制叉、复制子、复制方向。DNA复制的酶系,Klenow片段,DNA复制的过程,复制的半不连续性,先导链,后滞链。

②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DNA复制过程。端粒的复制和端粒酶、核酶。

③ 线粒体DNA复制,噬菌体和病毒DNA的复制。逆转录病毒的复制,逆转录病毒与疾病,逆转录酶的三种催化活性。

④ 基因突变的概念和类型,突变原因,突变体的分离与分析。

⑤ DNA的修复系统。直接修复,切除修复,重组修复,SOS修复等机制,DNA的损伤修复系统与疾病。

2、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半保留复制的概念、特点,参加复制的物质,各种酶在复制中的作用。岡崎片段、Klenow片段、端粒、端粒酶、突变、逆转录、cDNA的的概念。端粒与端粒酶的结构特点与功能,逆转录酶催化的反应,逆转录研究的意义。熟悉DNA合成过程,突变的分子类型及DNA损伤修复的主要方式,真核生物DNA聚合酶。了解其余内容。

3、重点与难点:重点为各种酶在复制中的作用。岡崎片段、Klenow片段、端粒、端粒酶、突变、逆转录、cDNA的的概念。端粒与端粒酶的结构特点与功能,逆转录酶催化的反应,逆转录研究的意义。难点为DNA复制的过程,突变的分子类型及主要的修复方式。

(六)转录、转录后加工

1、考试内容:

① 转录的概念,复制和转录的异同点。

② 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的组成,核心酶、全酶的作用,模板与酶的辨认结合。真核生物RNA聚合酶的种类及作用。

③ 与转录起始和终止有关的DNA结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启动子、终止子结构。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转录起始位点的结构差异。

④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转录过程及抑制剂,结构基因、不对称转录、模板链、编码链、有意义链、反意义链、转录因子、断裂基因、外显子、内含子、核酶的概念。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真核转录因子,特别是参与RNA-polⅡ转录的TFⅡ。

⑤ 真核生物的转录后加工及机制,特别是真核生物mRNA的前体加工,内含子的剪接过程。核酶的特性,核酶研究的意义,RNA的催化功能,RNA编辑。

2、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复制和转录的异同点,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的组成,核心酶、全酶的作用。不对称转录、结构基因、模板链、编码链、有意义链、反意义链、断裂基因、外显子、内含子、核酶的概念。熟悉RNA编辑的概念,RNA合成过程,真核生物mRNA的前体加工。了解其余内容。

3、重点与难点:重点为复制和转录的区别,不对称转录、结构基因、断裂基因、外显子、内含子、核酶的概念。真核生物mRNA的前体加工。难点为转录过程,真核转录因子,内含子的剪接过程。

(七)蛋白质生物合成——翻译

1、考试内容:

① 遗传密码的概念及密码的破译,遗传密码的特性,简并性、摆动性的概念,遗传密码的阅读框架。

②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参与翻译的物质,mRNA、tRNA、rRNA、核糖体在蛋白质合成中的作用,翻译的过程,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翻译起始的不同,氨基酸活化,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作用各种蛋白质因子在翻译中的作用,核蛋白体循环过程。多聚核蛋白体、核蛋白体循环、SD序列的概念。

③ 蛋白质转运,分泌蛋白的转运过程,蛋白质的转运理论,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蛋白跨膜运输。蛋白质的靶向输送、信号肽、分子伴侣的概念。

④ 蛋白质合成后的折叠与修饰加工, 分子伴侣,修饰的方式。

2、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参与翻译的物质,mRNA、tRNA、rRNA的作用,遗传密码的特性,氨基酰-tRNA合成酶的作用。遗传密码、SD序列、信号肽、分子伴侣的概念。熟悉核蛋白体循环过程,蛋白质的靶向输送过程,几种促进蛋白质折叠的大分子。了解其余内容。

3、重点与难点:重点为mRNA、tRNA、rRNA的作用,遗传密码的特性,遗传密码、SD序列、信号肽、分子伴侣的概念。难点为翻译过程的详细机制,蛋白质分子折叠的机制,蛋白质的靶向输送过程。

(八)基因表达调控

1、考试内容:

① 基因表达调控的基本原理,顺式作用元件、反式作用因子、启动子、增强子和沉默子的概念。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时,核酸—核酸、核酸—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复杂性。基因表达的诱导和阻遏。

② 原核生物结构基因特点(多顺反子),原核基因转录调节特点,操纵子的概念和组成。乳糖操纵子的结构及调节机制。原核生物色氨酸操纵子的结构及转录衰减调节。原核生物转录水平调控和翻译水平调控。

③ 真核生物基因结构特点,真核生物基因表达调控特点。染色质水平的调控,DNA水平的调控,转录水平的调控,特别是RNA-polⅡ转录起始调节,顺式作用元件的种类和作用,反式作用因子的分类、结构(DNA结合域、转录激活域、二聚化结构域)及作用机制。翻译水平的调控。

2、考试基本要求:掌握基因、基因组、基因表达、基因表达的时间特异性和空间特异性、组成性表达、管家基因、顺式作用元件、反式作用因子、启动子、增强子、沉默子、操纵子、反义RNA、RNA干扰和microRNA的概念。真核生物基因结构特点。熟悉原核基因转录调节特点,乳糖操纵子的结构及调节机制,真核启动子的种类和功能,基本转录因子,转录因子特异的DNA结合域(锌指、亮氨酸拉链、螺旋-环-螺旋)的结构特点。了解其余内容。

3、重点与难点:重点为基因表达、组成性表达、管家基因、顺式作用元件、反式作用因子、启动子、增强子、反义RNA的概念。操纵子的概念和组成。原核基因转录调节特点,真核生物基因结构特点,真核启动子的种类和功能。难点为乳糖操纵子、色氨酸操纵子的调节机制,反式作用因子的结构特点及作用机制。

六、参考教材或主要参考书

现代分子生物学,朱玉贤,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三版

分子生物学,王曼莹,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

生物学发展简史

生物学发展简史考试大纲适用于石河子大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学发展简史主要内容包括科学家对生命现象的研究过程,又包括科学家研究生命现象时所持有的不同观点和态度;既包括生物学理论和方法的形成演变,又包括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影响。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以上了解的情况。

一、考试内容

1、生物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2、生物科学研究的方法

3、简述细胞学说的形成过程

4、简述染色质名称的形成过程。

5、简述植物细胞全能性提出和验证过程。

6、简述酶的发现过程和意义。

7、简述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和意义。

8、什么是溶液培养法?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领域有哪些?

9、矿质元素运输特点是如何发现的?

10、简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意义。

11、简述哺乳动物克隆研究过程和重大突破。

12、简述研究原肠胚三个胚层发育过程。

13、简述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内容和意义。

14、简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和主要方法。

15、简述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过程和意义。

16、简述遗传密码子的破解意义。

17、简述孟德尔遗传的基本规律研究的特点和意义。

18、简述性别决定基因的研究过程。

19、色盲症的发现是哪个世纪?

20、简述试管婴儿研究过程和意义?

21、简述生态系统食物链间能量流动的“十分之一法则”的研究意义。

22、简述细菌DNA重组过程和意义。

23、简述牛痘接种技术形成过程和意义。

24、简述叶绿体DNA的发现过程和意义。

25、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年代和主要进展

26、简述基因工程技术的形成过程和意义。

27、简述膜生物工程的技术原理

28、简述单克隆抗体研究成果形成的过程和意义。

29、简述胚胎移植技术形成的过程和意义。

30、简述核移植技术形成过程和意义。

31、简述病毒的发现过程和意义。

32、简述脑细胞信号传递研究的主进展。

33、简述基因控制器官发育和细胞死亡过程主要进展。

二、试卷结构

1. 名词解释(20%)

2. 计算分析题(20%)

3. 简答题 (30%)

4. 综合性答题 (30%)

总分:100分

三、考试方式和时间

考试方式:笔试

考试时间:3小时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