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大连理工大学085234车辆工程考研大纲(官方)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大纲 >> 2015年大连理工大学085234车辆工程考研大纲(官方)

2015年大连理工大学085234车辆工程考研大纲(官方)

考研时间: 2014-11-20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大连理工大学085234车辆工程考研大纲(官方)已发布,详情如下:

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04 科目名称:高等代数

试题分为客观题型和主观题型,其中客观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判断题等,主观题包括计算题,解答题,证明题和综合题等,具体复习大纲如下:

一、多项式

1、 多项式的运算,整除性、带余除法、最大公因式、互素.

2、不可约多项式,多项式重因式和根,多项式因式分解唯一性定理.

3、复数域、实数域、有理数域上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及根的性质.

4、多元多项式及对称多项式.

二、线性方程组

1、用初等变换解线性方程组.

2、线性方程组解的判断.

3、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基础解系及通解的求法.

4、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及通解的求法.

5、Ctamer法则.

三、行列式

1、 行列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行列式的展开定理.

2、应用行列式的性质和展开定理计算行列式.

3、拉普拉斯定理.

四、矩阵

1、 矩阵的概念;单位矩阵,数量矩阵,对角矩阵,三角矩阵的定义及性质;对称阵、反对称阵,正交阵的定义及性质.

2、矩阵的线性运算,乘法运算,转置运算的定义及运算规律;伴随矩阵的概念及性质;可逆矩阵的概念、性质及逆矩阵的求法.

3、矩阵的初等变换及初等阵的定义及性质.

4、分块阵的定义及初等变换.

5、矩阵秩的概念和性质.

五、二次型

1、 二次型定义及矩阵表示.

2、二次型化为标准形与规范形的方法.

3、惯性定理.

4、正、负定二次型的性质与判别.

六、线性空间

1、 线性空间的定义与性质,线性空间的同构.

2、子空间的定义和性质,子空间的和与直和,子空间的交.

3、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的判别,向量组的秩及极大无关组.

4、线性空间的基与维数,基变换与坐标变换公式.

七、线性变换

1、 线性变换的定义及性质,线性变换的运算及运算规律.

2、线性变换的矩阵、线性变换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线性变换的值域与核.

3、相似变换及相似变换矩阵.

4、不变子空间.

5、最小多项式.

八、 -矩阵

1、 -矩阵在初等变换下的标准形.

2、 -矩阵的不变因子、行列式因子及初等因子的概念、性质、相互之间的关系及求法.

3、矩阵若当标准形及有理标准形的求法.

4、矩阵相似的条件.

九、欧几里得空间

1、 内积、欧氏空间、单位向量、向量长度、向量夹角、向量正交、度量阵等概念和性质.

2、欧氏空间的标准正交基的相关结果和求法,欧氏空间的同构.

4、正交子空间与正交补.

5、实对称阵的特征值及特征向量的性质,实对称阵的标准形.

6、正交变换及对称变换及性质.

7、最小二乘法.

8、酉空间的定义和性质.

十、双线性函数

1、 线性函数,双线性函数、对称双线性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2、对偶空间的概念和性质,对偶基的定义.

3、双线性函数非退化的判别,度量阵的定义及性质.

大连理工大学201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16 科目名称:材料力学

试题分为客观题型和主观题型,其中客观题型(选择或填空题)占20%,主观题型(计算题、简单的推导与证明题)占80%,具体复习大纲如下:

一、 材料力学基本概念

1、 明确认识材料力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

2、 了解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和杆件变形基本形式

3、 掌握内力、应力、应变等基本概念和截面法

二、 轴向拉伸和压缩

1、 掌握轴力的计算,会画轴力图

2、 掌握拉压杆横截面上的应力计算和强度条件

3、 掌握胡克定律,会计算简单拉压杆系节点位移

4、 掌握材料拉压时的力学性能

5、 掌握弹性模量、泊松比的概念

6、 掌握材料的强度指标、塑性指标和许用应力的确定方法

7、 会计算简单拉压静不定问题

8、 了解应力集中现象

三、 剪切与挤压

1、 了解连接件的剪切与挤压强度实用计算方法

四、 扭转

1、 会计算扭转外力偶矩

2、 掌握扭矩的计算,会画扭矩图

3、 掌握圆轴扭转时横截面上的应力计算和强度条件

4、 掌握圆轴扭转时的变形计算和刚度条件

5、 掌握剪切胡克定律和切应力互等定理,掌握切变模量的概念

6、 会计算简单扭转静不定问题

7、 了解非圆截面杆扭转特点

五、 截面图形的几何性质

1、 掌握图形的静矩、极惯性矩、惯性矩、惯性积、惯性半径的概念

2、 会用平行移轴公式、转轴公式等计算图形的形心主惯性轴和形心主惯性矩

六、 平面弯曲

1、 了解平面弯曲概念和梁的计算简图

2、 掌握剪力方程、弯矩方程和弯矩、剪力与分布载荷集度之间的微分关系

3、 熟练绘制梁和平面刚架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4、 掌握梁的正应力计算和正应力强度条件

5、 掌握简单截面梁的切应力计算和切应力强度条件

6、 了解弯曲中心概念

7、 掌握梁的挠度和转角概念

8、 掌握挠曲线近似微分方程及其解法

9、 掌握叠加法计算梁的变形和梁的刚度条件

10、会求解简单静不定梁

七、 应力状态分析

1、 掌握平面应力状态斜截面上的应力、主平面、主应力和极值切应力的计算

2、 掌握广义胡克定律

3、 掌握简单三向应力状态的主应力和最大切应力的计算

4、 了解E、G、ν之间的关系

5、 了解应变能密度概念

八、 强度理论

1、 了解材料破坏的主要形式

2、 掌握四个古典强度理论的内容和对应的强度条件及适用范围

九、 组合变形强度

1、 掌握组合变形杆的强度计算原理及斜弯曲、拉(压)弯组合、偏心拉压、弯扭组合变形等的强度计算

十、 能量法

1、 了解虚功原理

2、 掌握功的互等定理和位移互等定理

3、 掌握单位载荷法

十一、 静不定系统

1、 掌握用力法正则方程解简单静不定系统问题

十二、 压杆稳定

1、 了解平衡状态稳定性的概念

2、 掌握压杆的柔度和临界力的计算

3、 会校核压杆的稳定性

十三、 动载荷

1、 会用动静法计算等加速运动构件的应力和变形

2、 掌握冲击应力和变形的计算

十四、 疲劳

1、 了解交变应力、循环特性、材料的持久极限和影响构件持久极限的主要因素

参考书目:《材料力学》,主编:季顺迎,科学出版社,

《材料力学解题指导》,主编:马红艳,科学出版社

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23 科目名称: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试题分为客观题型和主观题型,其中客观题型(判断题、选择题)占50%,主观题型(画图题、简答题、计算题、分析题)占50%,具体复习大纲如下:

一、机械加工方法与切削机床

1、 熟悉传统加工方法的加工范围、常用加工机床的类型、结构以及加工工艺特点。

2、掌握机床的分类和型号编制方法。

3、熟悉机床的传动方法和传动链。

4、了解特种加工与常规切削加工的区别。

5、了解特种加工的原理、特点和应用范围。

二、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

1、掌握切削运动与切削要素,掌握刀具标注角度的定义、刀具工作角度的变化特点及其刀具几何参数的合理选择。

2、掌握常用刀具材料种类、性能特点及应用领域。

3、掌握金属切削变形区的划分、基本特征、切屑类型及其控制方法。

4、掌握积屑瘤的概念、影响因素及其抑制方法。

5、掌握影响切削力的定义、来源、测量原理以及影响切削力的因素分析。

6. 掌握影响切削热及切削温度的定义、来源、测量原理以及影响切削温度的因素分析、切削温度对切削过程的影响。

7. 掌握刀具磨损形态及原因、刀具磨损过程、磨钝标准及刀具耐用度、刀具耐用度选用原则。

8. 材料的切削加工性及改善切削加工性的方法;切削用量的选择原则及方法。

三、机械加工与装配工艺规程制定

1、掌握机械制造工艺的各种基本概念,熟悉工艺规程的编制方法、步骤及其格式

2、掌握零件的毛坯选择原则和结构工艺性

3、掌握基准的概念、分类、选择原则

4、掌握拟定零件加工工艺的原则和方法

5、掌握工艺尺寸链的求解方法

6、掌握机械装配过程影响装配质量的因素,各种装配方法及其适用性

7、掌握装配工艺规程形式、制定方法和步骤以及装配尺寸链的求解步骤方法

四、机床夹具设计原理

1、了解机床夹具的组成、作用及其对零件加工的重要性

2、掌握工件定位相关基本概念、定位原理、定位要求及定位误差的组成

3、掌握各种不同定位方式的定位原理及定位误差的计算

4、掌握对工件夹紧的目的、要求和典型夹紧机构形式

5、掌握夹紧力的设计要求及原则

6、熟悉各种机床上使用的夹具特点

五、机械加工精度

1、掌握机械加工精度、加工误差以及加工精度与加工误差的关系;

2、掌握机械加工精度相关的基本概念

3、掌握工艺系统的原始误差种类及其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4、掌握加工误差问题的综合分析与解决方法

5、掌握加工误差的基本计算方法

6、掌握误差统计分析的基本概念和误差统计分析计算方法、分析误差原因及解决途径

六、机械加工的表面质量

1、掌握机械加工表面质量所包含的几个方面

2、掌握加工表面质量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

3、掌握不同切削方式影响表面质量的因素以及提高加工表面质量的措施

4、掌握工件表面层的加工硬化和金相组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5、掌握表面层残余应力对零件使用性能的影响及其强化工艺方法

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

科目代码:854 科目名称:自动控制原理

试题为主观题型(计算题、简答题、简单的推导与证明题),经典控制理论占80%,现代控制理论占20%,具体复习大纲如下:

一、自动控制的基本概念

1、反馈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2、系统的基本控制方式及控制系统的分类方法.

3、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二、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1、数学模型及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非线性方程的线性化.

2、控制系统传递函数的概念及性质、求解典型环节及自动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3、结构图及等效变换、信号流图及梅逊公式.

三、时域分析法

1、瞬态响应分析.

2、二阶系统性能指标计算.

3、稳定性分析、劳斯判据.

4、稳态误差分析

四、根轨迹分析法

1、根轨迹的基本概念.

2、根轨迹的绘制方法.

3、广义根轨迹的绘制方法.

4、控制系统根轨迹分析、开环零极点对根轨迹的影响、闭环零极点分布对系统性能指标的影响.

五、频域分析法

1、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

2、频率特性的图示方法.

3、频域稳定性判据.

4、控制系统的稳定裕量.

5、控制系统的闭环频率特性.

六、线性控制系统的校正

1、校正装置及其特性.

2、串联校正装置的设计方法及其参数的确定.

3、反馈校正的原理及其特点.

4、复合校正的原理及其参数确定方法.

七、离散控制系统

1、采样过程和采样定理.

2、Z变换与Z反变换.

3、离散控制系统的数学描述.

4、离散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瞬态响应和稳态误差分析.

5、离散系统数字控制器设计.

八、非线性系统分析

1、非线性系统的特点.

2、相平面的概念.

3、用相平面法分析非线性系统.

4、描述函数的概念.

5、用描述函数法分析非线性系统.

九、控制系统的状态空间描述

1、状态空间的基本概念.

2、状态空间描述的建立.

3、状态变量图的建立.

4、线性变换.

5、状态空间表达式求传递函数矩阵.

十、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运动分析

1、状态转移矩阵的概念、性质和方法.

2、线性定常系统的齐次方程和非齐次方程的求解.

3、连续系统的离散化.

4、线性离散系统的运动分析.

十一、线性控制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测性

1、能控性和能观测性的基本概念.

2、能控性和能观测性判据.

3、能控标准形和能观标准形.

4、传递函数中的零、极点对消与状态能控性、能观性之间的关系.

十二、控制系统的稳定性——Lyapunov第二方法

1、稳定性的定义.

2、李亚普诺夫理论的基本方法.

3、非线性系统和线性系统的李亚普诺夫稳定性分析.

十三、线性定常系统的综合

1、状态反馈与输出反馈.

2、极点配置.

3、状态观测器的设计.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