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海洋大学070602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考研大纲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大纲 >> 2015年中国海洋大学070602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考研大纲

2015年中国海洋大学070602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考研大纲

考研时间: 2014-11-20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中国海洋大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一、初试考试大纲:

610高等数学

一、考试性质

高等数学是理、工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入学考试是为招收理、工科专业硕士研究生而实施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它的指导思想是既要为国家选拔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又要有利于促进高等学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能系统理解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具有较好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计算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适用专业

海洋科学类、大气科学类、海洋技术类有关专业。

四、考试内容

(一)高等数学(75%)

考试内容:函数的极限与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及其应用,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及其应用,场论,含参变量积分,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及其应用。

(二)线性代数(25%)

考试内容:行列式的性质与计算,矩阵理论,线性方程组理论,向量空间理论,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理论,二次型理论。

五、考试形式及总分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801专业课1(以动力气象学为主)

一、动力气象学

第一章描述大气运动的方程组

大气中的动量守恒,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旋转坐标系大气动力学方程组,球坐标系大气动力学方程组,Z坐标系大气动力学方程组,尺度分析和大气动力学方程组的简化,等压面坐标系大气动力学方程组。大气动力学方程组的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及其大气动力学方程组的闭合。

第二章自由大气中的平衡运动

自然坐标系中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组,自由大气中的平衡流场,地转风,梯度风,旋衡风,惯性风,热成风和地转偏差。

第三章准地转大气动力学

大气中的涡旋运动及其环流和涡度描述,环流定理,涡度方程和位涡度方程及其应用,准地转位涡度方程,准地转垂直运动方程和准地转位势倾向方程,准地转大气动力学方程组。

第四章大气边界层动力学

描述大气湍流运动的方程组,边界层风随高度的分布规律,边界层大气中的平衡运动,埃克曼抽吸,次级环流和旋转减弱。

第五章大气波动学

小扰动法和大气动力学方程组的线性化,大气声波,大气重力波,重力内波,重力外波,惯性波,惯性重力内波和惯性重力外波,罗斯贝波。浅水模式方程组和包辛内斯克方程组。

第六章大气运动的稳定性

正压不稳定,惯性不稳定和斜压不稳定

第七章大气能量学

大气中的基本能量形式,大气能量平衡方程及其能量转换与守恒,大气有效位能的基本概念及其大气有效位能守恒方程。

二、大气物理学

第一章行星大气和地球大气的演化

太阳系各行星大气层的主要成分及形成原因;地球自形成之后,经历的各代大气。

第二章地球大气的成分及分布

地球大气成分的垂直分布,描述大气湿度的物理量及相互关系。

第三章大气压力

大气静力学方程和气压-高度公式;几种理想的大气模式;气压场的三维结构。

第四章大气的分层和结构

地球大气常见的几种分层方法,大气质量的垂直分布。

第五章地面和大气中的辐射过程

描述辐射的几个物理量,辐射的物理规律;地球大气对辐射的吸收和散射;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计算及其在大气中的传输;地球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地面、大气及地气系统中的辐射平衡。

第六章大气热力学基础

应用于大气的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大气中的干、湿绝热过程及相关概念;在热力学图表上表示干、湿绝热过程及相关物理量;大气的静力稳定度问题。

第七章云雾形成的宏观条件及一般特征

云和降水的分类及生成条件,对流云的生命史、空间尺度、含水量等宏观特征;云滴的谱分布和降水粒子的谱分布。

第八章云雾降水形成的微物理过程

云粒子的均质核化、异质核化,大气中的凝结核、冰核,云滴和冰晶的增长,冰雹的形成机制。

第九章人工影响天气简介

人工影响云雾原理,冷云降水催化原理、暖云降水催化原理,人工消雹原理

802专业课2(以天气学为主)

一、天气学原理

第一章气团和锋

气团、锋、锋面附近气象要素场的特征、锋面分析、锋面综合分析、锋生与锋消

第二章气旋和反气旋

气旋、反气旋的特征和分类、涡度与涡度方程、位势倾向方程与ω方程、温带气旋与反气旋、东亚气旋与反气旋

第三章大气环流

大气平均环流场特征与季节转换、控制大气环流的基本因子与大气环流的基本模型、极地环流、热带环流概况、西风带大型扰动、急流、东亚环流基本特征

第四章天气形势预报

分析判断天气系统变化

第五章寒潮天气过程

概述、寒潮天气形势、寒潮天气成因分析、寒潮预报

第六章大型降水天气过程

降水的形成与诊断、大范围降水的环流特征、降水的天气尺度系统、暴雨中尺度系统、不同高度急流对暴雨生成的作用

第七章对流性天气过程

雷暴的结构及雷暴天气的成因、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对流性天气预报的物理基础、对流性天气的预报方法

第八章低纬度天气系统

低纬度大气运动基本特征、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南亚高压、赤道辐合带、台风、热带波动、云团

第九章东亚季风系统

季风系统及季风系统成员、季风形成

二、大气物理学

第一章行星大气和地球大气的演化

太阳系各行星大气层的主要成分及形成原因;地球自形成之后,经历的各代大气。

第二章地球大气的成分及分布

地球大气成分的垂直分布,描述大气湿度的物理量及相互关系。

第三章大气压力

大气静力学方程和气压-高度公式;几种理想的大气模式;气压场的三维结构。

第四章大气的分层和结构

地球大气常见的几种分层方法,大气质量的垂直分布。

第五章地面和大气中的辐射过程

描述辐射的几个物理量,辐射的物理规律;地球大气对辐射的吸收和散射;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计算及其在大气中的传输;地球辐射在大气中的传输;地面、大气及地气系统中的辐射平衡。

第六章大气热力学基础

应用于大气的热力学第一定律、第二定律;大气中的干、湿绝热过程及相关概念;在热力学图表上表示干、湿绝热过程及相关物理量;大气的静力稳定度问题。

第七章云雾形成的宏观条件及一般特征

云和降水的分类及生成条件,对流云的生命史、空间尺度、含水量等宏观特征;云滴的谱分布和降水粒子的谱分布。

第八章云雾降水形成的微物理过程

云粒子的均质核化、异质核化,大气中的凝结核、冰核,云滴和冰晶的增长,冰雹的形成机制。

第九章人工影响天气简介

人工影响云雾原理,冷云降水催化原理、暖云降水催化原理,人工消雹原理

二、复试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高等数学、流体力学是海洋科学、应用海洋学、海洋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动力气象、天气学是大气科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海洋科学类和大气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分别以上述专业基础课为考试内容,它的指导思想是为国家选拔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另外,海洋科学类考生主要来自于本科专业为海洋科学类专业的考生,复试考试需加试海洋学和物理海洋学等内容;大气科学类考生主要来自于本科专业为大气科学类专业的考生,复试考试需加试流体力学等内容。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海洋科学类考生能系统理解高等数学、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要求大气科学类考生能系统理解高等数学、动力气象、天气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另外,海洋科学类考生还需掌握海洋学、物理海洋学和普通物理等内容;大气科学类考生还需要掌握流体力学和普通物理等内容。

三、适用专业

海洋科学、应用海洋学、海洋管理、大气科学类有关专业。

四、考试内容

海洋科学类考生

(一)物理海洋学(60%)

考试内容:波浪、海洋环流和潮汐潮流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

(二)流体力学和普通物理(20%)

考试内容:流体力学和普通物理的基本知识。

(二)高等数学(含线性代数)(20%)

考试内容: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的基本知识。

大气科学类考生

(一)动力气象和天气学(60%)

考试内容:动力气象和天气学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

(二)流体力学和普通物理(20%)

考试内容:流体力学和普通物理的基本知识。

(二)高等数学(含线性代数)(20%)

考试内容: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的基本知识。

五、考试形式及总分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