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81801矿产普查与勘探考研大纲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大纲 >> 2014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81801矿产普查与勘探考研大纲

2014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081801矿产普查与勘探考研大纲

考研时间: 2014-08-01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研究生院消息,2014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矿产普查与勘探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考试大纲

一、试卷结构

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约26.7%

简答题约33.3%

论述题约40%

总计150分

二、考试基本内容

一、绪论

(1)矿产勘查的有关概念

(2)矿产勘查工作的阶段性

(3)矿产勘查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4)学科变迁与发展趋势

重点:矿产勘查的概念、学科发展趋势

二、矿产勘查基本理论

(一)矿产勘查的基本特征。

(二)矿产勘查的四大理论基础:地质基础、数学基础、经济基础、技术基础。

(三)矿产勘查的最优化准则:最优地质效果与经济效果、最高精度要求与最大可靠程度、模型类比与因地制宜、随机抽样与重点观测及全面勘查与循序渐进的五统一。

(四)矿产勘查的战术决策和战略决策。

重点:矿产勘查的四大理论基础和矿产勘查的最优化准则,其中难点为矿产勘查的最优化准则。

三、矿产勘查阶段与勘查技术要求

(一)矿产勘查阶段及其划分

(二)矿产勘查周期及其影响因素

(三)矿产勘查要求

(四)可行性评价

重点:矿产勘查阶段及其划分、矿产勘查要求。

四、成矿预测与矿产普查

(一)成矿预测与科学找矿

1、成矿预测:工作分类,一般程序;基本理论与准则;预测方法的分类。

2、科学找矿:理论找矿、综合找矿、立体找矿、定量找矿、智能找矿。

(二)控矿因素与找矿标志

1、控矿因素:

包括构造因素分析、岩奖岩因素分析、地层、岩相、古地理因素分析、区域地理化学因素分析、变质作用因素分析和人为因素等内容。

2、找矿标志:

包括地质标志、地球化学标志、地球物理标志、生物标志和人工标志等内容。

(三)成矿规律

包括成矿物质来源规律、矿床时间分布规律、矿床空间分布规律和矿床共生规律等内容。

(四)找矿技术方法及信息提取

1、找矿技术方法:

(1)地质方法:地质填图法、砾石找矿法、重砂找矿法。

(2)地球化学找矿法。

(3)地球物理找矿法。

(4)遥感找矿法。

(5)工程技术方法:地表坑道工程、浅钻。

(6)找矿技术方法的综合应用。

2、矿化信息提取:

(1)基本概念。

(2)矿化信息的提取与评价

3、找矿模型建立:

(1)建立找矿模型的意义。

(2)找矿模型的基本内容及建模程序。

(3)找矿模型分类:经验找矿模型、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模型、综合信息找矿模型("5P"地段逐步逼近法、预测普查组合、"三部式"的找矿模式)

(五)数据模型和信息合成

1、数据模型。

2、信息合成:

(1)信息合成的基本步骤;

(2)信息合成例子。

(六)靶区优选

1、找矿靶区优选:概念、优选原则、影响优选因素、优选方法。

重点:成矿预测、科学找矿、控矿因素、找矿标志、成矿规律和矿化信息提取,其中成矿预测、控矿因素、找矿标志、成矿规律和矿化信息为讲课的难点。

五、矿床勘探与探采对比

(一)矿体变异性研究与勘探类型划分

(二)勘查精度与勘查程度的合理确定

(三)矿体取样与矿石质量评价

1、矿体取样的概念与分类

2、化学取样的概念、采集方法、样品加工要求、样品分析方法以及取样检查和质量评价的要点

3、岩矿鉴定取样、加工技术取样、技术取样的概念、及其具体内容

(四)矿体构形与勘探剖面

1、矿体构形

(1)矿体构形及其特征分析

(2)矿体形态变化特点分析

(3)矿体形态特征的影响因素

2、勘探剖面及其作用

3、勘查技术手段的选择和应用

4、勘查工程的总体布置

(1)勘查工程布置的原则

(2)勘查工程的总体布置方式

5、勘查工程间距的确定:

(1)勘查工程间距的含义;

(2)影响确定合理勘查工程间距的主要因素;

(3)确定合理勘查工程间距的方法:类比法、加密法、数理统计表、稀空法。

6、勘探剖面资料的获取

(1)勘探原始资料的获取

(2)勘探设计地质剖面图的编制;

(3)单项勘探工程的设计;钻孔、坑探工程;

(4)勘探工程的施工;

(5)原始地质编录:基本要求、坑探工程地质编录、钻探地质编录。

(6)综合地质编录及其图件:

勘探剖面图类、矿体投影图等图件的编制。

(五)储量计算

1、储量分类分级:

(1)分类依据: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研究程度、开发经济意义。

(2)资源/储量类别划分。

2、储量计算一般过程。

3、矿床工业指标:

(1)工业指标的概念和内容;

(2)确定工业指标的依据。

4、矿体圈定:

(1)矿体边界线种类;

(2)矿体圈定方法。

5、储量计算参数确定:

(1)矿体面积的测定;

(2)矿体平均厚度的确定;

(3)矿石平均体重的确定;

(4)矿石平均品位的计算;

(5)特高品位的确定与处理。

6、储量计算方法:

(1)地质块段法;

(2)开采块段法;

(3)断面法:平行断面法、不平行断面法。

(4)克立格法

(5)SD法

重点:矿体变异性研究与勘探类型划分、矿体取样与矿石质量评价、勘探工程布置、勘探剖面资料的获取和储量计算。其中矿体变异性研究、矿石质量评价、勘探工程布置和勘探剖面资料的获取。

中国地质大学研究生院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应用沉积学》考试大纲

一、试卷结构

(一)内容比例

沉积学基础部分约40%

沉积学应用部分约60%

(二)题型比例

名词解释约20%

简答题约40%

论述题约40%

二、其他

沉积学基础部分

一、绪论

考试内容沉积学的概念应用沉积学的概念应用沉积学的研究内容、目标和任务沉积物(岩)描述的一般内容

考试要求1.理解沉积学的概念,并能准确描述。2.理解应用沉积学的概念,并能准确描述。3.了解应用沉积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目标和任务。4.掌握沉积物(岩)描述的一般内容。

二、沉积作用过程

考试内容

搬运作用的类型被动悬移的定义和特点牵引流的定义和特点牵引流的三种搬运方式重力流的定义和特点重力流的几种典型类型鲍马序列影响环境化学条件的一般因素成岩作用的概念成岩作用阶段成岩作用类型压实作用胶结作用淋滤作用成岩作用对沉积物的(岩)的影响

考试要求

1.理解搬运作用的概念,掌握搬运作用的类型,根据沉积单元的基本特征解释搬运作用过程。

2.掌握被动悬疑的定义和特点,了解被动悬移的典型沉积构造和沉积物结构。

3.掌握牵引流的定义和特点,了解牵引流的三种搬运方式,掌握碎屑沉积物在牵引流搬运过程中发生的粒度变化、分选性变化以及颗粒形态变化。

4.掌握重力流的定义和特点,了解重力流的集中典型类型,掌握鲍马序列的定义和特征。深刻理解牵引流和重力流的差异。

5.了解影响环境化学条件的一般因素,盐度、PH值、EH值、气态O2、水、水循环、水中CO2的含量、硫化物阴离子含量、有机物质、活的生物、温度等。

6.理解成岩作用的概念,掌握成岩作用阶段及类型,掌握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淋滤作用的概念及其对沉积物的影响。

三、沉积构造

考试内容

沉积构造的分类原生沉积构造次生沉积构造生物构造层理层面纹层层系层系组水平纹理交错层理平行层理透镜状层理脉状层理递变(粒序)层理波痕冲刷痕工具模液化变形构造水下滑塌构造雨痕泥裂生物扰动构造生物生长构造生物痕迹构造

考试要求

1.了解沉积构造的分类,清楚哪些构造属于原生无机构造,哪些属于次生无机构造,哪些属于生物成因构造。

2.掌握层理的概念及基本要素,会用示意图表征纹层、层系、层系组在空间上的配置关系。

3.掌握水平纹理和平行层理的概念,并深刻理解两者的区别。

4.掌握交错层理的概念,会用示意图表征槽状交错层理和板状交错层理在平行古水流和垂直古水流两个方向上的异同点,了解攀升层理、羽状交错层理的特点。

5.了解透镜状层理和脉状层理的特点,了解递变(粒序)层理的几种类型及其反映的介质能量变化的信息。

6.了解原生层面构造的几种类型:波痕、冲刷痕、工具模等。

7.了解常见的次生无机沉积构造:液化变形构造、水下滑塌构造、雨痕、泥裂、结晶、结核等。

8.掌握生物扰动构造的类型,并理解动物遗迹、种类和数量随水深的变化。了解生物生长构造和生物痕迹构造。

四、碎屑沉积物结构

考试内容

沉积物结构粒度分选性(分选程度)磨圆度结构成熟度

考试要求

1.掌握粒度的概念,了解粒度分类系统。

2.掌握分选性的概念,理解分选性随沉积环境能级的变化。

3.掌握磨圆度的概念及其反映的搬运历史。

4.掌握结构成熟度的概念及四个等级。

五、碎屑沉积物成分

考试内容

碎屑岩碎屑颗粒杂基胶结物孔隙矿物碎屑岩石碎屑(岩屑)成分成熟度砾岩砂岩粉砂岩

考试要求

1.掌握碎屑岩的概念及其主要组成部分:碎屑颗粒、杂基、胶结物和孔隙。

2.了解常见的矿物碎屑,如石英、长石、云母。

3.了解岩屑的基本特征。

4.掌握成分成熟度的概念及其与沉积作用的关系。

5.掌握砾岩的分类及其地质意义,砂岩的分类及其油气储集性能,了解粉砂岩的分类及其地质意义。

六、碎屑岩沉积体系

考试内容

沉积体系分析方法冲积扇沉积体系辫状河沉积体系曲流河沉积体系湖泊沉积体系三角洲沉积体系潮坪沉积体系障壁岛-泻湖沉积体系

考试要求

1.掌握沉积体系分析的一般方法,学会采用多种手段和资料获得丰富的环境标志,准确分析古环境。

2.掌握冲积扇沉积体系的基本特征,沉积作用过程及其内部构成。

3.掌握河流沉积体系的基本特征,沉积作用过程和内部构成。掌握曲流河沉积体系和辫状河沉积体系的异同点。

4.掌握湖泊沉积体系的基本特征,沉积作用过程及其内部构成。

5.掌握三角洲沉积体系的基本特征,沉积作用过程和内部构成。会区分普通三角洲、辫状三角洲和扇三角洲。

6.了解潮坪体系的内部构成和空间分布规律,了解障壁岛-泻湖沉积体系的内部构成和空间分布规律。

七、碳酸盐岩沉积环境

考试内容

碳酸盐岩矿物碳酸盐岩分类潮坪局限陆棚台缘浅滩陆棚生物礁礁前斜坡盆地边缘远洋碳酸盐沉积

考试要求

1.了解碳酸盐岩的矿物组成。

2.了解碳酸盐岩的分类,熟悉福克分类方案。

3.掌握碳酸盐岩沉积环境模式,熟悉潮坪、局限陆棚、台缘浅滩、陆棚、生物礁、礁前斜坡、盆地边缘、远洋碳酸盐沉积的沉积特征。

沉积学应用部分

一、煤和煤层气沉积学

考试内容含煤岩系含煤岩系的沉积环境及成煤特征煤层气形成的环境条件煤层气储集的环境条件及评价考试要求1.了解含煤岩系的分布,掌握含煤岩系的沉积环境及成煤特征。2.了解煤层气的特征,掌握煤层气形成的环境条件,重点掌握煤层气储集的环境条件及评价。

二、油气沉积学

考试内容石油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沉积体系与油气的勘探和开发石油天然气在沉积体系中的分布

考试要求

1.了解石油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

2.理解沉积体系分析在油气勘探和开发中的应用,尤其是生油岩的识别、圈闭预测以及储集层的分布等,并列举实例分析。

3.掌握各种沉积体系类型的油气富集规律,例如:河流体系、冲积扇体系、三角洲体系和湖泊体系等,并列举实例分析。

三、砂岩型铀矿储层沉积学

考试内容

砂岩型铀矿储矿砂体空间预测储矿砂体的非均质性沉积作用控制下的铀成矿机理

考试要求

1.掌握砂岩型铀矿的概念。

2.掌握潜在储矿砂体类型,了解储矿空间定位及成因解释。

3.了解储矿砂体非均质性在平面上和垂向上的表现。

4.了解沉积作用控制下的铀成矿机理。

四、地下水储层沉积学

考试内容

地下水储层沉积学

考试要求

掌握地下水储层沉积学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列举实例分析。

五、其它沉积矿产

考试内容

铝土矿铁质岩矿锰质岩矿磷质岩矿蒸发岩矿

考试要求

了解铝土矿、铁质岩矿、锰质岩矿、磷质岩矿、蒸发岩矿等沉积矿产的沉积特征及赋存规律。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复习大纲

一、简介和基本要求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科学,它既包括了数、理、化和基础地质科学(大学数学、大学化学、物理化学、普通地质学、古生物学、晶体光学和光性矿物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沉积学等),也包括了许多相关的应用科学技术,是与油气方向相关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是研究地壳中的油气藏及其形成原理和分布规律的地质科学。通过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的理论教学与实验实习教学,使学生掌握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课程的系统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理解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的特点、知识体系的内涵与外延、主要研究方向以及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技术。在此基础上建立油气地质及勘查专业的思维模式,探索和创新意识以及对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复习内容包括:(1)经典内容即油气藏的基本要素、油气藏形成机理和油气分布规律;(2)扩展内容即含油气系统和盆地模拟、非常规含气系统和非常规油气资源以及油气勘探基本程序和油气资源评价方法。

《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的研究对象是以油气藏为核心内容。要求系统掌握油气藏中的流体(气、油、水)性质、储集层、盖层、圈闭和油气藏的基本概念和特征以及研究方法,烃源岩和油气成因、油气运移和聚集所涉及的基本概念、特征和机理以及研究方法,油气藏形成和破坏过程的概念、条件和作用、动力学机制以及研究方法,含油气盆地、油气聚集单元和油气在时空深上的分布规律;要求理解和掌握含油气系统和盆地模拟、非常规含气系统和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基本概念、特征、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以及油气勘探基本程序与油气资源评价方法技术。要求在掌握该课程的系统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以及形成油气地质专业的思维模式的基础上,具备油气地质基本知识、油气地质资料和研究方法及基本技术的应用能力。

二、复习大纲

绪论

1.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的概念、课程体系和具体内容以及课程的特点及其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2.近代油气勘探和工业发展简史;

3.世界油气工业概况与资源现状;

4.中国油气工业概况与资源现状。

本章重点: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学的概念、课程体系和具体内容以及课程的特点及其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第一章油气藏中的流体

基本内容:

1.石油的概念、组成、分类、物理性质、海陆相石油的基本区别以及凝析油和稠油;

2.天然气的概念、产状、化学组成和物理性质;

3.油气田水的概念、产状、来源及形成、化学组成、矿化度以及类型;

4.油气显示的概念和主要类型及特征;

5.油气的碳、氢稳定同位素基本概念、标准、碳稳定同位素的分馏作用及其应用。

本章重点:油气藏中的流体(油、气、水)的概念、产状、物化性质和分类以及碳、氢稳定同位素。

第二章储集层和盖层

基本内容:

1.储集层的概念、孔渗性、孔隙结构和流体饱和度;

2.储集层的岩石类型,砂岩、碳酸盐岩和火成岩孔隙类型以及影响储集物性的主要因素;

3.储集层的非均质性及其地质建模;

4.盖层的概念、类型、封闭机制及其评价。

本章重点:储集层的概念、孔渗性、孔隙结构评价、各类储集岩特征以及影响储集性能的主要因素;盖层的概念、类型、封闭机制及其评价。

第三章圈闭和油气藏

基本内容:

1.圈闭和油气藏的概念、分类及度量;

2.构造、地层、水动力和复合圈闭的概念、形成机制、基本特征和主要类型。

本章重点:流体力学基础上的圈闭和油气藏的概念,各类圈闭的形成机制、基本特征和主要类型,圈闭类型识别以及度量(溢出点、圈闭三维空间形态)。

第四章油气成因和烃源岩

基本内容:

1.油气成因概述包括油气无机成因说和油气有机成因说;

2.油气有机成因理论包括沉积有机质与干酪根、成烃演化、未熟-低熟油和煤成油;

3.天然气成因类型与判别包括天然气成因概述,生物成因气、油型气、煤型气和无机成因气特征及判别;

4.烃源岩特征及其评价;

5.油气地球化学对比。

本章重点:油气有机成因理论、天然气成因类型与判别、烃源岩特征及其评价和油气地球化学对比。沉积有机质与干酪根的形成、有机质成烃演化过程及其产物的基本特征。

第五章油气运移

基本内容:

1.油气运移的基本概念和相关问题;

2.油气初次运移的介质条件和机理;

3.油气二次运移的介质条件、机理和流体势。

本章重点:油气初次和二次运移的概念、介质条件和机理以及流体势,油气势的计算及其解释。

第六章油气藏形成与破坏

基本内容:

1.成烃坳陷和充足油气源;有利的生、储、盖组合和油气输导;

2.油气聚集和有效圈闭;油气藏破坏和油气再分布;

3.油气成藏动力系统包括温度场、压力场、构造应力场和流体势能场。

本章重点:油气成藏条件和作用及其动态时空配置,差异聚集原理以及油气成藏动力系统。

第七章油气聚集单元与油气分布

基本内容:

1.含油气盆地的概念与分类和含油气盆地的类型与特点;

2.油气聚集带和油气田;

3.油气分布及其控制因素。

本章重点:含油气盆地的概念、类型与特点、油气聚集带和油气田以及控制油气分布的主要因素。

第八章含油气系统与盆地模拟

基本内容:

1.含油气系统的概念、含油气系统的组成要素;

2.含油气系统的成藏作用及其研究方法;

3.盆地模拟概述、埋藏史和沉降史模拟、地热史和成熟史模拟、生烃史和排烃史模拟和运移聚集史模拟。

本章重点:含油气系统的概念、组成要素和成藏作用以及盆地模拟的主要地质和数学模型;含油气系统的研究思路和技术方法。

第九章非常规含气系统和非常规油气资源

基本内容:

1.非常规含气系统包括致密储层气系统、煤层气系统、裂缝性页岩气系统和生物成因气系统;

2.非常规油气资源包括沥青砂资源、油页岩资源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

本章重点:非常规含气系统包括致密储层气系统、煤层气系统和裂缝性页岩气系统;非常规油气资源包括沥青砂资源和天然气水合物资源;非常规含气系统形成条件和分布规律。

第十章油气勘探与油气资源评价

基本内容:

1.油气勘探的任务、程序和方法技术以及油气勘探阶段;

2.油气资源评价的概念、任务、思路和方法。

本章重点:油气勘探的概念和方法技术以及油气勘探程序和阶段;油气资源评价的概念、任务、思路和方法。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