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财经大学030106诉讼法学考研大纲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大纲 >> 2014年上海财经大学030106诉讼法学考研大纲

2014年上海财经大学030106诉讼法学考研大纲

考研时间: 2014-08-11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4年上海财经大学诉讼法学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616法学综合一

《法学综合一》要求考生对法理学、宪法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有较全面的了解,并能利用基本原理对案例和社会现象进行分析。

二、考试主要内容

(一)法理学

1、法本体论

(1)法现象、法本质、法的基本特征、中外不同法学思想关于法本质的认识

(2)法律条文、法的构成、法律原则、法律概念、法律规范、法律规范的逻辑构成、法律规范的分类

(3)法的作用及其分类、正确认识法的作用

(4)法的渊源、法的分类、部门法、法律体系、当代中国法律体系

(5)法的效力、法的效力层级、法律实效

2、法运行论

(1)法的制定、立法权、立法原则、立法体制、立法程序、立法技术

(2)法的实施及其基本内涵

(3)法的执行的涵义、特征及基本理论、当代中国的执法理论及执法实践

(4)法的遵守的涵义、特征及基本理论、当代中国法的遵守状况

(5)法的适用的涵义、特征及基本理论、当代中国的司法理念、司法体系、司法权、审判权、检察权

(6)法律监督的涵义、特征及基本理论、当代中国的法律监督体系、分类及监督实践

3、法方法论

(1)法律解释及其种类、方法、目标、作用和基本理论

(2)当代中国的法律解释体制

(3)法律推理及其意义、方法

(4)法律论证

4、法律关系论

(1)法律关系及其特征、构成

(2)法律关系的变动

(3)法律关系的分类、

(4)权利、权力、义务的内涵和特征

(5)法律责任、法律制裁

5、法律价值论

(1)法的价值的基本理论

(2)法的内在价值

(3)法所追求的价值

(4)法所确定的价值标准

6、法与社会论

(1)法的起源、法系、法的继承、法的移植、法律改革、法律现代化、法律全球化

(2)法与政治、法与经济、法与文化、法与宗教、法与道德、法与科技等社会现象间的关系

(3)法治的涵义、法治的历史、法治的条件与目标、正确认识法治、当代中国法治建设历程

(二)宪法学

1、宪法的基本理论掌握宪法的基本知识,包括宪法的概念、本质特征、渊源结构、基本原则、监督保障以

及宪法的产生等内容;了解我国宪法的基本特点与产生发展过程,我国宪法的作用、效力,以及宪法实施保障制度等问题;理解宪法与法律的关系,宪法与宪政(宪法与民主、宪法与法治、宪法与人权等)的关系,结合我国实际与各国的宪法解释与实施保障制度,思考对我国现行宪法解释制度与实施保障制度的完善措施。

2、国家的基本制度掌握我国的基本经济政治制度,包括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内涵以及共产党

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爱国统一战线、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国家的基本文化制度的内容;熟悉政权组织形式的含义与分类,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选举制度、国家结构形式的基本内容,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特点。

3、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掌握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的理论与内容,包括公民的内涵,公民与人民、国民、国籍

的联系与区别,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一般原理,权力与权利的关系,权利、基本权利与人权的关系,以及公民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的关系;知晓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演进过程,特别是要结合我国实际,分析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与保障制度,公民宪法权利受到侵害时的宪法救济制度。

4、国家机构掌握国家机构基本理论与知识,包括国家机构的内涵、特征,国家机构与公民基本权利

的内在联系;我国国家机构的活动原则,国家权力机关、国家行政机关、国家司法机关的性质、组成、任期、职权、会议制度和工作程序;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之间的相互关系,中央国家机关与地方国家机关的关系,特别是理解我国的国家权力制约与西方国家权力制约的不同之处,我国国家权力机关对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的监督关系,以及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等问题。

812法学综合二

《法学综合二》要求考生对民法、民事诉讼法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有较全面的了解。

二、考试主要内容

(一)民法学掌握民法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熟悉我国民事立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主要内容如下:

1、民法总论:熟悉和掌握我国民法的基本概念,民法的基本原则;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与要素,民事权利、民事义务和民事责任的分类及其意义,民事法律事实的概念及分类,物的概念和特征,有价证券的概念和特征、类型;掌握我国民法的自然人制度、法人制度和合伙制度;熟悉和掌握我国的法律行为与代理制度;熟悉和掌握时效制度。

2、物权:掌握物权的概念、分类、效力和物权法的基本原则;熟悉我国物权法关于物权取得和变动、所有权、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相邻关系、共有、善意取得、占有等相关法律制度;掌握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的概念、特征和类型。

3、债权:熟悉和掌握债的概念、分类,债的履行、债的保全和担保、债的转移和消灭的法律规定;熟悉不当得利之债和无因管理之债的概念、构成要件和法律效力;掌握合同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要约和承诺及合同成立的标准。掌握格式条款的特殊效力规则和解释规则,合同解释的原则与方法。熟悉同时履行抗辩权、不安抗辩权、顺序履行抗辩权的内涵及其成立条件和效力。掌握合同的变更和解除的条件及其效力,情事变更原则的适用。掌握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和免责事由,各种违约责任形式的适用条件及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的竞合规则,缔约过失责任的构成要件和赔偿范围。了解我国主要有名合同的基本法律规定。

4、人身权:熟悉和掌握人身权的基本内容、基本类型和法律保护规则;掌握一般人格权的内容、功能和法律保护;掌握各种具体人格权的含义、内容和法律保护;掌握身份权的种类、内容和法律保护。

5、侵权责任:熟悉和掌握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及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共同侵权行为、共同危险行为以及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行为与责任的法律特征,侵权责任的方式及其适用规则,侵权责任的免责和减轻责任的事由以及责任竞合规则,财产损害赔偿与人身损害赔偿的基本原理与规则,侵权责任中连带责任的承担。熟悉和掌握各类特殊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

(二)民事诉讼法学掌握民事诉讼法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熟悉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及相关司法解释。主要内

容如下:

1、绪论:民事诉讼的概念和特征;民事诉讼法的含义;H民事诉讼法H的各项基本原则的内涵、意义及在民事诉讼法中表现;诉的概念、诉的要素和诉的分类、诉权的内涵及诉权学说、诉权保障的意义;反诉、诉的合并及分离。

2、民事诉讼中的法院:法院的各项职权;民事审判的各项基本制度;主管的概念、确定主管的标准,法院主管的民事诉讼案件范围;管辖的概念、确定民事诉讼管辖的原则、H民事诉讼法H所规定的民事诉讼各类管辖的具体内容、不同类别管辖之间的关系、管辖权异议和管辖恒定制度;判决、裁定及决定的含义、形式及内容、适用范围及其法律效力。

3、民事诉讼当事人与代理人:当事人的概念及特征、当事人的诉讼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及诉讼义务;当事人适格的概念、意义及认定依据;原告和被告、共同诉讼、代表人诉讼、诉讼第三人;民事公益诉讼的含义、形式及当事人的确定;民事诉讼代理人的概念及种类。

4、民事诉讼证据与证明:民事证据的概念与特征、证据保全的概念与适用的条件。H民事诉讼法H规定的各种证据、理论上对证据进行划分的标准;各种证据的特点及适用规则。

民事诉讼中的证明对象的概念和范围、证明标准的概念和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证明规则及证明程序、证据交换的规定,质证的程序、证明责任的基本内容、证明责任的分配规则

5、民事诉讼保障制度:财产保全和先予执行的概念与意义、诉前保全、诉讼保全和先予执行的条件、财产保全的措施;期间的概念、期间的种类、期间的耽误和延展及各种送达方式;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概念、妨害民事诉讼行为的种类、对妨害民事诉讼的强制措施的种类及适用规则。

6、民事诉讼程序:普通程序、简易程序、小额诉讼案件程序、第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涉外民事诉讼特别程序。各程序中的相关制度及程序规则。

7、民事非讼程序:民事非讼程序的概念和原理、民事非讼程序的类型;特别程序、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确认调解协议效力程序、实现担保物权程序;各类非讼程序中的制度及规则。

8、执行程序:执行的意义、执行与审判的关系、申请执行与移送执行的关系;执行程序的特点、执行的原则、执行程序中的一般性制度、执行的开始、执行和解与诉讼调解的区

别、执行担保与执行和解的关系;各种执行措施及实施程序、执行异议的程序及处理、暂缓执行、执行中止和执行终结的规定。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