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大纲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大纲 >>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大纲

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大纲

考研时间: 2014-11-08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查字典查字典考研网快讯,据中国传媒大学研究生院消息,2015年中国传媒大学050102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考研大纲已发布,详情如下: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语言学理论》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语言学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语言和语言学、语言的本质、语言的功能、语言结构、语言的运用、语言的历史、应用语言学、文字以及语言研究简史,等等。要求考生熟练掌握语言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并具备综合运用所学知识以分析具体语言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

(一)语言和语言学

1.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1)语言研究对象的演变及语言的概念

(2)言语活动、语言、言语

2.语言学的学科体系

(1)规定语言学、描写语言学、解释语言学

(2)历史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历时语言学与共时语言学

(3)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

(4)普通语言学、语种语言学

(5)语言学的内部分支:语音学与音系学,词汇学与语义学,语法学;语用学、语篇分析

(5)语言学的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

3.语言研究简史

(1)传统语言学(语文学)

(2)历史比较语言学

(3)现代语言学:四大流派

(4)当代语言学:形式主义、功能主义、语序类型学、认知语言学

(二)语言的本质

1.语言作为符号系统

(1)符号与语言符号的概念

(2)语言符号的特点

(3)语言作为一个层级体系

(4)语言符号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2.语言作为人类特有的现象

(1)语言能力

(2)动物的语言和人类的语言的区别

(三)语言的功能

1.语言作为交际工具

(1)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

(2)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语言作为思维工具

(1)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2)思维离不开语言的实验根据

(四)语言的结构

1.语音

(1)语音的性质

1)语音的物理、生理及社会性质

2)语音四要素

(2)语音单位与标音方式

1)音素、音位及音节

2)元音与辅音、声母与韵母

3)标音方式与国际音标

(3)语言的音位系统

1)音质音位与非音质音位

2)音位变体:自由变体与条件变体

3)归纳音位的原则与方法

4)语音的对立特征及音位的区别性特征

5)音位的组合和聚合

(4)音节结构

1)音节的构成

2)音节的类型

(5)韵律

1)韵律的概念及构成

2)韵律的作用

(6)语流音变

1)语流音变作为共时音变

2)语流音变的类型:同化、异化、换位、脱落

2.词汇和语义

(1)词和词汇

1)词作为语言系统中最基本的语言单位:词的概念,词的构成,词与词组的区别和联系

2)词汇的构成:词与词等价物,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基本词与常用词,熟语,新词新语

(2)词的结构

1)词素,词根、词缀(前缀、中缀和后缀)

2)单纯词及其类型,复合词及其内部结构类型

(3)词义

1)词义的性质: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

2)义项与词义引申

3)多义词与同音词

4)词的语义特征分析与语义场

5)同义词与反义词

3.语法

(1)语法单位和语法功能

1)语素,词,短语,句子

2)语法功能

(2)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

(3)语法手段和语法范畴

(4)词类

1)词类的概念

2)划分词类的目的、作用及标准

3)词语的形态分类、分布分类及替换类

(5)构形法

1)词干和形素(词头、词嵌和词尾)

2)构形手段

(6)短语

1)短语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

2)复杂短语的层次分析

3)歧义短语分析

(7)句子和句子结构分析

1)句子的概念

2)句型、句类和句式

3)句子的分析方法: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变换分析法,语义指向分析法

(五)语言的运用

1.语用学

(1)语境

1)语境的概念

2)语境的功能

3)语境与意义的理解

(2)指示和指示语

1)指示的定义和功能

2)指示语的类别

3)指示和指称的区别

(3)预设

1)预设的概念

2)预设与隐含的关系及其与蕴涵的区别

3)预设触发语

(4)会话含义理论

1)合作原则及其准则

2)会话含义的推导

(5)礼貌策略及礼貌原则

1)礼貌策略

2)礼貌原则及准则

(6)言语行为理论

1)言语行为的概念及类型

2)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

2.篇章分析

(1)篇章的概念

(2)篇章的衔接和连贯

(3)篇章的结构

(六)文字

1.文字的概念和性质

2.文字的作用和类型

3.文字的起源和发展

(1)文字起源于图画

(2)独立的文字体系比较具备的条件

(2)几种重要的字母文字

(3)文字的发展演变

4.文字改革

5.文字与书面语

(七)语言的历史

1.语言的起源

2.语言的发展

(1)语言发展的原因

(2)语言发展的特点

3.语言的分化

(1)地域方言

(2)社会方言

1)社会分层、言语社团与社会方言

2)几种特殊的社会方言

(3)亲属语言与语言的历史比较研究

1)亲属语言的概念

2)语音对应关系与历史比较法

3)原始母语与谱系树

4.语言的接触和统一

(1)语言的接触

1)语言的借用

2)语言的融合:语言替代、皮钦语、克里奥尔语

3)双语和多语现象

(2)语言的统一

1)共同语:民族共同语、族际共同语、国语、国际共同语

2)人工混合语与世界语

5.语言系统的演变

(1)语音系统的演变

(2)词汇、语义系统的演变

(3)语法系统的演变

三、考试的基本题型

主要题型可能有:填空题、术语解释题、判断题、选择题、分析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四、考试的形式及时间

笔试,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综合考试[语言1]》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本综合考试重点考查本专业所涉及的大学本科中文专业和对外汉语专业的语言类重要基础课程《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内容。这两门课程主要涵盖了本科语言类的各个方面,包括汉语的特点和规律,汉语从古至今的变化、发展等。要求考生熟练掌握这两门课程所涉及的基本概念、语言知识和语言理论,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语言现象和语言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

(一)现代汉语部分

1.现代汉语绪论

(1)现代汉语、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等基本概念。

(2)方言概况。

(3)现代汉语的特点。

2.语音

(1)语音的性质和语音单位等。

(2)音素、音位、声母、韵母、声调、音节、韵律等一系列基本概念。

(3)正确分析普通话音节的结构。

(4)音节的拼读和拼写。

(5)声母和韵母的配合关系。

(6)变调、轻声、儿化、语气词"啊"的音变。

(7)语调的主要内容。

(8)语音规范化。

3.文字

(1)汉字的性质、特点和作用。

(2)汉字形体的演变。

(3)汉字的造字法。

(4)现行汉字的规范,纠正错别字。

4.词汇

(1)词汇的定义、语素和汉字的关系、词和短语的联系和区别。

(2)词的构造

(3)词义的性质和构成、义项的定义及分类。

(4)多义词和同音词、同义词和反义词。

(5)基本词汇和一般词汇、一般词的特殊成分(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语等)、熟语(成语、惯用语、歇后语)、成语与惯用语的区别。

(6)词汇的发展变化。

5.语法

(1)语法的含义和语法的性质。

(2)词类划分的依据、各类实词和虚词的语法特点、词的兼类。

(3)短语的含义。短语的结构类型和功能类型。多义短语。

(4)句子成分的分析。

(5)句型和句类。

(6)特殊句式的特点和分析。

(7)常见的句法错误。

(8)复句的含义及类型。

(9)多重复句的分析。

(10))紧缩句的含义。

(11)复句运用中的常见错误。

(12)句群和语篇

(13)标点符号的种类、作用和用法。

(14)修辞

(二)古代汉语部分

1.汉字形体的结构和演变

2.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假借字、通假字

3.古代汉语词汇的构词特点

4.古今词义的发展变化

5.词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和比喻义

6.古代汉语实词

(1)词类活用

(2)名词作状语

(3)称数法

7.古代汉语常用虚词

8.古代汉语句子成分的次序和省略

(1)宾语前置

(2)介词结构后置

(3)句子成分的省略

9.古代汉语特殊句式

(1)判断句

(2)被动句

(3)否定句

(4)疑问句

10.古代汉语常用习惯句式

11.古书的标点和翻译

三、考试的基本题型

主要题型可能有: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简述题、论述题等。

四、考试的形式及时间

闭卷,笔试,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算法与数据结构》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算法与数据结构》不仅是大学本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其他从事计算机信息处理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它主要考查考生对数据的组织、存储、处理等能力,算法设计以及对算法的分析和评价的掌握程度。要求考生理解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的基本概念,熟练掌握各种数据结构以及有关算法,并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的内容

(一)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数据结构

2.逻辑结构

3.存储结构

4.数据运算

5.抽象数据类型的表示与实现

6.算法和算法分析

(二)线性表

1.线性表的基本概念

2.线性表的顺序表示和实现

3.线性链表

4.循环链表

5.双向链表

6.链表的应用

(三)栈和队列

1.栈和队列的基本概念

2.栈的顺序实现

3.栈的链式实现

4.栈的应用

5.栈与递归的实现

6.队列的顺序实现

7.队列的链式实现

(四)串

1.串的顺序存储表示

2.串的堆分配存储表示

3.串的块链存储表示

4.Brute-Force模式匹配算法

5.KMP模式匹配算法

6.串操作的应用

(五)数组和广义表

1.数组的顺序表示和实现

2.特殊矩阵

3.稀疏矩阵

4.广义表的定义

5.广义表的存储结构

6.广义表的运算

(六)树和二叉树

1.树的定义和基本术语

2.二叉树的定义和性质

3.二叉树的顺序存储

4.二叉树的链式存储

5.遍历二叉树

6.线索二叉树

7.树的存储结构

8.森林与二叉树的转换

9.树和森林的遍历

10.树与等价问题

11.赫夫曼树及其应用

(七)图

1.图的定义和基本术语

2.图的数组表示法

3.邻接表

4.十字链表

5.邻接多重表

6.图的深度优先搜索

7.图的广度优先搜索

8.无向图的连通分量和生成树

9.有向图的强连通分量

10.最小生成树

11.拓扑排序

12.关键路径

(八)动态存储管理

1.可利用空间表及分配方法

2.边界标识法

3.伙伴系统

4.无用单元收集

(九)查找

1.查找的基本概念

2.顺序查找

3.二分查找

4.分块查找

5.二叉排序树

6.平衡二叉树

7.B-和B+树

8.哈希表的构造方法

9.处理冲突的方法

10.哈希表的查找及分析

(十)内部排序

1.直接插入排序

2.希尔排序

3.冒泡排序

4.快速排序

5.简单选择排序

6.树形选择排序

7.堆排序

8.归并排序

9.基数排序

10.各种内部排序方法的比较

(十一)外部排序

1.外部排序的方法

2.多路平衡归并的实现

3.置换-选择排序

4.最佳归并树

(十二)文件

1、文件的基本概念

2、顺序文件

3、索引文件

4、ISAM文件

5、VSAM文件

6、散列文件

7、多重表文件

8、倒排文件

三、考试的基本题型

主要题型可能有:是非题、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算法设计题、综合题等。

四、考试的形式及时间

笔试,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考试时间为三小时。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综合考试[语言2]》考试大纲

一、考试的总体要求

《综合考试[语言2]》由"语言学基础"和"计算机基础"两部分组成。

"语言学基础"结合了《语言学》和《现代汉语》两门课程的基础知识,主要考察考生的语言学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汉语语言现象的能力。

"计算机基础"部分主要以"C语言"为考试内容,主要考察学生对结构化程序设计的框架、特点和方法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测试学生运用C语言进行程序规划、设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

语言学基础部分

(一)语言的社会功能

1、语言的概念

2、语言和说话的关系

3、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

4、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5、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二)语言是符号系统

1、符号应该具备的条件

2、符号和征候联系和区别

3、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

4、语言的层级体系

5、语言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6、语言能力

(三)语音

1、语音的最小单位

2、音标

3、语音四要素

4、音质的音响分析

5、音素

6、音位

7、汉语音位组合中的"四呼"

8、音素和音位的关系

9、音位变体

10、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11、语音的区别特征

12、音节

13、语流音变

(四)语法

1、语法规则

2、语法单位

3、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

4、组合的层次性

5、组合的递归性

6、词语的构词方式

7、短语的结构类型

8、句子成分分析与层次分析

9、变换与句法同义、句法多义

10、语言的结构类型和普遍特征

(五)词义

1、词的词汇意义

2、词义的概括性

3、单义和多义

4、歧义分析

5、同义词

6、反义词

7、词语的搭配

8、词义和环境

(六)文字和书面语

1、文字和语言

2、文字的起源、发展和改革

3、书面语

(七)语言的发展

1、语言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2、语言发展的基本条件

3、语言中各种因素的相互影响和语言的发展

4、语言发展的特点

5、语言的分化

6、社会方言

7、地域方言

8、亲属语言和语言谱系分类

9、语言的统一

10、共同语

11、共同语的规范

(八)语言的接触

1、语言成分的借用和吸收

2、语言的融合

3、融合的原因

4、融合的方式和途径

5、融合的过程

6、皮钦语

7、克里奥尔语

8、国际辅助语

(九)语言系统的发展

1、语音的发展

2、语言演变的规律性

3、语法的发展

4、组合规则的发展

5、聚合规则的发展

6、语法发展中的类推作用

7、词汇的发展

8、词语的替换

9、词义的演变

计算机基础部分(C语言)

(一)C语言程序的结构

1.程序的构成,main函数和其他函数。

2.头文件、字符集、标识符、关键字以及程序中的注释。

3.C语言的风格。

(二)数据类型及其运算

1.C的数据类型及其定义方法。

2.C运算符的种类、运算优先级和结合性。

3.不同类型数据间的转换与运算。

4.C表达式类型和求值规则。

(三)基本语句

1.掌握正确的语法形式、控制流程、常见书写形式。

2.if和switch语句。

3.循环语句(for、while、do-while)。

4.break和continue语句。

5.语句之间的嵌套关系和规定。

(四)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1.一维数组和二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和数组元素的引用。

2.字符串与字符数组,字符串的基本操作(复制、连接、求长、比较、反向、求子串、查找、合并、排序)。

(五)函数

1.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定义与说明。

2.函数的类型和返回值,函数调用。

3.形参与实参,函数之间的数据传递,在函数之间传递数组、结构。

4.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变量的存储类型和作用域。

(六)指针

1.地址与指针变量的概念,地址运算符。

2.一维、二维数组和字符串的地址以及指向变量、数组、字符串、函数、结构体的指针变量的定义。通过指针引用以上各类型数据。

3.用指针作函数参数。

4.返回地址值的函数。

(七)结构与联合

1.用typedef说明一个新类型。

2.结构体和共用体类型数据的定义和成员的引用。

3.通过结构体构成链表,单向链表的建立,结点数据的输出、删除与插入。

(八)文件操作

只要求缓冲文件系统(即高级磁盘I/O系统),对非标准缓冲文件系统(即低级磁盘I/O系统)不要求。

1.文件分类、FILE类型指针。

2.文件的打开与关闭、读写、定位。

四、考试的基本题型

主要题型可能有:分析题、简答题、论述题、选择题、填空题、是非题、程序设计题。

五、考试的形式及时间

笔试,不需要任何辅助工具。

考试时间,"语言学基础"与"计算机基础"合计为三小时。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