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石河子大学0713生态学考研大纲(官方)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大纲 >> 2015年石河子大学0713生态学考研大纲(官方)

2015年石河子大学0713生态学考研大纲(官方)

考研时间: 2014-11-22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石河子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石河子大学0713生态学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615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研究生入学考试是为所招收与生物化学有关专业硕士研究生而实施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要求学生比较系统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掌握各类生化物质的结构、性质、功能及其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的基本途径和调控方法;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实验技术;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生物化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一、 考试内容

1. 糖类结构与功能

考试内容

1) 糖的主要分类及其各自的代表

2) 糖聚合物及其代表和它们的生物学功能

3) 糖链和糖蛋白的生物活性

考试要求

1) 掌握糖的概念及其分类

2) 掌握糖类的元素组成、化学本质及生物学功用

3) 掌握单糖、二糖、寡糖和多糖的结构和性质

4) 掌握糖的鉴定原理与方法

5) 理解旋光异构

2. 脂类结构与功能

考试内容

1) 生物体内脂质的分类,其代表脂及各自特点

2) 甘油脂、磷脂以及脂肪酸特性。油脂和甘油磷脂的结构与性质

3) 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

4) 生物膜“单位膜模型”与“流体镶嵌模型”的要点

考试要求

1) 了解脂质的类别、功能

2) 熟悉重要脂肪酸、重要磷脂的结构

3) 掌握甘油脂、磷脂的通式以及脂肪酸的特性

4) 掌握油脂和甘油磷脂的结构与性质

5) 掌握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点

3. 蛋白质化学

考试内容

1) 蛋白质的化学组成,20种蛋白质氨基酸的三字简写符号

2) 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及化学反应

3) 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一级、二级、高级结构的概念及形式)

4) 蛋白质一级结构测定的一般步骤

5) 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的方法

6) 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7)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考试要求

1) 了解氨基酸、肽的分类

2) 掌握氨基酸与蛋白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理解氨基酸的通式与结构,掌握蛋白质一级结构的测定方法

4) 掌握肽键的特点,蛋白质二级和三级结构的类型及特点,四级结构的概念及亚基

5) 掌握蛋白质的变性作用

6) 掌握蛋白质的理化性质及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的方法

7) 掌握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 核酸化学

考试内容

1) 核酸的基本化学组成及分类

2) 核苷酸的结构

3) DNA和RNA一级结构的概念和二级结构要特点;DNA的三级结构特点

4) RNA的分类及各类RNA的生物学功能

5) 核酸的主要理化特性,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的方法

6) 核酸的研究方法

考试要求

1) 全面了解核酸的组成、结构、结构单位以及掌握核酸的性质

2) 全面了解核苷酸组成、结构、结构单位以及掌握核苷酸的性质

3) 掌握DNA的二级结构模型和核酸杂交技术

4) 掌握分离纯化和纯度鉴定的方法

5. 酶学

考试内容

1) 酶的作用特点与酶的作用机理

2) 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含米氏方程的推导)

3) 酶的提纯与活力鉴定的基本方法

4) 熟悉酶的国际分类和命名

5) 了解抗体酶、核酶和固定化酶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6) 维生素的分类及性质

7) 各种维生素的活性形式、生理功能

考试要求

1) 了解酶的概念和酶的国际分类(第一、二级分类)

2) 掌握酶活性调节的因素、酶的作用机制

3) 熟悉酶的分离提纯基本方法

4) 掌握酶活力概念、米氏方程以及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5) 了解抗体酶、核酶的基本概念

6) 了解水溶性维生素的结构特点和缺乏病

7) 了解脂溶性维生素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8) 掌握水溶性维生素的生理功能与辅酶形式

6. 生物氧化与生物能学

考试内容

1) 新陈代谢的概念、类型及其特点

2) ATP与高能磷酸化合物

3) ATP的生物学功能

4) 电子传递过程与ATP的生成

5) 呼吸链的组分、呼吸链中传递体的排列顺序

考试要求

1) 理解新陈代谢的概念、类型及其特点

2) 了解高能磷酸化合物的概念和种类

3) 理解ATP的生物学功能

4) 掌握呼吸链的组分、呼吸链中传递体的排列顺序

5) 掌握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

7. 糖的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

考试内容

1) 糖的代谢途径,包括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和有关的酶

2) 糖的无氧分解、有氧氧化的概念、部位和过程

3) 糖异生作用的概念、场所、原料及主要途径

4) 糖原合成作用的概念、反应步骤及限速酶

5) 糖酵解、丙酮酸的氧化脱羧和三羧酸循环的反应过程及催化反应的关键酶

考试要求

1) 全面了解糖的各种代谢途径,包括物质代谢、能量代谢和酶的作用

2) 理解糖的无氧分解、有氧氧化的概念、部位和过程

3) 了解糖原合成作用的概念、反应步骤及限速酶

4) 掌握糖酵解、丙酮酸的氧化脱羧和三羧酸循环的途径及其限速酶调控位点

5) 掌握磷酸戊糖途径及其限速酶调控位点

6) 掌握各个代谢途径的能量收支与平衡

7) 了解单糖、蔗糖和淀粉的形成过程

8. 脂类的代谢与合成

考试内容

1) 脂肪总动员的概念、限速酶;甘油代谢

2) 脂肪酸的生物氧化过程及其能量的计算

3) 脂肪酸的生物合成过程

4) 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5) 血脂及血浆脂蛋白

考试要求

1) 全面了解甘油代谢:甘油的来源合去路,甘油的激活

2) 了解脂类的消化、吸收及血浆脂蛋白

3) 理解脂肪动员的概念、各级脂肪酶的作用、限速酶

4) 掌握脂肪酸β-氧化过程及能量生成的计算

5) 掌握脂肪的合成代谢,理解脂肪酸的生物合成途径

6) 了解磷脂和胆固醇的代谢

9. 核酸代谢

考试内容

1) 嘌呤、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途径

2) 外源核酸的消化和吸收

3) 碱基的分解

4) 核苷酸的生物合成

5) 常见辅酶核苷酸的结构和作用

考试要求

1) 了解外源核酸的消化和吸收

2) 理解碱基的分解代谢

3) 理解核苷酸的分解和合成途径

4) 掌握核苷酸的从头合成途径

5) 了解常见辅酶核苷酸的结构和作用

10. 细胞代谢与调控

考试内容

1) 细胞代谢的调节网络

2) 酶活性的调节

考试要求

1) 理解代谢途径的交叉形成网络和代谢的基本要略

2) 理解酶促反应的前馈和反馈、酶活性的特异激活剂和抑制剂

3) 掌握细胞膜结构对代谢的调节和控制作用

二、考试方法和考试时间

硕士研究生入学生物化学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3小时。试卷务必书写清楚、规范、工整,符号和西文字母运用得当。所有答案均写在答题纸上,不得在试题上答卷,否则无效。

三、试卷结构:

1. 试卷满分:150分

2. 题型结构

1) 名词解释

2) 生化物质的符号缩写与生理作用

3) 实验综合设计分析

4) 选择题

5) 简答题

6) 论述综合题(含计算题)

四、主要参考教材(参考书目)

《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4版 张丽萍,杨建雄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

《生物化学》第三版 王镜岩、朱圣庚、徐长法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2年后的版本

805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考试大纲适用于农、林、食品、生物类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反应机理、用途、合成方法等内容的一门科学,其基本理论和方法是研究农、林等科学的基础,因此有机化学是农、林、食品、生物类等相关专业的重要基础课。

该课程主要讲授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组成、结构、性质、相互转化规律及其应用。要求考生掌握有机化学中主要类型的有机物的命名,能够正确书写有机物的名称和结构式;掌握有机化学中的常见反应机理、各类异构现象、电子效应及立体化学的基本知识;掌握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特征反应;能够运用有机化合物的性质进行鉴别、分离与提纯;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有机化学知识,选择合理的方法进行有机物的合成;能够根据实验事实,推导有机物的结构。

一、考试基本要求

1. 掌握σ键、π键的特点以及共价键的属性;掌握影响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电子云分布的因素;掌握碳原子的杂化类型。

2. 掌握各类异构现象(如碳链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顺反异构、构象异构、旋光异构、互变异构等)产生的条件、性质、表示方法。

3. 掌握烷烃、烯烃、炔烃、二烯烃、脂环烃、芳香烃、卤代烃、醇、酚、醚、醛、酮、醌、羧酸及其衍生物、取代酸、胺类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命名、理化性质、结构与性质之间关系。掌握常见杂环类化合物、糖类、脂类、氨基酸、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命名及主要性质。

4. 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能够运用化合物的性质完成反应,进行化合物鉴别、分离与提纯,进行有机物的合成及推导有机物的结构等。

5. 理解有机化学中的一些常见反应机理(如烷烃的自由基取代反应机理、烯烃的亲电加成反应机理、芳烃的亲电取代反应机理、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机理、醛酮的亲核加成反应机理等)及变化规律,并会应用。

6.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及其规律、酸碱性及其规律。

7. 能够运用休克尔规则判断非苯芳烃是否具有芳香性。

8. 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知识及典型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原理及操作方法。

二、考试方式与时间

硕士研究生入学《有机化学》考试为笔试,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考试主要内容

1.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和结构式的正确书写(含构型表达)。

2.有机化学基本概念与理论、常见反应机理、各类异构现象、电子效应的应用。

3.各类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4.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其应用:如完成反应,进行化合物鉴别、分离与提纯,进行有机物的合成及推导有机物的结构等。

5.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知识:如熔点测定、沸点测定、层析法(薄层层析、纸层析、柱层析)、蒸馏、回流、萃取、重结晶、常压抽滤、减压抽滤等有机实验中常用的基本技能。掌握典型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四、试卷题型及比例

1. 试卷题型包括:命名与写结构、选择与填空、完成反应、鉴别与分离、合成、推断结构式、有机实验基本技能的相关知识等。

2. 题型比例:命名与写结构(~15%)、选择与填空(15%~20%)、完成反应(~20%)、鉴别与分离(10%~15%)、合成(~15%)、推断结构式(10%~15%)、有机实验(~10%)。

3. 试卷满分为:150分。

五、参考教材

1. 傅建熙主编.《有机化学》(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2. 刘红、李炳奇主编.《实验化学》.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2009年.

生态学

适用专业:生态学、生物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考试要求:考生必须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生态学研究特点、范围、发展历史、应用现状、前景和局限,以及生态学与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联系;掌握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生态现象的基本概念、理论;重点掌握个体、种群、群落研究的基本方法,形成对生物及自然现象分析研究的系统、抽象思维能力。

总分:100分,其中题型分布为:名词解释20分,简答题50分,论述30分。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 绪论

1、生态学研究简史

2、生态学研究的内容

3、研究生态学的目标和一般方法概述

要求:

1、了解生态学学科概念,学科形成和发展的简史,研究内容、发展现状、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二)生物与环境

1、生境与生态因子分类

2、 生物的能量环境

3、生物的物质环境

4、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5、生物圈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6、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7、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8、水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9、风、火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10、生物的趋同与趋异

要求:掌握生境和生态因子的概念,了解生态因子的类型及生态作用,以及生物对环境的反应,了解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一般规律。

(三) 种群的基本特征

1、种群概论

2、种群的统计特征

3、种群过程描述

要求:掌握种群的基本概念,了解种群的生态学特征和分析方法。

(四)种内竞争

1、物种内竞争的特征

2、物种内竞争的类型

3、物种内竞争的实例

要求:掌握种群竞争的基本知识,了解种群内部竞争的一般机制和原理。

(五)种群动态模型

1、单种种群模型

2、种群模型的应用

3、其它种群模型

4、自然种群动态

要求:了解种群增长模型的各种变式和意义,了解种群增长动态模型形成的过程和应用原理。

(六)种间竞争

1、种间关系概论

2、种间竞争实例

3、生态位和竞争排斥原理

4、种群竞争的模型

5、生态位重叠和协同进化

要求:掌握种间竞争理论的基本知识,了解竞争模型的原理和应用,理解和掌握生态位概念和应用意义。

(七) 捕食

1、捕食概念

2、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协同进化

3、影响捕食的因素

4、捕食和寄生的数学模型

要求:掌握捕食与被捕食关系的一般特征和协同进化原理,了解捕食模型的基本内涵。

(八)生活史策略

1、能量分配

2、生活史策略

3、生态对策

要求:掌握生物生活史策略的概念,了解生物不同生活史的类型和基本特征。

(九)种群调节

1、概论

2、外源性调节理论

3、内源性的自动调节理论

4、空间动态

要求:掌握种群调节的概念,了解种群调节理论。

(十)群落结构

1、群落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2、群落的物理结构

3、群落的生物结构

要求:掌握群落及物种多样性的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了解群落结构、组成和稳定性的内涵。

(十一)群落演替

1、群落的形成与发育

2、演替系列

要求:掌握群落形成、演替的一般规律,演替系列的类型。了解顶极群落的理论。

(十二)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特征

1、系统论与生态学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结构

要求: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组分,结构等特征。

(十三)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稳定性

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动

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联系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要求:掌握生态系统物流、能流和信息流的一般规律,了解生态系统发育、调节、稳定性的知识,了解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知识。

(十四)景观生态学

1、基本概念

2、景观结构与功能

3、景观生态学的一般原理

4、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要求:掌握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了解其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十五)应用生态学概论

1、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污染生态学

3、农业生态学

要求:掌握如何应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于社会实践,了解应用生态学的重要领域和发展趋势。

三、主要参考书

牛翠娟、娄安如、孙儒泳等编著.基础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考试大纲适用于石河子大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环境科学》是环境科学的入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全球性和区域性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与保护、环境污染的净化过程、当前人类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等。要求考生认识环境科学的性质、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方法;系统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典型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了解环境污染的基本净化过程与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 绪论

1. 要求掌握环境的定义、分类、功能和基本特征

2. 要求掌握环境科学的定义和分支体系,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根源、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方向以及环保概念和措施

第二章 大气环境及其保护

1. 掌握大气的结构和化学组成、大气污染的概念以及大气污染类型

2. 掌握大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悬浮颗粒物等主要污染物来源及其在大气中的迁移转化和影响因素,了解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第三章 水环境及其保护

1. 掌握水污染的概念和水体污染类型

2. 掌握水体中有机物、重金属重要污染来源以及它们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3. 掌握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危害及其降解途径

4. 了解水污染防控措施以及废水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第四章 土壤环境及其保护

1. 掌握土壤环境污染概念及主要污染物

2. 掌握重金属、农药、化肥等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

3. 掌握土壤自净作用及影响因素

4. 了解土壤污染的主要危害及防治措施。

第五章 生态系统

1. 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2. 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 熟悉生态平衡的定义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

1. 掌握固体废弃物的来源、分类及特点

2. 了解固体废物的环境问题

3. 熟悉危险废物如化学品及有害废物对人类的危害

第七章 其他环境污染

1.掌握噪声污染的定义及其控制方法

2.了解电磁污染的定义

3.了解光污染的定义

4.了解热污染的定义

第八章 环境监测与环境评价

1. 掌握环境监测的概念,了解环境监测技术及其进展

2. 掌握环境质量、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背景值的概念

3. 了解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方法、环境质量分级和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

4. 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价的概念,熟悉环境影响评价类型、程序、方法和作用

第九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

1. 了解环境规划及其作用

2. 掌握环境管理的概念,了解环境管理制度、区域环境管理的概念、工业企业环境管理和自然保护的环境管理;了解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

第十章 全球环境问题

1. 了解全球环境问题概念、特征、产生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2. 掌握温室气体、温室效应概念,了解气候变暖原理及其效应

3. 掌握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概念,了解森林锐减原因及其后果

4. 掌握臭氧层空洞概念,了解臭氧洞形成原因

5. 掌握酸雨概念,了解酸雨形成及其危害

6. 掌握生物多样性和沙漠化的概念,了解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和沙漠化原因

7. 了解当前城市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第十一章 可持续发展

1. 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形成背景和实施可持续发展途径

2. 了解全球《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议程》

四、试卷结构

1. 名词解释(20%)

2. 计算分析题(20%)

3. 简答题 (30%)

4. 综合性答题 (30%)

总分:100分

五、考试方式和时间

考试方式:笔试

考试时间:3小时

主要参考书

一、《环境学概论 》(第二版) 刘培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二版),钱易,唐孝炎,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7月1日

植物生理学

一、考试性质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植物生理学加试是为招收理学类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选拔考试。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的植物生理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考试对象为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选拔通过者、报考植物学、生态学等专业的跨专业考生。

二、考试方式和考试时间

植物生理学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三、试卷结构

(一)植物生理学各部分内容所占比例

考试范围

分数比例

绪论

4%

植物的物质生产和光能利用

26%

植物体内物质和能量转变

12%

植物生长和发育

50%

植物的抗性生理

8%

合计

100%

(二)试卷的结构

考试题型

分数比例

名词解释

20%

填空

15%

选择

15%

判断

10%

简答

25%

论述

15%

合计

100%

四、考查目标

植物生理学一门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研究范畴是各类植物生命活动过程的机理。从物质合成和光能利用入手,讨论它们的转变,最终表现为植物生长、发育、繁殖至死亡的生活史。植物生理学(加试)考试大纲对该学科的考查目标为:

1、了解植物生理学的研究内容和发展简史,认识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理解和掌握植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和主要实验的原理与方法。

2、能够运用植物生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综合分析、判断、解决有关理论和实际问题。

五、考试内容

本学科知识体系分为十二个章节,对大纲中各章节内容考点的解析及相应的复习要求如下:

1、植物生理学概述

此部分内容要求较低,只需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对象、内容,了解植物生理学的发展趋势。

2、植物细胞生理

掌握植物细胞化学成分(糖、脂类、氨基酸和蛋白质、核酸)的结构特点、理化性质和功能,酶的性质、作用特性和催化机理等;掌握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及细胞壁、胞间连丝、原生质体(内质网、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等)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生长与分化规律,认识植物细胞全能性及其基因表达、调控规律;深入认识植物体内膜的特性、结构与功能,掌握信号与受体结合的过程和跨膜信号的转导过程,掌握细胞内信号转导形成网络的过程。

3、植物的水分生理

了解植物对水分的需求,植物的含水量,体内水分的存在状态,水分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植物蒸腾作用的生理意义;掌握植物细胞的渗透吸水;掌握植物根系吸水的途径、动力,掌握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运输的途径速度,水分沿着导管、管胞上升的动力。

4、植物的矿质营养

掌握植物必须的矿质元素,必须元素的生理作用,缺乏必须元素的诊断;掌握植物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细胞吸收溶质的方式和机理;理解植物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吸收的特点,过程,影响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因素;了解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运输途径形式和速度,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分布。

5、光合作用

掌握光合作用的意义,叶绿体及其色素,叶绿体的结构成分;光合色素的化学、光学特性,重点掌握光合作用机理,光能的吸收、传递,光合磷酸化,碳同化的途径,光合作用产物;了解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植物对光能的利用;了解光呼吸及其生理功能。

6、植物的呼吸作用

掌握呼吸作用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掌握植物呼吸作用的途径(EMP、TCA、PPP途径);掌握生物氧化、呼吸链、氧化磷酸化、呼吸代谢的多条途径等概念,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关系;了解呼吸过程中能量的贮藏和利用,呼吸作用的调节和控制,影响呼吸作用的因素。

7、植物体内有机物质的运输与分配

理解各种有机物代谢的相互联系,掌握有机物质运输的途径、速度和溶质种类,运输途径、速度和溶质种类;掌握韧皮部装载、筛管的运输机理,了解外界条件对有机物运输的影响及同化物分配的规律

8、植物生长物质

了解植物生长物质的概念和种类,掌握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的结构、种类、生理作用、运输和生物合成途径;了解植物生长物质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和植物激素的作用机制及常用测定方法。

9、植物的生长生理

掌握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和生理生化变化。掌握细胞分裂的生理、细胞伸长的生理和细胞分化的生理;了解植物细胞程序性死亡、植物营养器官的生长特性和影响营养器官生长的条件;掌握植物生长的向性运动和感性运动;理解光敏色素发现、光敏色素的分布、光敏色素的化学性质及光化学转换;掌握光敏色素的生理作用和反应类型、光敏色素的作用和机理。

10、植物的生殖生理

了解幼年期的特征,掌握成花的诱导生理、春化作用及植物感受低温的部位;掌握光周期现象和光周期理论在农业中的应用、花器官发育的基因调控以及受精作用。

11、植物的休眠、成熟和衰老生理

了解种子的休眠和萌发,掌握种子和延存器官的休眠,掌握种子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掌握果实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和呼吸跃变,掌握植物的衰老机制及叶的脱落与机制。

12、植物的逆境生理

掌握植物抵抗逆境的方式及对逆境适应的生理机制;掌握植物受到寒、冻、热、旱、涝、盐、病害时的主要生理特征;掌握植物对寒、冻、热、旱、涝、盐、病害胁迫的生理适应;了解植物的抗冷性、抗冻性、抗热性、抗旱性、抗涝性、抗盐性、抗病性的生理机制。

对以上各章节考点进行进一步分析,提炼出其中的重点,总结概况如下:

考查重点知识:植物的水分生理,矿质营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及生长,生殖生长(生长调节物质)和植物的逆境生理。具体知识点主要有:植物的信号传导,根系水分吸收方式,水势及其变化,水分运动机制,蒸腾作用及影响因素,矿质营养的吸收和运输,光合作用中光合磷酸化,光呼吸的几个途径(C3、C4、CAM途径),呼吸代谢途径,植物激素的作用方式,植物生长调节的机制,生殖生理中的光周期诱导,春化作用,花器的发育和调调控等,种子休眠的机理和发育过程,逆境生理中对各种不良环境的抵抗机制和植物自身调节机制等。

结合以上各章节知识点详细解析及重难点归纳,对该学科在考试内容及考试要求总结归纳为两个层面:

层面1:基本概念、原理和基础理论的识记、理解和掌握

该学科基础概念理论较多,以对知识点理解记忆的直接考查为主。例如,常考的知识点有:C3、C4植物、TCA循环、第二信使、春化作用、水分运动机制、蒸腾作用及影响因素、植物的信号传导、矿质营养的吸收和运输、光合作用中光合磷酸化、呼吸代谢途径、植物激素的作用方式、植物生长调节的机制、生殖生理中的光周期诱导、花器的发育和调控、种子休眠的机理和发育过程、逆境生理中对各种不良环境的抵抗机制和植物自身调节机制等。

层面2:重点知识点的深入理解、分析、综合灵活运用

该部分试卷题型有很大比例的主观题目:简答题、实验题和论述题,分值比例较高,要求考生能够运用植物生理学的基本理论,综合分析、解决有关实验和实际问题,是考查的难点。简答题需要考生认真研读书本知识并记忆相关知识点,对基础知识的熟悉和掌握,注意总结,使用专业精炼的语言表述。实验题和论述题有更高层次的考查要求,难度较大,涉及知识点较多或更深入。针对这类综合题型更加要求熟练掌握知识、驾驭知识和应用知识,尤其是重要的知识点,复习中的重难点,需要提高对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

六、教材与参考书

1、 教材:潘瑞炽主编,《植物生理学》(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参考书:王忠主编,《植物生理学》,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武维华主编,植物生理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8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