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西北工业大学078401教育技术学考研大纲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大纲 >> 2013年西北工业大学078401教育技术学考研大纲

2013年西北工业大学078401教育技术学考研大纲

考研时间: 2014-08-18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3年西北工业大学教育技术学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题号:601

《数学(理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内容

第一部分高等数学

(一)、函数、极限、连续

考试内容

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初等函数,函数关系的建立,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以及性质,函数的左极限与右极限,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量的性质及无穷小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两个重要极限:

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的类型,初等函数的连续性,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考试要求

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并会建立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

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5.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的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及函数极限存在与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6.掌握极限的性质及四则运算法则。

7.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8.理解无穷小量、无穷大量的概念,掌握无穷小量的比较方法,会用等价无穷小量求极限。

9.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会判别函数的间断点的类型。

10.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二)、一元函数微分学

考试内容

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复合函数、反函数、隐函数以及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微分法,高阶导数,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法则,函数单调性的判别,函数的极值,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拐点及渐近线,函数图形的描绘,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弧微分,曲率的概念,曲率圆与曲率半径。

考试要求

l.理解导数和微分的概念,理解导数和微分的关系,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了解导数的物理意义,会用导数描述一些物理量,理解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的关系。

2.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了解微分的四则运算法则和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会求函数的微分。

3.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简单函数的高阶导数。

4.会求分段函数的导数,会求隐函数和由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及反函数的导数。

5.理解并会用罗尔定理、拉格朗日中值定理和泰勒定理,了解并会用柯西中值定理。

6.掌握用洛必达法则求未定式极限的方法。

7.理解函数的极值概念,掌握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和求函数极值的方法,掌握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的求法及其应用.

8.会用导数判断函数图形的凹凸性,会求函数图形的拐点以及水平和铅直渐近线,会描绘函数的图形。

9.了解曲率、曲率圆与曲率半径的概念,会计算曲率和曲率半径。

(三)、一元函数的积分学

考试内容

原函数和不定积分的概念,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基本积分公式,定积分的概念和基本性质,定积分中值定理,积分上限的函数及其导数,牛顿-莱布尼茨公式,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有理函数、三角函数的有理式和简单无理函数的积分,广义积分,定积分的应用。

考试要求

1.理解原函数的概念,理解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概念。

2.掌握不定积分的基本公式,掌握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性质及定积分中值定理,掌握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

3.会求有理函数、三角函数有理式和简单无理函数的积分。

4.理解积分上限的函数,会求它的导数,掌握牛顿-莱布尼茨公式。

5.了解广义积分的概念,会计算广义积分。

6.掌握用定积分表达和计算一些几何量和物理量(平面图形的面积、平面曲线的弧长、旋转体的体积及侧面积、平行截面面积为己知的立体体积、功、引力、压力、质心、形心等)及函数的平均值.

(四)、多元函数微分学

考试内容

多元函数的概念,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有界闭区域上多元连续函数的性质,多元函数的偏导数和全微分,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多元复合函数、隐函数的求导法,二阶偏导数,方向导数和梯度,空间曲线的切线与法平面,曲面的切平面与法线,多元函数的极值和条件极值,多元函数的最大值、最小值及其简单应用。

考试要求

1.理解多元函数的概念,理解二元函数的几何意义。

2.了解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的概念以及有界闭区域上连续函数的性质。

3.理解多元函数偏导数和全微分的概念,会求全微分,了解全微分存在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了解全微分形式的不变性。

4.理解方向导数与梯度的概念,掌握其计算方法。

5.掌握多元复合函数一阶、二阶偏导数的求法。

6.了解隐函数存在定理,会求多元隐函数的偏导数

7.了解空间曲线的切线和法平面及曲面的切平面和法线的概念,会求它们的方程。

8.理解多元函数极值和条件极值的概念,掌握多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必要条件,了解二元函数极值存在的充分条件,会求二元函数的极值;会用拉格朗日乘数法求条件极值,会求简单多元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

(五)、常微分方程

考试内容

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齐次微分方程,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可降阶的高阶微分方程,线性微分方程组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定理,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高于二阶的某些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简单的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考试要求

l.了解微分方程及其阶、解、通解、初始条件和特解等概念。

2.掌握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及一阶线性方程的解法,会求齐次微分方程。

3.会用降阶法求下列微分方程:

4.理解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

5.掌握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的解法,并会解某些高于二阶的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6.会解自由项为多项式、指数函数、正弦函数、余弦函数以及它们的和与积的二阶常系数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

第二部分线性代数初步

(一)、行列式

考试内容

行列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

考试要求

1.了解行列式的概念,掌握行列式的性质。

2.会应用行列式的性质及行列式按行(列)展开定理计算行列式。

(二)、矩阵

考试内容

矩阵的概念,矩阵的线性运算,矩阵的乘法,方阵的幂,方阵乘积的行列式,矩阵的转置,逆矩阵的概念和性质,矩阵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伴随矩阵,矩阵的初等变换,初等矩阵,矩阵的秩,矩阵的等价,分块矩阵及其运算。

考试要求

1.理解矩阵的概念。了解单位矩阵、对角矩阵、三角矩阵和对称矩阵以及它们的性质。

2.掌握矩阵的线性运算、乘法、转置以及它们的运算规律,了解方阵的幂与方阵乘积的行列式的性质。

3.理解逆矩阵的概念,掌握逆矩阵的性质以及矩阵可逆的充分必要条件。理解伴随矩阵的概念,会用伴随矩阵求逆矩阵。

4.理解矩阵初等变换的概念,了解初等矩阵的性质和矩阵等价的概念,理解矩阵的秩的概念。掌握用初等变换求矩阵的秩和逆矩阵的方法。

5.了解分块矩阵及其运算。

(三)、线性方程组

考试内容

向量的概念,向量的线性组合和线性表示,向量组的线性相关与线性无关,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向量组的秩,向量组的秩与矩阵的秩之间的关系,线性方程组的克莱姆法则,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充分必要条件,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线性方程组解的性质和解的结构,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和通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通解。

考试要求

1.理解n维向量、向量的线性组合和线性表示的概念。

2.理解向量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概念,掌握向量组线性相关、线性无关的有关性质及判别法。

3.理解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与向量组的秩的概念,会求向量组的极大无关组及秩。

4.会用克莱姆法则。

5.理解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的充分必要条件及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

6.理解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及通解的概念,掌握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及通解的求法。

7.理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及通解的概念。

8.掌握用初等行变换求解线性方程组的方法。

二、参考书目

1.西北工业大学高等数学教材编写组编,《高等数学》,科学出版社,2005

2.西北工业大学线性代数编写组编,《线性代数》,科学出版社,2006

3.陆全主编,《高等数学常见题型解析及模拟题》,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

4.徐仲、张凯院主编,《线性代数辅导讲案》,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

题号:880

《数据库、数据结构与程序设计》考试大纲

考试内容:

1.数据库技术2.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C语言版)

数据库技术:

1、数据库系统概述(了解):包括数据库系统的产生和发展,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常用的数据模型,E-R图,数据库系统的主要功能及特点。

2、关系模型的概念(熟悉)(关系,属性,域,元组,码,分量,主码,外码),关系模式的三类完整性约束(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用户定义完整性)。

3、关系代数(掌握):传统的集合运算(并、差、交、笛卡尔积)和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除)。要求熟悉相关概念并能运用关系代数完成查询。

4、SQL语言(掌握):SQL概念,基本表的概念,基本表的定义、删除与修改,索引的建立与删除,数据查询(简单查询、连接查询、嵌套查询、集合查询),数据插入、删除、修改,视图的概念,视图定义、删除、查询、更新。要求能熟练运用SQL语言解决实际问题。

5、关系数据理论(掌握):范式(1NF,2NF,3NF,BCNF,4NF),函数依赖,多值依赖,规范化过程,模式分解的基本原则。

6、数据库设计(掌握):设计方法概述,设计基本步骤及各阶段的主要工作,概念结构设计(E-R图),E-R图向关系模型转换。

7、数据库恢复技术(熟悉):事务的概念,故障种类,转储,日志,镜像。

8、并发控制(掌握):数据不一致性,共享锁和排它锁,活锁和死锁,可串行化,两段锁协议,并发事务的调度。

9、数据库新技术(了解):了解分布式数据库的特点,数据库技术与其他相关技术的结合。

程序设计与数据结构(C语言版):

1、数据结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概念,抽象数据类型定义及实现,算法描述,时间复杂性及空间复杂性的评价。(熟悉)

2、线性表的概念,顺序表、单链表、双链表、循环链表的物理实现、基本运算、效率分析。(掌握)

3、栈和队列的定义、实现、基本运算,栈和队列的应用,递归的方法。(掌握)

4、串、数组和广义表的概念,实现及基本运算。(掌握)

5、树和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及常用表示法,树、森林与二叉树的相互转换,二叉树的遍历与线索二叉树,哈夫曼树及其应用。(掌握)

6、图的基本概念,图的实现(邻接矩阵、邻接表、十字链表),图的遍历,图的应用(最小生成树、拓扑排序、关键路径、最短路径)。(掌握)

7、查找的基本概念,顺序查找和折半查找算法,二叉排序树、二叉平衡树、哈希表的构造方法及查找过程、算法、效率分析。(掌握)

8、排序的基本概念,插入排序、快速排序、堆排序、归并排序、基数排序的过程、算法及效益评估。(掌握)

9、文件的基本概念,顺序文件和索引文件的概念,组织方法和存储结构及基本操作。(了解)

参考书目:

1.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谭浩强:《C语言程序设计(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3.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C语言版)》,清华大学出版社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