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长安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4年长安大学技术经济及管理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
一、考试性质
《管理学》是管理学科的核心课程,是管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性课程之一。本科目考试着重测试考察掌握管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掌握程度,以及应用管理学理论和方法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1、管理活动与管理理论
1.1管理的定义及其内涵;管理的职能;管理的两重性原理;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了解管理中的人性假设。
1.2管理理论的发展:(1)古典管理理论: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与意义;法约尔对组织管理理论的贡献;韦伯的"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的主要特点。(2)行为管理理论:了解梅奥的"霍桑"实验的内容并理解其结论和意义。(3)了解数量管理理论的内容和系统管理理论的基本观点,掌握权变管理理论的核心,了解质量管理理论的内容。
2、道德与社会责任
2.1道德的定义和四种道德观;影响管理者道德素质的因素和提高员工道德素质的途径。
2.2社会责任的定义、两种社会责任观及评价;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容。
3、全球化管理
3.1国际化经营的内涵、特征和动机,国际化经营的环境要素及评估方法;
3.2国际化经营的竞争战略,国际模式、多国模式、全球模式以及跨国模式的特点、适用条件等。
4、信息获取
4.1信息获取在诸管理职能中的地位,信息的概念和有用信息的特征。
4.2信息系统的要素和信息系统的开发步骤。
5、决策
5.1决策的定义和原则,决策的类型。
5.2古典决策理论、行为决策理论、当代决策理论的主要内容。
5.3决策的过程;决策的方法:掌握集体决策方法,有关活动方向的决策方法,有关活动方案的决策方法。
6、计划与计划工作
6.1计划的概念及其与决策的关系;计划工作的重要性(计划的性质);计划的类型。
6.2计划的编制过程。
7、战略性计划
7.1企业战略性计划的概念和内容。
7.2企业战略环境分析的内容与目的,重点掌握行业竞争结构分析和波特的对竞争对手分析的基本内容。
7.3目标市场研究的基本框架;市场细分和"整体产品"的概念。
7.4掌握各种企业战略选择类型的定义,了解其选择的原则。
8、计划的组织实施
8.1目标管理的基本思想和目标的性质。
8.2滚动计划法的基本思想和网络计划技术的基本原理。
9、组织设计
9.1组织设计的目的、任务和原则;组织设计的影响因素。
9.2组织部门化的基本原则、基本形式及特征。
9.3组织层级化:管理幅度的概念及其与组织层次的关系,管理幅度设计的影响因素;组织层次化设计中的集、分权和有效授权;机械式组织、有机组织。
9.4直线型结构、直线-职能型结构、职能型结构、分部型(事业部型)结构、矩阵型结构、动态网络型结构的特点和适用条件。
10、人力资源计划
10.1人力资源计划中的人员配备原则。
10.2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及其特点;有效管理职业生涯的方法。
11、组织变革与组织文化
11.1组织变革的含义和现实意义,组织变革的动因、目标、类型和内容;组织变革的阻力、压力及其管理;建设性冲突和破坏性冲突的概念。
11.2组织文化的概念、特征和功能;了解学习型组织和知识管理基本内容。
12、领导概论
12.1权力的内涵;领导的概念与本质;领导者的类型。
12.2领导方式理论:领导方式行为理论;领导方式情景理论,主要掌握菲德勒权变理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
13、激励
13.1激励的基本原理。
13.2激励的内容理论:需要层次理论、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在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激励的过程理论:公平理论(社会比较理论)和V.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及其对管理者的启示。
14、沟通
14.1沟通的概念及其在管理中的重要意义,沟通的过程和类别。
14.2有效沟通的障碍和有效沟通的实现。
14.3对待组织冲突的三种观点和有效管理组织冲突的方法
15、控制与控制过程、控制方法
15.1控制的概念及其必要性,控制过程的基本环节。
15.2控制的类型: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有效控制的特征:适时控制、适度控制、客观控制、弹性控制。
15.3预算控制的概念、作用及缺点;生产控制的主要内容。
16、管理的创新
16.1了解创新职能的基本内容。
16.2知识经济的三个基本特点及其对企业组织创新的影响: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制度创新;知识经济与企业层级结构改造;知识经济与企业文化创新。
三、试卷结构
其中,管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方法部分(客观题)约占40%,应用有关理论和方法对实际管理问题进行分析部分(主观题)占60%。
考试题型有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等。
四、参考教材
周三多主编,《管理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120204技术经济及管理,建筑学院
一、适用专业:土木工程专业
二、考试大纲说明:
本《结构力学》考试大纲用于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主要内容包括《结构力学》的基本部分和专题部分。
三、考试内容:
基本部分考点:
1.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
几何不变体系、几何可变体系、刚片、自由度、约束、必要约束与多余约束、实铰与瞬铰的概念,瞬变体系的概念;应用平面几何不变体系的基本组成规律进行几何组成分析。
2.静定结构的受力分析
隔离体平衡法求杆件未知内力;分段叠加法作直杆的弯矩图;静定梁和静定刚架的内力计算及内力图的绘制方法;三铰拱的支座反力、内力计算及其合理拱轴线的 确定;静定平面桁架的特点及组成,结点法、截面法及其联合应用;组合结构的受力特点和内力计算;静定结构的力学特性以及各类结构的受力特点。
3.影响线及其应用
影响线的概念;静力法和机动法作静定梁的影响线,静力法作桁架内力的影响线;利用影响线求移动荷载作用下结构的最大内力;最不利荷载位置的确定;简支梁的绝对最大弯矩和内力包络图;连续梁的内力影响线轮廓。
4.虚功原理与结构的位移计算
广义力与广义位移的概念;变形体虚功原理及其在结构位移计算中的应用;结构位移计算的一般公式;静定结构在荷载、支座移动、温度改变等外因作用下位移的计算方法;图乘法在位移计算中的应用;线弹性体系的互等定理。
5.力法
超静定次数的确定;力法的基本原理;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在荷载、支座移动、温度改变下的内力;超静定结构在各种外因影响下的位移计算;力法对称性的利用;超静定结构的力学特性。
6.位移法
位移法基本未知量的确定;位移法的基本原理;等截面直杆的刚度方程;用位移法计算超静定结构在荷载、支座移动、温度改变下的内力;位移法对称性的利用。
7.力矩分配法
力矩分配法的概念;用力矩分配法计算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的内力;对称性的利用。
专题部分考点:
1.矩阵位移法
杆系结构的离散化;局部及整体坐标系中的单元刚度矩阵;结构整体刚度矩阵的集成方法和物理意义;等效结点荷载和综合结点荷载;结构刚度方程的形成及其求解;忽略轴向变形时矩形刚架的分析。
2.结构的动力计算
动力体系自由度的判别;刚度法和柔度法建立运动方程;单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分析,单自由度体系在简谐荷载下的受迫振动计算,单自由度体系在一般动荷载 下的受迫振动;阻尼对振动的影响;多自由度体系的自由振动分析(刚度法、柔度法计算自振频率和主振型),主振型的正交性;多自由度体系在简谐荷载下受迫振 动的计算。
四、参考书目:
1、《结构力学(上册)》、《结构力学(下册)》(第一版)
王新华、贾红英、李悦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4月
2、《结构力学教程(I)》、《结构力学教程(II)》
龙驭球、包世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