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大连海事大学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大纲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大纲 >> 2015年大连海事大学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大纲

2015年大连海事大学081100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大纲

考研时间: 2014-11-14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大连海事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考试科目:自动控制原理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一、自动控制的一般概念(●掌握,◎理解,○了解。)

概念:

●自动控制,控制器,被控对象,反馈,开环和闭环控制,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和基本要求

方法及应用:

●根据控制系统工作原理绘制方块图

二、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概念:

●时域与复数域数学模型,传递函数,结构图,信号流图

方法及应用:

●理论推导的方法建立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典型元部件的传递函数的求取,结构图的绘制,由结构图等效变换求传递函数,由梅森增益公式求传递函数

三、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

概念:

●线性系统的性能指标,时域分析,系统的稳定性,稳态误差

方法及应用:

●掌握时域性能指标的定义,一、二阶系统的时域分析及性能指标的求取,劳思稳定判据及其应用,稳态误差的分析与计算

◎二阶系统性能改善的方法,减小或消除稳态误差的方法

○高阶系统的时域分析

四、线性系统的根轨迹法

概念:

●根轨迹,根轨迹方程

方法及应用:

●根轨迹绘制的基本法则,用根轨迹法分析系统,广义根轨迹的绘制与分析

五、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方法

概念:

●频率特性,幅相曲线,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稳定裕度,三频段的概念

方法及应用:

●开环系统典型环节的分解,开环幅相曲线和对数频率特性曲线的绘制,奈氏稳定判据及其应用,计算相角裕度和幅值裕度的方法,用频率特性估算系统动态特性的方法,闭环系统的频域性能指标

◎对数频率稳定判据,用频率特性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

六、采样系统分析

概念:

●采样、Z变换、脉冲传递函数

方法及应用:

●采样系统的特性,Z变换及脉冲传递函数概念,香农采样定理,分析采样系统的稳定性、动态特性及稳态误差。

七、非线性系统的分析

概念:

●描述函数和相平面

方法及应用:

●描述函数法

●相平面方法

八、系统状态空间分析方法

概念:

●系统状态空间描述、系统的可控性与可观性、线性变化的概念、Lyapunov稳定性、状态观测、极点配置。

方法及应用:

●系统状态空间描述方法、状态方程求解、系统的可控性可观性

◎线性定常系统的线性变换的概念

●Lyapunov稳定性分析、状态观测器、极点配置等。

参考书目

《自动控制原理》第5版 胡寿松 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考试科目:单片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计算机基础知识

考试内容

微型计算机系统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微处理器、存储器、接口

计算机中信息的类型及表示方法二进制、十六进制、BCD码、ASCII码、有符号数表示法、溢出

计算机的工作基础及工作原理

考试要求

1.掌握微型计算机机系统有关的概念,理解系统各个组成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2.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基础及工作原理。

3.理解二进制的意义,掌握计算机中各个信息的种类、表示及处理方法

二、MCS-51单片机结构

考试内容

MCS-51单片机内部结构CPU、存储器、接口

MCS-51单片机存储器结构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堆栈、通用寄存器、位空间

特殊功能寄存器及映射地址

单片机引脚及时序复位、复位电路、时钟周期、机器周期、指令周期、时钟电路

考试要求

1.了解单片机的功能,理解程序计数器PC的作用及变化特点·。

2.了解单片机存储器采用哈佛结构的意义,掌握单片机存储器的结构,作用、容量、地址范围;掌握单片机位操作空间的构成,地址范围。

3.了解特殊功能寄存器SFR的概念,了解其映射地址及用法。

4.掌握复位、时钟周期、机器周期、指令周期等概念及意义、了解时钟电路、复位电路。

三、MCS-51单片机的指令系统

考试内容

指令指令系统指令的分类寻址方式

考试要求

1.掌握指令、指令系统、寻址方式的概念。

2.理解指令的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分类,掌握主要寻址方式的功能和特点。

3.了解数据传送指令、数据处理指令、控制转移指令位操作指令的功能,掌握各类指令中主要指令的使用方法。

四、MCS-51单片机汇编程序设计

考试内容

伪指令程序框图程序结构

考试要求

1.了解汇编程序设计的步骤和方法。

2.掌握主要伪指令的功能和使用。

3.了解顺序程序、分支程序、循环程序、子程序的结构及特点,根据要求绘制程序框图,编写各种结构程序。

五、MCS-51单片机接口及应用

考试内容

输入输出接口、查询、中断、并行、串行、定时计数

MCS-51并行接口的结构及应用P0~P3口的功能及应用

MCS-51中断系统中断源、优先级、矢量地址、中断过程、应用

MCS-51定时计数器定时计数器结构、功能、应用

MCS-51串行通信接口串行通信类型、数据传输格式、串行口结构、功能、应用

考试要求

1.理解MCS-51并行口的结构、特点,掌握其相关概念、应用编程。

2.理解掌握中断的相关概念,掌握MCS-51的中断系统的结构、功能以及应用编程。

3.理解定时/计数的相关概念,掌握MCS-51定时计数器的结构、功能以及应用编程。

4.了解计算机通信的相关基本概念,掌握MCS-51串行接口的结构、功能以及应用编程。

六、MCS-51单片机系统及扩展设计

考试内容

单片机系统单片机最小系统、系统总线、扩展、地址译码器

存储器的扩展程序存储器的扩展、数据存储器的扩展

A/D、D/A接口技术转换精度、转换时间、A/D、D/A接口技术(程控方式、中断方式)

人机接口技术键及键盘扫描电路、静态显示、动态显示、数码管、点阵式LED、点阵式LCD

考试要求

1.了解系统总线的类型及意义,理解单片机系统结构、地址译码意义,掌握单片机系统扩展的原则。

2.掌握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的扩展方法。

3.理解A/D、D/A接口的相关概念、掌握A/D、D/A接口电路设计及应用编程。

4.了解计算机人机接口技术的特点和方法,掌握单片机常见人机接口电路的设计及应用编程。

参考书目:

《单片机原理、接口及应用》肖看 李群芳 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二版

考试科目:电子技术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试卷内容结构:模拟部分50%,数字部分50%

一、模拟部分

考试内容

1.常用半导体器件工作原理、特性和主要参数。2.集成运算放大器组成的基本运算电路(比例、加减、积分、微分)。3.三极管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态、静态工作点、小信号模型等效电路、动态技术参数(电压放大倍数、放大电路输入、输出电阻等)及输出波形失真问题。4.放大电路频率响应的有关概念、参数。5.模拟集成电路的概念、电流源;差分放大电路静态和动态参数(差模电压放大倍数、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及共模抑制比等),集成运放的电压传输特性和主要参数。6.反馈的基本概念、反馈放大电路的组态类型、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7.乙类和甲乙类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双电源互补对称功放输出功率等参数估算。8.典型有源滤波器的组成和特点。9.正弦波振荡电路振荡平衡条件。10.非正弦波振荡电路组成、性能特点,迟滞电压比较器特点。11.直流稳压电源特性和整流、滤波电路主要参数、集成稳压器应用。

考试要求

1.理解普通二极管、稳压管二极管、晶体管和场效应管的工作原理,掌握它们的特性和主要参数。

2.掌握由集成运放组成的基本运算电路的分析方法。

3.理解晶体管和场效应管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性能特点;掌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和动态参数的分析方法、失真类型及消除方法。

4.掌握放大电路频率响应的有关概念、理解单管放大电路频率相应的分析方法,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

5.理解差分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静态和动态参数的分析方法。理解模拟乘法器在运算电路中的应用。

6.掌握反馈的基本概念和反馈类型的判断方法;掌握深度负反馈条件下放大电路的分析方法;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的影响。了解负反馈反馈电路产生自己振荡的原因、稳定判据和消除自激振荡的方法。

7.了解功率放大电路的类型及特点;乙类和甲乙类双电源互补对称功放输出功率及效率的估算。

8.了解典型有源滤波器的组成和特点;了解有源滤波器的分析方法。

9.掌握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和振荡原理;掌握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LC正弦波振荡电路和石英晶体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

10.掌握典型电压比较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理解非正弦波振荡器的组成、工作原理、波形分析和主要参数。

11.掌握单相整流电路、电容滤波电路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集成稳压器的应用。

二、数字部分

考试内容

1.逻辑代数基本定理定律、逻辑函数化简;2.TTL、CMOS逻辑门电路功能、主要参数、门电路接口和带负载问题;3.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编码器、译码器、加法器、数据选择器和数值比较器等常用组合电路的逻辑功能及应用;4.D、JK触发器的逻辑功能、时序图及应用;5.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计数器和寄存器等常用时序电路逻辑的功能及应用;6.存储器和可编程逻辑器件基本概念、工作原理、主要参数;7.单稳态触发器、施密特触发器、多谐振荡器、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特点、主要参数及应用;8.数模与模数转换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特点、主要参数及应用。

考试要求

1.掌握逻辑代数的基本定理和定律;逻辑函数的代数化简法、卡诺图化简法。

2.理解输入和输出高低电平、噪声容限、扇出系数、TTL电平、COMS电平、OC门、OD门、三态门、传输门等概念;掌握典型TTL、CMOS门电路的主要参数和使用方法。

3.掌握组合电路的特点、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掌握编码器、译码器、加法器、数据选择器和数值比较器等常用组合电路的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

4.掌握D、JK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其描述方法、触发器时序图。

5.掌握时序电路的特点、描述方法和分析方法;掌握计数器、寄存器等常用时序电路的工作原理、逻辑功能及使用方法,掌握同步时序电路的设计方法。

6.理解ROM、RAM的电路结构、工作原理和扩展存储容量的方法;了解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基本特征、电路结构及编程原理。

7.理解施密特触发器、单稳态触发器和多谐振荡器的特点、主要参数;掌握555定时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8.理解常见的D/A和A/D转换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及应用。了解D/A、A/D转换器的功能及主要参数。

参考书目:

《电子技术基础》康华光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第三版

考试科目:电路原理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一、电路变量、电路模型和基本电路定律(●掌握,◎理解,○了解)

概念:

●电路模型,电荷,电流,电压,功率,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电阻的数学模型与特性,电导,电压源和电流源,受控源,结点,支路和回路,开路和短路,输入电阻。

原理:

●欧姆定律,KCL和KVL。

方法及运用:

●电源等效变换,电阻的串并联,电阻的星接与角接,电源的串并联,电源的等效变换,电压分配公式和电流分配公式。

●利用电源等效变换简化电路。

二、直流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概念:

●参考结点,结点电压,网孔与网孔电流,回路与回路电流,超级结点与超级回路,线性电路,非线性电路,齐性和可加性。

◎电导矩阵,平面电路和非平面电路。

原理:

●叠加定理,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

方法及运用:

●回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结点法,直流电路中的最大功率传输。

○2b法确定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

三、含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分析

概念:

●理想运算放大器模型,虚短和虚断。

方法及运用:

●典型线性电路的分析,例如:反相电路和非反相电路,加法器和减法器,电压跟随器,运放的级联。

◎积分器,微分器。

四、线性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

概念:

●理想电容器的模型与伏安特性,理想电感器的模型与伏安特性;一阶电路,二阶电路,初始条件,换路,时间常数;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及全响应,强制响应和自由响应。

原理:

●换路定律。

方法及运用:

●三要素法求一阶电路的全响应。

◎电感与电容中的储能,电感及电容的串并联。

○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及其经典求解方法。

五、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概念:

●正弦量及其三要素,正弦量的相位差,有效值,相量和相量图;阻抗,电抗,导纳,电纳,有功与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复功率,共轭阻抗匹配。

◎瞬时功率。

○正弦函数激励下的强制响应,复激励函数及其响应。

原理:

●戴维南定理及交流电路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方法及运用:

●复变函数知识:复数及其代数运算,相量运算。阻抗(导纳)的串并联,R,L和C的相量形式,KCL和KVL的相量形式;相量法,正弦稳态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如结点法、网孔法等。

◎正弦转换为余弦,交流电路功率的测量。

○正弦激励函数和复激励函数的强制响应。

六、谐振与频率响应

概念:

●串并联谐振,串并联谐振频率,带宽,品质因数。

◎选择性,滤波器

方法及运用:

●RLC串并联谐振电路的特性与曲线。

◎混联电路的谐振。

七、含有互感耦合的电路分析

概念:

●互感及互感电压,同名端,耦合系数,线性变压器及反映阻抗,理想变压器及变比。

方法及运用:

●含有互感电路的分析,去耦法,理想变压器的变压与变流,理想变压器的阻抗匹配。

◎分别从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看进去的戴维南等效电路。

八、三相电路

概念:

●对称三相电路,双下标符号,三相电源,三相负载,三相三线制,三相四线制,Δ/Y和Y/Δ电路的转换,Y-Y连接方式,Y-Δ连接方式,三相电压,三相电路的功率。

◎不对称三相电路。

方法及运用:

○一相等效电路法,两表法测三相三线制系统的功率。

九、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

概念:

●非正弦周期电流与电压,傅立叶级数的三角形式,谐波,非正弦周期电压与电流的有效值及平均功率。

方法与运用:

●谐波分析法。

◎滤波与滤波器。

○傅立叶分解。

十、拉普拉斯变换

概念:

●拉普拉斯变换,单位冲击函数,传递函数,R、L、C的运算阻抗,频域运算电路,零点,极点。

◎冲击响应。

○卷积,复频率平面及对应的频率响应。

原理:

●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法则。

方法与运用:

●部分分式法及其在拉氏反变换中的运用,频域运算等效电路用来求解时域全响应。

十一、二端口网络

概念:

●二端口网络方程及其Y,Z,H和T参数矩阵。

◎互易二端口,特性阻抗。

方法及运用:

◎二端口网络的传输特性,二端口的等效电路,二端口的连接,级联,串联及并联。

○回转器和负阻抗变换器。

十二、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

概念:

●节点,支路,图,路径,回路,连通图,树,割集,导向图,基本回路,基本割集,增广矩阵,关联矩阵,状态变量,正规树,网络的正规方程。

○增广回路矩阵和基本回路矩阵。

原理:

●KCL和KVL的矩阵形式。

◎特勒根定理。

方法与运用:

●给定网络标准状态方程的列写。

◎节点分析法,直接分析法,阻抗矩阵法。

○矩阵图之间的关系.

十三、简单非线性电路

概念:

●非线性电阻,非线性电容,非线性电感。

○状态空间分析。

方法与运用:

●小信号分析法用来分析简单的非线性电阻电路。

◎伏安特性的组合:串联,并联,电压偏置,电流偏置。

○牛顿-拉夫逊法。

参考书目

《电路》邱关源 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