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哈尔滨工程大学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大纲(官方)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大纲 >> 2015年哈尔滨工程大学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大纲(官方)

2015年哈尔滨工程大学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大纲(官方)

考研时间: 2014-11-23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哈尔滨工程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哈尔滨工程大学080700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考试科目名称: 工程热力学

考试内容范围:

一、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工程热力学中一些基本术语和概念,掌握状态参数的特征和可逆过程功量和热量的计算。

2. 要求考生掌握各种形式的能量的概念及其表达式,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表达式,并能够应用其来分析工程实际中的有关问题。

3.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卡诺定理。掌握熵的意义、计算和应用。掌握孤立系统和绝热系统熵增的计算。

二、工质的性质

1.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并能正确应用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熟练掌握和应用定值比热容来计算过程热量,以及计算理想气体热力学能、焓和熵的变化。

2. 要求考生掌握水蒸汽的性质并能正确应用水蒸汽的图表。

3. 要求考生理解湿空气、未饱和和饱和空气的含义,掌握湿空气状态参数的意义及其计算方法。

三、工质的热力过程

1. 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理想气体4种基本过程以及多变过程的初终态基本状态参数之间的关系,以及过程中系统与外界交换的热量、功量的计算,并能将过程在 和 图上表示出来,以及能正确应用 和 图判断过程的特点。

2. 要求考生掌握蒸汽热力过程的热量和功量的计算。

3. 要求考生掌握流体流过喷管时其热力状态、流速与截面积之间的变化规律,掌握喷管中气体流速、流量的计算,会进行喷管设计计算。

4. 要求考生掌握活塞式压气机和叶轮式压气机的工作原理、不同压缩过程状态参数的变化规律、耗功的计算,以及压气机耗功的计算;掌握多级压缩、中间冷却的工作情况,了解余隙容积对活塞式压气机工作的定性影响。

四、热力装置及其循环

1. 要求考生掌握各种装置的实施设备和工作流程.

2. 要求考生掌握各种循环的吸热量、放热量、作功量及热效率等能量分析和计算方法。

3. 掌握分析影响各种循环热效率的主要因素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3小时 考试方式:笔试

考试题型: 判断题(30分) 作图题(15分) 简答题(30分)

计算题(75分)

2014年考试内容范围说明

考试科目名称: 机械原理

考试内容范围:

一、机构结构的基本知识

1、机构的组成要素,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2、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3、平面机构组成原理。

<重点要求>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及机构组成原理。

二、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1、运动分析相关概念。

2、用瞬心法、相对运动图解法、解析法对简单基本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重点要求>用瞬心法对简单基本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三、常用机构及其设计

1、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其演化。平面四杆机构的性质,即曲柄存在条件、运动和动力性质。按已知连杆三位置、两连架杆三对应位置、行程速比系数等要求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2、凸轮机构的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凸轮机构的结构及压力角等有关概念。盘形凸轮廓线的设计方法和确定基本尺寸的主要原则。

3、齿轮啮合基本定律、渐开线性质、齿轮基本参数及其啮合特性有关概念。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及其传动的尺寸计算。变位齿轮的概念。其它类型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基本尺寸计算。

4、轮系的分类和特点。计算轮系的传动比。

5、棘轮、槽轮机构的结构特点及性质。

6、机构组合的基本知识。

<重点要求>平面四杆机构曲柄存在条件、运动和动力性质。图解法设计盘形凸轮廓线。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及其传动的基本尺寸计算。计算复合轮系的传动比。

四、机械系统动力学

1、单自由度机械系统等效动力学模型有关概念。建立机械运动方程式。

2、周期性与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原理。飞轮转动惯量的近似计算方法。

3、刚性转子静平衡、动平衡的原理和方法。

4、平面机构力平衡原理。

5、机械摩擦及机械效率。

<重点要求>建立机械运动方程式。刚性转子动平衡的原理和方法。机械摩擦及机械效率。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3小时 考试方式:笔试

考试题型: 判断题(20分) 单选题(20分) 简答题(20分)

综合计算题(90分)

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 内燃机原理

考试内容范围:

一、内燃机的工作指标与性能分析

1. 内燃机的工作指标

2. 内燃机的指示参数

3. 内燃机的机械损失及机械效率

4. 内燃机的有效参数

5.内燃机的强化指标与强化分析

二、内燃机的燃烧

1. 内燃机燃烧热化学

2. 内燃机的燃烧

3. 内燃机的燃烧室.

三、内燃机的燃料与燃料供给

1. 内燃机燃料

2. 柴油机的燃油喷射系统

3.柴油机电控喷油系统

四、内燃机的换气过程

1.四冲程内燃机的换气过程

2.提高充气系数的措施

五.内燃机的运行特性

1.内燃机的运行工况和调节

2.内燃机的基本运行特性

3.内燃机的实用运行特性

六、内燃机增压

1.增压技术和增压方式

2.涡轮增压系统

3.高压比、超高压比涡轮增压系统

4.涡轮增压器与内燃机的配合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3小时 考试方式:笔试

考试题型:简答题(50分) 论述题(100分)

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 燃气轮机原理

考试内容范围:

一、舰船燃气轮机的发展与应用

1. 要求考生了解舰船燃气轮机的大致发展历史和国外舰船主动力的发展政策。

2. 要求考生了解舰船燃气轮机联合动力装置的可能种类及其优缺点。

3. 要求考生了解航空发动机改装成舰用燃气轮机所需要做的主要工作。

二、舰船燃气轮机装置的战术技术要求与技术经济指标

1. 要求考生了解舰用燃气轮机的主要技战术指标。

2. 要求考生了解当前装舰的典型燃气轮机的主要技战术指标。

三、燃气轮机循环理论

1. 要求考生掌握燃气轮机装置的理想循环与实际循环理论,掌握定比热计算方法。

2. 要求考生掌握燃气轮机装置的热力参数、部件效率对装置性能的影响。

3. 要求考生了解提高燃汽轮机装置循环热效率的途径。

4. 要求考生了解燃气轮机装置回热、间冷和再热循环的特点。

5. 要求考生了解燃气轮机工作流程中的压力损失对装置性能的影响。

四、舰船燃气轮机装置的设计与计算

1. 要求考生了解舰船燃气轮机装置的循环参数选择。

2. 要求考生掌握燃气轮机装置的变比热额定工况计算方法。

3. 要求考生掌握压气机的样机选择与性能换算方法。

五、舰船燃气轮机装置的变工况工作原理

1. 要求考生了解舰船燃气轮机变工况的定义及变工况性能的衡量指标。

2. 要求考生了解燃气轮机部件的变工况特性。

3. 要求考生了解大气参数的变化对燃机性能的影响。

4. 要求考生了解燃机的外特性曲线与数据的整理。

六、舰船燃气轮机装置的变工况计算与性能分析

1. 要求考生掌握燃气轮机变工况计算的方法与步骤。

2. 要求考生掌握燃气轮机变工况性能的定性分析方法。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3小时 考试方式:笔试

考试题型: 填空题(20分)、简答题(30分)、论述题(50分)、计算题(50分)

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 传热学

考试内容范围:

一、导热

1.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傅立叶定律;

2.要求考生熟练应用导热微分方程,并结合单值性条件求解各类导热问题;

3.要求考生熟练掌握通过无限大平壁、圆筒壁、球壳、肋片的导热及具有内热源的导热问题,并熟练用于求解工程实际问题;

4.要求考生了解非稳态导热及导热问题的数值解法。

二、对流换热

1.要求考生熟练掌握典型对流换热能量微分方程的建立方法;

2.要求考生掌握边界层理论;

3.要求考生熟练掌握相似原理及其应用;

4.要求考生掌握内部流动强制对流换热实验关联式,外部流动强制对流换热实验关联式,自然对流换热及其实验关联式,并能熟练用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5.要求考生了解沸腾与凝结换热的基本理论及其影响因素。

三、辐射换热

1.要求考生理解黑体辐射基本定律,实际固体和液体的辐射特性,实际物体的吸收比与基尔霍夫定律。

2.要求考生熟练掌握角系数的求解方法及多表面系统辐射换热的计算方法;

3.要求学生掌握辐射换热的强化与削弱方法,并能应用于工程实际。

四、传热过程分析与换热器热计算

1.要求考生能够对传热过程进行分析和计算;

2.要求考生熟练掌握换热器热计算的方法;

3.要求考生熟练掌握传热的强化及隔热保温技术。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3小时 考试方式:笔试

考试题型: 计算题(120分)

简答题(30分)

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 自动控制原理

考试内容范围:

一、自动控制原理的一般概念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二、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控制系统传递函数

控制系统方框图及其简化

三、控制系统的时域分析

一阶系统时域分析

二阶系统时域分析

线形系统的稳定性

控制系统的稳定误差

四、根轨迹法

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根轨迹的绘制规则

控制系统根轨迹分析

五、控制系统的频域分析

频率响应

典型环节与开环系统的频率响应

奈奎斯特稳定判据

稳定裕度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3小时 考试方式:笔试

考试题型: 计算题(120分)

填空与分析题(30分)

考试科目代码:考试科目名称:理论力学

考试内容范围:

一、静力学

1. 要求考生掌握刚体和力的概念,掌握静力学基本公理,了解各种约束的性质,熟练掌握物体及物体系统的受力分析过程和受力图的绘制;

2. 要求考生掌握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简化的方法及结论,了解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熟练求解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能判定静定和静不定问题;

3. 要求考生掌握平面和空间力对点的矩的概念,掌握力对轴的矩的概念,掌握平面和空间力偶理论,熟练掌握空间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的方法,了解主矢与主矩的概念,了解空间任意力系的简化结果,能应用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空间任意力系的平衡问题;

4. 要求考生掌握滑动摩擦、摩擦角的概念,了解自锁现象,了解滚动摩擦的概念,能求解考虑摩擦时物体的平衡问题。

二、运动学

1. 要求考生掌握计算点的速度和加速度的矢量法、直角坐标法和自然法;

2. 要求考生掌握刚体的平移、定轴转动和平面运动的基本概念,掌握角速度和角加速度的概念;

3. 要求考生了解相对运动、牵连运动和绝对运动的概念,掌握点的速度合成定理,熟练掌握牵连运动是平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熟练掌握牵连运动是转动时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

4. 要求考生掌握确定平面图形内各点速度的基点法和瞬心法,掌握用基点法求平面图形各点的加速度的方法,能熟练处理运动学综合问题。

三、动力学

1. 要求考生了解动力学的基本定律,能熟练处理质点动力学的两类基本问题;

2. 要求考生了解动量和冲量的概念,掌握质点系的动量定理和动量守恒定律,熟练掌握质心运动定理和质心运动守恒定律;

3. 要求考生了解动量矩的概念,掌握动量矩定理和动量矩守恒定律,掌握刚体绕定轴转动的微分方程,熟练掌握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

4. 要求考生掌握力的功的概念和计算,掌握质点和质点系动能的计算,掌握势能的计算,熟练掌握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

5. 要求考生掌握惯性力的概念,掌握质点系的达朗伯原理,熟练掌握刚体惯性力系的简化,会求解绕定轴转动刚体的轴承动反力。

考试总分:150分 考试时间:3小时 考试方式:笔试

考试题型: 判断题(20分)

选择题(30分)

填空题(30分)

计算题(70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