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石河子大学082803▲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考研大纲(官方)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大纲 >> 2015年石河子大学082803▲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考研大纲(官方)

2015年石河子大学082803▲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考研大纲(官方)

考研时间: 2014-11-22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石河子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石河子大学082803▲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807环境科学

《环境科学》考试大纲适用于石河子大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环境科学》是环境科学的入门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全球性和区域性环境问题、环境污染与保护、环境污染的净化过程、当前人类所面临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以及环境影响评价、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等。要求考生认识环境科学的性质、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方法;系统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熟悉典型环境污染的生态效应,了解环境污染的基本净化过程与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考试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环境的概念、功能、属性与分类

第二节 地球环境系统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

第三节 环境科学的形成与发展,以及研究对象和任务

第四节 环境保护

第二章大气环境及其保护

第一节 大气环境的结构和组成以及气象和气候灾害

第二节 大气污染类型及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和性质

第三节 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迁移转化及其影响因素

第四节 大气污染的危害

第五节 大气环境保护大气污染防治

第三章水环境及其保护

第一节 水环境及水资源

第二节 水体污染物来源及水体污染类型

第三节 主要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与转化

第四节 水污染的危害

第二节 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防治

第四章土壤环境及其保护

第一节 土壤环境和土壤的组成和性质

第二节 土壤环境污染物来源及其危害

第三节 土壤环境保护和土壤污染防治

第五章 生态系统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一、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类型

二、食物链与食物网

三、营养生态金字塔

四、生态系统的功能

第二节 生态平衡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

第一节 固体废物来源、分类及特点

第二节 固体废物的环境问题

第三节 化学品及有害废物对人类的危害

第七章 其他环境污染

第一节 噪声污染及其控制

第二节 电磁污染

第三节 光污染

第四节 热污染

第八章环境监测与环境评价

第一节 环境监测

第二节 环境质量评价

第三节 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节 环境风险评价

第九章环境规划与管理

第一节 环境规划

第二节 环境管理

第十章全球环境问题

第一节 全球环境问题概念和特征

第二节 全球环境变化

一、气候变暖和温室效应

二、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和森林锐减

第三节 全球环境污染

一、臭氧层空洞

二、酸雨

第四节 生态破坏

一、生物多样性减少

二、沙漠化

第五节 人口问题

一、人口与资源

二、人口与城市环境问题

第十一章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21世纪议程》

二、考试要求

第一章 绪论

1. 要求掌握环境的定义、分类、功能和基本特征

2. 要求掌握环境科学的定义和分支体系,了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根源、环境科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方向以及环保概念和措施

第二章 大气环境及其保护

1. 掌握大气的结构和化学组成、大气污染的概念以及大气污染类型

2. 掌握大气中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悬浮颗粒物等主要污染物来源及其在大气中的迁移转化和影响因素,了解主要大气污染物的危害及防控措施

第三章 水环境及其保护

1. 掌握水污染的概念和水体污染类型

2. 掌握水体中有机物、重金属重要污染来源以及它们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3. 掌握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危害及其降解途径

4. 了解水污染防控措施以及废水处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第四章 土壤环境及其保护

1. 掌握土壤环境污染概念及主要污染物

2. 掌握重金属、农药、化肥等在土壤中的迁移和转化

3. 掌握土壤自净作用及影响因素

4. 了解土壤污染的主要危害及防治措施。

第五章 生态系统

1. 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

2. 了解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3. 熟悉生态平衡的定义

第六章 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其危害

1. 掌握固体废弃物的来源、分类及特点

2. 了解固体废物的环境问题

3. 熟悉危险废物如化学品及有害废物对人类的危害

第七章 其他环境污染

1.掌握噪声污染的定义及其控制方法

2.了解电磁污染的定义

3.了解光污染的定义

4.了解热污染的定义

第八章 环境监测与环境评价

1. 掌握环境监测的概念,了解环境监测技术及其进展

2. 掌握环境质量、环境质量评价、环境背景值的概念

3. 了解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内容、方法、环境质量分级和环境质量评价的类型

4. 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风险评价的概念,熟悉环境影响评价类型、程序、方法和作用

第九章 环境规划与管理

1. 了解环境规划及其作用

2. 掌握环境管理的概念,了解环境管理制度、区域环境管理的概念、工业企业环境管理和自然保护的环境管理;了解ISO14000系列环境管理国际标准

第十章 全球环境问题

1. 了解全球环境问题概念、特征、产生的影响及防治对策

2. 掌握温室气体、温室效应概念,了解气候变暖原理及其效应

3. 掌握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概念,了解森林锐减原因及其后果

4. 掌握臭氧层空洞概念,了解臭氧洞形成原因

5. 掌握酸雨概念,了解酸雨形成及其危害

6. 掌握生物多样性和沙漠化的概念,了解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和沙漠化原因

7. 了解当前城市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

第十一章 可持续发展

1. 掌握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形成背景和实施可持续发展途径

2. 了解全球《21世纪议程》和《中国21世纪议程》

三、试卷结构

1. 名词解释(20%)

2. 计算分析题(20%)

3. 简答题 (30%)

4. 综合性答题 (30%)

总分:150分

四、考试方式和时间

考试方式:笔试

考试时间:3小时

主要参考书

一、《环境学概论 》(第二版) 刘培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

二、《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第二版),钱易,唐孝炎,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7月1日

现代生物技术导论

《现代生物技术导论》考试大纲适用于石河子大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内容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等原理、研究方法,使学生了解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生物技术的区别及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向,让学生初步掌握生物技术在能源、环境、食品及工农业领域的科学应用。注意抓住重要的生物技术,尤其是和农学、能源紧密联系的学科内容,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系统地讲授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蛋白质工程等原理、研究方法,使学生了解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生物技术的区别及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趋向,让学生初步掌握生物技术在医药卫生、能源、环境、食品及工农业领域的科学应用。

一、考试内容

第一章生物技术革命与现代农业

了解现代生物技术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第二章 农业生物遗传改良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了解分子标记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方面的应用及进展

第一节 分子标记的种类及原理

第二节 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第三节 基因定位的群体

第四节 基因分子标记定位的策略

一, 利用F2群体进行质量性状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二, 利用近等基因系(NIL)进行质量性状基因的定位

第五节 分子标记辅助回交转育

第六节 分子标记辅助基因聚合

第七节 基因的图位克隆原理与方法

第八节 分子标记与杂种优势

第三章 基因工程与分子育种

第一节 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

第二节 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

一, 基因工程研究的基本内容和过程

二, 基因工程技术体系的建立

第三节 基因工程的操作过程

第四节 基因工程研究的应用和展望

一, 基因工程在农业业上的应用

二,基因工程在工业上的应用

三,基因工程在环境保护和治理上的应用

四,基因工程在医学, 药学上的应用

第五节 基因工程产品的安全性

一,基因工程产品的安全性争论

二,转基因生物产品与人类健康

三, 转基因产品与农业生产

四, 转基因产品与生态平衡

五, 基因工程危险的防范

六, 基因工程与伦理道德

第四章 细胞工程及其产业化

第一节 细胞工程概述

一, 细胞工程的基本概念

二, 细胞工程在现代生物技术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 细胞工程的实践意义

第二节 植物细胞工程基本技术

一, 植物脱毒及快速繁殖技术

二, 花药及花粉培养

三, 植物幼胚培养

四, 植物细胞悬浮培养

五, 原生质体培养与体细胞杂交

六 人工种子

第三节 动物细胞工程技术

一, 动物细胞工程的主要领域及其实践意义

二,单克隆抗体技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三,胚胎移植和核移植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四,动物细胞大量培养生产次生产物

第五章 现代发酵工程

第一节 发酵生物反应器

(一) 动物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

(二)植物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

第二节 微生物发酵过程

第三节 生物物质分离与纯化

第四节 酶的发酵生产

四、试卷结构

1. 名词解释(20%)

2. 计算分析题(20%)

3. 简答题 (30%)

4. 综合性答题 (30%)

总分:100分

五、考试方式和时间

考试方式:笔试

考试时间:2小时

六、主要教学参考书

瞿礼嘉,顾红雅,胡苹,陈章良《现代生物技术》第二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生态学

适用专业:生态学、生物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

考试要求:考生必须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生态学研究特点、范围、发展历史、应用现状、前景和局限,以及生态学与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等学科的联系;掌握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等不同层次生态现象的基本概念、理论;重点掌握个体、种群、群落研究的基本方法,形成对生物及自然现象分析研究的系统、抽象思维能力。

总分:100分,其中题型分布为:名词解释20分,简答题50分,论述30分。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绪论

1、生态学研究简史

2、生态学研究的内容

3、研究生态学的目标和一般方法概述

要求:

1、了解生态学学科概念,学科形成和发展的简史,研究内容、发展现状、前景和存在的问题。

(二)生物与环境

1、生境与生态因子分类

2、 生物的能量环境

3、生物的物质环境

4、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征

5、生物圈与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6、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7、温度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8、水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9、风、火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

10、生物的趋同与趋异

要求:掌握生境和生态因子的概念,了解生态因子的类型及生态作用,以及生物对环境的反应,了解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一般规律。

(三) 种群的基本特征

1、种群概论

2、种群的统计特征

3、种群过程描述

要求:掌握种群的基本概念,了解种群的生态学特征和分析方法。

(四)种内竞争

1、物种内竞争的特征

2、物种内竞争的类型

3、物种内竞争的实例

要求:掌握种群竞争的基本知识,了解种群内部竞争的一般机制和原理。

(五)种群动态模型

1、单种种群模型

2、种群模型的应用

3、其它种群模型

4、自然种群动态

要求:了解种群增长模型的各种变式和意义,了解种群增长动态模型形成的过程和应用原理。

(六)种间竞争

1、种间关系概论

2、种间竞争实例

3、生态位和竞争排斥原理

4、种群竞争的模型

5、生态位重叠和协同进化

要求:掌握种间竞争理论的基本知识,了解竞争模型的原理和应用,理解和掌握生态位概念和应用意义。

(七) 捕食

1、捕食概念

2、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协同进化

3、影响捕食的因素

4、捕食和寄生的数学模型

要求:掌握捕食与被捕食关系的一般特征和协同进化原理,了解捕食模型的基本内涵。

(八)生活史策略

1、能量分配

2、生活史策略

3、生态对策

要求:掌握生物生活史策略的概念,了解生物不同生活史的类型和基本特征。

(九)种群调节

1、概论

2、外源性调节理论

3、内源性的自动调节理论

4、空间动态

要求:掌握种群调节的概念,了解种群调节理论。

(十)群落结构

1、群落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2、群落的物理结构

3、群落的生物结构

要求:掌握群落及物种多样性的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了解群落结构、组成和稳定性的内涵。

(十一)群落演替

1、群落的形成与发育

2、演替系列

要求:掌握群落形成、演替的一般规律,演替系列的类型。了解顶极群落的理论。

(十二)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特征

1、系统论与生态学系统

2、生态系统的结构

要求: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了解生态系统的基本组分,结构等特征。

(十三)生态系统的功能及其稳定性

1、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流动

3、生态系统中的信息联系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要求:掌握生态系统物流、能流和信息流的一般规律,了解生态系统发育、调节、稳定性的知识,了解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知识。

(十四)景观生态学

1、基本概念

2、景观结构与功能

3、景观生态学的一般原理

4、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要求:掌握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了解其研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十五)应用生态学概论

1、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2、污染生态学

3、农业生态学

要求:掌握如何应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于社会实践,了解应用生态学的重要领域和发展趋势。

三、主要参考书

牛翠娟、娄安如、孙儒泳等编著.基础生态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生物学发展简史

生物学发展简史考试大纲适用于石河子大学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等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生物学发展简史主要内容包括科学家对生命现象的研究过程,又包括科学家研究生命现象时所持有的不同观点和态度;既包括生物学理论和方法的形成演变,又包括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科学与社会的相互影响。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以上了解的情况。

一、考试内容

1、生物科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2、生物科学研究的方法

3、简述细胞学说的形成过程

4、简述染色质名称的形成过程。

5、简述植物细胞全能性提出和验证过程。

6、简述酶的发现过程和意义。

7、简述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和意义。

8、什么是溶液培养法?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领域有哪些?

9、矿质元素运输特点是如何发现的?

10、简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和意义。

11、简述哺乳动物克隆研究过程和重大突破。

12、简述研究原肠胚三个胚层发育过程。

13、简述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内容和意义。

14、简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和主要方法。

15、简述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过程和意义。

16、简述遗传密码子的破解意义。

17、简述孟德尔遗传的基本规律研究的特点和意义。

18、简述性别决定基因的研究过程。

19、色盲症的发现是哪个世纪?

20、简述试管婴儿研究过程和意义?

21、简述生态系统食物链间能量流动的“十分之一法则”的研究意义。

22、简述细菌DNA重组过程和意义。

23、简述牛痘接种技术形成过程和意义。

24、简述叶绿体DNA的发现过程和意义。

25、人类基因组研究的年代和主要进展

26、简述基因工程技术的形成过程和意义。

27、简述膜生物工程的技术原理

28、简述单克隆抗体研究成果形成的过程和意义。

29、简述胚胎移植技术形成的过程和意义。

30、简述核移植技术形成过程和意义。

31、简述病毒的发现过程和意义。

32、简述脑细胞信号传递研究的主进展。

33、简述基因控制器官发育和细胞死亡过程主要进展。

二、试卷结构

1. 名词解释(20%)

2. 计算分析题(20%)

3. 简答题 (30%)

4. 综合性答题 (30%)

总分:100分

三、考试方式和时间

考试方式:笔试

考试时间:3小时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