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海洋大学090502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考研大纲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大纲 >> 2015年上海海洋大学090502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考研大纲

2015年上海海洋大学090502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考研大纲

考研时间: 2014-11-24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上海海洋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上海海洋大学090502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无机及分析化学》入学考试初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本课程考试以《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基本内容为基础。包括滴定分析概述、化学反应的能量和方向、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物质结构、四大平衡与滴定(酸碱、沉淀、配位、氧化还原)、吸光光度法。课程学时为80学时(5学分)。

1、参考教材:

(1)《无机及分析化学》,王仁国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年

(2)《无机及分析化学学习指导》(王仁国主编)2012年("十二五"规划教材暂未出版)

2、考试内容比例(总分:150分):

(1)是非题(20分)

(2)选择题(20分)

(3)填空题(40分)

(4)综合题(简答和计算)(70分)

二、考试内容

1.滴定分析概述(6%)

(1)了解有关误差的几个基本概念: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准确度、精密度等。

(2)了解误差的来源、特点、消除及减免、提高测定准确度的措施和方法。

(3)掌握各种误差的计算(平均偏差、相对平均偏差、标准偏差、变动系数等)。

(4)掌握有效数字及运算规则。

(5)掌握有关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单元、标准溶液、基准物质、滴定、标定、化学计量点、滴定终点、指示剂等)与计算方法。

(6)掌握标准溶液的浓度计算(物质的量浓度、滴定度)。掌握常用标准溶液的配制及标定方法。

2.化学反应的能量和方向(4%)

(1)了解热力学能、焓、熵、吉布斯自由能四个热力学函数的意义及相互关系。了解符号ΔrHmθ、ΔfHmθ、ΔrSmθ、Smθ、ΔrGmθ、ΔfGmθ的含义。

(2)掌握ΔrHmθ、ΔrSmθ、ΔrGmθ的有关计算。

(3)掌握标准状态下化学反应自发进行方向的判断方法。

3.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6%)

(1)了解有关反应速率的概念、反应速率的理论。

(2)掌握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掌握速率常数k的特点。

(3)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掌握标准平衡常数Kθ的意义、表示方法及有关计算,掌握多重平衡的计算。

(4)利用反应商Q与Kθ的关系判断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

(5)理解吕.查德里原理。了解浓度、温度、压力对平衡常数及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

4.物质结构简介(8%)

(1)了解微观粒子运动的特殊性:能量的量子化、波粒二象性。

(2)了解原子轨道、波函数、概率密度、电子云的概念。了解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角度分布特征。重点掌握描述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n、l、m、ms)的物理意义、取值规律和合理组合。

(3)根据电子排布的三个原则和能级组概念,掌握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特殊情况例外)规律,并根据电子排布的价电子构型,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族、区)及有关性质。

(4)了解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和电负性等概念及其一般递变规律。

(5)了解离子键、共价键的理论要点。重点掌握杂化轨道理论与分子空间构型及分子极性的关系。

(6)了解分子间力和氢键的性质。

5.酸碱平衡与酸碱滴定法(20%)

(1)掌握酸碱质子理论。

(2)掌握弱酸碱的解离平衡。熟练掌握各种酸碱体系的酸度计算最简式。

(3)掌握影响酸碱平衡移动的主要因素。掌握介质酸度对弱酸碱存在型体的分布影响。

(4)掌握缓冲溶液的性质、组成、酸度的近似计算及配制方法。

(5)掌握酸碱滴定原理、指示剂变色原理、变色范围及指示剂的选择原则。

(6)掌握一元强(弱)酸碱的滴定曲线计算(滴定突跃、化学计量点、指示剂的选择)。掌握多元弱酸碱滴定的化学计量点的计算和指示剂的选择。

(7)了解影响突跃范围的因素,掌握弱酸碱能被准确滴定的条件,以及多元酸碱能被准确滴定及分步滴定的条件。

(8)掌握双指示剂法测定混合碱的原理和计算。

6.沉淀溶解平衡与沉淀测定法(12%)

(1)掌握溶度积概念,熟悉溶度积与溶解度的相互换算。

(2)掌握溶度积原理,掌握影响溶解度的因素及有关溶解度的计算。

(3)掌握莫尔法、佛尔哈德法及法扬斯法的基本原理、指示剂及应用条件。

7.配位化合物与配位滴定法(18%)

(1)掌握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系统命名。

(2)运用价键理论判断配合物的杂化类型和空间构型。

(3)了解螯合物的组成和形成螯合物的条件。

(4)掌握利用标准稳定常数(Kfθ)进行配合物平衡的有关计算。

(5)理解条件稳定常数(Kfθ?)概念以及酸效应和辅助配位效应对稳定常数的影响。

(6)掌握配位滴定的最高允许酸度和最低允许酸度的计算。掌握配位滴定适宜酸度的选择。

(7)掌握配位滴定原理;掌握指示剂的使用条件及注意事项(封闭现象、僵化现象、氧化变质等)。

(8)掌握单一金属离子的滴定条件及多种金属离子分步滴定的条件。

(9)掌握EDTA法测定水中钙、镁含量及水的硬度的原理及计算。

8.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20%)

(1)能熟练应用"离子-电子法"书写并配平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2)了解原电池和电极电势的基本原理;掌握电池符号的书写规则。

(3)理解标准电极电势的意义;掌握应用标准电极电势判断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和计算标准平衡常数。

(4)熟练运用能斯特方程式计算非标准态下的电极电势,判断非标准状态下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5)掌握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基本原理;了解用氧化还原滴定法准确滴定的判据;掌握对称电对的化学计量点的电势计算。

(6)掌握常用氧化还原指示剂的类型及指示滴定终点的原理。

(7)掌握重要的氧化还原滴定法(KMnO4法、K2Cr2O7法和碘量法)的基本原理、标准溶液的标定方法、滴定条件及应用。

9.吸光光度法(6%)

(1)了解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的本质和特点。

(2)掌握光的吸收定律---郎伯-比耳定律。了解吸收曲线的特点。掌握运用吸收曲线和吸收定律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比较法、标准曲线法)

(3)掌握吸收定律的使用条件和测量条件的选择。

(4)了解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原理和使用方法。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入学考试大纲

考试科目名称: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一、考试说明

1、参考教材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李爱杰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6年第二版

2、题型

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简答题、论述、计算题等

二、考试内容

要求掌握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配合饲料的设计与加工,水产动物的营养需求特点,主要内容:

1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

蛋白质(氨基酸)的生理功能;蛋白质的消化吸收;蛋白质、氨基酸的代谢与氮平衡;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定方法;必需氨基酸、氨基酸平衡、限制性氨基酸、蛋白质互补作用;必需氨基酸的确定方法

2脂肪营养

脂肪生理功能;脂肪的消化吸收代谢;必需脂肪酸的概念、种类与生物学功能;脂肪的氧化及其危害

3碳水化合物营养

碳水化合物生理功能;鱼虾的糖类代谢及对糖类的利用;糖类的消化吸收代谢

4能量营养

能量评定体系;能量代谢与测定

5维生素

维生素的种类及主要生理功能

6矿物质

矿物质的种类及主要生理功能;影响矿物质吸收利用的因素

7营养物质间的相互关系

8鱼虾营养试验的研究方法

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分组;试验饲料;必需氨基酸、必需脂肪酸、维生素需要的研究;试验结果的处理与计算

9鱼虾类的摄食与消化吸收

鱼虾消化系统的组成和消化酶;消化吸收的途径与机制;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10饲料原料

饲料原料的分类;主要植物蛋白质饲料的营养特点及抗营养因子;鱼粉的加工与营养特点;能量饲料的营养特点

11添加剂

添加剂、载体、稀释剂的概念与种类;添加剂的主要种类及作用;水产动物对晶体氨基酸的利用;加工使用维生素添加剂的注意事项;矿物质、维生素添加剂的设计

12饲料配方设计与加工

配合饲料的定义与种类;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试差法和方块法进行配方设计的基本步骤;饲料加工的工艺流程与主要工序

13配合饲料的质量管理与评价定

饲料质量包含的内容;影响饲料质量的因素;化学分析评定法的主要内容;生产性评定法的主要内容

14投饲技术

影响投饲率的因素;投饲方法;"四定";"三看"

14不同水产动物、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需求特点

15.营养与水产动物健康

16消化试验、代谢试验的原理、方法和步骤

17.营养免疫学、分子营养学研究方法

《养殖水化学》入学考试大纲

一、考试说明

1.参考教材

养殖水环境化学,雷衍之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年第1版

2.试卷结构(题型)及比例(总计100分)

1)填空(30%)

2)问答题(50%)

3)计算题(20%)

二、考试大纲

1.考试大纲的性质

养殖水化学是水产养殖、水族科学与技术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报考水产养殖、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渔业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考试科目之一。为硕士学位考生参加养殖水化学课程考试,明确复习的主要内容和范围,特制定本考试大纲。

2.考试主要内容

绪论

什么是水质?常见水质指标有哪些?国内常见的水质标准有哪些?

第一章天然水的主要理化性质

天然水的化学组成;表示天然水中离子含量的指标有哪些?天然水的化学分类法;什么是天然水的依数性?天然水的透光性;水的流转混合作用与水体的温度分布。

第二章天然水的主要离子

硬度的概念、单位及其生态学意义;碱度的组成、单位及其生态学意义;海水常量成分恒定性原理。

第三章溶解气体

水中溶解氧的来源与消耗;天然水中溶解氧的分布变化规律;溶解氧的测定原理及饱和含量、饱和度的计算;溶解氧在水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水中二氧化碳系统的组成;水的pH及缓冲性;二氧化碳系统的重要性;水中硫化氢的产生及其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第四章营养元素

营养盐与藻类的关系;米氏方程;氮元素的存在形态;氮的来源和转化;有毒氮元素的形式有哪些?非离子氨的求算;磷元素的存在形态;磷的迁移转化规律;硅及其他微量营养元素的存在形态、在水中的含量及其与水生生物的关系;富营养化的概念、成因与解决办法。

第五章有机物质

有机物的种类和含量;反映有机物含量的水质指标有哪些?耗氧有机物的种类、来源及其在水中的变化;腐殖质;持久性有机物的种类、来源、危害、生物富集;有机物与水生生物的关系。

第六章水环境中的各种化学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水中的胶体物质有哪些;凝聚作用与水生生物;吸附作用对于污染物环境行为的影响;水中常见络合反应;水中常见的溶解与沉淀平衡反应。

第七章水中的污染物质

污染物质的种类与来源;水质评价方法;毒性试验的种类;急性毒性实验的设计及结果处理;重金属的来源及毒性;生物富集、生物蓄积。

第八章养殖水体的水质调控技术

主要的监控指标;水质调控的基本原则;常见的水质调控技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