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中国海洋大学海洋资源与权益综合管理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一、初试考试大纲:
610高等数学
一、考试性质
高等数学是理、工科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入学考试是为招收理、工科专业硕士研究生而实施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它的指导思想是既要为国家选拔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又要有利于促进高等学校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能系统理解高等数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掌握高等数学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具有较好的逻辑推理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计算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适用专业
海洋科学类、大气科学类、海洋技术类有关专业。
四、考试内容
(一)高等数学(75%)
考试内容:函数的极限与连续,一元函数微积分及其应用,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多元函数微积分及其应用,场论,含参变量积分,无穷级数,常微分方程及其应用。
(二)线性代数(25%)
考试内容:行列式的性质与计算,矩阵理论,线性方程组理论,向量空间理论,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理论,二次型理论。
五、考试形式及总分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804海洋学
第一章地球概观
第1节宇宙中的地球和地球的运动:(1)宇宙中的地球(2)地球的运动
第2节地球概观:(1)地球结构(2)海陆分布特点
第3节构造学说:(1)大陆漂移说(2)海底扩张说(3)板块构造说
第4节海水来源:(1)水的来源(2)盐分的来源
第5节海洋的划分:(1)海和洋的定义及水文特征(2)洋的划分和海的分类
第6节海面地形和海底地形:(1)大陆边缘(2)洋中脊(3)洋盆
第7节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大洋及中国海形态
第二章海水的物理性质
第1节海水的组成:(1)海水的组成(2)海水组成恒定性原理
第2节海水的物理性质:(1)淡水(2)海水热力学性质(3)海水的其他物理性质
第3节海水的温度,盐度,密度和海水状态方程
第4节海冰:(1)冰的形成(2)海冰分类(3)海冰的时空分布(4)海冰的物理性质(5)海冰与海况(6)海冰与气候(7)海冰的危害
第三章海洋中的热收支和水平衡
第1节海面热收支:(1)太阳辐射(1)海面有效回辐射(1)蒸发潜热(1)感热交换(1)世界大洋海面年平均热收支随纬度变化
第2节海洋内部热交换:(1)铅直方向上的热输运(2)水平方向热输送(3)海洋中全热量平衡
第3节海洋中的水平衡:(1)影响因子(2)水平衡方程(3)水平衡对盐度的影响
第四章大洋及中国海的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及变化
第1节大洋温度、盐度和密度的分布及变化:(1)水平分布(2)垂直分布(3)变化
第2节中国海温盐分布及变化;三、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观测
第五章大气环流
第1节大气垂直结构与气象要素:(1)地球大气的平均状态(2)地球大气的铅直分层(3)气象要素:温、压、湿、风。
第2节大气环流:(1)气压带和风带(2)季风环流。
第3节主要天气系统:(1)低纬度系统(2)中高纬度系统(3)中小尺度天气系统(4)区域性天气系统。
第4节中国海气候特征:(1)天气特征(2)气候分布(3)寒潮(4)台风
第六章海洋环流与水团
第1节概述:(1)定义及分类(2)影响和产生海流的力
第2节海流成因:(1)风海流(2)密度流
第3节地转流
第4节风海流:(1)无限深海风海流(2)浅海风海流(3)风海流体积输运(4)风海流的副效应
第5节惯性流:(1)定义(2)水质点运动轨迹。
第6节大洋环流及水团结构:(一)大洋环流的成因:(1)风生大洋环流(2)子午环流;(二)海洋表层环流的地理分布:(1)副热带海区反气旋式环流(2)亚北极气旋式环流;(三)大洋表层环流各流系的特征:(1)赤道流系(2)西边界流(3)西风漂流(4)东边界流(5)亚北极海流(6)副热带辐聚区(7)世界大洋上层铅直向环流;(四)大洋水团及表层以下环流:(1)大洋表层以下的环流(2)水团的定义和分析方法(3)大洋水团。
第7节中国海环流:(1)东中国海环流(2)黑潮分支与主要作用。
第8节海流的观测、研究及应用:(1)观测手段(2)研究方法(3)应用。
第七章海洋中的波动
第1节概述:(1)波浪要素(2)波浪类型
第2节小振幅重力波:波形传播与水质点的运动,波动能量及波动叠加
第3节有限振幅波
第4节风浪和涌浪:风浪和涌浪地、浅海和近岸海浪
第5节海洋内波:界面内波和密度连续变化海洋中的内波
第6节开尔文波与罗斯贝波
第7节海浪的观测、研究及应用
第八章潮汐及风暴潮
第1节潮汐概述:(1)定义(1)研究意义(2)基本要素(3)潮汐分类
第2节与潮汐现象有关的天文知识:(1)天球(2)时间单位
第3节引潮力:(1)万有引力(2)惯性离心力(3)引潮力(4)引潮力讨论
第4节潮汐理论:(1)平衡潮理论(2)潮汐动力理论
第5节中国海潮汐
第6节风暴潮:(1)定义(2)分类(3)风暴潮预报(4)风暴潮危害
第7节潮汐的观测、预报方法及应用
第九章海水的混合和海洋细结构
第1节海水混合:(1)混合概念、形式(2)混合效应及影响因素(3)混合增密效应(4)水团之间混合
第2节海洋热盐细结构
第十章海洋--大气相互作用
第1节气候系统:(1)气候系统(2)海洋在气候系统中的地位
第2节海洋-大气相互作用:(1)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的基本特征(2)ENSO
第十一章海洋中的声传播和光现象
第1节声波在海洋中的传播:(1)研究意义(2)声波知识(3)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4)海洋声学特性(5)声波在海洋中的传播(6)海洋噪声
第2节海洋中的光现象:(1)研究意义(2)海水的光学特性(3)透明度和水色(4)光与海洋生物
第十二章海水的化学特性
第1节海水的化学组成第2节界面化学过程第3节水体内部均相化学过程第4节海洋污染和海洋酸化
第十三章海洋中的生命
第1节海洋生物的环境分区第2节海洋生态系的结构与功能第3节海洋生物资源
二、复试考试大纲
一、考试性质
高等数学、流体力学是海洋科学、应用海洋学、海洋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高等数学、动力气象、天气学是大气科学类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专业基础课程。海洋科学类和大气科学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分别以上述专业基础课为考试内容,它的指导思想是为国家选拔具有较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高层次人才。另外,海洋科学类考生主要来自于本科专业为海洋科学类专业的考生,复试考试需加试海洋学和物理海洋学等内容;大气科学类考生主要来自于本科专业为大气科学类专业的考生,复试考试需加试流体力学等内容。
二、考试的基本要求
要求海洋科学类考生能系统理解高等数学、流体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要求大气科学类考生能系统理解高等数学、动力气象、天气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另外,海洋科学类考生还需掌握海洋学、物理海洋学和普通物理等内容;大气科学类考生还需要掌握流体力学和普通物理等内容。
三、适用专业
海洋科学、应用海洋学、海洋管理、大气科学类有关专业。
四、考试内容
海洋科学类考生
(一)物理海洋学(60%)
考试内容:波浪、海洋环流和潮汐潮流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
(二)流体力学和普通物理(20%)
考试内容:流体力学和普通物理的基本知识。
(二)高等数学(含线性代数)(20%)
考试内容: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的基本知识。
大气科学类考生
(一)动力气象和天气学(60%)
考试内容:动力气象和天气学的基本知识及其应用。
(二)流体力学和普通物理(20%)
考试内容:流体力学和普通物理的基本知识。
(二)高等数学(含线性代数)(20%)
考试内容:高等数学和线性代数的基本知识。
五、考试形式及总分
本考试为闭卷考试,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