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南师范大学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大纲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大纲 >> 2014年湖南师范大学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大纲

2014年湖南师范大学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大纲

考研时间: 2014-08-09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4年湖南师范大学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713]考试科目名称:语言综合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3)试卷内容结构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语言学概论约50分

古代汉语约50分

现代汉语约50分

4)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分析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论述题: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语言学概论

考试目标:要求学生能全面地掌握语言学概论中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能较好地运用这些理论和知识解释语言现象和纠正语言运用中的错误。

考试内容:

导论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

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言和说话;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语言是思维的工具

思维离不开语言;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思维不能离开语言的实验根据;关于聋哑人的思维;思维能力是全人类共同的,语言是各民族不同的;人类思维在机器中的再现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

1.语言符号的性质和特点

符号以及用符号来交际;符号应该具备的条件;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合乎线条性;

2.语言符号的系统性

语言的层级体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3.语言系统是人类特有的

语言能力;语言是其他动物和人类之间无法逾越的鸿沟;人类语言和所谓动物"语言"的根本区别

第三章语音

1.语音研究的诸方面

语音的最小单位;音标;从哪些方面去研究语音

2.音响

语音四要素;音质的音响分析;研究音响的仪器

3.发音

发音器官;两类音素:元音和辅音;元音;辅音

4.音位

对立和互补;音位和音位变体;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5.音位的聚合

区别特征;聚合群

6.音位的组合

音节;语流音变

第四章语法

1.语法和语法单位

说话要符合规则;语法规则;语法单位

2.组合规则

语素组合成词的规则;词的组合的五种基本类型;语法结构的意义和形式

组合的层次性;组合的递归性

3.聚合规则

词类;形态;语法范畴

4.变换

变换和句型;变换和句法同义;变换和句法多义

5.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

语言的语法结构类型;语法结构不能分优劣;语言的普遍特征

第五章词义

1.词汇和词义

词和词汇;词的词汇意义;词义的概括性

2.词义的聚合

单义和多义;同义词;反义词

3.词义的组合

词语的搭配;词义和环境;"言内意外"

第六章文字和书面语

1.文字和语言

文字的作用;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汉字和汉语

2.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改革

文字的起源;文字的发展;文字的改进和改革

3.书面语

口语和书面语;书面语的保守性和书面语的改革

第七章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1.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社会的发展是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语言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语言的发展;语言发展的特点

2.语言的分化

语言随着社会的分化而分化;社会方言;地域方言;亲属语言和语言的谱系分类

3.语言的统一

语言随着社会的统一而统一;共同语;共同语的规范

第八章语言的接触

1.语言成分的借用和吸收

借词;结构规则的借用

2.语言的融合

语言系统的排挤和皆代;融合的原因;自愿融合和被迫融合;融合的过程

3.语言接触的一些特征形式

"洋泾浜";混合语、国际辅助语

第九章语言系统的发展

1.语音的发展

何以知道语音的发展;语音演变的规律性;语音对应关系和历史比较法

2.语法的发展

组合规则的发展;聚合规则的发展;语法发展中的类推作用

3.词汇和词义的发展

新词的产生和旧词的消亡;词语的替换;词义的演变

现代汉语

考试目标:要求学生能全面地掌握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能较好地运用这些理论和知识解释语言现象和纠正语言运用中的错误。

考试内容:

第一章绪论

1."现代汉语"的含义及其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的特点;

2.我国主要方言区的分布情况

第二章语音

1.语音的性质,即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其中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语音的四要素及其作用。

2.全面掌握"发音器官示意图"。

3.语音单位:音素、辅音、元音、音节、声母、韵母、声调。

4.记音符号:汉语拼音方案、认识与现代汉语有关的国际音标。

5.21个辅音声母的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及声母辨正,39个韵母的分类、发音原理、舌面元音舌位唇形图、韵母结构分析,调值、调类。

6.普通话音节的结构、声韵配合规律、音节的拼写规则。

7.音变现象:变调、轻声及其作用、儿化及其作用、"啊"的音变;

第三章文字

1.文字的性质、汉字的特点。

2.汉字形体的演变及其发展趋势。

3.汉字的结构:结构单位(笔画、偏旁)、笔顺的基本规则及运用、造字法及形旁声旁的作用与局限性。

4.掌握规范汉字,纠正错别字。

第四章词汇

1.基本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词汇、语素、。;

2.词的构成:单纯词、合成词,分析合成词的结构类型。

3.词义的性质: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

4.词义的构成:理性义、色彩义。

5.词义的分解:义项及其分类、比喻义和比喻、单义词、多义词、同音词。

6.语义场:同义词及同义词的辨析、反义词及其种。

7.基本词汇及其特点、一般词汇及其构成、熟语的种类。

8.词汇的发展变化及词义演变的途径。

第五章语法

1.语法的含义、性质,语法单位。

2.划分词类的依据,各类实词、虚词的语法特征及其运用。

3.短语的结构类别、功能类别,多义短语,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短语。

4、句类:分类标准,疑问句的种类。

5.句型:主谓句的种类、非主谓句的种类,几种特殊的动词谓语句,变式句和省略句。

6.句子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单句。

7.复句和单句的区别,关联词语和复句的关系,复句的主要类型。

8.分析多重复句:指出层次、指明关系。

9.改正单句、复句中常见的病句。

第六章修辞

1.修辞的含义,原则,修辞与语音、词汇、语法的关系。

2.修辞的内容:词语的锤炼、句式的选择、辞格的运用。

古代汉语

考试目标:要求学生能全面地掌握古代汉语的文字、词汇、音韵、训诂、语法、修辞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能较好地运用这些理论和知识解释语言现象和纠正语言运用中的错误。

考试内容:

第一章文字

1.汉字的形体结构

内容包括传统六书的定义及其应用分析,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种汉字结构的特点,字形结构与汉字本义的关系分析,形符、声符、部首、偏旁等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2.汉字书体的演变

内容包括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和小篆的通行时代和主要特点,隶书产生的原因和时代,隶变造成的简省讹变字例。

3.古书用字中的字形歧异现象

内容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假借字、繁简字的概念,本字、借字、本义、借义、通假字、后起本字的概念,古今字形成的原因及文选中字例分析,通假字的对应本字及其意义,繁简字的对应关系分析。

第二章词汇

1.词语的演变与类型

内容包括古今词义的变化,单音词、复音词、连绵词、偏义复词的概念。

2.词语的意义

内容包括词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同义词的辨析,古代汉语常用词的基本意义和用法。

第三章训诂

1.训诂的含义

2.训诂的材料与内容

3.训诂的术语

4.训诂的方式

5.古注的读法

6.校勘

第四章音韵

1.音韵概说

2.声母、韵母和声调分析

3.中古语音系统

4上古语音系统

5.近体诗的格律

第五章语法

1.古代汉语实词的语法特点

内容包括词类活用的性质和主要类型,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名词充当状语的类型及其作用,古代汉语的人称代词,古代汉语的疑问代词,无定代词"或""莫"的语法功能和意义。

2.古代汉语虚词的语法特点

内容包括介词"于(於、乎)、以、为",连词"而、以、则、然",助词"之、是、者、所",语气词"盖、也、矣、乎、夫、哉、邪(耶)"。

3.古代汉语的特殊句式

内容包括宾语前置的各种格式和语法条件,判断句的特点及常见格式,被动句的特点及常见格式,否定句的特点及构成,疑问句的特点及构成。

第六章文选的阅读

1标点:对没有标点的古文,能按句子内容和语气用现代标点符号进行正确标点。

2.翻译:要求译文语句通顺,文字规范。

三、主要参考书

叶蜚声、徐通锵主编:《语言学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

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

蒋冀骋主编:《古代汉语》,湖南大学出版社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中华书局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826]考试科目名称:语言理论及其应用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和考试时长: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长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结构:(1)语言理论,100分;(2)语言应用50分。

4.题型结构:(1)填空--10空,10份。(2)选择--10小题,10分。(3)术语解释--4小题,20份。(4)判断对错并且说明理由--2小题,20分。(5)回答和论述--2小题,40分。(6)分析和应用--2小题,5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1语言学

■语言学概说;语言学的性质;语言学的作用;语言学的类型;语言学的教学。

■语言学的历史;语言学历史概说;传统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当代基础理论语言学;当代应用理论语言学;赵元任等语言学家。

■语言调查;语言调查概说;语言的社会调查;语言的田野调查。

■语言学评论;语言学评论的作用;语言学评论的原则;语言学评论的内容

2语言

■语言是人类的标志;人类有几千种语言;人类是语言动物;副语言和伴语言。

■语言是重要的信息工具;语言的功能;思维功能;交际功能;文化功能。

■语言是通用的符号;词是语言基本的符号实体单位;任意性和强制性;价值性和理据性;线条性和层次性。

■语言是符号的系统;语言系统;语言和言语;口语和书面语;共时关系和历时关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类推和例外;信息剩余和信息紧缺;系统封闭和系统开放。

■语言的分类和概况;语言的结构分类;语言的亲属分类;世界语言的概况;中国语言的概况

3语音。

■语音是语言的听觉形式;语音的自然性和社会性;语音的物理性质;语音的生理性质。

■音素和国际音标;音素和音标;国际音标。

■音位;音位和音位变体;对立;互混和自由变体;互补和条件变体;非音质音位。

■音位的归纳;音位归纳的原则;音位归纳的相对性;音位系统举例。

■语音系统;语音系统的内容;音节是语音的基本单位;语调;语流音变和语素音变

4文字。

■文字是语言的视觉形式;文字学属于语言学;文字记录口语;文字不是书面语。

■文字的类型;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语素文字;音节文字;音素文字;中国少数民族的文字。

■笔画;形素和形位;形征;笔画的类型。

■字;字是文字的基本单位;部件;字素和字位。

■文字系统;文字系统的内容;字组和词式书写;字的大写和小写;文字款式及其顺序和距离;标点符号;语境形变。

■文字的技术转换;一般文字代码;电脑文字代码;口语的速记符号

5语符和语义。

■语符是语言的实体;词汇;基本词和高频词;熟语;词典。

■词;词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词的识别和词位;造词法;构词法。

■词义;词义是语义的基础;词义的类型;义素和义位;语素融合和词义理据。

■词的系统;义征;语义场;类义词;同义词和反义词;同音词和同形词;异读词和异写词。

■语境和语境义变;语境的类型;语境的作用和歧义分化;语境义变

6语法和语义

■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语法单位和语法类型;语法形式和语法内容;语法分析方法和歧义分化。

■语法手段;外部附加和内部屈折;异根和重叠;虚词、语序和语调;零形式。

■语法范畴;数、性、格和定;时、体和态;人称、式和级;词类。

■语法结构;句子结构和词组结构;显性结构和隐性结构;线条结构和层次结构。

■汉语教学语法系统;教学语法的性质;中学汉语教学语法系统;大学汉语教学语法体系

7语言发展和建设

■语言的起源;口语的起源;文字和书面语的起源。

■语言发展的性质和原因;语言发展的性质;语言发展的外部原因;语言发展的内部原因。

■语言发展的规律;语言发展的普遍规律;语言发展的个别规律。

■语言发展的途径;语言接触;双语体制;双语体制的类型;双语体制的形成;中国的双语体制;中国的双文体制。

■语言发展的方式;语言借用;语言混合;语言替换。

■语言发展的方向;语言统一和语言分化;共同语;方言和亲属语言;语言地理和地域方言的形成。

■文字的发展;文字发展的规律;闪米特表音文字家族。

■语言规划和建设;语言规划和语言工程;语言共同化;语言规范化和标准语言;书面语改革和规范;文字改革和创造;语言教育

8语言学习和使用

■母语学习;母语形成的原因;母语学习的过程;母语的文字和书面语的学习。

■外语学习;外语学习的特点;外语学习的过程。

■语用行为和语用过程;语用;语用行为;语用过程。

■语用原则;物质语用原则;精神语用原则。

■会话含义和语用推理;表义和语用信息类型;预设含义;会话含义;语用推理。

■语用策略和语用失误;语用策略;语用失误。

■语言艺术;文学;书法;发音艺术。

9语言理论应用

■结合前面的语言理论,正确分析语言生活的各种现象,能够指出问题,提出对策。会具体考察汉语普通话的语法分析能力,特别是词的确认、词性的判断、词组结构的层次分析。

三、参考图书

[1]彭泽润,李葆嘉主编;《语言理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6版。

[2]鲍厚星、罗昕如主编;现代汉语;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3]彭泽润;词和词式书写研究;湖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复试笔试科目]

考试科目名称:现代汉语语法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和考试时长: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长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结构:(1)词和词性的确认,50分;(2)词组和句子的语法结构分析50分。

4.题型结构:全部是分析题目。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1汉语的词和词性确认:词和非词的区别,词性的判断,了解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相关做法和特点。

2词组和句子的语法分析:词组的层次分析方法,要求能够实际分析词组例子中的语法结构层次和语法结构关系,能够分析单句和复句的结构类型。

三、参考图书

[1]鲍厚星、罗昕如主编;现代汉语;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年。

[3]《语言文字规范手册》,语文出版社。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复试笔试科目]

考试科目名称:中国语言法律政策规范标准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和考试时长: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长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结构:(1)语言法律,语言规范,语言标准常识60分;(2)应用40分。

4.题型结构:(2)问答题目60分;(2)分析题目40分。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1国家语言法律:国家通用语言--普通话;国家通用文字--规范汉字;国家通用语言的拼写工具和国家通用文字的注音工具--汉语拼音。

2普通话的规范和标准:异读词规范;异形词规范;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编写的普通话词典--《现代汉语词典》准确辨认普通话书面语中夹杂的文言词和方言词。

3规范汉字的规范和标准:规范汉字的标准;辨认简化字、繁体字、异体字、自行简化字;了解通用字、常用字的性质和作用。

4汉语拼音的规范和标准:汉语拼音的字体;音节拼写规则;词和句子的拼写规则。

5其他规范和标准:汉语标点符号的使用;汉语中的阿拉伯数字的使用;排版和校对的基本规范。

6应用:应用法律、规范和标准分析汉语现象,包括汉语的语法结构分析、汉语词的确认等。

三、参考图书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年。

[2]《语言文字规范手册》,语文出版社。

[3]具体的规范和标准(黑体字表示重要;按照"名称;发布时间;发布部门"的格式和顺序排列):

汉语拼音方案;1958;全国人大。

简化字总表;1964;国务院;1986国家语委重新发布。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1955;文化部、文改会。

汉语手指字母方案;1963;内务部、教育部、文改会。

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1965;文化部、文改会。

少数民族语地名汉语拼音字母音译转写法;1965(1976);国家测绘局、文改会。

中国人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法;1974(1976修订);文改会。

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1977;国家标准计量局。

汉语拼音字母名称读音;1982;国家标准局、文改会。

汉字统一部首表(草案);1983.;文改会、国家出版局。

中国地名汉语拼音字母拼写规则(汉语地名部分);1984;中国地名委、文改会、国家测绘局。

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1985;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播电视局。

现代汉语常用字表;1988;国家语委、国家教委。

现代汉语通用字表;1988;国家语委、新闻出版署。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1997;国家语委、新闻出版署。

GF3001-1997信息处理用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件规范;1997;国家语委。

GB12200.1-90汉语信息处理词汇01部分:基本术语;1990;国家技术监督局。

GB/T12200.2-94汉语信息处理词汇02部分:汉语和汉字;1994;国家技术监督局。

GB/T13418-92文字条目通用排序规则;1992;国家技术监督局。

GB/T15732-1995汉字键盘输入用通用词语集;1995;国家技术监督局。

GB/T16295-1996通用键盘汉字输入技能测试方法;1996;国家技术监督局。

GB/T15720中国盲文;1995;国家技术监督局。

GB/T15834-1995标点符号用法;1995;国家技术监督局。

GB/T15835-1995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规定;1995;国家技术监督局。

GB3259-92中文书刊名称汉语拼音拼写法;1992;国家技术监督局。

GB3304-91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1991;国家技术监督局。

GB4881-85中国语种代码;1985;国家技术监督局。

GB/T16159-1996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1996;国家技术监督局。

GF3004-1999印刷魏体字形规范;1999;国家语委。

GF3005-1999印刷隶体字形规范;1999;国家语委。

GF3006-2001汉语拼音方案的通用键盘表示规范;2001;国家语委。

GF1001-2001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2001;教育部、国家语委。

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自命题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代码:[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同等学力加试]

考试科目名称:现代汉语语法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卷成绩和考试时长: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长180分钟。

2.答题方式:闭卷,笔试。

3.试卷结构:论文1篇,100分。

4.题型结构:论文。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

1提供有关语言的现象。要求关注当前流行的语言热点问题。

2根据现象运用语言理论进行评论。要求语言符合普通话词汇和语法规范,表达简洁,逻辑性强,有说服力。

三、参考图书

[1]彭泽润,李葆嘉主编;《语言理论》;中南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6版。

[2]鲍厚星、罗昕如主编;现代汉语;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2000年。

[4]《语言文字规范手册》,语文出版社。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