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河南工业大学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考研大纲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大纲 >> 2015年河南工业大学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考研大纲

2015年河南工业大学081002信号与信息处理考研大纲

考研时间: 2014-11-16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河南工业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河南工业大学信号与信息处理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827信号与系统

一、信号与系统分析导论

主要内容:信号的基本概念以及信号的分类与特性,系统的基本概念、系统的分类与特性,以及信号与系统分析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要求:

1.掌握信号的定义及分类。

出题要点: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能量信号与功率信号。

2.掌握系统的描述、分类及特性。

3.重点掌握确定信号以及线性时不变(LTI)系统的特性。

出题要点:线性时不变(LTI)系统的特性。

二、信号的时域分析

主要内容:信号与系统分析中常用的连续时间基本信号和离散时间基本信号,连续时间信号与离散时间信号的基本运算,以及信号的时域分解。

要求:

1.掌握基本信号(连续、离散)的定义与特性,

出题要点:冲激信号、单位阶跃信号、单位脉冲信号、单位阶跃序列及其性质。

2.掌握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的基本运算,

出题要点:信号的平移、翻转与展缩。

3.重点掌握信号的分解。

出题要点:连续信号分解为冲激信号的线性组合,离散信号分解为单位脉冲信号的线性组合。

三、连续时间系统的时域分析

主要内容:连续时间和离散时间线性时不变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其特点;LTI系统响应时域求解,包括系统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以及冲激(脉冲)响应的求解;卷积积分与卷积和计算,以及应用卷积积分与卷积和计算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要求:

1.掌握线性时不变连续时间系统与离散时间系统的数学模型。

出题要点:区分不同数学模型所对应的系统类型。

2.了解连续时间系统与离散时间系统响应时域求解的方法。

3.掌握连续时间系统单位冲激响应的概念、离散时间系统单位脉冲响应的概念。出题要点:奇异信号的卷积积分和卷积和。

4.重点掌握用卷积法计算连续时间系统与离散时间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出题要点:卷积积分的计算,卷积和的计算。利用卷积性质进行卷积的计算。卷积的图解法。利用卷积计算系统的零状态响应。

四、连续时间信号的频域分析

主要内容:连续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连续周期信号频谱的概念,连续非周期信号频谱的概念,常用连续时间信号的频谱,以及连续时间傅里叶变换的性质及其物理概念。连续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通过系统响应的频域分析;无失真传输系统和理想滤波器的特性;抽样与抽样定理。

要求:

1.从数学概念、物理概念及工程概念深刻理解信号的频谱。

2.熟练掌握基本连续时间信号的频谱。

出题要点:利用基本信号的频谱计算一些时域有限信号的频谱。

3.熟练掌握连续时间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特别是卷积性质和调制特性。

出题要点:利用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计算一些变换信号的频谱。

4.灵活应用常用信号的频谱及傅里叶变换的基本性质分析一般连续时间信号的频谱。

出题要点:深刻理解傅里叶变换,反变换的的基本性质。一些信号的变换和反变换。

5.掌握无失真系统与理想低通滤波器的时域与频域特性。

出题要点:无失真传输及其条件,理想低通滤波器及其相关。

6.灵活掌握抽样定理的内容及其应用。

出题要点:抽样定理及其相关

五、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主要内容:利用Laplace变换进行连续时间信号的复频域分析和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分析;连续时间系统的复频域方框图表示。

要求:

1.熟练掌握单边拉普拉斯变换及其基本性质和拉普拉斯反变换。

出题要点:典型信号的单边拉普拉斯变换。利用拉普拉斯变换基本性质求信号的变换和反变换

2.掌握用单边拉普拉斯求解连续系统响应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出题要点:求解连续系统响应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3.掌握连续系统的直接型、级联型和并联型模拟框图。

出题要点:会用梅森公式实现系统的直接型、级联型和并联型模拟框图。

六、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Z域分析

主要内容:利用Z变换进行离散时间信号的Z域分析和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分析;离散时间系统的Z域方框图表示。

要求:

1.熟练掌握单边Z变换及其Z变换的性质和Z反变换。

出题要点:信号的单边Z变换,Z反变换。

2.掌握用单边Z变换求解离散系统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出题要点:单边Z变换求解离散系统的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3.掌握离散系统的直接型、级联型和并联型模拟框图。

出题要点:会用梅森公式实现系统的直接型、级联型和并联型模拟框图。

七、试卷题型及比例

试卷题型分为简算题、一般计算题和综合计算题三种类型,其中简答题和一般计算题约占80~90%,综合计算题约占10~20%。

八、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笔试,考试时间3小时,满分为150分。

九、参考书目

《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第四版)》,吴大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

828通信原理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通信原理》考试大纲适用于河南工业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通信原理》属于电子信息技术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信号与随机信号分析、数字基带传输、各种模拟调制和数字调制原理、信道编码技术、同步原理和通信网技术。要求考生熟练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基本性能和基本的分析方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及比例

1.通信的基本概念:系统模型、信息的度量和性能分析。(占5%)

2.信道特性:恒参和变参信道、随机信号分析、信道中的加性噪声,信道容量公式。(占10%)

3.模拟通信系统:调制的概念和调制的分类、幅度调制和角度调制的时域和频域分析,产生和解调方法,带宽和功率的计算,噪声性能分析。频分复用。(占15%)

4.信源编码:抽样定理;PCM和ΔM的编译码原理,噪声性能分析;PCM和ΔM的改进型;时分复用。(占15%)

5.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常用码型,数字基带信号的功率谱、基带传输特性,无码间串扰,奈奎斯特准则,眼图和均衡,部分响应技术。(占10%)

6.数字信号的载波传输:二进制数字调制和解调方法,性能分析。多进制数字调制的基本原理,产生和解调方法。各种数字调制的带宽计算。二进制和四进制数字调相的波形分析。现代数字调制技术:MSK、QAM、π/4-QPSK、OQPSK、扩频通信和OFDM调制和解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占10%)

7.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最佳接收基本概念、最大输出信噪比准则和匹配滤波器的概念。(占10%)

8.同步原理:载波同步、位同步、帧同步及网同步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占5%)

9.信道编码:有扰离散信道的编码定理,最小码距与检错、纠错的关系,差错控制技术,几种常用的检错码,掌握线性分组码、循环码的编译码原理,了解卷积码的基本概念。(占15%)

10.通信网概论:通信网的基本概念,数字通信网和ISDN的基本概念,复接技术和交换的基本原理。了解移动通信、光通信的基本知识及发展动态。(占5%)

四、考试形式及时间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3小时,总分150分。

五、参考书目

1.《通信原理(第六版)》,樊昌信,曹丽娜,国防工业出版社,2009年10月。

2.J.Proakis,M.Salehi著,张力军等译,数字通信,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年6月。

830数据结构

【考查目标】

1.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差异,以及各种基本操作的实现。

2.掌握基本的数据处理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能够对算法进行设计与分析。

3.能够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方法进行问题求解。

一、线性表

(一)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二)线性表的实现

1.顺序存储结构

2.链式存储结构

3.线性表的应用

二、栈、队列和数组

(一)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

(二)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

(三)栈和队列的链式存储结构

(四)栈和队列的应用

(五)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

三、树与二叉树

(一)树的概念

(二)二叉树

1.二叉树的定义及其主要特征

2.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

3.二叉树的遍历

4.线索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和构造

5.二叉排序树

6.平衡二叉树

(三)树、森林

1.书的存储结构

2.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

3.树和森林的遍历

(四)树的应用

1.等价类问题

2.哈夫曼(Huffman)树和哈夫曼编码

四、图

(一)图的概念

(二)图的存储及基本操作

1.邻接矩阵法

2.邻接表法

(三)图的遍历

1.深度优先搜索

2.广度优先搜索

(四)图的基本应用及其复杂度分析

1.最小(代价)生成树

2.最短路径

3.拓扑排序

4.关键路径

五、查找

(一)查找的基本概念

(二)顺序查找法

(三)折半查找法

(四)B-树

(五)散列(Hash)表及其查找

(六)查找算法的分析及应用

六、内部排序

(一)排序的基本概念

(二)插入排序

1.直接插入排序

2.折半插入排序

(三)气泡排序(bubblesort)

(四)简单选择排序

(五)希尔排序(shellsort)

(六)快速排序

(七)堆排序

(八)二路归并排序(mergesort)

(九)基数排序

(十)各种内部排序算法的比较

(十一)内部排序算法的应用

【知识点解析】

1.线性表

线性表是一种最简单的数据结构,在线性表方面,主要考查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线性表的实现。在线性表实现方面,要掌握的是线性表的存储结构,包括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特别是链式存储结构,是考查的重点。另外,还要掌握线性表的基本应用。

2.栈、队列和数组

栈和队列是两种特殊的线性表,在这方面,要求我们掌握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以及他们之间的区别。对于栈和队列的存储结构(包括顺序存储结构、链式存储结构)要有较深的理解,对于栈和队列的应用,例如,排队问题、子程序调用问题、表达式问题等,要搞清楚。

一维数组属于线性表范畴,但多维数组不属于线性表。在这方面,主要掌握数组的存储结构,例如按行优先、按列优先等,某个元素存在的地址是什么。对于特殊矩阵(二维数组)的压缩存储原理也要搞清楚。

3、树与二叉树

二叉树和树是两种不同的概念,这一点是必须要搞清楚的。在这个部分,我们要掌握树的定义、二叉树的定义及主要特征(特殊的二叉树、二叉树的性质)。在二叉树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方面,特别是链式存储结构,因为很多应用都是建立在链式存储基础上,例如,二叉树的遍历(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就是一种典型的应用。

在特殊的二叉树中,完全二叉树的概念是必须要搞清楚的,其次,线索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和构造、二叉排序树、平衡二叉树的基本概念和应用,特别是二叉排序树的基本性质和特点要能很好地理解。

多棵独立的树就组成了森林,树的存储结构和遍历、森林的遍历、树和二叉树的转换、森林和二叉树的转换等知识,也要有了了解。

最后就是树的应用,通常会作为综合应用类试题出现,包括等价类问题、哈夫曼(Huffman)树和哈夫曼编码等。

4、图

在数据结构中,图的结构是最复杂的,这里的概念也是最多的。我们要掌握图的基本概念(有向图、无向图、连通、路径、子图、出度、入度、生成树、最短路径、关键路径等)。

图的存储及基本操作主要有邻接矩阵法和邻接表法,我们要掌握这有向图和无向图的这2种存储方法,要清楚图的连通和存储方法之间的关系。例如,一个顶点的出度和临界矩阵中1的个数有什么关系,等等。

图的遍历方法有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我们要掌握这2种遍历方法的算法实现。给出一个具体的图,要能知道它的遍历次序。

在数据结构课程中,图的基本应用是最多的,也是最复杂的,我们要掌握这些应用的复杂度分析。要掌握的具体应用主要包括最小(代价)生成树、最短路径、拓扑排序、关键路径。在给出的一个具体的图中,我们要会利用已知条件,求出上述应用的结果。

5、查找

在给定的数据集合中查找某个关键值就是查找,查找的基本方法主要有顺序查找法、折半查找法、B-树、散列(Hash)表及其查找。考的比较多的是折半查找和散列表,我们要掌握它们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例如散列表的碰撞如何解决,装载因子的概念等。

另外,我们要掌握各种查找算法的分析及应用,最好能把各种查找在查找成功、查找失败的情况下的最好、平均、最坏的平均查找次数的计算方法搞清楚。

6、内部排序

根据考试大纲,只考查内部排序。所谓内部排序,就是在内存中进行排序。在这一部分中,主要要掌握直接插入排序、折半插入排序、冒泡排序(bubblesort)、简单选择排序、希尔排序(shellsort)、快速排序、堆排序、二路归并排序(mergesort)、基数排序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搞清楚这些排序方法的流程,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

在这个知识点,一个很重要的考查点就是各种内部排序算法的比较,一般的书上都会有这样的一个表格,列出了所有排序在各种情况下(最好、最坏、平均)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这个表是需要我们记下来的。当然,如果我们能掌握复杂度的计算方法,自己能推算出来,那就更好了。

最后,就是要掌握内部排序算法的基本应用,以及算法的实现。

【复习方法】

1、教材的选择

从考试大纲来看,所要求的知识在一般的大学数据结构教材中都已经包含,所以,选择哪本书并不是最重要的事情。不过,根据希赛教育推荐,对于数据结构的复习,可以选择清华大学出版社的《数据结构(第二版)》(严蔚敏主编)。这本书有多种语言的版本,建议选择C语言的版本,在复习的过程中,还可以配以相应的习题集。

2、学习方法

对于数据结构的学习,难在其中的算法及实现。有条件的考生,可以在计算机上编写程序,自己实现教材上的算法(要注意,书上的算法通常都采用伪代码编写,需要我们自己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去具体实现)。如果没有条件,那就只有在心里进行推导了,可以使用实际的例子,手工"实现"算法。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