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805应用地球物理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大纲 >> 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805应用地球物理

东北石油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自命题科目考试大纲:805应用地球物理

考研时间: 2014-05-04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命题单位:固体地球物理

考试科目代码:805

考试科目名称:应用地球物理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试卷满分为150分(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三、试卷内容结构

矿场地球物理50%,地震勘探原理50%。四、试卷题型结构

试卷题型结构为:专业名词解释题6小题,每题5分,共30分;填空题20个空,每个空1分,共20分;简答题6小题,每小题7分,共42分;计算(包括推导题和证明题)题2小题,每小题14分,共28分;论述题(包括综合题)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五、考试内容知识点说明(一)矿场地球物理部分

考试内容

1.电阻率与岩石骨架、地层水性质的关系;普通电阻率测井原理;视电阻率、电位电极系、梯度电极系、电极系互换原理概念;电位及梯度电极系理论曲线特点;微电极测井原理及应用;微电极测井曲线反映渗透性的基本原理;自然电位曲线电位产生原因;自然电位测井计算地层水电阻率的方法;自然电位测井曲线影响因素及其应用;三电极及双侧向测井原理及其响应特征、资料应用;微球形聚焦及微侧向测井原理;感应测井原理、感应测井纵(径向)几何因子计算公式;微电阻率扫描测井在地层学、裂缝上的解释方法;

2、滑行波作为首波到达接收器的条件;双发双收声系测井原理;补偿声速测井原理;介质岩石力学参数计算声速公式;声速测井曲线特点及应用;井孔中声波波型分类及其定义;全波列测井中纵横波提取方法;声幅测井中套管波的特点;影响套管波幅度的各种因素;水泥胶结测井原理;水泥胶结测井应用;声波变密度测井原理;声波变密度测井中套管波与地层波的对应关系;多极子阵列声波测井基本原理;

3.放射性核素、核衰变、衰变规律、放射性活度、放射性比度、伽马辐射体、中子源、同位素中子源、加速器中子源等概念;伽马射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类型及具体原理;伽马射线强度的测定方法;岩石电子密度、电子密度计算指数、岩石体积光电吸收截面计算公式;中子与地层的几种相互作用的类型及解释;中子守恒定律;单位时间单位体积介质里中子的吸收数计算方法;无限均匀介质中子点源的通量的定解方程及边界条件;岩石自然放射性决定因素及主要自然放射性核素;沉积岩按照放射性浓度的分类类型;放射性测井曲线上涨落误差组成;地层平均计数率中包含的涨落误差的计算公式、物理意义及用途;曲线上每一点的读数中包含的涨落误差的计算公式、物理意义及用途;井参数对伽马测井测量结果的影响;自然伽马测井仪器标准化的原理;自然伽马测井、密度测井、中子测井概念;自然伽马测井应用;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原理;伽马能谱解谱方法及其基本思路;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应用;密度测井中计数率与地层密度的关系;泥饼对密度测井计数率的影响;密度测井双探测器补偿原理;密度测井的应用;超热中子测井原理;超热中子测井的探测及应用;热中子测井原理;热中子测井应用;中子伽马测井原理及应用;脉冲中子伽马能谱测井原理及应用;中子寿命测井原理及应用

4.储集层概念;储集层必备的基本条件;储集层类型及其定义;影响碎屑岩储层性质的主要因素;储集空间类型及其定义;岩石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有效厚度及其物性标准概念;岩石孔隙的不同分类方式及其具体分类;利用达西定律计算渗透率公式;泥浆侵入存在状况下径向电阻率分布;测井方法探测范围;岩石体积模型概念;利用三种孔隙度测井方法计算纯岩石孔隙度的公式;含水饱和度计算公式及其参数的物理含义;确定阿尔奇饱和度参数的基本方法;储集层四性特征解释;确定地层水电阻率的方法;泥质砂岩中子-密度交会图特征点及特征线解释;泥质砂岩储集层泥质分布形式;泥质含量计算方法;低电阻率油气层定义;裂缝表征参数定义;裂缝分类方式及其具体分类;泊松比、杨氏模量定义及利用纵横波计算公式;水淹层定义及相应测井曲线变化特征;双井径曲线与井眼崩落类型的对应关系

考试要求:1、准确简练写出电法测井涉及重要概念的定义2、掌握并能够详述三侧向、双侧向测井原理3、熟识并掌握岩石物理体积模型及适用条件4、掌握阿尔奇公式的推导及推导过程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5、掌握电法测井的影响因素及相应的地层水电阻率、饱和度计算方法6、掌握电法测井的曲线特征及应用7、准确简练写出声波测井涉及重要概念的定义8、掌握并详述声波时差及全波列测井原理9、掌握声波时差测井的曲线识别及应用10、掌握声幅测井的物理基础原理及应用

11、掌握声波测井的影响因素及校正方法12、掌握声波测井曲线特征及应用13、准确简练写出核物理基础重要概念的定义14、掌握详述伽马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5、掌握密度测井核物理基础,原理及应用16、掌握详述中子与地层的相互作用17、掌握中子测井核物理基础,原理及应用18、掌握自然伽马测井原理,了解伽马射线强度推导19、熟识影响核法测井的影响因素及校正方法20、掌握核法测井的曲线特征及应用21、掌握储集层的概念,影响储层的因素及评价储层参数的参数22、熟练掌握泥浆侵入现象电阻率分布及变化规律23、掌握体积物理模型概念及应用24、熟练并详述储层四性特征解释25、掌握泥质砂岩测井评价技术26、了解水淹层相关评价技术27、熟悉双井径曲线与井眼崩落类型的对应关系

(二)地震勘探原理部分

1、油气勘探方法概述,地震勘探的概念,地震勘探的基本流程,地震勘探的环节。地震波运动学理论,几何地震学,虚震源原理,地震波的基本概念,振动图与波剖面的概念,地震子波,反射波,有效波,干扰波,折射波,滑行波,视速度概念及其求取,谢线平面,斯奈尔(Snell)定律,费马(Fermat)原理,惠更斯(Huygens)原理,波阻抗,反射系数。时距曲线概念,正常时差,动校正,一个倾斜界面情况下共激发点反射波的时距曲线及其特点,水平层状介质中共激发点时距曲线,连续介质中速度随深度线性变化公式及其各参数的意义。地震折射波运动学,临界角,折射波产生的条件,折射波的盲区半径,一个水平界面折射波时距曲线及其特点,直达波、反射波和折射波时距曲线的相互关系。

2、地震勘探野外工作。地震勘探的野外试验通常有哪些项目,野外生产工作的基本内容及其步骤,空间采样定理,陆上勘探干扰波类型及其特点,海上勘探主要干扰波及其特点,地震波的激发与接收,观测系统及其综合平面法,多次覆盖,低(降)速带及其测定的基本方法原理,静校正及其计算。地震组合法,检波器组合的目的,有效波与干扰波的主要差别及其采用有效的压制方法,组合法原理,简单线性组合的方向-频率特性,组合的统计效应,组合参数的确定。水平叠加技术,抽道集,水平叠加及其目的,CDP、CMP、CRP、DMO、水平与倾斜界面共中心点时距曲线及其特点,共激点点与共中心点反射波时距线的主要异同点,多次反射波产生的条件,多波反射波的类型及其特点,全程多次波时距曲线方程及其特点,剩余时差,多次波的剩余时差曲线及其形状,多次叠加特点分析,影响叠加效果因素分析,多次覆盖参数对叠加效果的影响。

3、影响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因素,Wyllie方程,平均速度、均方根速度、等效速度、叠加速度、层速度,地震波各种速度之间的关系,Dix公式,地震波速度的测定方法,速度谱,叠加速度谱及其计算流程,地震波各种速度的主要用途。

4、地震记录面貌形成的物理过程,地震记录的褶积模型;地震剖面上识别各种波的标志;水平叠加时间剖面的主要特点,复杂界面反射波的特点,回转波,绕射波,断面波,物理地震学,水平叠加剖面的形成过程,水平叠加剖面的缺陷;垂向分辨率与横向分辨率,菲涅尔带,分辨率极限准则,地震薄层,调谐厚度,影响分辨率的主要因素,提高分辨率的途径。偏移及基本偏移方法。

考试要求1、准确简练写出地震波运动学涉及重要概念的定义2、掌握油气勘探方法、地震勘探的基本流程和地震勘探原理3、掌握波阻抗、反射系数与视速度的计算及其应用4、正常时差和倾角时差的计算及其应用5、掌握反射波与折射波产生的条件6、掌握反射波、折射波时距曲线方程的推导7、理解连续介质中速度随深度线性变化公式及其各参数的意义8、掌据直达波、反射波和折射波时距曲线的相互关系9、准确简练写出地震资料采集方法与技术涉及重要概念的定义10、掌据地震勘探的野外试验通常有哪些项目11、掌握野外生产工作的基本内容及其步骤12、掌据陆地和海上勘探干扰波类型及其特点13、理解简单连续观测系统和多次覆盖观测系统的原理。14、掌握低(降)速度带存在及其对地震勘探的影响15、掌据低(降)速带测定的基本方法原理16、掌据检波器组合与水平叠加的原理及其目的17、理解地震波激发与接收相关内容18、掌握静校正的目的及其计算19、理解简单线性组合的方向-频率特性,组合的统计效应20、理解多次反射波产生的条件,多波反射波的类型及其特点21、掌据共中心点时距线的推导过程及其时距曲线的特点22、掌据全程多次波时距的曲线及其特点23、理解剩余时差,多次波的剩余时差曲线及其特点24、掌握多次覆盖参数对叠加效果的影响25、掌据动校正概念及其主要目的26、掌握影响叠加效果因素27、准确简练写出地震波速度涉及重要概念的定义28、理解地震波在岩层中的传播速度

29.掌握影响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因素30、掌握地震波各种速度的计算及其应用31、掌握计算叠加速度谱的过程32、掌握地震波各种速度之间的关系33、准确简练写出地震勘探资料解释的理论基础涉及重要概念的定义34、掌握地震记录面貌形成的物理过程及薄层对其形成的影响35、掌握地震剖面上识别各种波的标志36、掌握水平叠加时间剖面的主要特点37、理解地震绕射波和物理地震学38、掌握地震勘探的分辨能力39、理解反射界面真正空间位置的确定40、理解地震剖面的偏移41、理解弯曲界面反射波的特点

六、参考资料(参考书目或文献)1、测井原理与综合解释,(第一版)洪有密主编,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2、地震勘探原理,(第三版)陆基孟主编,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3、地震勘探原理(上、下册),陆基孟主编,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6.124、《应用地球物理方法原理》,(第一版)王秀明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