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大连海事大学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大纲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大纲 >> 2015年大连海事大学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大纲

2015年大连海事大学083000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大纲

考研时间: 2014-11-16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大连海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考试科目:环境化学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一、环境化学概论

主要内容:

环境效应、环境污染、环境化学发展动向、污染物类别及效应

基本要求:

掌握环境污染物的类别、环境效益和影响因素;理解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了解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转化过程,了解环境化学的发展动向。

二、大气环境化学

主要内容:

影响污染物在大气中迁移转化的气象条件和大气化学反应;大气稳定度;影响污染物迁移的因素;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硫、自由基等污染物的大气化学反应;臭氧损耗;酸性降水;温室效应;大气颗粒物。

基本要求:

掌握大气的层结结构、大气稳定度的判定、逆温的概念及影响大气污染物迁移的因素;了解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理解大气中重要自由基的来源;了解氮氧化物、碳氢化物的转化;理解重要污染物参与光化学烟雾和硫酸型烟雾的形成过程和机理;了解天然降水pH的计算;了解酸雨、温室效应及臭氧破坏等全球性问题;掌握臭氧层破坏机理;理解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与消除、粒径分布和化学组成、大气颗粒物的三模态、PM2.5.

三、水环境化学

主要内容:

天然水的基本特征组成;水体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水体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

基本要求:

了解水中污染物存在形态及分布,我国水中优先控制污染物黑名单。了解天然水的基本性质,理解和掌握无机污染物在水环境中的配合作用、氧化-还原作用、沉淀和溶解、水体颗粒物的吸附作用等基本原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颗粒物在水环境中聚集和吸附-解吸的基本原理;掌握有机物在水体中的迁移转化过程和分配系数、挥发、水解和生物降解速率的计算方法,了解各类水质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围;了解水体富营养化的机理及湖泊富营养化控制途径。

四、土壤环境化学

主要内容:

土壤组成与性质(吸附、酸碱性、缓冲性及氧化还原性质);污染物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及其机制(重金属、氮磷);土壤中农药的迁移(典型的迁移过程)。

基本要求:

了解土壤的组成与性质,土壤的粒级与质地分组特性;了解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的迁移特点、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掌握土壤的吸附、酸碱性和氧化还原特性及其应用;理解土壤中农药迁移的基本特性,扩散质体,流动吸附与分配作用;了解典型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以及有机氯农药有机磷农药。

五、化学物质的生物效应与生态效应

主要内容:

污染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转运及消除,污染物质的生物富集、放大和积累;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无机物质的生物转化;污染物质的毒性;典型污染物质的转化与效应。

基本要求:

了解物质透过细胞膜的形式,物质在生物体内的转运,生物转化及消除;掌握生物蓄积,生物富集、生物放大和生物积累作用;了解耗氧有机污染物和有毒有机污染物的生物降解途径、氮硫的微生物转化,重金属元素的微生物转化;了解典型污染物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化效应;掌握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及其在环境各圈层中的转归与效应。

参考书目:

《环境化学》戴树桂 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10月第2版

考试科目:环境保护概论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生态学基础

考试内容

当前环境问题环境科学的内容和分科生态学定义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结构和类型生态系统的功能生态平衡的概念、影响因素、失调标志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考试要求

1.了解当前主要环境问题;

2.理解环境科学的定义、内容和学科

3.掌握生态学定义、基本概念

4.理解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类型

5.掌握生态系统的功能;

6.理解生态平衡稳定因素、平衡因素及失调标志、生态平衡恢复与再建技术;

7.了解生态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环境保护与资源保护

考试内容

环境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环境与发展的对策

基本概念自然资源的分类土地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生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考试要求

1.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容、意义;

2.了解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

3.了解环境保护与资源保护的基本概念、自然资源的分类;

4.了解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矿产资源的利用与保护。

三、大气污染及其防治

考试内容

大气污染的含义环境空气的质量标准大气污染源主要大气污染物及其发生机制

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大气污染的防治技术

考试要求

1.了解大气污染的含义;

2.理解环境空气的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综合排放等重要排放标准;

3.了解大气污染源,理解主要大气污染物及其发生机制;

4.理解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动力因子和气象热力因子;

5.掌握大气污染的各种防治技术。

四、水污染及其防治

考试内容

水质指标水质标准水体污染源废水的成分和性质水体自净作用水环境容量水污染防治的原则废水处理技术及流程污泥处理技术废水再利用

考试要求

1.了解水质指标、理解水质标准

2.了解水体污染源、废水成分和性质;

3.理解水体自净作用与水环境容量;

4.理解水污染防治的原则;

5.掌握废水、污泥处理技术,废水处理流程;

6.了解废水的再利用。

五、土壤环境污染防治与土壤生态保护

考试内容

土壤的环境元素背景值土壤环境容量土壤环境污染的影响因素土壤生态保护与土壤退化的防治土壤环境质量评价、规划与管理

考试要求

1.理解土壤的环境元素背景值,掌握土壤环境容量计算;

2.了解土壤环境污染及其影响因素,掌握污染防治技术;

3.了解土壤退化原因、退化类型,理解防治技术;

4.掌握土壤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理解土壤的规划与管理。

六、声学环境保护

考试内容

环境噪声的特征噪声源噪声评价指标和方法噪声污染控制技术声学环境综合整治对策

考试要求

1.了解环境噪声的特征;

2.了解环境噪声源及类型;

3.掌握噪声评价指标和方法;

4.掌握噪声污染控制技术;

5.了解声学环境综合整治对策。

七、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和利用

考试内容

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和利用的基本概念和原则工矿业固体废物的利用和处理、处置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和利用城市垃圾的处理、处置和利用

考试要求

1.理解固体废物的处理、处置和利用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2.掌握工矿业固体废物的利用和处理、处置;

3.掌握危险废物的处理、处置和利用;

4.掌握城市垃圾的处理、处置和利用。

八、其他物理性污染及防治

考试内容

放射性污染与防治电磁辐射污染与防治光污染与防治热污染与防治

考试要求

1.了解放射性污染与防治技术

2.了解电磁辐射污染与防治技术;

3.了解光污染与防治技术;

4.了解热污染与防治技术。

九、环境质量评价

考试内容

环境质量评价类型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程序现状评价的内容和方法环境影响评价程序环境影响评价类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

考试要求

1.了解环境质量评价类型;

2.理解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程序;

3.了解现状评价的内容和方法

4.理解环境影响评价程序;

5.掌握环境影响评价类型、方法;

6.了解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

十、环境管理

考试内容

环境管理基本概念环境管理理论基础环境管理基本职能环境管理类型及内容环境管理技术方法和管理制度中国环境管理对策和发展

考试要求

1.理解环境管理基本概念;

2.掌握环境管理理论基础;

3.了解环境管理基本职能;

4.理解环境管理类型及内容;

5.掌握环境管理技术方法和管理制度;

6.了解中国环境管理对策和发展。

十一、环境经济

考试内容

环境经济学研究对象环境经济学研究内容、特点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环境保护经济手段

考试要求

1.了解环境经济学研究对象,了解环境经济学研究内容、特点;

2.理解环境保护经济效益,掌握环境保护经济手段。

十二、环境法

考试内容

环境法的使用范围环境管理体制环境法的基本原则环境法的基本制度

考试要求

1.了解环境法的使用范围;

2.了解环境管理体制;

3.掌握环境法的基本原则;

4.理解环境法的基本制度。

十三、环境标准

考试内容

环境质量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污染物控制技术标准污染物劲爆标准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的原则和方法

考试要求

1.理解环境标准的种类和作用;

2.理解制定环境质量标准的原则和方法。

十四、环境监测

考试内容

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内容和分类环境监测的原则环境监测中污染物分析方法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

考试要求

1.了解环境监测的基本概念、内容和分类;

2.理解环境监测的原则;

3.掌握环境监测中污染物分析方法;

4.理解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

5.理解环境监测的质量控制。

参考书目:

《环境保护概论》 林肇信 高等教育出版社

考试科目:环境监测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一、基础知识

考试内容

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的分类环境监测的特点环境优先污染物中国环境标准体系标准和技术法规的关系监测技术分类水质标准大气标准固体废物控制标准

考试要求

1.理解环境监测的概念、工作内容、分类、特点;

2.了解环境监测的特点、环境优先污染物;

3.掌握中国环境标准体系,了解标准和技术法规的关系,理解水质标准、大气标准、固体废物控制标准的制定特点;

4.掌握监测技术分类。

二、水和废水监测

考试内容

水污染监测的对象监测项目水质监测分析方法排污总量测量方法水质监测方案制订水质监测方案制订水污染源监测方案制订水样的采集和保存水样的运输与保存水样的预处理物理指标检验金属化合物的测定非金属无机化合物的测定有机污染物的测定底质和活性污泥性质测定

考试要求

1.了解水污染监测的对象和项目;

2.掌握水质监测方案制订;

3.掌握水质监测分析方法;

4.掌握水样的采集和保存、运输与保存、水样的预处理;

5.了解物理指标检验;

6.理解金属化合物的测定、非金属无机化合物的测定、有机污染物的测定、底质和活性污泥性质测定。

三、空气和废气监测

考试内容

空气污染基本知识空气中的污染物及其存在状态空气中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点空气中污染物浓度表示方法空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订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采样仪器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质的测定颗粒物的测定降水监测污染源监测

考试要求

1.了解空气污染基本知识、空气中的污染物及其存在状态、空气中污染物的时空分布特点、空气中污染物浓度表示方法;

2.掌握空气污染监测方案的制订方法,尤其是项目确定、采样点布设、采样频率和时间的确定、质量保证;

3.理解空气样品的采集方法和采样仪器;

4.掌握气态和蒸气态污染物质的测定、颗粒物的测定、降水监测、固定和流动污染源监测;

5.掌握空气污染指数计算。

四、固体废物监测

考试内容

固体废物的定义和分类危险废物的定义和鉴别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生活垃圾的特性分析有害物质的毒理学研究方法

考试要求

1.了解固体废物的定义和分类;

2.理解危险废物的定义和鉴别;

3.了解固体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

4.了解生活垃圾的特性分析、有害物质的毒理学研究方法。

五、环境污染生物监测

考试内容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生物样品的预处理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考试要求

1.了解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分布特征;

2.了解生物样品的采集和制备及预处理;

3.了解生物样品污染物的测定方法。

六、物理性污染监测

考试内容

分贝、声功率级、声强级和声压级噪声的叠加和相减响度和响度级计权声级等效连续声级、噪声污染级和昼夜等效声级噪声的频谱分析噪声测量噪声标准城市环境噪声监测方法工业企业噪声监测方法照射量和剂量放射性监测方法

考试要求

1.理解分贝、声功率级、声强级和声压级、响度和响度级、计权声级、等效连续声级、噪声污染级和昼夜等效声级的定义;

2.掌握噪声的叠加和相减;

3.了解噪声的频谱分析;

4.理解噪声测量方法;

5.了解噪声标准;

6.理解城市环境噪声监测方法、工业企业噪声监测方法;

7.了解环境放射性监测基础知识,了解放射性监测方法。

七、监测过程的质量保证

考试内容

质量保证的内容监测实验室基础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和结果表示实验室质量保证标准分析方法和分析方法标准化环境标准物质环境监测管理

考试要求

1.理解质量保证的内容;

2.了解监测实验室基础

3.掌握监测数据的统计处理和结果表述;

4.掌握实验室内、实验室间质量控制的所有方法;

5.理解标准分析方法和分析方法标准化,了解实验室间的协作试验;

6.理解环境标准物质,了解标准物质的制备和定值;

7.了解环境监测管理的内容和原则。

参考书目:

《环境监测》奚旦立 高等教育出版社

考试科目:无机化学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一、气体

考试内容

概念:气体的基本特征,理想气体,实际气体。

原理: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混合气体中组分气体的分压定律,真实气体状态方程。

考试要求

1掌握气体的基本特征,理想气体及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混合气体中组分气体的分压定律计算,了解分体积定律的内容及计算。

2理解真实气体状态方程及计算。

二、热化学

考试内容

概念:状态函数,热力学第一定律,焓,系统、环境、相、焓变,标准摩尔生成焓。

原理:热力学第一定律,Hess定律。

方法及应用:状态函数法,化学反应焓变的计算。

考试要求

1掌握状态函数,热力学第一定律,焓和状态函数法。

2理解系统、环境、相、焓变,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燃烧焓,Hess定律的相关内容。

3能够熟练利用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燃烧焓进行化学反应焓变的计算。

三、化学动力学

考试内容

概念:化学反应速率,反应级数,反应速率常数,反应机理,活化能的概念,催化剂,催化作用。

原理:质量作用定律,Arrhenius方程式,反应速率的有效碰撞理论,活化络合物理论。

方法及应用:反应速率方程式,复杂反应的反应机理。

考试要求

1掌握化学反应速率,反应级数,质量作用定律,Arrhenius方程式的相关内容

2理解反应速率常数,反应机理,反应速率的有效碰撞理论,活化络合物理论,复杂反应的反应机理,

3了解活化能的概念,催化剂,催化作用。

4掌握一级反应速率及Arrhenius方程的相关计算。

四、化学平衡

考试内容

概念:化学平衡,标准平衡常数,Gibbs函数。

原理: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反应商判据,LeChatelier原理。

方法及应用:反应标准Gibbs函数变的简单计算,平衡组成计算,利用Gibbs函数变判断反应的进行方向和程度。

考试要求

1掌握化学平衡,标准平衡常数,Gibbs函数和化学反应自发性的反应商判据。能够进行化学平衡常数计算,能够对反应标准Gibbs函数变的简单计算

2理解LeChatelier原理,

3熟练利用Gibbs函数变判断反应的进行方向和程度。

五、酸碱平衡

考试内容

概念:质子酸、碱,共轭酸碱对,离子效应,Lewis酸、碱,水的解离平衡,弱酸弱碱。

原理:同离子效应,缓冲溶液。

方法及应用:强酸、碱的PH计算,一元弱酸、碱的解离平衡计算,一元弱酸、碱盐的水解平衡及计算。同离子效应的计算,多元弱酸、碱的解离平衡计算。

考试要求

1掌握质子酸、碱,共轭酸碱对,离子效应,Lewis酸、Lewis碱及同离子效应。

2掌握强酸、碱的PH计算,一元弱酸、碱的解离平衡计算,一元弱酸、碱盐的水解平衡及计算。

3理解水的解离平衡,弱酸弱碱,缓冲溶液的原理,及同离子效应的计算,了解多元弱酸、碱的解离平衡计算方法。

六、沉淀-溶解平衡

考试内容

概念:溶度积,难溶强电解质的沉淀和溶解平衡,溶解度。

原理:溶度积规则,同离子效应,盐效应,分布沉淀,ph对溶解度的影响,配合物对溶解度的影响。

方法及应用:难溶强电解质的溶解度计算,标准溶度积常数计算,同离子效应的计算,分布沉淀的计算,沉淀的转化计算。

考试要求

1掌握溶度积,难溶强电解质的沉淀和溶解平衡概念和溶度积规则。

2理解溶解度,同离子效应,盐效应,分布沉淀,ph对溶解度的影响。

3掌握难溶强电解质的溶解度计算,标准溶度积常数计算。

4熟练理解和掌握离子效应的计算,分布沉淀的计算,沉淀的转化计算。

七、氧化还原反应平衡

考试内容

概念:氧化值,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标准电极电位,标准电动势,原电池,电解池。

原理:Nernst方程(电极、电池),原电池的最大功与Gibbs函数,标准氢电极,甘汞电极。

方法及应用:O-R反应方程式的配平,Nernst方程的简单计算,电极电势的应用,元素电势图及应用。

考试要求

1掌握氧化值,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标准电极电位,标准电动势概念,理解原电池,电解池等基本概念。

2掌握Nernst方程(电极、电池),理解原电池的最大功与Gibbs函数,了解标准氢电极,甘汞电极。

3掌握O-R反应方程式的配平,Nernst方程的相关计算,电极电势的应用计算和元素电势图的应用计算。

八、原子结构

考试内容

概念:Bohr理论,波粒二象性,波函数,原子轨道,氢原子基态、激发态,电子云,四个量子数的名称、符号、取值和意义,Schrodinger方程,径向分布函数,原子半径,s,p,d原子轨道与电子云的形状和空间伸展方向,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

原理:多电子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构造原理(最低能量原理、Pauli不相容原理、Hond规则),能级分裂,屏蔽效应,钻穿效应。

方法及应用:氢原子光谱和能级,核外电子的排步规律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区、结构特征、元素性质周期性(有效核电核、原子半径电子亲和能、电负性)。

考试要求

1掌握Bohr理论,波粒二象性,波函数,原子轨道,氢原子基态、激发态,电子云,四个量子数的名称、符号、取值和意义。

2掌握多电子原子轨道近似能级图,构造原理(最低能量原理、Pauli不相容原理、Hond规则)。

3理解Schrodinger方程,径向分布函数,原子半径,s,p,d原子轨道与电子云的形状和空间伸展方向,电离能,电子亲和能,电负性等相关概念,以及能级分裂,屏蔽效应,钻穿效应等的基本原理。

4掌握氢原子光谱和能级,核外电子的排步规律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区、结构特征。

九、分子结构

考试内容

概念: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杂化轨道,分子轨道,键级,键能,键长,键角,键矩,价键理论,共价键的特点,共价键的类型,杂化轨道的类型,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成键分子轨道,反键分子轨道,非键分子轨道,键极性。

原理:杂化轨道理论对简单分子、多原子离子几何构型的解释,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言分子结构。分子轨道理论,原子轨道与分子轨道对称性。

方法及应用:第二周期同核双原子分子的能级图(N2,O2),异核双原子分子(HF,CO)。

考试要求

1熟练掌握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杂化轨道,分子轨道,键级,键能,键长,键角,键矩等基本概念。掌握杂化轨道理论对简单分子、多原子离子几何构型的解释,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言分子结构,以及第二周期同核双原子分子的能级图(N2,O2),异核双原子分子(HF,CO)的能级图。

2理解价键理论,共价键的特点,共价键的类型,杂化轨道的类型,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成键分子轨道,反键分子轨道,非键分子轨道等概念和原理。

3能够利用杂化轨道理论对一些分子的空间几何构型进行解释。能够利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对一些分子的空间几何构型进行分析和判断。

3能够根据分子轨道理论进行分子键级的计算。

十、固体结构

考试内容

概念:晶体结构特征,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氢键,晶格,晶胞,晶胞参数,晶系及型式,离子晶体的结构(AB型),金属晶体三种密堆积结构,晶体缺陷。

原理:密堆积理论,金属键的能带理论,Born-Haber循环,金属键的电子海模型,

方法及应用:分子的偶极矩,分子极化率,分子间相互作用,离子半径与配位数,晶格能,离子极化,Born-Lande公式,卡普钦斯基公式,层状晶体。

考试要求

1掌握晶体结构特征,离子晶体,金属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氢键等基本概念。密堆积理论。

2理解晶格,晶胞,晶胞参数,晶系及型式,离子晶体的结构(AB型),金属晶体三种密堆积结构等重要概念。理解金属键的能带理论,Born-Haber循环,以及离子半径与配位数关系,晶格能,离子极化。

3了解Born-Lande公式,卡普钦斯基公式

十一、配合物结构

考试内容

概念:配合物,配合物磁性,内轨型配合物,外轨型配合物,分裂能,配对能,配合物的异构。

原理:配合物的命名,配合物的价键理论,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八面体场)。

方法及应用:中心离子价电子排布,配合物的几何构型和中心离子杂化轨道的关系,八面体场中d电子排布,八面体场中d轨道的能级分裂,d-d跃迁,配合物的离解平衡,晶体场稳定化能,配合物的分子轨道理论。

考试要求

1掌握配合物,配合物磁性,配合物的命名,配合物的价键理论,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八面体场)。掌握中心离子价电子排布,配合物的几何构型和中心离子杂化轨道的关系,八面体场中d电子排布规律。

2理解内轨型配合物,外轨型配合物,分裂能,配对能等重要概念,以及配合物的晶体场理论(八面体场),

3了解晶体场稳定化能及计算,配合物的分子轨道理论。

十二、S区元素

考试内容

原理: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通性,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氢化物、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盐,Li和Be的特殊性,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物理性质,

方法及应用:对角线规则,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碱性强弱的变化规律,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重要盐类的溶解性和稳定性,

考试要求

1掌握该区元素的重要化学性质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特别是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氢化物、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盐的相关化学性质以及Li和Be的特殊性,

2理解对角线规则,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的氢氧化物碱性强弱的变化规律,

十三、p区元素

考试内容

原理:p区元素通性,硼族元素通性,碳族元素通性,氮族元素通性,氧族元素通性,卤素的通性,硼族元素的单质与化合物,硼的氢化物、含氧化合物、卤化物、氮化物,铝的单质和化合物:氧化铝和氢氧化铝、铝的卤化物、铝的含氧酸盐,碳族元素的概述,碳、硅的单质及主要化合物的性质,硅与硼的相似性,锡和铅的化合物,氮分子的结构和稳定性,氨的结构和性质,铵盐的性质,氮的化合物包括氢化物,氧化物,含氧酸(硝酸、亚硝酸,硝酸根)及其盐,磷的化合物包括磷的氢化物,氧化物,磷的含氧酸及其盐,磷的卤化物,As,Sb,Bi的氧化物、氢氧化物和含氧酸、硫化物,氧族元素氧、硫及其化合物,硫的含氧酸及其盐,卤素单质的制备和性质,卤化氢的还原性、酸性稳定性,卤素的含氧酸及其盐的酸性、稳定性,溴和碘的含氧酸性质,稀有气体的概述,稀有气体的单质和化合物,

方法及应用:p区元素化合物的性质递变规律。铵盐、硝酸盐、氢卤酸性稳定性及变化规律,卤素含氧酸及其盐的酸性、稳定性的变化规律,

考试要求

1重点掌握B,C,N,O,Cl,Br,I等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化学反应方程式。

2重点掌握铵盐、硝酸盐、氢卤酸性稳定性及变化规律,以及卤素含氧酸及其盐的酸性、稳定性的变化规律。

十四、d区元素

考试内容

原理:过渡元素的通性,Cr的电势图,Cr(III)和Cr(VII)化合物的酸碱性,锰的电势图,Mn(II),Mn(IV),Mn(VI)和Mn(VII)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Fe(II,III),Co(II,III)和Ni(II,III)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反应,铜的氢氧化物,氧化物,重要的铜盐的性质,铜的配合物,银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的性质银的重要配合物,氢氧化锌的性质,水溶液中锌离子的重要反应以及锌的重要配合物,

考试要求

1掌握过渡元素的通性以及外层电子排布特点。

2掌握Cr,Mn等元素及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及主要反应方程式。

参考书目:

《无机化学》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4版)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