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华中农业大学095102园艺考研大纲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大纲 >> 2014年华中农业大学095102园艺考研大纲

2014年华中农业大学095102园艺考研大纲

考研时间: 2014-08-06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4年华中农业大学园艺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植物生理学(805)考试大纲

一、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与功能

考试内容:

细胞壁结构与功能细胞信号转导植物细胞全能性

考试要求:

1、掌握细胞壁的化学组成

2、掌握细胞壁的功能

3、掌握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及分子途径

4、掌握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二、植物的呼吸作用

考试内容:

呼吸作用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呼吸代谢的多样性呼吸作用的指标及影响因素呼吸作用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考试要求:

1、掌握呼吸作用的类型、概念及生理意义

2、掌握呼吸代谢多样性的内容及其生理意义

3、掌握呼吸速率、呼吸商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4、了解吸呼作用与种子形成、种子贮藏、果蔬贮藏、作物栽培的关系

三、植物的光合作用

考试内容:

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光合色素光合作用的机理同化物的运输与分配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合作用与农业生产

考试要求:

1、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

2、掌握光合色素的类型、结构及其光学特性

3、掌握光合作用各大步骤的能量转变情况、进行部位及条件

4、比较C3途径、C4途径、CAM途径的异同

5、掌握光合磷酸化的类型及其机理

6、掌握光呼吸的生化过程及其生理功能

7、掌握C3植物与C4植物的概念及其生理特性

8、掌握同化物的运输形式、运输途径、运输机理及同化物的分配特点

9、掌握外界条件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10、掌握光能利用率的计算,分析光能利用率低的原因及提高光能利用率的途径与措施

四、植物的水分代谢

考试内容:

水在植物生活中的重要性细胞对水分的吸收根系对水分的吸收蒸腾作用植物体内水分的运输合理灌溉的生理基础

考试要求:

1、了解植物体内水分的存在状态及其与代谢及抗性的关系

2、了解水对植物生命活动的生理、生态作用

3、掌握水势的概念及其组成、细胞间水分的移动

4、掌握细胞吸水的方式及水分跨膜运移的途径

5、掌握根系吸水的方式、动力及产生机理

6、掌握蒸腾作用的概念、途径、生理意义、指标

7、了解外界因素对蒸腾作用的影响

8、掌握气孔运动的机理

9、了解水分运输的途径及水分沿导管上升的动力

10、了解合理灌溉的生理指标及合理灌溉增产的原因

五、植物的矿质营养

考试内容:

植物必需的矿质元素及其生理功能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根外营养矿质元素在植体内的运输与分配合理施肥的生理基础

考试要求:

1、掌握必需元素的标准及分类

2、掌握必需矿质元素的生理作用(综合)及缺素症的诊断

3、掌握细胞对矿质元素的吸收方式及机理

4、掌握根系对矿质元素的吸收特点、吸收过程及影响根系吸收矿质元素的因素

5、了解根外营养的途径及其优点

6、了解矿物质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方式、途径及分配

7、了解合理施肥的生理指标及合理施肥增产的原因

六、植物生长物质

考试内容:

植物生长物质的概念及种类植物激素的发现及化学结构植物激素的代谢及运输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植物激素的作用机理其它天然的植物生长物质植物生长抑制物质

考试要求:

1、了解植物生长物质的概念及种类

2、了解植物激素的发现及化学结构

3、掌握植物激素的合成前体、直接前体、合成途径、合成部位、影响合成的因素以及植物激素的运输

4、掌握各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及应用

5、掌握植物激素的作用机理

6、对油菜素内酯、多胺、茉莉酸、水杨酸、玉米赤霉烯酮等作一般的了解。

7、了解植物生长抑制物质的种类及作用

七、植物的生长生理

考试内容:

种子的萌发植物细胞的生长与分化组织培养植物生长的周期性植物生长的相关性外界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光形态建成与光受体植物的运动

考试要求:

1、掌握种子生活力的概念及其鉴定方法

2、掌握影响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及种子萌发时的生理生化变化

3、了解细胞生长与分化的三个时期及其影响因素

4、了解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及培养的技术条件

5、了解植物生长的周期性

6、掌握植物生长相关性的表现及影响相冠比的因素

7、掌握外界条件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8、了解光敏色素的分布、分子结构及性质

9、掌握光形态建成的光受体的种类及光敏色素的作用机理

10、了解植物运动的类型及机理

八、植物的生殖生理

考试内容:

幼年期与花熟状态成花诱导生理花器官形成生理受精生理

考试要求:

1、了解植物幼年期、花熟状态的概念及其与成花诱导的关系

2、掌握春化作用的概念、条件、部位、时期及春化素的传导

3、了解光周期现象的发现

4、掌握光周期的反应类型

5、掌握光敏色素与成花诱导的关系

6、掌握光周期的感受部位与开花刺激物的传导

7、掌握光周期诱导开花的机理

8、掌握春化和光周期理论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9、掌握外界条件对植物性别分化的影响

10、了解受精的过程及受精后雌蕊组织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

九、植物的成熟成衰老生理

考试内容:

种子成熟过程中有机物质及其他生理变化果实的生长与成熟生理植物的休眠生理植物的衰老生理器官脱落生理

考试要求:

1、掌握种子成熟时的生理生化的变化

2、了解外界条件对种子成分的影响

3、了解果实生长的特点

4、掌握肉质果实成熟时的生理生化变化

5、掌握种子休眠的原因及其破除方式

6、掌握植物衰老时的生理生化变化

7、了解植物衰老的机制及环境条件对衰老的影响

8、了解器官脱落的影响因素

十、植物的逆境生理

考试内容:

逆境的种类与植物抗逆性逆境对植物生理代谢的影响植物对逆境的生理适应植物的抗寒性

考试要求:

1、了解逆境的概念及植物抵抗逆境的方式

2、掌握逆境对植物生理代谢的影响

3、掌握植物对逆境的生理适应

4、了解冻寒与冷寒的概念及机制

参考文献

1、李合生主编,现代植物生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潘瑞炽主编,植物生理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李合生主编,植物生理学学习指导与题解,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

339园艺植物育种学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考试内容(范围)(含对知识点的掌握要求)

第一章绪论(分值0-10%)

1、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植物育种学的性质、任务和主要内容,遗传改良在作物生产发展中的作用;明确作物品种的概念,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与植物育种的关系。

2、考核知识点

(1)识记:品种、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的概念。

(2)领会: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与植物育种的关系。

第二章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分值0-10%)

1、学习目的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作物的繁殖方式,作物的品种类型及其特点;了解植物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2、考核知识点

(1)识记: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其品种类型。

(2)领会:作物的繁殖方式与品种类型之间的关系,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第三章种质资源(分值5-20%)

1、学习目的与要求

要求了解种质资源在植物育种上的重要性,种植资源的类别及其特点;领会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及其指导意义。

2、考核知识点

(1)识记:种质资源的概念及其范畴;种植资源的类别及其特点;瓦维洛夫的起源中心学说。

(2)领会:领会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及其指导意义。

第四章育种目标(分值0-10%)

1、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制定植物育种目标的原则,掌握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

2、考核知识点

(1)识记: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

(2)领会: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及其相互关系,高产育种策略等。

第五章引种和选择育种(分值5-20%)

1、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作物引种的意义和影响引种成功的因素,领会引种的基本原理和引种的基本步骤;掌握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程序。

2、考核知识点

(1)识记:引种的基本原理;选择育种的基本原理;选择的基本方法;选择育种的程序。

(2)领会:植物发育特性与引种的关系及不同作物引种后的生长发育规律;作物自然变异的原因。

(3)综合应用:根据作物引种规律及其发育特性开展主要园艺作物引种。

第六章杂交育种(分值10-20%)

1、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杂交育种的意义和程序,掌握杂交亲本的选配原则、杂交方式及其杂交后代的选择方法。

2、考核知识点

(1)识记:杂交亲本选配原则,杂交方式,杂交后代选择方法。

(2)领会:杂交后代不同选择方法的优缺点。

(3)综合应用:合理应用不同杂交后代选择方法。

第七章回交育种(分值5-20%)

1、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学习,了解回交育种的意义及遗传效应,掌握回交育种方法、特点及其应用价值。

2、考核知识

(1)识记:回交育种方法、特点及其应用价值。

(2)领会:回交育种的意义及遗传效应。

(3)应用:在什么条件下应用回交育种。

第八章诱变育种(分值5-10%)

1、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诱变育种的成就及特点,物理诱变和化学诱变剂的类别、性质及其诱变机理,掌握物理诱变和化学诱变剂的处理方法及其诱变育种的程序。

2、考核知识

(1)识记:主要物理诱变和化学诱变剂类别,诱变育种程序。

(2)领会:物理诱变和化学诱变的机理。

(3)应用:利用物理诱变和化学诱变开展诱变育种。

第九章远缘杂交育种(分值5-10%)

1、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远缘杂交育种的作用,困难及其克服方法。

2、考核知识

(1)识记:远缘杂交育种的作用,主要困难。

(2)领会:克服远缘杂交育种困难的方法。

(3)应用:利用远缘杂交开展作物育种。

第十章倍性育种(分值5-10%)

1、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多倍体和单倍体育种的方法。

2、考核知识

(1)识记:多倍体的类别,单倍体及其主要产生途径。

(2)领会:多倍体和单倍体的育种价值。

(3)应用:如何开展倍性育种。

第十一章杂种优势利用(分值5-10%)

1、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杂种优势利用的历史和现状,杂种优势的遗传学基础;掌握杂交品种选育的程序和杂种优势利用的方法。

2、考核知识

(1)识记:杂种优势的遗传学假说,配合力及其测定方法,主要杂交种品种类型,主要杂种优势利用途径。

(2)领会:杂种优势的遗传学假说。

(3)应用:不同作物杂交种品种选育方法。

第十二章雄性不育及其杂交种品种的选育(分值5-10%)

1、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雄性不育的生物学特性,掌握雄性不育的主要类型和雄性不育杂交品种选育方法。

2、考核知识

(1)识记:不同类型雄性不育的遗传学特点。

(2)领会: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和细胞核雄性不育两系或三系选育方法。

(3)应用:不同作物雄性不育杂交种品种选育方法。

第十三章抗病虫育种(分值5-10%)

1、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作物抗病虫育种的意义和特点,抗病虫品种选育和利用的方法;理解作物抗病虫性的类别和机制,掌握作物抗病虫的遗传学特点及其鉴定方法。

2、考核知识

(1)识记:作物抗病虫性的类别和机制。

(2)领会:作物抗病虫的遗传学特点及其鉴定方法。

(3)应用:作物抗病虫的遗传学特点及其鉴定方法。

第十四章抗逆性育种(分值0-10%)

1、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作物抗逆育种的意义和特点,掌握作物逆境的种类及其育种方法。

2、考核知识

(1)识记:作物逆境的种类。

(2)领会:作物抗逆育种的意义和特点。

(3)应用:作物抗逆品种选育方法。

第十五章群体改良与轮回选择(分值5-10%)

1、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作物群体改良的意义,理解群体改良的原理,掌握作物改良的方法。

2、考核知识

(1)识记:作物改良的方法。

(2)领会:群体改良的原理。

(3)应用:利用不同方法改良作物群体。

第十六章种子生产与管理(分值5-10%)

1、学习的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我国作物品种审定与推广的体制和程序,理解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掌握作物种子生产的程序。

2、考核知识

(1)识记:作物种子生产的程序。

(2)领会: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

(3)应用:作物种子生产。

第二部分基本题型(样题)

一、名词解释

二、填空题

三、简答题

四、分析论述题

第三部分主要参考书

教材:<<园艺植物育种学总论>>曹家树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版

参考书:《作物育种学总论》,张天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3月第1版

《农业知识综合一》考试内容涵盖《植物学》、《遗传学》、《植物育种学》三门课程,每门课程各占50分,试卷满分150分。

《植物学》考试大纲

第一部分考试内容

1绪论(分值:0-5%)

重点内容: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与利用。

主要知识点:

1.1植物及其多样性

1.2植物学与农业的关系

2植物细胞(分值:5-10%)

重点内容: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分裂的方式及特点

主要知识点:

2.1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原生质:原生质的概念、组成及主要特点

2.2植物细胞外被的组成及结构特点:细胞壁和细胞膜

2.3植物细胞间的联络结构:纹孔和胞间连丝

2.4植物细胞质及其细胞器:细胞基质、细胞器、细胞骨架系统;各类细胞器的主要功能

2.5植物细胞核的结构及其功能

2.6植物细胞后含物的种类及其贮藏方式:营养物质、次生代谢物质

2.7植物细胞的分裂、生长和分化:细胞分裂的方式及特点、细胞分化及细胞全能性的概念

3种子和幼苗(分值:5-10%)

重点内容:种子和幼苗的类型

主要知识点:

3.1种子的基本结构和基本类型、种子萌发的基本条件

3.2幼苗的类型及幼苗形态学特征在生产上的应用

4植物组织(分值:5-10%)

重点内容:植物组织的概念、类型、结构特点及功能;植物体维管组织、维管束及维管系统的定义。

主要知识点:

4.1植物组织的类型、分布、特点及功能

4.2维管组织、维管束和组织系统

5营养器官--根(分值:5-10%)

重点内容:根尖的分区及结构;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根的初生结构;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结构;双子叶植物和禾本科植物根的区别

主要知识点:

5.1根的生理功能和基本形态

5.2根尖的初生生长与根的初生结构:根尖的分区;根的初生结构及其特点(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特征)

5.3侧根的发生:侧根原基的发生、侧根的形成与分布

5.4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和次生结构:维管形成层的发生与次生维管组织的形成、木栓形成层的发生与周皮的形成

5.5根瘤与菌根:概念、形成与作用

5.6根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6营养器官--茎(分值:5-10%)

重点内容: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和次生结构;禾本科植物茎的结构特征

主要知识点:

6.1茎的主要生理功能和基本形态

6.2芽的类型及叶芽的结构

6.3茎尖的结构:茎尖分区、茎的初生生长

6.4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结构及其特点:表皮、皮层、维管束

6.5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生长与次生结构:维管形成层的发生、组成及其活动;木栓形成层的发生与活动;多年生木本植物茎的特点

6.6单子叶植物茎的结构特点

6.7茎的生长特性与农业生产

7营养器官--叶(分值:5-10%)

重点内容:单、双子叶植物叶的形态与解剖结构

主要知识点:

7.1叶的生理功能及其组成

7.2叶的发生与生长

7.3叶的结构: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禾本科植物叶的结构

7.4叶的衰老与脱落

7.5叶的生长特性与物质生产的关系

8营养器官的整体性、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分值:5-10%)

重点内容:根、茎、叶过渡区维管束的互相联系;结构与生活功能的互相联系和统一;变态器官

主要知识点:

8.1营养器官的整体性、功能的协同性及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8.2营养器官对环境的适应性

8.3营养器官的变态:变态的概念与类型、同功器官和同源器官

9生殖器官--花(分值:10-15%)

重点内容:花的形态构造、发育及花芽分化;雌、雄蕊的发育与构造;双受精作用及其意义。

主要知识点:

9.1花的组成及其基本形态

9.2花芽分化

9.3雄蕊的发育与结构:花丝、花药及花粉粒的发育;花粉粒的形态和生活力;花粉败育与雄性不育;花粉培养与花粉植物

9.4雌蕊的发育与结构:雌蕊的组成、胚囊的发育和结构、成熟胚囊的组成及其细胞学特点

9.5开花、传粉与受精:花粉的萌发与花粉管的生长;双受精的过程、特点和生物学意义;外界条件对传粉、受精的影响。

10种子的发育、果实的形成及果皮的结构(分值:5-10%)

重点内容:果实、种子和幼苗的概念;胚和胚乳的发育。

主要知识点:

10.1种子的发育:胚、胚乳、种皮的发育;无融合生殖和多胚现象;胚状体和人工种子

10.2果实的形成及果皮的结构:果实的形成和发育、真果和假果的含义及其结构、单性结实和无籽果实

10.3果实和种子的传播

11植物类群及分类(分值:10-15%)

重点内容:低等植物与高等植物的主要区别;藻类、菌类、地衣三大类群的基本特征及主要代表植物;苔藓、蕨类(真蕨)、种子植物的基本特征及生活史。

主要知识点:

11.1植物分类的基础知识:植物分类的方法、植物分类的各级单位、种的含义、植物的命名法则、植物检索表的编制与应用

11.2植物界的基本类群

11.2.1低等植物的主要特点及其主要类群:藻类植物及其重要门类的主要特征;菌类植物及其3门的主要特征;地衣植物的主要特征;苔藓植物的生活史及其主要特征(孢子体和配子体的特点);蕨类植物的生活史及其主要特征;

11.2.2高等植物的主要特点及其主要类群:裸子植物的生活史及其主要特征;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及其主要特征

12被子植物形态学基础知识(分值:5-10%)

重点内容:被子植物花、果实的形态特征

主要知识点:

12.1根系的形态特征:被子植物根系的形态特征及其主要类型

12.2茎的形态特征:被子植物茎的性质、习性和分枝方式

12.3叶的形态特征:被子植物叶序、叶片的基本形态和叶的类型

12.4花的形态特征:被子植物花序、花冠的类型、雄蕊类型、胎座的类型、子房位置、禾本科植物小穗和小花的构造等形态特征以及花程式和花图式

12.5果实的类型:被子植物单果、聚合果、聚花果等果实的形态特征及类型

13被子植物分科概述(分值:10-15%)

重点内容:常见科及亚科的主要特征与代表植物;常见科及重要属的拉丁学名

主要知识点:

13.1双子叶植物纲:木兰亚纲(重点科:木兰科、睡莲科、毛茛科);金缕梅亚纲(重点科:桑科、胡桃科、壳斗科);石竹亚纲(重点科:石竹科、苋科);五桠果亚纲(重点科:山茶科、锦葵科、葫芦科、杨柳科、十字花科、杜鹃花科、报春花科);蔷薇亚纲(重点科:蔷薇科、豆科、大戟科、葡萄科、芸香科、伞形科);菊亚纲(重点科:茄科、唇形科、木犀科、茜草科、忍冬科、菊科)

13.2单子叶植物纲:泽泻亚纲(泽泻科);槟榔亚纲(棕榈科、天南星科);鸭跖草亚纲(莎草科、禾本科);姜亚纲(姜科);百合亚纲(百合科、兰科)

14植物起源与系统演化(分值:5-10%)

重点内容:真花和假花学说及其分类系统(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和克郎奎斯特系统)

主要知识点:

14.1植物的起源与演化规律

14.2被子植物的起源与演化:被子植物的起源、被子植物的系统演化及其分类系统

14.3植物分类与系统学研究的新方法与新成果

第二部分基本题型

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填图及绘图题、简答题、论述题

第三部分主要参考书

1.强胜主编.《植物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初庆刚主编.《植物学实验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