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南师范大学0454应用心理考研大纲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大纲 >> 2014年湖南师范大学0454应用心理考研大纲

2014年湖南师范大学0454应用心理考研大纲

考研时间: 2014-08-07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4年湖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教育心理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一)知识理解部分60%

(二)知识运用部分40%

4)题型结构

a:解释术语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b:简述题,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c:分析、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考查目标

1.识记与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及主要实验事实。

2.理解和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原理。

3.运用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主要理论,解释有关教育技术教育现象,解决有关实际问题。

考试内容

一.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心理学的对象

(二)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三)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

1.教育心理学的起源

2.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过程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势

二.学习与学习理论

(一)学习概述

1.什么是学习

2.学习的类别

(二)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联接学习理论

学习的实质、学习原则

2.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学习理论

经典实验、经典条件学习的基本内容

3.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学习论

操作性条件作用、强化、操作性条件学习理论的运用

4.班图拉的社会学习论

社会认知理论、观察学习、观察学习的教学应用

(三)认知派学习理论

1.格式塔的顿悟-完型学习理论

关于学习本质的观点

2.托尔曼的符合学习理论

关于学习问题的经典实验、认知目标说的基本内容

3.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

学习理论、教学理论、对理论的评价

4.奥苏贝尔的认知-接受学习理论

有意义学习、接受学习、对理论的评价

5.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

学习过程的基本模式

(四)建构主义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1.皮亚杰的认知建构主义

认知发展、对理论的评价

2.维果茨基的社会建构主义

文化历史发展及心理发展理论、思维与语言、最近发展区

3.当代建构主义概述

知识观、学生观、学习观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对学习的看法、对教育的看法、基本教学模式、简要评价

三、知识学习

(一)知识学习概述

1.知识与知识分类

2.知识的表征

3.知识学习的标准

4.知识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

(二)传统观点的知识学习

1.概念学习

2.原理学习

3.问题解决

(三)陈述性知识学习

1.陈述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

2,陈述性知识的掌握方式

3.陈述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四)程序性知识的学习

1.程序性知识学习的一般过程

2.程序性知识的掌握方式

3.程序性知识的教学策略

四.学习策略的学习

(一)学习策略概述

1.学习策略的概念及特征

2.学习策略分类

3.学习策略的发展差异研究

4.掌握学习策略的意义

(二)学习的认知策略

1.认知策略及其与学习策略的区别

2.学习中的主要认知策略

(三)学习的监控策略

1.概述

2.学习中的主要监控策略

(四)学习策略的学习与指导

1.学习策略教学的原则

2.学习策略教学的条件

3.学习策略的训练模式

4.学习策略的教学技术

五.智力与创造力的培养

(一)智力的发展与培养

1.对智力的认识

2.智力理论

3.智力的测量

4.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5.智力的培养与开发

(二)创造力的发展与培养

1.对创造、创造力的认识

2.创造力的发展及影响因素

3.创造力的测量

4.创造力的培养

六.学习的迁移

(一)概述

1.学习迁移的概念

2.学习迁移的类型

(二)早期的学习迁移理论及研究

1.形式训练说

2.相同要素说

3.概括化理论

(三)学习迁移的当代理论

1.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2.迁移的产生式理论

(四)促进学习迁移的条件与教学

1.影响迁移的因素

2.教学中促进学习迁移的方法

七.品德的形成

(一)品德及其结构

(二)关于品德的认知发展理论及其教育启示

(三)情感取向的品德研究及其教育启示

(四)关于品德的社会学习理论及其教育启示

(五)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八.影响学习的动机因素

(一)概述

1.动机的性质

2.学习动机的分类

3.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

(二)学习动机理论

1.行为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

2.人本主义的学习动机理论

3.成就动机理论

4.学习的归因理论

5.自我效能感理论

6.学习动机的自我价值论

(三)学习动机的培养

九.影响学习的认知与人格因素

(一)认知发展与学习

(二)智力差异与学习

(三)学习风格与学习

(四)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三、参考书目

1.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莫雷主编《教育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2.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956]考试科目名称:心理测量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一)心理测量概论10%

(二)测验的种类20%

(三)测量的理论50%

(四)测验的编制和使用20%

4)题型结构

a:填空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b:名词解释,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c:公式符号说明,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d: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e:计算题,2小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总体考试要求:

o能正确识记心理测量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o能准确理解并掌握心理测验的特点和分类;编制心理测验的程序;项目难度与测验分数分布的关系,项目难度分布与信度的关系,区分度与难度的关系,如何进行项目分析;经典测量理论(CTT)的数学模型,经典测量理论关于测量误差的假设以及误差的来源;各种信度和效度的计算方法和影响信度、效度的因素;各种常模量表的计算方法和优缺点;心理测验的使用和心理档案的建立;各种常用的心理测验的实施程序、评分和记分方法、测验分数的解释等。

o能运用所学的心理测量学知识选择测验的项目,收集信度和效度的证据,评价和选择心理测验;能使用常见的心理测验。

o能综合运用所学的心理测量学知识编制简单的心理测验和教育测验。

考试内容:

(一)心理测量概论

测量的定义;测量的要素;量表水平;心理测验的三要素;心理测验的性质;测验的分类;心理测量的历史。

(二)测验的种类

1.智力测验

智商及其计算方法;个体智力测验;团体智力测验;比奈智力量表;韦氏智力量表;瑞文推理测验;智力的发展变化;智力的差异及原因;智力测验的公平性问题;如何理解和解释智力测验的结果。

2.人格测验

人格测验的方法和种类;客观化测验工具;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卡氏16种人格因素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投射测验;罗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人格测验的目的;人格测验的信度和效度;人格测验的题目;人格测验分数的解释;人格测验的滥用。

(三)测量的理论

1.项目分析

项目难度的计算方法;项目难度的常态化等距量表分;项目难度值的确定;鉴别力指数;项目与外在效标的相关;项目与总分的相关;项目难度、项目间相关与区分度的关系;项目分析程序。

2.信度

误差的含义及种类;误差的来源;真分数模型及其假设;信度的理论界定;信度的种类与估计方法;重测信度(稳定性系数);复本信度(等值性系数);分半信度及其校正公式;同质性信度(内部一致性系数);评分者信度(肯德尔和谐系数);影响信度估计的因素;信度系数的解释;测量标准误。

3.效度

效度的含义与范畴;信度与效度之关系;效度类型;效标与效标测量;效标关联效度的估计方法;影响效度指标的因素;内容效度的含义;确定内容效度的方法;结构效度的含义;确定结构效度的基本过程;收集结构效度资料的方法;效度标准。

4.测验分数的组合

分数组合的基本问题;分数组合的方法;各种组合分数方法的比较。

5.测验分数的解释

原始分数与导出分数;常模团体的性质和条件;抽样方法;常模参照分数;发展量表;比率或商数;百分量表;标准分数;呈现常模资料的方法;标准参照分数;内容参照分数;结果参照分数;测验分数的解释与交流。

(四)测验的编制和使用

编制心理测验的基本程序;测验说明书的基本结构;主试的资格;测验的选择;测验前的准备工作;测验实施的程序及要素;被试误差及控制方法;测验评分及结果报告;测验报告的格式。

三、参考书目

1.金瑜:《心理测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第1版

2.郑日昌、蔡永红、周益群:《心理测量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9月第1版

3.戴海崎、张锋、陈雪枫:《心理与教育测量》,暨南大学出版社,1999年2月第1版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心理统计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题型结构

a:名词解释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b:问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c:计算题,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考试目标:

1、系统掌握心理统计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统计原理和统计方法。

2、理解各种统计方法运用的条件。

3、能灵活运用心理统计学的相关方法解决心理学研究中的具体问题。

考试内容:

1、绪论

(1)统计学和心理统计学

a.统计学

b.心理统计学

c.心理统计学的内容

描述统计

推论统计

实验设计

(2)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随机变量

总体和样本

统计量和参数

2、数据的初步整理

(1)数据的来源、种类及其分类

a.统计资料的来源

b.数据的种类

点计数据和度量数据

间断性随机变量的数据和连续性随机变量的数据

c.数据的统计分类

(2)统计表

统计表的结构及其编制的原则和要求

统计表的总类

频数分布表列法

(3)统计图

统计图的结构及其绘制规则

统计图的种类

3、集中量数

(1)算术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的概念

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应用及其优缺点

(2)中位数

中位数的概念

中位数的计算方法

(3)百分位数

百分位数的概念

百分位数的计算方法

(4)众数

众数的概念

众数的计算方法、应用及其优缺点

(4)加权平均数、几何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及其计算方法

几何平均数及其计算方法

4、差异量数

(1)平均差

(2)方差和标准差

方差和标准差的概念

方差和标准差的应用及其优缺点

(3)相对差异量

相对差异量的概念

差异系数的用途

差异系数的应用条件

(4)偏态量及峰态量

偏态量

峰态量

5、概率及概率分布

(1)概率的一般概念

概率的定义

后验概率

先验概率

概率的性质

(2)二项分布

二项分布概念

二项分布函数

二项分布图

二项分布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二项分布的应用

(3)正态分布

a正态曲线

正态曲线函数

正态曲线的特点

b.正态曲线的面积与纵线

累积正态分布函数

标准正态分布下面积的求法

正态曲线的纵线

c.正态分布在测验计分方面的应用

将原始分数转换成标准分数

确定录用分数线

确定等级评定的人数

品质评定数量化

6、相关分析

(1)相关的意义

相关的概念

相关系数

(2)积差相关

概念及其适用范围

积差相关估计方法及使用条件

(3)等级相关的估计方法及使用条件

(4)点二列相关的估计方法及使用条件

(5)二列相关的估计方法及使用条件

7、抽样分布及总体平均数的推断

(1)抽样分布

a.抽样分布的概念

三种不同性质的分布:总体分布、样本分布、抽样分布

b.平均数抽样分布的几个定理

c.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离差统计量的形态

(2)总体平均数的参数估计

a.总体参数估计的基本原理

点估计

区间估计

b.σ已知条件下总体平均数的区间估计

b.σ未知条件下总体平均数的区间估计

(3)假设检验的基本原理

a.小概率事件

b.显著性水平

c.统计推论的两类错误及其控制

d.σ未知条件下总体平均数的假设检验

小样本条件下

大样本条件下

8、总体比率的推断

(1)比率的抽样分布

(2)比率的标准误

(3)总体比率的区间估计方法

(4)总体比率的假设检验

(5)总体比率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9、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1)相关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2)独立小样本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3)方差齐性检验

F分布

两个独立样本的方差齐性检验

两个相关样本的方差齐性检验

10、方差分析

(1)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

(2)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方法

(3)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方法

(4)各个平均数差异的显著性检验

11、卡方检验

(1)x2及其分布

卡方检验的特点

卡方检验的统计量

x2的抽样分布

(2)单向表的卡方检验

按一定比率决定理论频数的卡方检验

一个自由度的卡方检验频数分布正态性的卡方检验

(3)双向表的卡方检验

(4)独立性x2检验和适合性x2检验的方法

12、非参数检验

(1)符号检验

(2)符号秩序检验

(3)秩和检验

考试要求:

掌握并理解考试内容中所列的相关概念,领会抽样分布及推论统计的有关原理,并能针对不同的条件选泽相应的统计方法处理数据资料。

三、参考书目

张厚粲,徐建平著:《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3版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