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华中农业大学081704应用化学考研大纲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大纲 >> 2014年华中农业大学081704应用化学考研大纲

2014年华中农业大学081704应用化学考研大纲

考研时间: 2014-08-06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4年华中农业大学应用化学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855《无机及分析化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内容

1.分散系的概念、稀溶液依数性及计算公式;胶团结构和影响溶胶稳定性和聚沉的因素。

2.状态函数的性质;焓和焓变;自由能和自由能变;反应热和自由能变的含义及其计算;自发性判据。

3.反应速率的表示方法;质量作用定律;阿累尼乌斯公式;标准平衡常数;ΔrGmθ与Kθ的关系;化学平衡的计算。

4.四个量子数;核外电子的排布;元素性质变化的周期性;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及其应用;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5.误差的基本概念、计算及减免方法;有效数字在分析实践中的运用;标准溶液的表示方法及配制、标定方法;滴定分析计算。

6.电离平衡原理;酸碱质子理论;质子条件;各类溶液体系pH值的计算;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和选择;一元强酸碱的滴定和多元酸(碱)分步滴定。

7.溶度积常数的意义;溶度积规则。

8.配合物的命名和基本特点;配位平衡及其计算,酸效应、酸效应系数和酸效应曲线;条件稳定常数;EDTA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9.氧化数的概念和原电池;Nernst方程的应用;电极电势及其应用;高锰酸钾法、碘量法和重铬酸钾法。

10.朗伯比尔定律;吸光系数;单一组分的分析。

二、考试要求

1.掌握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质量摩尔浓度,物质的理分数的计算及相互间的换算;掌握非电解质稀液的依数性及其应用;了解分散体系的类型,掌握胶体分散体系的基本特性;了解离子交换吸附的特点,掌握胶团结构概念,了解溶胶的性质,了解胶团的扩散双电层结构。了解溶胶动力稳定性和相对的聚结稳定性的原因,了解电解质对溶胶的聚沉作用。

2.了解热力学能、焓、熵、自由能等状态函数的物理意义;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的基础内容。重点掌握化学反应热效应的各种计算方法;掌握过程的△S、△G的计算;掌握△G与温度的关系式,及温度对反应自发性的影响。

3.掌握标准平衡常数(Kθ)的意义及书写;掌握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掌握浓度、压力、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掌握化学反应速率方程式,质量作用定律及其适用范围;了解反应速率理论;掌握温度与反应速率常数的关系式。

4.了解核外电子运动的特性--波粒二象性、量子化、波函数ψ与原子轨道,几率与几率密度及其表示法,原子轨道和电子云角度分布图;掌握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相互关系及合理组合;掌握单电子原子、多电子原子能级,了解钻穿效应、屏蔽效应对能级高低的影响;掌握核外电子排布的原理,能熟练写出一般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掌握原子结构与同期系的关系及元素基本性质(原子半径、电离能、电子亲合能、电负性)的变化规律;掌握离子键理论要点,决定离子化合物性质的因素与离子晶体的晶格能;掌握共价键理论(VB法)和杂化轨道理论要点及共价健特征;掌握偶极矩、分子的极化和分子间力、氢键及对物质物理性质的影响,了解各类晶体的特点。

5.了解分析化学的目的、任务、作用,分析方法的分类,定量分析的一般程序;掌握误差的分类、来源、减免方法,准确度、精密度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了解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可疑值的取舍方式;掌握有效数学的概念及运算规则;掌握滴定分析中的基本概念,标准溶液、化学计量点、指示剂、滴定终点、滴定误差;掌握滴定分析法的分类、滴定方式、滴定分析对滴定反应的要求;掌握标准溶液浓度表示方法,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方法;掌握滴定分析计算方法。

6.掌握弱酸、弱碱的电离平衡,影响电离平衡常数和电离度的因素,稀释定律;运用最简式计算弱酸、弱碱水溶液的pH值及有关离子平衡浓度;了解同离子效应,盐效应;掌握酸碱质子理论;掌握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指示剂的变色点、变色范围;掌握强碱(酸)滴定一元酸(碱)的原理,滴定曲线的概念,影响滴定突跃的因素,化学计量点pH值及突跃范围的计算,指示剂的选择,掌握直接准确滴定一元酸(碱)的判据及其应用;掌握多元酸(碱)分步滴定的判据及滴定终点的pH计算,指示剂的选择,了解混合酸(碱)准确滴定的判据;了解CO2对酸碱滴定的影响,掌握混合碱的分析方法及铵盐中含氮量的测定方法。

7.掌握难溶强电解质和溶度积原理;掌握溶度积Ksp和溶解度S的定量关系;了解同离子效应和介质酸度对沉淀溶解平衡的影响;掌握溶度积规则,沉淀生成和溶解的方法及应用,了解分步沉淀和沉淀转化。

8.掌握配位化合物的组成及命名,了解决定配位数的因素;掌握配位化合物键价理论要点,了解内轨型及外轨型配合物,了解配合物的磁性;掌握配位平衡及有关计算;掌握沉淀反应对配平衡的影响并作有关计算,掌握酸碱反应对配位平衡的影响;了解多重平衡常数及其应用;掌握螯合物的结构特点及稳定性;掌握影响EDTA配合物稳定性的外部因素,重点掌握酸效应和酸效应系数;掌握EDTA滴定法的基本原理,重点掌握单一金属离子准确滴定的界限及配位滴定中酸度的控制;了解金属离子指标剂,了解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方法与途径。

9.掌握氧化数的概念及氧化数规则;掌握原电池的组成,电极反应,电池符号;掌握电极电势的概念及影响因素,掌握标准电极电势的概念;熟练掌握Nernst方程,掌握浓度、压力、酸度、沉淀反应、配位反应对电极电势的影响,并运用Nernst方程式进行计算;掌握原电池电动势Eθ与电池反应△rGθm的关系,掌握标准电动势与氧化还原反应标准平衡常数Kθ的关系;掌握电极电势的应用:①表示水溶液中物质氧化、还原有力的强弱;②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③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④测定水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活度);掌握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了解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特点,了解条件电极电势的概念,了解条件平衡常数的概念,掌握氧化还原滴定对条件电极电势差值的要求;了解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的计算方法,了解氧化还原滴定法所用的指示剂;掌握高锰酸钾溶液的配制与标定,了解高锰酸钾法、碘量法和重铬酸钾法的应用;掌握氧化还原法的计算。

10.了解吸光光度法的基本概念及其方法特点,掌握吸收曲线的概念,了解其应用;掌握光的吸收定律,掌握吸光系数和摩尔吸光系数,了解比尔定律的偏离情况,掌握朗伯比尔定律的应用原理;掌握显色反应的概念,了解显色条件的选择原理;了解吸光光度法应用。

三、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

教材

董元彦.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二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主要参考书

1.董元彦.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浙江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呼世斌.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4.南京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撰稿人:王运

2006.09.15

856华中农业大学应化专业有机化学考研大纲

一、要求掌握的基本内容

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命名规则;常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以及有机物的基本性质;各类有机化学反应及其反应机理,有机物的三维空间立体概念;现代波谱技术在有机化学上的应用;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原则与技巧。

二、题型以及相关内容比例

1、结构与命名(5%)

2、选择题(20%)

3、完成反应式(25%)

4、推测反应机理(15%)

5、合成题(25%)

6、推测结构式(包括波谱方法)(10%)

三、复习重点

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理化性质,各类反应反应机理,各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四、课程复习大纲

第二章烷烃

本章重点难点是碳原子杂化与烷烃结构、构象分析。

2.1烷烃的同系列与异构

2.2烷烃命名规则

2.3烷烃的构象

2.4烷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第三章环烷烃

本章重点难点是环己烷椅式构象与小环特殊性质,桥、螺环化合物命名。

3.1环烷烃的异构和命名

3.2环烷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3.3环的张力

3.4环己烷的构象

3.5取代环己烷的构象与其它单环烷烃构象

3.6桥环化合物与螺环化合物

第四章对映体

本章重点难点是物质旋光性与分子结构的关系,手性分子构型标记。

4.1旋光性

4.2手性

4.3分子的手性与对称性

4.4含一个不对称原子的化合物

4.5含几个不对称原子的化合物

第五章卤代烃

本章重点难点是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与消除反应,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5.1一卤代烃的分类、结构与物理性质

5.2一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与消除反应

5.3亲核取代反应机理

5.4卤代烷的制法与用途

5.5有机金属化合物

第六章烯烃

本章重点难点是单烯烃的化学性质与亲电加成机理。

6.1烯烃的结构、异构与命名

6.2烯烃的制法

6.3烯烃的反应

第七章炔烃与二烯烃

本章重点难点是炔烃与共轭二烯烃的结构特点、化学性质,共轭体系的结构特点与共振式。

7.1炔烃的命名、结构和物理性质

7.2炔烃的反应

7.3炔烃的制法

7.4几种常见的共轭作用

7.5共振式

7.6共轭二烯烃

第八章芳香烃

本章重点难点是苯环的亲电取代反应、亲电取代定位效应及休克尔规则。

8.1苯的结构

8.2苯衍生物的异构、命名及物理性质

8.3苯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8.4苯环上取代反应的定位规律

8.5烷基苯的则连反应

8.6多环芳香烃

8.7休克尔规则

第九章核磁共振谱、红外光谱和质谱

本章重点难点是红外、核磁共振谱、质谱的分析原理,有机物结构的光谱分析。

9.1核磁共振谱

9.2红外光谱

9.3质谱

第十章醇和酚

本章重点难点是醇、酚的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

10.1醇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

10.2一元醇的反应

10.3一元醇的制法

10.4二元醇

10.5酚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

10.6一元酚的反应

第十一章醚

本章重点难点是醚的结构与化学性质。

11.1醚的结构、命名和物理性质

11.2醚的反应与制备方法

11.4环醚

第十二章醛酮

本章重点难点是醛酮的结构特点、亲核加成反应、反应机理、影响反应的因素和立体化学。

12.1一元醛酮的结构命名与物理性质

12.2醛酮的亲核加成机理与活泼性规律

12.3醛酮与氧亲核试剂的加成

12.4醛酮与氮亲核试剂的加成

12.5醛酮与碳亲核试剂的加成

12.6羰基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

12.7醛酮的烯醇平衡及其反应

12.8一元醛酮的制法

12.9醛酮的还原与氧化反应

第十三章不饱和醛酮

本章重点难点是不饱和共轭醛酮和醌的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共轭不饱和醛酮1,4-加成机理。

13.1α,β-不饱和醛酮的结构特点

13.2不饱和醛酮的1,2-加成与1,4-加成

13.3不饱和醛酮的还原

13.4醌的分类与命名

13.5醌的化学性质

13.6羟基醛酮的性质

13.7羟基醛酮的制备,安息香缩合

第十四章羧酸与取代羧酸

本章重点难点是羧酸的结构与化学性质,影响羧酸酸性的因素,不饱和羧酸与取代羧酸的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

14.1一元羧酸的结构与命名

14.2一元羧酸的物理性质

14.3羧酸的酸性

14.4羧酸衍生物的生成

14.5羧酸的羧酸α-H的卤代与脱羧反应

14.6二元羧酸

14.7不饱和羧酸

14.8卤代酸

14.9醇酸

14.10羰基酸

第十五章羧酸衍生物

本章重点难点是各类羧酸衍生物结构特点与化学性质,酯的酸碱条件下的水解机理,迈克尔加成反应、乙酰乙酸乙酯合成方法与丙二酸酯合成方法。

15.1羧酸衍生物的结构与命名

15.2羧酸衍生物的物理性质

15.3羧酸衍生物的水解反应

15.4羧酸衍生物的其他反应

15.5烯酮

15.6原酸酯

15.7过酸和二酰基过氧

15.8β-酮酸酯

15.9乙酰乙酸乙酯合成方法与丙二酸酯合成方法

15.10迈克尔加成反应

15.11碳酸衍生物

第十六章胺

本章重点难点是有机胺的结构与化学性质,Cope消除反应与霍夫曼降级反应的的机理。

16.1胺的结构与命名

16.2一元胺的物理性质

16.3胺的碱性

16.4胺的化学反应

16.5胺的制法

16.6Cope消除反应与霍夫曼降级反应

第十七章其它含氮化合物

本章重点难点是硝基化合物、重氮化合物、偶氮化合物、迭氮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

18.1硝基化合物与亚硝基化合物

18.2重氮化合物

18.3芳香基重氮盐

18.4偶氮化合物

18.5迭氮化合物

第十八章含硫、磷和硅的化合物

本章重点难点是含硫、磷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Wittig反应机理。

18.1含硫化合物

18.2含磷化合物

18.3有机硅化合物

第十九章杂环化合物

本章重点难点是常见五元杂环、六元杂环、稠杂环的结构和化学性质,缺电子芳香化合物与富电子芳香化合物。

19.1吡咯、呋喃和噻吩

19.2吲哚

19.3吡啶和喹啉

19.4含两个杂原子的六元杂环

第二十章碳水化合物

本章重点难点是单糖的立体异构和化学性质。

20.1单糖的结构、构型和构象

20.2单糖的反应

20.3葡萄糖的结构

20.4低聚糖

第二十一章氨基酸、蛋白质、多肽和核糖核酸

本章重点难点是氨基酸的等电点、化学性质和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21.1氨基酸

21.2多肽与蛋白质

21.3核酸

第二十二章类脂、萜类化合物、甾族化合物和生物碱

本章重点难点是类脂的组成与理化性质

22.1类脂类

22.2萜类化合物

22.3甾族化合物

22.4生物碱概念,分类

第二十三章周环反应

本章重点难点是前线轨道理论及周环反应。

24.1电环化反应

24.2环加成

24.3σ-迁移反应

马敬中陈长水

2011/10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