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大连海事大学085201机械工程考研大纲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大纲 >> 2015年大连海事大学085201机械工程考研大纲

2015年大连海事大学085201机械工程考研大纲

考研时间: 2014-11-16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大连海事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学位)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考试科目:机械设计基础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第一部分机械原理

一、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

考试内容

运动副及其分类、平面机构运动简图、平面机构自由度、速度瞬心及其在机构速度分析上的应用。

考试要求

1.掌握运动副的含义,平面运动副的分类;

2.了解平面机构运动简图中运动副和构件的表示符号和表示方法;

3.掌握平面机构自由度的意义,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的形式;

4.正确判断和处理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虚约束,进行平面机构自由度的计算,并能判断机构是否具有确定相对运动;

5.了解速度瞬心的含义和求法;能用速度瞬心法求平面机构的速度。

二、平面机构的力分析、机械效率及自锁

考试内容

平面机构中构件的惯性力、运动副中的摩擦力、机械的效率及自锁。

考试要求

1.了解平面连杆机构动态静力分析数学模型的建立思路;

2.掌握运动副中摩擦力的确定、计入运动副摩擦时的机构静力分析方法;

3.掌握机械效率及计算方法,深入理解机械自锁概念,能通过力分析或效率分析进行机械自锁性判别和自锁条件的建立。

三、机械的平衡

考试内容

刚性转子平衡的方法和平衡的计算;刚性转子平衡的实验;平面机构的平衡。

考试要求

1.了解刚性转子平衡的一般原理和方法;

2.了解平面机构平衡的原理和方法。

四、机械运转速度波动的调节

考试内容

机械运转速度波动调节的目的和方法、飞轮设计的近似方法、飞轮主要尺寸的确定。

考试要求

1.了解周期性速度波动和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概念,平均角速度和不均匀系数的概念;周期性速度波动和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概念;

2.了解周期性速度波动和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原因和调节意义;平均角速度和不均匀系数的计算方法;

3.理解机械中安装飞轮的作用,飞轮的设计、主要尺寸确定。

五、平面连杆机构设计

考试内容

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其应用、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特性、平面四杆机构的设计。

考试要求

1.识别铰链四杆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其演化机构;

2.掌握曲柄存在条件、急回特性、压力角、传动角和死点位置;

3.正确判断平面四杆机构有无曲柄及其类型;利用作图法确定平面四杆机构的极限位置、最小传动角以及死点位置;能计算平面四杆机构的极位夹角、行程速比系数和最小传动角;

4.能用作图法按给定的行程速比系数或连杆位置进行平面四杆机构设计。

六、凸轮机构及其设计

考试内容

凸轮机构的类型和应用、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凸轮机构的压力角、图解法设计凸轮轮廓。

考试要求

1.掌握凸轮机构的组成和基本类型;

2.掌握凸轮与从动件的相互运动关系,凸轮的基圆、推程运动角、远休止角、回程运动角、近休止角和从动件的推程、回程及动程的含义;

3.了解等速运动、等加速等减速运动和简谐运动的位移线图绘制;

4.理解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原理;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凸轮理论轮廓曲线和实际轮廓曲线的设计;

5.了解凸轮机构压力角和基圆半径的关系,滚子半径的选择。

七、齿轮机构

考试内容

齿轮机构的特点和类型、齿廓实现定角速比传动条件、渐开线齿廓、齿轮各部分名称及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基本尺寸、渐开线标准齿轮的啮合、渐开线齿轮的切齿原理、根切、最少齿数及变位齿轮、直齿锥齿轮机构、蜗杆传动。

考试要求

1.掌握齿轮传动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2.掌握齿廓啮合基本定律的意义;

3.掌握渐开线的形成和性质,渐开线齿轮传动特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计算,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连续传动条件和重合度,标准中心距;

4.了解轮齿切齿原理和加工方法,掌握根切现象及不产生根切时的最少齿数,变位齿轮的概念;

5.了解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啮合特点,斜齿圆柱齿轮法面、端面参数的换算及几何尺寸计算,正确啮合条件,当量齿数概念;

6.了解直齿锥齿轮传动形式、啮合特点、背锥、当量齿轮的概念;

7.了解蜗杆传动的特点和类型。掌握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及几何尺寸计算。掌握蜗杆、蜗轮转向与轮齿旋向之间的关系。

八、轮系及其设计

考试内容

轮系的类型、定轴轮系及其传动比、周转轮系及其传动比、复合轮系及其传动比、轮系的应用。

考试要求

1.掌握轮系的概念及轮系的类型;

2.掌握定轴轮系传动比计算及首、末轮转向关系的确定;

3.掌握周转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4.了解混合轮系中基本轮系的划分方法,混合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九、其他常用机构

考试内容

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

考试要求

了解棘轮机构、槽轮机构、不完全齿轮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及运动特点、适用场合和设计要点。

第二部分机械设计

一、机械零件设计概论

考试内容

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机械零件的工作能力计算准则、载荷及应力、静应力作用下的强度问题、变应力作用下的疲劳强度问题及接触应力、机械零件的耐磨性、机械制造常用材料及选择。

考试要求

1.了解机械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和常用的计算准则;

2.了解掌握机械零件的设计计算和校核计算概念;

3.了解机械零件的常用材料及材料的选用原则;

4.了解机械设计标准化的概念及意义;

5.掌握变应力基本参数的物理意义,对几种典型的稳定变应力,应熟练的掌握其循环特征和应力特点,能绘出图谱;

6.计算应力与许用应力,安全系数与许用安全系数;

7.掌握疲劳极限概念、疲劳曲线及其方程的应用、材料无限寿命疲劳极限和有限寿命疲劳极限的确定方法;

8.掌握塑性材料简化极限应力图的绘制和应用。对于在非对称循环应力下工作的零件,应能在该图上找到工作应力点和求出极限应力点,判断零件可能发生的失效形式;

9.了解各种摩擦状态及其特点;

10.了解磨损的过程及磨损的常见形式。

二、螺纹联接与螺旋传动

考试内容

螺纹参数、螺旋传动的受力分析、效率和自锁、常用螺纹、螺纹连接的基本类型及螺纹紧固件、螺纹连接的预紧和防松、螺纹连接的强度计算、提高螺纹连接强度的措施。

考试要求

1.掌握螺纹和螺纹连接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2.掌握螺纹副的受力分析、自锁条件;

3.了解螺旋传动的效率计算,影响螺旋传动效率的因素;

4.了解螺纹连接的应力分析和失效形式、强度计算;

5.了解螺纹连接的结构设计。

三、键、花键、销联接

考试内容

键连接、花键连接、销连接。

考试要求

1.了解键连接、花键连接、销连接的类型、特点和应用;

2.了解键连接的受力分析、应力分析和失效形式,普通平键连接的选择和校核计算。

四、带传动和链传动

考试内容

带传动的类型和应用、带传动的受力分析、带传动的应力分析、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传动比、带传动的计算、带轮的结构、链传动的特点和应用、链条和链轮、链传动的运动分析和受力分析、链传动的主要参数及选择、滚子链传动的计算、链传动的润滑和布置。

考试要求

1.了解带传动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应用,普通V带的类型、结构和标准型号,V带的公称长度、节宽及相对高度,V带轮的基准直径等概念;

2.掌握带传动打滑条件,带传动的失效形式,紧边和松边拉力与有效圆周力的关系,影响带传动能力的主要因素,理解带传动的打滑和弹性滑动现象、带传动的应力变化情况、最大应力点出现位置及其最大应力值;

3.了解V带传动中基本额定功率的意义,V带传动中小带轮直径、带速、中心距、小带轮包角和带根数的选择,V带传动的设计;

4.了解链传动的特点和应用,链条的接头型式,链节距对传动能力的影响。

五、齿轮传动

考试内容

轮齿的失效形式、齿轮材料及热处理、齿轮传动的精度、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作用力及计算载荷、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齿面接触强度计算、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轮齿弯曲强度计算、设计圆柱齿轮时材料和参数的选取、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直齿锥齿轮传动、齿轮的构造、齿轮传动的润滑和效率

考试要求

1.掌握轮齿失效形式的分析,防止齿轮产生各种失效的措施,了解齿轮材料、热处理及齿面硬度的选择方法;

2.掌握直齿圆柱齿轮的受力分析,名义载荷与计算载荷的含义和关系,了解影响载荷系数的因素;

3.了解在一对齿轮传动中,接触应力和弯曲应力的变化特征,影响接触应力和弯曲应力的主要因素,根据计算准则正确选用接触疲劳强度和弯曲疲劳强度的计算式、设计计算时主要参数的选择;

4.能画出斜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图及计算各分力;应用齿轮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和弯曲疲劳强度的设计式或校核式,设计齿轮尺寸或校核齿轮强度,设计后会配凑中心距、法面模数、分度圆直径、螺旋角和齿数;

5.能画出锥齿轮传动的受力分析图及计算各分力;

6.了解齿轮传动的润滑方式和润滑油的选择方法,齿轮结构型式的选择原则和设计的方法。

六、蜗杆传动

考试内容

蜗杆传动的特点和类型、圆柱蜗杆传动的主要参数和几何尺寸、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材料和结构、圆柱蜗杆的受力分析、圆柱蜗杆传动的强度计算、圆柱蜗杆传动的效率、润滑和热平衡计算。

考试要求

1.了解蜗杆传动的特点和类型,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中间平面的含义,蜗杆分度圆直径取标准值的意义,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几何尺寸计算;

2.掌握普通圆柱蜗杆传动各分力的计算和方向的判别方法,了解蜗杆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蜗杆、蜗轮常用材料的选择原则和防止失效的方法,根据计算准则,正确选用接触疲劳强度和弯曲疲劳强度的设计式或校核式进行强度计算;

3.了解蜗杆传动的效率计算,润滑方法和润滑油的选择,热平衡的计算及采用冷却的措施,蜗杆、蜗轮的结构。

七、滑动轴承

考试内容

滑动轴承的类型和结构型式、轴瓦和轴承衬材料、润滑剂和润滑装置、非液体摩擦滑动轴承的计算。

考试要求

1.了解滑动轴承按摩擦状态的分类,滑动轴承的特点和应用;

2.了解对轴瓦结构、材料的要求,非液体润滑径向滑动轴承的失效形式,非液体润滑径向滑动轴承的计算准则、校核计算;

3.了解滑动轴承的润滑方式、润滑剂的选择;

八、滚动轴承

考试内容

滚动轴承的基本类型和特点、滚动轴承的代号、滚动轴承的选择计算、滚动轴承的润滑和密封、滚动轴承的组合设计。

考试要求

1.了解滚动轴承各种类型的特性和应用,滚动轴承代号的含义,滚动轴承类型的选择原则;

2.了解滚动轴承的受力分析、应力分析和失效形式;

3.了解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基本额定动载荷、基本额定静载荷、当量动载荷的含义,当量动载荷的计算,滚动轴承的选择计算;

4.了解滚动轴承组合设计应考虑的问题。

九、轴

考试内容

轴的功用和类型、轴的材料、轴的结构设计、轴的强度计算、轴的刚度计算。

考试要求

1.了解转轴、心轴、传动轴的定义,轴的计算准则,轴上零件载荷的简化方法,折算系数的含义;

2.掌握轴的结构设计应考虑的内容,能正确进行轴的结构设计;

3.掌握轴在转距和弯矩作用下所受应力的变化特征,轴的失效形式,会用弯扭合成法进行轴的强度校核。

十、联轴器、离合器

考试内容

联轴器、离合器、联轴器和离合器的选择。

考试要求

1.了解联轴器、离合器的种类和特点;

2.了解联轴器、离合器的选择计算法。

十一、弹簧

考试内容

弹簧的种类及应用、螺旋圆柱弹簧的设计计算。

考试要求

1.了解圆柱螺旋弹簧的结构、制造、材料及许用应力;

2.了解影响圆柱螺旋压缩拉伸弹簧刚度的因素。

参考书目:

1.《机械原理》孙恒、陈作模、葛文杰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7版

2.《机械设计》濮良贵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8版

考试科目:液压传动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一、液压传动概论

考试内容

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组成部分液压传动的优缺点液压油液的物理性质

考试要求

1.掌握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和液压系统的组成。

2.理解液压传动的基本概念。

3.理解液压传动的优缺点。

4.了解液压油的物理性质

二、液压流体力学基础

考试内容

压力的表示方法及其性质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动量方程流态与雷诺数沿程压力损失局部压力损失薄壁小孔流量公式细长孔流量公式缝隙流流量公式气穴现象液压冲击

考试要求

1.了解压力表示方法及压力单位之间的换算。

2.掌握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动量方程的物理意义及其应用。

3.理解层流、紊流概念及其物理意义。

4.掌握雷诺数方程式及其含义,能判断液体的流态。

5.掌握沿程压力损失、局部压力损失的概念及其计算

6.掌握薄壁小孔、细长孔、缝隙流的流量计算公式

7.了解气穴现象和液压冲击。

三、液压泵和液压马达

考试内容

泵和马达的性能参数的概念各种泵、马达的工作原理及特性各种泵的优缺点及选用

考试要求

1.了解泵和马达的性能参数:压力、流量、排量、转速、转矩、功率、容积效率、机械效率、总效率。

2.了解泵和马达的分类和结构特点。

3.掌握泵和马达的工作原理及其特性。

4.理解困油现象。

5.了解各种泵的优缺点及选用。

四、液压缸

考试内容

液压缸的类型和特点液压缸的典型结构和组成

考试要求

1.掌握液压缸的功能、结构、工作原理及特性。

2.了解液压缸密封的种类。

3.了解液压缸的缓冲装置。

五、液压阀

考试内容

液压阀的功能和分类液压阀口形式液动力卡紧力单向阀换向阀溢流阀减压阀顺序阀平衡阀节流阀调速阀

考试要求

1.了解液压阀的分类和功能。

2.了解液压阀口的形式。

3.理解液压阀中液动力、卡紧力。

4.理解单向阀、液控单向阀的导通原理和换向阀的换向原理。

5.掌握换向阀的中位机能。

6.掌握先导式溢流阀、减压阀和顺序阀的工作原理、区别及应用。

7.了解节流阀、调速阀的特性和工作原理。

六、辅助装置

考试内容

蓄能器过滤器油箱热交换器

考试要求

1.了解各辅助装置的功能和分类。

七、调速回路

考试内容

节流调速回路容积调速回路容积节流调速回路

考试要求

1.理解节流调速回路、容积调速回路、容积节流调速回路的工作原理。

2.了解三种调速回路的机械特性。

3.了解三种调速回路的比较和选用。

八、液压基本回路

考试内容

压力回路快速运动和速度换接回路顺序动作回路

考试要求

1.掌握各种基本回路所具有的功能,功能的实现方法。

2.掌握各种基本回路的元件组成。

3.能画出各种简单的基本回路。

参考书目:

《液压传动》王积伟、章宏甲、黄谊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

考试科目:机械互换性与测量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一、轴孔结合的极限与配合

考试内容

互换性概念的基本内容;互换性的作用;互换性的种类及其应用;尺寸公差配合在图样上的表达方法;光滑极限量规尺寸公差带和量规设计;公差配合的选用原则和方法;滚动轴承的精度和互换性

考试要求

1.理解在机械产品的制造装配和使用过程中,遵循互换性的理由。

2.掌握互换性概念,互换性的作用,互换性的种类。

3.理解轴孔结合的极限与配合的概念,掌握公差配合的选用方法,公差带图的绘制方法。

4.掌握尺寸公差配合在图样上的表达方法,并在图样上正确标注。

5.理解光滑极限量规的作用和分类,掌握光滑极限量规的设计原理和工作量规的设计。

6.理解滚动轴承的精度规定。

7.掌握滚动轴承的配合件尺寸公差。

二、形状和位置公差及检测

考试内容

形位公差的项目符号及其公差带特点;形位公差在图样上的表达方法;形位公差的项目及公差值的选用原则;公差原则的项目符号和意义及动态公差带图;形位误差的测量与评定法

考试要求

1.掌握形位公差的项目符号及其公差带特点,并在图样上正确标注。

2.理解形位误差的测量与评定原理。

3.掌握直线度,平面度的测量与评定法。

4.理解公差原则的项目符号和意义。

5.掌握动态公差带图的绘制。

三、表面粗糙度及检测

考试内容

表面粗糙度的含义及其对机械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表面粗糙度的评定标准和参数;表面粗糙度的测量

考试要求

1.理解表面粗糙度的含义,表面粗糙度对机械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2.掌握表面粗糙度的参数。

3.掌握表面粗糙度的符号,并在图纸上正确标注。

4.理解表面粗糙度的测量方法和原理。

四、零件典型表面的公差配合及检测

考试内容

键与花键,螺纹,圆柱齿轮,圆锥结合的公差配合。

考试要求

1.掌握平键联接的配合类型。

2.掌握矩形花键的配合种类。

3.掌握中径合格性的判断原则。

4.掌握影响齿轮副精度的偏差项目。

5.掌握齿坯的精度包含的内容。

6.掌握圆锥公差的给定方法及其适用的场合。

7.理解零件典型表面的公差配合,掌握键与花键,螺纹,圆柱齿轮,圆锥结合的特点。

五、尺寸链

考试内容

尺寸链的含义与组成,尺寸链的确立和计算方法

考试要求

1.理解尺寸链的含义及其特性。

2.掌握正计算,反计算及中间计算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3.掌握分组法,修配法,调整法解尺寸链的含义和应用场合。

2.掌握极值法解尺寸链。

参考书目: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邢闽芳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第2版

考试科目:机械制造工程学

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一、金属切削的基本要素

考试内容

工件表面的形成方法和成形运动、加工表面和切削用量三要素、刀具角度、切削层参数与切削方式、刀具材料。

考试要求

1.掌握工件表面的形成方法和成形运动、加工表面和切削用量三要素;

2.掌握刀具切削部分的组成、刀具角度参考平面;

3.掌握主剖面参考系、法剖面参考系、进给切深剖面参考系中的标注角度,并应会在平面图上标注;

4.掌握刀具的参考角度及其影响因素;

5.掌握切削层参数与切削方式;

6.掌握刀具材料的基本要求,了解常用的刀具材料。

二、金属切削过程及切削参数优化选择

考试内容

金属切削的变形过程、切屑的种类及卷屑断屑机理、前刀面上的摩擦与积屑瘤、影响切削变形的因素、切削力、切削热和切削温度、刀具磨损、破损和使用寿命、切削用量的优化选择、刀具几何参数的选择、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切削液。

考试要求

1.掌握金属切削的机理、切削变形的三个变形区、剪切角、影响切削变形的因素;

2.掌握切屑的种类及其产生的条件;

3.掌握积屑瘤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及其对加工的影响;

4.掌握切削力的分解及其影响因素;

5.掌握切削热的来源和传出,影响切削温度的因素;

6.了解刀具的磨损和破损机理,掌握影响刀具使用寿命的因素;

7.了解切削用量的优化选择;

8.掌握刀具角度的功能,了解刀具几何参数的选择原则;

9.掌握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的评定指标;

10.掌握切削液的作用和种类,了解切削液的使用方法。

三、金属切削机床与刀具

考试内容

机床的分类与型号编制、机床的运动分析、车床和车刀、孔加工机床和刀具、铣床和铣刀、拉床和拉刀、齿轮加工机床和齿轮加工刀具、磨床和砂轮。

考试要求

1.了解机床的分类与型号编制、机床的运动分析;

2.掌握CA6140车床传动系统图,理解CA6140车床主要结构,了解车刀的结构和常用种类;

3.了解钻床、镗床、铣床、拉床的工作原理、应用范围和工艺特点;

4.了解麻花钻、铣刀和拉刀的结构组成、种类;

5.掌握齿轮加工的原理,了解齿轮加工机床的种类和工艺特点,了解插齿刀和滚齿刀;

6.了解磨床的种类、应用范围和工艺特点,掌握砂轮的特性要素。

四、工件的定位夹紧与夹具设计

考试内容

夹具的基本概念、工件在夹具上的定位、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各类机床夹具举例。

考试要求

1.理解定位和夹紧的含义,掌握六点定位原理和应用;

2.深刻理解定位误差的组成,掌握定位误差的计算方法;

3.了解工件在夹具中的夹紧方法;

4.了解常用的机床夹具。

五、机械加工表面质量

考试内容

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概念、表面粗糙度及其影响因素、机械加工后表面物理机械性能的变化、控制加工表面质量的途径、振动对表面质量的影响及其控制。

考试要求

1.了解机械加工表面质量的概念;

2.掌握表面粗糙度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3.掌握加工硬化、残余应力含义,了解加工硬化、残余应力的影响因素;

4.了解控制加工表面质量的途径;

5.了解振动对表面质量的影响及其控制。

六、机械加工精度

考试内容

机械加工精度的概念、获得加工精度的方法、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加工误差的分析与控制。

考试要求

1.掌握机械加工精度的概念;

2.了解获得机械加工精度的方法;

3.掌握机械加工原理误差、工艺系统的几何误差、工艺系统的受力变形、工艺系统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4.了解加工误差的分析与控制方法,会用直方图法对加工误差进行分析。

七、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

考试内容

基本概念、定位基准及选择、工艺路线的制订、加工余量、工序间尺寸及公差的确定、工艺尺寸链、时间定额和提高生产率的工艺途径、工艺方案的比较与技术经济分析

考试要求

1.掌握生产过程、工艺过程、工序、安装、工位、工步、走刀、生产纲领、生产类型等基本概念;

2.掌握机械加工艺规程的概念,了解其设计原则和设计步骤;

3.掌握定位基准的含义,掌握粗基准、精基准的选择原则;

4.了解工艺路线的制订方法和原则;

5.掌握加工余量的含义,了解工序间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6.掌握工艺尺寸链的计算;

7.了解时间定额和提高生产率的工艺途径;

8.了解工艺方案的比较与技术经济分析。

八、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

考试内容

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装配尺寸链、利用装配尺寸链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

考试要求

1.了解装配工艺规程的制定原则;

2.掌握装配尺寸链的计算;

3.了解利用装配尺寸链达到装配精度的方法。

参考书目:

《机械制造工程原理》冯之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第2版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