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085238生物工程考研大纲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大纲 >> 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085238生物工程考研大纲

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085238生物工程考研大纲

考研时间: 2014-11-12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华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华南理工大学085238生物工程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854微生物生化(含工业微生物学、生物化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微生物生化》包含生物化工专业的两门核心专业基础课《工业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考试目的是考察考生是否具备从事生物化工理论及应用研究学习所要求的专业知识水平。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是全日制生物化工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的专业基础课考试。考试范围包括:(1)工业微生物学的完整基本知识,包括工业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等;微生物菌种分离和培养、染色和观察、菌种选育、菌种保藏、以及有害微生物控制等基本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原理和方法;(2)生命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研究方法,从而使得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生命现象的本质以及研究方法。

三、考试基本要求

(一)《工业微生物学》的基本要求

考生应掌握工业微生物学的完整基本知识,包括工业微生物的形态构造、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等;了解和掌握微生物菌种分离和培养、染色和观察、菌种选育、菌种保藏、以及有害微生物控制等基本微生物学实验技术原理和方法;了解工业微生物在现代发酵工业、食品工业、制药工业和环境工程等方面的应用现状和研究进展,使所学基本理论更好结合生产实际。

(二)《生物化学》的基本要求

考生应掌握微生物、植物、动物及人体等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的化学变化,了解生命过程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研究方法,掌握生命现象的本质以及研究方法,为从事生物化工理论和应用研究打下理论基础。

四、考试形式

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总分150分,其中《工业微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各占50%。

五、考试内容(或知识点)

(一)考生应了解和掌握的《工业微生物学》具体知识点如下:

1.微生物与工业微生物学

(1)微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2)微生物学发展简史和重要代表人物;(3)微生物学研究的意义,微生物在工业、农业、医学、食品卫生、环境保护和生命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中的重要应用。

2.微生物的分类

(1)生物的分类单元;(2)微生物的命名;(3)微生物的分类依据和方法;

3.重要的工业微生物种类

(1)原核微生物:细菌结构及功能、繁殖与群体形态、分类系统、工业上重要的细菌及其应用;放线菌的形态与结构、生长与繁殖方式、生理特性、与细菌和霉菌的比较、工业上有重要用途的主要放线菌;大型原核微生物——蓝细菌的形态特征及大小、细胞结构及组成、生理特性和主要用途。(2)真核微生物: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与大小、细胞结构、培养特征、繁殖方式、分类位置、工业上有重要用途的主要酵母和霉菌;形成大型肉质子实体的真菌—蕈菌的生长发育过程、繁殖方式和主要用途。(3)原核微生物的病毒:病毒的主要特征、噬菌体的形态结构、噬菌体的生长繁殖方式、噬菌体与工业微生物发酵生产、噬菌体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

4.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1)微生物的营养: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及其功能、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及代表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微生物培养基。(2)微生物生长:微生物生长的研究方法、微生物生长的测定方法、微生物生长方式和微生物的群体生长的规律;连续培养。(3)环境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温度、pH、氧和辐射等对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影响。(4)微生物生长的控制物理控制(高温、低温、辐射、干燥和渗透压、过滤);化学控制(消毒剂和防腐剂);化学治疗剂的种类及其抗菌抑菌治疗疾病的原理;抗生素的发现和定义、种类、作用机制;微生物的抗药性。

5.微生物的代谢调控

(1)微生物代谢的多样性:微生物生物氧化的类型和产能、工业微生物重要的分解代谢途径及产物。(2)微生物初级代谢产物的代谢调节:诱导酶的产生与反馈阻遏、分解代谢产物阻遏、酶活性的反馈抑制、微生物代谢调节的特性、代谢调节的人工控制。(3)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的代谢调节:次级代谢产物的特征、次级代谢的主要调节机制;微生物产物发酵的代谢调控:氨基酸类物质发酵的代谢调控、核苷酸类物质发酵的代谢调控、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发酵的代谢调控。

6.微生物遗传变异与育种

(1)工业微生物菌种的筛选:微生物菌种获得的途径、工业微生物的筛选;(2)微生物遗传学: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微生物的染色体分子结构、微生物基因组及基因组学、染色体外遗传成份、转座遗传因子;(3)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概述、特点、表型特性、突变机制、修复;(4)基因重组:原核生物的基因重组、真核微生物的基因重组;(5)工业微生物育种:诱变育种、代谢调节控制育种、杂交育种、原生质体融合育种。

7.微生物生态与环保

(1)微生物在土壤、水体、空气中的分布、工农业产品、正常人体及动物体上以及极端环境中微生物的分布;(2)微生物的生物环境:互生、共生、拮抗和寄生等的概念和典型实例;(3)微生物在自然界物质循环中的作用;(4)微生物与环境保护、微生物与污水处理、微生物与环境监测;(5)极端微生物及其应用。

(二)考生应了解和掌握的《生物化学》具体知识点如下:

包括:(1)绪论,(2)糖类,(3)脂类,(4)氨基酸和蛋白质,(5)酶,(6)核酸,(7)生物膜组成、结构与功能,(8)生物能学,(9)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10)糖代谢,(11)光合作用,(12)脂类代谢,(13)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分解代谢,(14)氨基酸合成代谢,(15)核酸降解与核苷酸代谢,(16)基础分子生物学,共十六章。

每一章要求掌握的内容及重点如下:

第一章绪论

简述生物化学发展的历史。重点讲解生物化学课程的特点,以及生物化学三大版块内容之间的联系。

第二章糖类

简述糖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和性质。重点讲解糖的化学结构式,糖的分类方法,以及常见单糖、双糖和多糖分子的结构和化学性质。

第三章脂类

简述脂类化合物的结构、分类和性质。重点讲解脂肪酸分子的结构、分类,脂类化合物的分类,以及常见脂类化合物的一般性质。

第四章氨基酸和蛋白质

本章是生物化学课程重点章节之一。主要内容包括:(1)蛋白质通论;(2)氨基酸;(3)蛋白质共价结构;(4)蛋白质的空间结构;(5)蛋白质基本研究技术。重点讲解:(1)氨基酸的分类、结构和性质;(2)蛋白质的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结构,各个结构层次的特点,维持结构的化学键;(3)蛋白质结构和功能之间的联系。

第五章酶

本章是生物化学课程重点章节之一。主要内容包括:(1)酶的特性和本质;(2)酶的分类和命名;(3)酶的分离纯化基本技术;(4)酶催化反应动力学;(5)酶催化反应的机理;(6)酶催化反应的调控。重点讲解:(1)酶的本质、分类命名和催化特性;(2)酶活力的定义和表示方法;(3)酶催化反应动力学包括米氏动力学、抑制动力学等,方程推导以及动力学参数的求解;(4)解释酶催化反应机理的学说,包括中间产物学说等;(5)酶的调控机制。

第六章核酸

本章是生物化学课程重点章节之一。主要内容包括:(1)核苷酸的结构和性质;(2)DNA的结构和性质;(3)RNA的分类、功能和结构;(4)核酸的基本研究方法。重点讲解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

第七章生物膜组成、结构与功能

简述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分子结构模型以及在细胞生命活动程中的功能。重点讲解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关系。

第八章生物能学

简述热力学等物理化学原理在生物化学中的应用。重点讲解高能磷酸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第九章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

本章是生物化学课程重点章节之一。主要内容包括:(1)电子传递过程;(2)氧化呼吸链;(3)氧化磷酸化作用。重点讲解电子在线粒体的呼吸链上传递的过程以及氧化磷酸化产生能量的机理,掌握化学渗透假说的基本内容。

第十章糖代谢

本章是生物化学课程重点章节之一。主要内容包括:(1)糖的消化吸收;(2)糖酵解;(3)三羧酸循环;(4)磷酸戊糖途径;(5)糖醛酸途径;(6)糖原异生途径;(7)糖代谢的调控。重点讲解糖代谢过程的步骤、参与的酶系、反应的特点和调控机理。

第十一章光合作用

简述植物中光合作用的特点。重点讲解光合作用中的特殊酶系。

第十二章脂类代谢

本章是生物化学课程重点章节之一。主要内容包括:(1)脂类消化吸收;(2)脂肪酸的氧化分解代谢;(3)脂肪酸的生物合成;(4)脂类代谢的调控。重点讲解脂肪酸分解和合成过程的步骤,参与酶系,反应的特点和调控机理。

第十三章蛋白质降解和氨基酸分解代谢

本章是生物化学课程重点章节之一。主要内容包括:(1)蛋白质消化吸收;(2)氨基酸分解反应;(3)氨基酸分解废物的处理。重点讲解氨基酸分解过程中的重要反应,包括转氨基和脱氨基作用,以及氨基酸分解代谢产物的处理,包括尿素循环和碳骨架的氧化。

第十四章氨基酸合成代谢

简述不同类型的氨基酸生物合成代谢途径。重点讲解不同类型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的区别,以及合成代谢中的常见调控方式。

第十五章核酸降解和核苷酸代谢

简述核酸分解过程以及核苷酸的生物合成和降解途径。重点讲解嘌呤和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模式。

第十六章基础分子生物学

本章是生物化学课程的重点章节之一。主要内容包括:(1)遗传中心法则;(2)DNA的复制;(3)RNA的生物合成;(4)蛋白质的生物合成。重点讲解遗传中心法则中生命过程的三个环节,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掌握常见的基因水平调控理论。

六、考试题型

1.填空题(或选择题),2.名词解释,3.简答题,4.问答题。

948生物工程与工艺考试大纲

948生物工程与工艺笔试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考查参加复试的考生是否全面掌握生物工程技术(生物工艺和设备)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熟习代表性产品的制造工艺过程,并具有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工艺过程中问题的初步能力。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华南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发酵工程、生物化工及生物制药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复试笔试考试。属专业课程考试。主要内容包括微生物工艺和生物工程设备两大部分。

三、考试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系统地掌握其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技术与工艺,以及基本的计算方法,具有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考试形式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为2小时(满分100)。

五、考试内容(或知识点)

微生物工艺原理部分:

1、前沿:要求了解工业生物技术、微生物工程的技术领域、特点以及发展趋向。

2、菌种与种子扩大培养:了解微生物工业对菌种的要求及影响种子质量的几个重要因素,掌握种子扩大培养的技术特点以及如何保持菌种的优良特性和防止菌种衰退。

3、培养基的制备与灭菌:掌握培养基的原材料类型,重点掌握淀粉水解糖的几种制备方法及工艺原理及条件控制。

4、糖嫌气发酵产物积累机制:了解糖酵解途径的特点及调节机制,重点掌握几种嫌气性发酵产物的积累机制。

5、柠檬酸发酵机制:掌握柠檬酸生物合成途径和调节机制以及调节的方法和条件控制。

6、谷氨酸发酵机制:掌握谷氨酸生物合成途径及调节机制,熟悉细胞膜通透性的控制及菌种选育方法。

7、天冬氨酸族氨基酸发酵机制:掌握天冬氨酸族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及代谢调节机制,重点了解代谢调节机制的控制。

8、核酸类物质的积累机制:熟悉核苷酸的生物合成途径,重点掌握嘌呤核苷生物合成的代谢调节机制及育种途径。

9、发酵动力学:熟悉微生物生长代谢过程中的质量与能量平衡,掌握微生物生长代谢过程数学模型的建立和微生物发酵的动力学。

10、传质与通气:掌握影响氧传递速率的主要因素,重点掌握氧的传递及供氧对需氧发酵的影响。

11、发酵的中间控制:掌握发酵过程中几个工艺参数的控制及意义。

12、工业发酵染菌的防治和灭菌:了解工业染菌的危害,掌握染菌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13、发酵产物的提取与精制:熟悉产物分类处理的方法和原理,影响发酵产物提取与精制的主要因素;重点掌握发酵产物提取的方法及工艺特点,掌握离子交换、萃取、电渗析、蒸馏等方法提取产品的原理,提取工艺条件的优化控制等。

生物工程设备部分:

1、物料的处理与输送设备:气流输送原理、气流输送设备流程及有关计算;粉碎机的原理及特点、带式与斗式等输送机械的特点及构造。

2、培养基的制备设备:连续蒸煮糖化设备和培养基连续灭菌的流程及计算;培养基的理论灭菌时间、连续灭菌流程及主要设备的计算;真空冷却器工作原理的构造及设计计算。

3、发芽与空气调节设备:箱式发芽设备的特点与计算,空气增(减)湿原理及方法。

4、空气除菌设备:通风发酵对空气的要求,空气除菌方法;空气除菌流程的设计准则,空气除菌流程分析;深层过滤除菌原理及其效率,深层过滤计算;纤维介质过滤器的结构及计算;常用过滤介质的特性及新型过滤介质介绍。

5、嫌气发酵设备:酒精发酵设备流程选择,发酵罐的结构和计算;啤酒主(后)发酵设备形式,锥形发酵罐的结构及计算;连续发酵流程选择及发酵时间和理论罐数的确定;CIP清洗系统。

6、通风发酵设备:发酵罐的设计准则,各类型发酵罐的特性;通用式发酵罐、自吸式发酵罐、气什式发酵罐的结构特点及设计原则;发酵罐的管路配置,排除渗漏与死角以防止染菌;消泡器的型式、结构、原理及特点;搅拌器的特点、流型、搅拌轴功率的计算及通气对轴功率的影响;非牛顿型液体的流变学特性及其搅拌功率的计算;体积溶氧系数的测定方法,溶氧系数与设备参数、操作变量间的关系式及影响因素,气液传质的强化。

7、过滤与分离设备:过滤速度的强化,离心分离原理;过滤介质的特性,影响过滤速度的因素;滤饼比阻,过滤速度的强化;各类过滤装置的结构、液固分离原理及应用

8、蒸发与结晶设备:薄膜蒸发器的特点、原理及计算,结晶设备的类型、特点及设计。

9、干燥设备:气流干燥,沸腾干燥与喷雾干燥原理、特点及计算,干燥设备的选择。

10、蒸馏设备:各类型塔板结构特点,浮阀塔板设计;附属设备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1、冷冻设备:蒸汽压缩制冷原理及理论制冷循环、单级氨压缩制冷设备流程、设备及工作原理、制冷效率的提高措施。

六、考试题型

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