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4年中国海洋大学刑法学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631法学基础理论
一、考试性质
《法学基础理论》是中国海洋大学法学各学科专业(学术型)硕士入学初试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
二、考试目标
本考试大纲涵盖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及西方法律思想史等多个课程,力求科学测评考生关于法学基础理论各相关课程的知识储备及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能够准确选择在法律实务和学术潜力方面表现出色的考生。
命题旨在以下两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法学基础理论各相关课程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1、知识储备:测评考生对法理学、宪法学、中国法制史、外国法制史、中国法律思想史及外国法律思想史等学科的重要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术潜力:测评考生利用上述学科的基本知识分析、思考实际问题的能力,检验其思考深度及原创力。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
(三)试卷结构
法理学:40分
宪法学:40分
中国法律思想史:20分
西方法律思想史:20分
中国法制史:15分
外国法制史:15分
四、考试内容
(一)法理学
1、法的定义、特征与本质
2、法的形式、法的效力以及法的分类
3、法律概念、法律规则和法律原则
4、法律部门与法律体系
5、法律关系
6、法律行为与法律责任
7、法的制定、实施与法律监督
8、法律方法与法律程序
9、法的起源与发展
10、法的价值与作用
(二)宪法学
1、宪法的基本原则
2、宪法的渊源
3、违宪审查制度
4、国家的结构形式
5、政体
6、公民的基本权利
7、我国的主要国家机构
8、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9、我国的选举制度
(三)中国法律思想史
1、西周的神权法思想和礼治思想;
2、儒家的礼治、德治与人治思想
3、法家推行法治的理论
4、封建正统法律思想
5、黄宗羲的法律思想
6、"中体西用"的法律思想
7、梁启超的法律思想
8、清末的礼法之争
9、孙中山的法律思想
(四)西方法律思想史
1、古代和中世纪西方法律思想
2、17、18世纪的西方法律思想
3、19世纪的法学流派
4、现代法律思想
(五)中国法制史
1、西周法制指导思想;周礼;宗法制。
2、西周时期的婚姻、家庭和继承制度;五听断狱;奴隶制五刑。
3、礼崩乐坏;成文法的公布及《法经》。
4、秦朝的诉讼及审判制度。
5、汉朝法制指导思想的变化;刑罚制度的变化:文景帝改革、秋冬行刑;亲亲得相首匿;录囚制度;春秋决狱。
6、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典的变化及引礼入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诉讼制度的变化。
7、唐律对中华法系的贡献;唐朝的刑事、民事、行政法律制度的特点。
8、宋朝刑事法律制度的特点及刑罚制度的变化;宋朝司法制度的特点。
9、元朝刑事法律制度的特点。
10、明朝法制指导思想;明朝定罪量刑原则、刑罚制度的变化;明朝的会审制度。
11、清朝的立法指导思想;清朝的会审制度;预备立宪与清末修律;领事裁判权;会审公廨。
1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基本内容、特点、历史意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司法制度。
13、中华民国北京政府的宪法性文件;中华民国北京政府诉讼制度的特点。
14、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的立法思想;中华民国南京国民政府的六法。
15、革命根据地时期法律的基本特点;革命根据地时期土地立法的演变。
(六)外国法制史
1、古代雅典民主制发展的历程及其主要制度内容。
2、罗马法:罗马私法的体系及其主要内容;罗马法复兴及其历史影响。
3、英美法系概况;英国宪法与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制度;英国普通法、衡平法与制定法的历史概况;美国宪法与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制度;英美法中的律师制度与陪审团制度概况。
4、大陆法系概况;法国和德国民法典概况;法国宪法委员会与德国宪法法院概况。
刑法学
一、考试性质
刑法学是中国海洋大学刑法学专业硕士入学考试复试科目。
二、考试目标
本考试大纲的制定力求反映刑法专业硕士学位的特点,科学、准确、规范地测评考生刑法学的基本素质和综合能力,具体考察考生对刑法基础理论、刑事实体法规范与制度的掌握与运用,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刑法专业人才。
本考试旨在三个层次上测试考生对刑法学原理、中国刑事审判实务、刑罚制度等知识掌握的程度和运用能力。三个层次的基本要求分别为:
1、熟悉记忆:对刑法学理论与刑事实体法规范、制度的记忆考核;
2、分析判断:用刑法学基本理论,结合现行的刑法规范、制度,分析评价有争议的某一具体理论观点、学说;
3、综合运用:运用所掌握的刑法学基本理论与刑法规范、制度,分析评判具体刑事案件。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考生不得携带具有存储功能的手机、计算器、"笔记本"等各种类型的电脑设备。
(三)试卷结构
关于刑法学基本理论知识的考核的比例为40%,分值为40分;
运用刑法学基本理论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的比例为30%,分值为30分;
综合运用所掌握的刑法学理论与刑法规范、制度,分析评判具体刑事案件,即刑法实务考核的比例为30%,分值为30分。
四、考试内容
(一)刑法学基本理论
1、刑法学的基本范畴
准确把握下列刑法学的基本范畴,了解它们在刑法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①社会危害性;②故意;③过失;④罪行法定原则;⑤犯罪;⑥刑罚。
2、刑法上的犯罪构成
准确把握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的关系,了解两者在刑法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重要意义。
3、刑法上的犯罪构成与犯罪构成理论
了解两者在刑法典、刑法学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重要意义。
4、犯罪构成理论通说
掌握犯罪构成理论通说的下列诸要点要素,了解其在犯罪论通说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犯罪客体;犯罪客观方面;犯罪主体;犯罪主观方面;认识错误;
正当行为。
5、当代犯罪构成理论流派
当代犯罪构成理论主要流派的理论体系的要点要素,重在考查理论思辨能力。
6、犯罪形态
犯罪形态理论的要点及其在犯罪论理论体系中的地位和意义,主要涉及: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犯罪中止形态;共同犯罪;罪数形态(重点是一罪形态)。
(二)中国刑法上的重要规范、法律制度
1、刑法的适用范围
中国刑法的空间效力和时间效力。
2、刑事管辖权
中国刑法对国际犯罪的刑事管辖权。
3、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4、刑罚裁量制度
5、刑罚执行制度
且了解我国刑罚执行制度的最新发展。
(三)刑事审判实务(刑事实体法适用)
1、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诸罪名之构成特征及罪刑关系
2、危害公共安全罪诸罪名之构成特征及罪刑关系
3、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诸罪名之构成特征及罪刑关系
4、贪污贿赂罪诸罪名之构成特征及罪刑关系
5、刑罚裁量诸制度的正确适用:①累犯制度;②自首制度;③立功制度;④缓刑制度;⑤数罪并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