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03010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考研大纲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大纲 >> 2015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03010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考研大纲

2015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03010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考研大纲

考研时间: 2014-10-04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616法学基础

(法理学部分)

一、考试要求

法学综合课是法学各专业硕士研究生接受法学基础测试的入学考试科目,要求所有的考生对法理学、宪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有较全面的了解,具有一定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一)法理学部分

1、法学的性质、体系与历史

法学的阶级性和科学性、法学体系的概念和构成、法学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法学的基本范畴、法学的研究方法、法学流派。

2、法的概念与体系

法的定义、法的基本特征、法的现象与本质、法的渊源和分类、法的要素、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概念、法的效力、法律体系的概念、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

3、法的起源与发展

法的起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法的历史类型、当代世界的主要法系、法律继承和法律移植、法律全球化的基本理论。

4、法的作用、法治与法治理念

法的作用与局限性、法治的基本内涵、法治与人治、法治与德治、社会主义法治的理论和实践。

5、法的制定与实施

立法权、行政权、司法权、立法原则、立法程序、司法原则、当代中国法的制定和实施的基本状况、法律责任的归结原则、法律职业的资格和伦理。

6、法律关系:权利、义务和权力

法律关系的概念和特征、法律关系的构成、法律关系的变化、权利的涵义、权利的分类、权利行使的原则、权力的涵义、权力制约的理论、义务的涵义、义务的分类和设定。

7、法与民主、人权、和谐社会

民主的涵义、民主与法治的关系、民主的实现方式、人权的涵义、自然权利与天赋人权、中西方关于人权问题的争论、当代中国的人权理论和实践、和谐社会的法律特征和保障。

(宪法学部分)

一、考试要求

《法学基础课》是对法学各专业硕士研究生法学专业知识进行综合测试的入学考试。要求

考生掌握法理学、宪法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能够运用于相关问题的分析理解,增强对法学学科相关知识与理论的综合性把握与运用。

二、考试内容

(二)宪法学

1、宪法的基本理论

掌握宪法的基本知识,包括宪法的概念、本质、结构、基本原则、监督保障以及宪法的产生等内容;能够分析宪法的基本作用;了解我国宪法的指导思想、基本 原则及其内容所具有的特殊性;理解宪法与民主、宪法与法治、宪法与人权的关系;对宪法解释、宪法修改、宪法监督制度的基本内容有较为全面的认识,能结合我 国实际和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思考我国宪法解释制度与监督制度的完善措施。

2、国家的基本制度

掌握我国宪法确立的的基本制度,包括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国家权力分配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文化制度的内容; 熟悉政权组织形式的含义与分类,认识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构成及运行状况;理解我国选举制度、国家结构形式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的 基本内容。

3、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

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的理论与内容,包括公民的内涵,公民与人民、国民、国籍的联系与区别,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一般原理,权力与权利的关 系,权利、基本权利与人权的关系,以及公民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的关系;知晓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演进过程,特别是要结合我国实际,分析公民基本权利的 实现与保障制度,公民宪法权利受到侵害时的宪法救济制度。

4、国家机构

掌握国家机构的基本理论与知识,包括国家机构的内涵、特征;我国国家机构的活动原则,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司法机关的性质、组成、任期、 职权、会议制度和工作程序;理解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央国家机关与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特别是理解我国的国家权力制约与西 方国家权力制约的不同之处,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督关系,以及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等问题。

814环境资源法学

一、考试要求

《环境资源法学》是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课。要求考生对环境法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有较全面的掌握。并能较熟练地运用环境法的基本知识和理论研究和分析现实问题。

二、考试内容

(一)环境资源与环境问题

1、环境资源的不同理解、环境资源的概念、环境资源的分类。

2、环境问题的概念和种类、环境问题的产生与发展。

(二)环境资源法概述

1、环境资源法的概念、环境资源法的调整对象、环境资源法的特征。

2、环境资源法律关系及其构成;环境资源法律关系主体的概念、分类及其特征;环境资源法律关系内容的概念;不同主体权利和义务的内容;环境资源法律关系内容的特征;环境资源法律关系客体的概念和特征。

3、环境资源法的地位;环境资源法的效力体系。

4、环境资源保护基本法的概念;环境资源保护基本法的地位;中国环境保护基本法的产生和发展;环境保护法的体系结构;环境资源保护基本法的完善。

(三)环境资源法的价值定位

1、环境资源法价值观的含义;不同的环境资源法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环境资源法的价值目标。

2、环境资源法目的的概念;环境法目的的立法实践;中国环境法目的的缺陷;可持续发展作为环境法目的的必要性;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其本质内涵;

3、环境法各基本原则的概念、内容及其贯彻。

(四)环境权的理论及其实践

1、环境权的提出及其承认;环境权的基本属性、环境权的独立性、环境权含义的分解组合、环境权的内容;公民环境权的概念及其内容;国家环境权的概念及其内容。

(五)环境资源综合法律制度

1、源头控制制度方面,包括环境统计制度、规划、计划制度、环境监测制度、环境标准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等的概念、内容、法律规定、评价。

2、过程控制制度方面,包括"三同时"制度、许可证制度、环境标志制度、综合开发利用制度等的概念、内容、法律规定、评价。

(六)自然资源保护法律制度

1、自然资源权属制度的概念;自然资源所有权的概念、取得、变更和灭失;自然资源使用权的概念、取得、变更、消灭和终止;自然资源的其他权益。

2、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的概念、内容、相关法律规定、评价。

3、自然资源开发禁限制度的概念、内容、相关法律规定、评价。

4、进出口管制制度的概念、内容、相关法律规定、评价。

5、自然资源补救制度的概念、内容、相关法律规定、评价。

(七)污染控制制度

1、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的概念、内容、相关法律规定、评价。

2、排污申报登记制度的概念、内容、相关法律规定、评价。

3、污染物排放税费制度的概念、内容、相关法律规定、评价。

4、现场检查制度的概念、内容、相关法律规定、评价。

5、限期治理制度的概念、内容、相关法律规定、评价。

6、防止污染转嫁、转移制度的概念、污染转嫁转移产生的法律原因、内容、相关法律规定、评价。

7、污染事故强制应急制度的概念、内容、相关法律规定、评价。

(八)环境资源责任制度

1、环境资源民事责任的概念、构成要件、种类、承担方式、归责原则。

2、环境资源行政责任的概念、分类。

3、环境资源行政责任的概念、危害环境资源犯罪的的特点、构成及其适用、环境刑事责任的立法类型、中国的环境资源犯罪立法的基本内容。

(九)环境资源纠纷解决制度

1、非诉解决制度,包括正当防卫、紧急避险、自主行为的概念、内容。

2、环境资源民事诉讼的概念、特征、分类、基本规定、评价、最新的理论进展。

3、环境资源行政诉讼的概念、特征、分类、基本规定、评价。

4、环境刑事诉讼的概念、特征、分类、基本规定、评价。

(十)自然保护法

1、自然保护法的概念、性质、特征、体系。

2、环境要素保护法,土地保护法、水保护法、水土保持法、森林保护法、草原保护法、渔业资源保护法、矿产资源保护法等的立法指导思想、发展、内容及其评价。

3、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立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野生动物保护法的立法概况、法律制度、评价;野生植物保护法的立法概况、法律制度、评价;

4、特殊区域的概念及其保护意义;特殊区域保护法的概念和特征;自然保护区及其保护的立法、自然保护区法律制度;风景名胜区及其保护立法、风景名胜区保护法律制度;国家公园及其保护立法、相关的法律规定;文物古迹的概念及其立法、文物古迹保护的法律规定。

(十一)污染防治法

1、环境污染防治法的概念和特征。

2、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海洋污染防治法的立法状况、基本制度、评价。

3、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噪声污染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危险物品污染防治法的立法状况、基本制度、评价。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