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理工大学085230生物医学工程专硕考研大纲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大纲 >> 2015年上海理工大学085230生物医学工程专硕考研大纲

2015年上海理工大学085230生物医学工程专硕考研大纲

考研时间: 2014-08-04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上海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硕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生理学》考研大纲

参考书目:《生理学》,朱大年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

题型:单项选择、名词解释、问答题

第一章绪论

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正反馈、负反馈调节系统。生理功能的各

种调节方式。

第二章细胞的基本功能

细胞的跨膜物质转运功能。细胞的静息电位、动作电位的概念及产生机制。

神经-肌接头处兴奋的传递,骨骼肌的兴奋收缩耦联。

第三章血液

血浆的主要成分及其功能,血浆渗透压。红细胞生成的原料和调节。ABO

和Rh血型系统及其临床意义,输血原则。

第四章血液循环

心动周期的概念。心脏泵血过程中心脏内压力、容积、瓣膜启闭和血流方向

的变化。心音。心输出量的概念。心肌的电生理特性。心肌细胞、窦房结细胞的

动作电位。正常心电图的波型及生理意义。动脉血压的形成因素和正常值,动脉

血压的影响因素。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颈动脉窦、主动脉弓的压力感受

性反射。

第五章呼吸

肺通气的原理,胸膜腔内压的形成原理和意义。肺泡表面张力与肺表面活性

物质。肺通气量与肺泡通气量。影响肺换气的因素。氧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血

液气体运输的形式。理解CO2、H+和O2对呼吸的调节。

第六章消化和吸收

胃液、胰液和胆汁的主要成分、作用。胃的运动。小肠吸收的有利条件。

第七章能量代谢和体温

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呼吸商的概念。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和基

础代谢率。体温的正常变动,机体的产热和散热。

第八章尿的生成和排出

肾血液供应的特点。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及其影响因素。理解各段肾小管和集

合管对Na+、水、葡萄糖的重吸收。肾糖阈的概念和意义。渗透性利尿,球管平

衡,定比重吸收。清除率的概念、意义。

第九章感觉器官的功能

眼的折光机能,眼的调节,瞳孔对光反射。视网膜的两种感光换能系统。耳

蜗对声音频率的初步分析。眼震颤概念。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

第十章神经系统的功能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神经纤维的轴浆运输,神经的营养性作用。经典

突触传递的过程。突触后电位。中枢兴奋的特征。递质共存及其意义。体表痛、

内脏痛和牵涉痛。脊髓的运动神经元和运动单位、牵张反射。自主神经系统的功

能和功能特征。睡眠的时相。

第十一章内分泌

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胰岛素的生理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kaoyan.chazidian.com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kaoyan.chazidian.com

作用。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kaoyan.chazidian.com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kaoyan.chazidian.com

《机械设计基础》参考书目和考试大纲

参考教材:刘颖,马春荣主编.《机械设计基础》,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4

课程内容(无标记章节一般了解、不考,打*号标记章节要求掌握,打**号标记章节要求重

点掌握)

0.绪论

机器与机构的概念;

*从功能上对机器进行分类;

*机械设计的一般过程。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

构件、运动副及机构的概念;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和机构自由度的计算。

速度瞬心的概念;

机构速度瞬心的数目和瞬心位置的确定方法;

速度瞬心法在机构速度分析中的应用。

2.平面连杆机构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型式及其演化;*平面四杆机构的主要工作特性(平面四杆机构有曲柄

的条件,急回运动、行程速度变化系数及极位夹角,压力角和传动角,死点位置)。

3.凸轮机构

凸轮机构的类型和特点;

凸轮机构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及其特性(熟悉什么是刚性冲击和柔性冲击);

*利用“反转法”画平面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4.齿轮机构及其设计

齿轮机构的类型和特点;

齿廓啮合基本定律;

**渐开线的性质及渐开线齿廓的特点;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

**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啮合传动应满足的条件(正确啮合的条件);

*重合度、连续传动条件和渐开线齿轮的切齿原理、根切现象及最少齿数;

*掌握斜齿轮的传动特点。

5.轮系及其设计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kaoyan.chazidian.com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kaoyan.chazidian.com

轮系的概念与分类,

*定轴轮系、周转轮系和复合轮系传动比的计算方法。

6.间歇运动机构

*棘轮机构、槽轮机构和不完全齿轮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及运动特点。

7.机械运转速度波动的调节

机械运转速度波动调节的目的和调节方法,

*飞轮的作用。

8.刚性回转件的平衡

刚性回转件的静平衡与动平衡的原理和条件。

二、机械设计部分

9.机械零件设计概论

零件常见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零件的疲劳强度、接触强度和工艺性的基本知识。

10.联接

螺纹的主要参数、常用类型及特点;

*螺旋副的受力分析、效率计算和自锁的概念;

**螺纹联接的防松方法;

各种键联接的类型和特点。

11.齿轮传动

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和材料选择的知识;

*直齿圆柱齿轮受力分析与计算;

*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受力特点和受力方向的判断。

12.蜗杆传动

蜗杆传动的类型和特点;

*蜗杆蜗轮受力分析与计算方法;

蜗杆传动的散热方法。

13.带传动和链传动

带传动的工作原理、类型和特点;

*带传动工作情况分析的有关基本知识;

*带传动的打滑与弹性滑动的基本知识。

链传动的工作原理、类型和特点;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kaoyan.chazidian.com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kaoyan.chazidian.com

*链传动的运动特性(多边形效应)及引起的不良后果。

14.轴

了解轴的功用和类型,并了解轴的常用材料与特点。

15.滑动轴承

滑动轴承的主要类型、结构和常用材料;

*润滑的作用与润滑剂的类型;

液体动压润滑形成的原理和条件。

16.滚动轴承

滚动轴承的类型和特点;

*与滑动轴承的区别,

滚动轴承的失效形式与轴承寿命的计算;

轴承的润滑、密封与正确使用的基本知识。

17.联轴器和离合器

*联轴器与离合器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相同点与不同点;

联轴器和离合器的种类与特性。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kaoyan.chazidian.com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kaoyan.chazidian.com

《分析化学》考研大纲和参考书目

分析化学试题由两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化学分析,占60%

参考书:《分析化学》(上册),武汉大学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第五版

第二部分,仪器分析,占40%

参考书:《仪器分析》,刘志广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第一部分,化学分析

第1章定量分析化学概述

主要内容:

分析化学的任务、作用及分析方法分类

滴定分析法概述

分析试样的采集与制备

要求:

理解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初步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浓度的标定,基准物质的条件

了解种试样的采集、制备及分解方法

第2章误差与数据处理

主要内容:

误差及其来源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分析化学中的数据处理

显著性检验及可疑值取舍

回归分析法

要求:

掌握误差的表示方法、系统误差与偶然误差的特点

掌握有效数字的概念、运算规则及数字修约规则

初步掌握数据取舍方法,显著性检验的含义和方法

了解随机误差的分布特征,正态分布与t分布的区别与联系

初步掌握回归分析法

第3章酸碱滴定法

主要内容:

酸碱定义、共轭酸碱对Ka与Kb的换算;离子强度、活度系数和离子活度的计算

分析浓度和平衡浓度;物料等衡式、电荷等衡式和质子等衡式;分布系数的计算及其应

强酸(碱)、一元(多元)强酸(碱)、强酸和弱酸的混合酸及两性物质的PH计算

缓冲溶液的PH计算;缓冲容量、缓冲范围;缓冲溶液的选择与配制

酸碱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变色范围和理论变色点;指示剂的选择原则、常用的酸碱指示

剂;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

滴定曲线、滴定突跃、指示剂的选择;强碱滴定一元弱酸、强碱滴定一元弱碱;多元酸

和多元碱的滴定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kaoyan.chazidian.com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kaoyan.chazidian.com

滴定强酸及弱酸的终点误差计算

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要求:

了解酸碱质子理论的酸碱定义、共轭酸碱对以及酸碱强度等基本概念

掌握分析浓度和平衡浓度的区别,物料等衡式、电荷等衡式和质子等衡式的写法

掌握酸碱平衡体系中各型体分布系数的计算及其应用

掌握酸碱平衡中溶液酸碱度的计算

掌握缓冲溶液的PH计算,了解缓冲溶液的配制与选择、常用缓冲溶液、缓冲容量和缓

冲范围等概念

了解酸碱指示剂的作用原理、变色范围,变色点,指示剂的选择原则,常用的酸碱指示

熟悉强酸(碱)和一元弱酸(碱)的酸碱滴定过程中pH的变化规律、滴定曲线的绘制

及其有关的问题,熟悉多元酸碱分步滴定的可行性判据,计量点PH的计算,指示剂的选择

熟悉酸碱滴定法的应用和测定结果的有关计算

第4章络合滴定法

主要内容:

常用络合物

络合物的平衡常数

副反应系数及条件稳定常数

络合滴定基本原理

准确滴定与分别滴定判别式

络合滴定中酸度的控制

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途径

络合滴定方式及其应用

要求:

了解EDTA的性质及其与金属离子的络合能力和特点

了解络合平衡体系中各种形成常数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

掌握络合平衡中有关各型体的分布及浓度的计算

理解络合滴定中的主反应和副反应,掌握各副反应系数的定义和计算、络合物条件形成

常数的意义和计算

掌握滴定曲线的绘制和影响滴定突跃范围的主要因素

了解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指示剂的选择,常用的金属指示剂,掌握终点与指示剂的

变色点的关系

掌握林邦公式及其计算,直接准确滴定的条件,络合滴定中的酸度控制。

掌握提高络合滴定选择性的方法。

了解络合滴定的方式及其应用。

第5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主要内容:

氧化还原平衡

氧化还原滴定原理

氧化还原滴定预处理

高锰酸钾法;重铬酸钾法;碘量法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kaoyan.chazidian.com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kaoyan.chazidian.com

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

要求: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标准电极电位、条件电位和能斯特公式的意义,了解影响条

件电位的主要因素,能运用能斯特公式计算任一电对的电极电位

掌握氧化还原平衡常数的计算方法,能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了解氧化还原的速率及其影响因素

掌握氧化还原滴定曲线的绘制、化学计量点的电位的计算通式、影响滴定突跃范围的主

要因素并与酸碱滴定曲线和络合滴定曲线比较

了解氧化还原指示剂的类型及应用

了解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处理作用和要求

掌握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的原理、方法特点、反应条件和应用范围

掌握氧化还原滴定结果计算

第6章沉淀滴定法

主要内容:

滴定曲线

莫尔法

佛尔哈德法

法扬斯法

要求:

了解沉淀滴定法对沉淀反应的要求

掌握莫尔法、佛尔哈德法、法扬斯法的方法原理、滴定条件、应用范围

了解沉淀滴定法应用

第7章重量分析法

主要内容:

重量分析概述

沉淀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沉淀的形成过程

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因素

沉淀进行的条件

有机沉淀剂

要求:

了解重量分析法的特点和分类

了解重量分析法对沉淀的要求

掌握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及影响程度的计算方法

理解沉淀的形成过程和各种类型沉淀的形成原因

掌握造成沉淀不纯的原因及其减免的措施

掌握不同类型沉淀的沉淀条件,理解均匀沉淀法的原理

了解有机沉淀剂的特点、类型和应用

第8章吸光光度法

主要内容:

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和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分光光度计及吸收光谱

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kaoyan.chazidian.com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kaoyan.chazidian.com

吸光光度分析及误差

吸光光度法的应用

要求:

了解光的基本性质,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的原因,物质的颜色与光吸收的关系

掌握吸收曲线的绘制方法和作用

理解光吸收基本定律的推导和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原因,摩尔吸收系数和桑德尔灵敏

度的意义,标准曲线的绘制及其应用

了解吸光光度计的基本部件和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掌握显色反应条件的选择及吸光光度法的测量误差和测量条件的选择

了解吸光光度法的主要应用

第二部分,仪器分析

第1章绪论

主要内容:

仪器分析方法的特点

仪器分析方法分类

近代仪器分析发展前景

定量分析方法的评价指标:标准曲线(绘制、线性范围、相关系数),灵敏度,精密度,

准确度及检出限的概念

要求:

理解仪器分析特点和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之间密切关系。

了解仪器分析中各种分析方法和专用仪器以及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了解仪器分析的分类和定量分析方法的评价指标

第2章光学分析法导论

主要内容:

电磁辐射的性质

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发射光谱与吸收光谱

要求:

了解电磁辐射的性质和电磁波谱区,光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了解原子光谱与分子光谱、发射光谱与吸收光谱的特点

第3章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主要内容: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电子跃迁类型,共轭作用,溶液对吸收光谱的影响,

红移和紫移

无机化合物的吸收光谱:d-d配位场跃迁,电荷转移跃迁,金属离子影响下的配π→

π*位体跃迁

紫外分光光度计:基本部件,分光光度计主要类型和构造原理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应用:在有机定性分析中的应用(化合物的鉴定、结构分析)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要求:

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kaoyan.chazidian.com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kaoyan.chazidian.com

理解分子吸收光谱与物质结构的关系

理解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组成及主要性能和测定方法

了解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了解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第4章分子发光分析法

主要内容:

荧光分析法基本原理,荧光分析仪器,荧光分析法的应用

磷光分析法基本原理,磷光分析仪器,磷光分析法的应用

化学发光法基本原理,化学发光分析仪器,化学发光分析法的应用

要求:

理解荧光和磷光产生的机理

理解荧光强度的影响因素,荧光定量依据

了解荧光光度计的结构、测定方法和应用

了解磷光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特点和应用

了解化学发光法的基本原理、仪器特点和应用

第5章原子发射光谱法

主要内容:

原子发射光谱法的基本原理:原子发射光谱法的产生,谱线的强度(谱线强度表达式、

影响谱线强度的因素、谱线的自吸和自蚀)

原子发射光谱仪器:激发光源,光谱仪

光谱定性分析和半定量分析

光谱定量分析:光谱定量分析的基本原理,光谱定量分析方法(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

法)

原子发射光谱的特点和应用

要求:

理解发射光谱法的基本原理

理解各类激发光源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了解光谱分析仪和应用

掌握光谱定性、半定量、定量方法

了解原子发射光谱的特点和应用

第6章原子吸收光谱法

主要内容: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的基本过程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仪器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干扰和抑制

原子吸收光谱定量分析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要求:

掌握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的基本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

理解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干扰及其抑制方法

掌握原子吸收的定量分析方法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kaoyan.chazidian.com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kaoyan.chazidian.com

了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第7章电位分析法

主要内容: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分类及响应机理

离子选择性电极的性能参数:电位选择系数,线性范围和检测限,响应时间

测定离子活(浓度)的方法:测量仪器,浓度与活度,总离子强度调节剂,标准曲线法,

标准加入法

要求:

掌握离子选择性电极的分类

掌握玻璃电极的结构、膜电位及溶液pH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掌握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的结构、膜电位及溶液氟含量的测定原理和方法

掌握一般离子选择性电极的膜电位和选择性系数含义和测定离子浓度的方法

了解电位分析法的应用

第8章极谱分析法

主要内容:

极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极谱法装置,极谱波的形成,极谱过程的特殊性,滴汞电极

极谱定量分析:扩散电流方程式,影响扩散电流的因素,干扰电流及消除方法

极谱波的种类及极谱波方程式

极谱定量分析方法:波高的测量方法,标准曲线法,标准加入法

极谱催化波:平行催化波,氢催化波,络合物吸附波

示波极谱、循环伏安法、脉冲极谱和溶出伏安法

要求:

掌握半波电位、扩散电流的概念

理解极谱分析原理、尤考维奇公式和极谱定量方法

掌握极谱干扰电流及其消除方法

了解极谱分析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了解极谱波的种类及极谱波方程式

了解催化极谱波

了解示波极谱、循环伏安法、脉冲极谱和溶出伏安法等近代极谱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第9章色谱分析法

主要内容:

色谱法分类,气相色谱分离过程,气相色谱常用术语

气相色谱理论基础:塔板理论,分配系数和分配比,速率理论,分离度

气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特点,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定性分析,气相色谱定量分析

气相色谱条件的选择:固定相的选择,柱长和柱径的选择,载气及其流速的选择,柱温

的选择,进样条件的选择,检测器的选择

高效液相色谱的特点、仪器、类型,色谱分离方式的选择

要求:

掌握气相色谱分离原理和仪器流程、流出曲线的相关术语

理解塔板理论、速率理论及总分离效能的意义

理解气相色谱分析的操作条件选择

掌握常用气相色谱检测器的工作原理及性能

理解气相色谱流动相和固定相的选择原则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kaoyan.chazidian.com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kaoyan.chazidian.com

掌握气相色谱分析法的定性、定量方法

了解气相色谱特点和在工业生产及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掌握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原理和方法特点

了解液相色谱法的仪器、类型和色谱分离方式的选择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kaoyan.chazidian.com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kaoyan.chazidian.com

《微机原理及应用》考研大纲和参考书目

第一部分参考书目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周荷琴等编,第三版,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4

《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周明德,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第二部分考查要点(※为掌握内容,※※为熟练掌握内容,其余为基本了解内容)

第一章绪论

1-1微型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1-2微型计算机系统

※1-3计算机数据格式

第二章8086系统结构

※※2-18086/8088CPU的结构

2-28086/8088CPU的引脚及其功能

※※2-38086/8088存储器组织

※2-48086/8088系统配置及CPU时序

第三章8086的寻址方式和指令系统

※※3-18086的寻址方式

3-2指令的机器码表示方法

※3-38086的指令系统

第四章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4-1汇编语言程序的格式

※4-2MASM中的表达式

4-3伪指令语句

4-4DOS系统功能的调用

※4-5程序设计方法

第五章存储器

※5-1存储器的分类

※※5-2随机存取存储器和只读存储器

※※5-3CPU与存储器的连接

第六章I/O接口和总线

※※6-1I/O接口

6-2总线

第七章微型计算机中断系统

※7-1概述

※※7-2中断处理过程

※7-3中断优先级和中断嵌套

7-4中断控制器8259A

第八章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8253及其应用

※※8-18253A的工作原理

※※8-28253A的应用举例

您所下载的资料来源于kaoyan.chazidian.com考研资料下载中心

获取更多考研资料,请访问http://kaoyan.chazidian.com

第九章可编程接口芯片8255A及其应用

※※9-18255A的工作原理

※※9-28255A的应用举例(键盘,显示器,打印机接口)

第十章串行通信和接口芯片8251A

※10-1串行通信的基本概念

※10-2可编程串行通信接口芯片8251A

10-3RS232C串行口和8251A的应用

第十一章模数(A/D)和数模(D/A)转换

※11-1概述

※※11-2D/A转换器

※※11-3A/D转换

第三部分考试要求

1.掌握8086/8088CPU的主要结构和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构成方法。

2、掌握8086/8088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方法。

3、掌握存储器结构和扩展方法。

4、掌握输入输出的概念,常用I/O接口芯片工作原理及接口设计方法

5、掌握中断基本概念及8086/8088CPU系统的应用。

6、掌握模数(A/D)和数模(D/A)转换的原理及应用。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