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考研大纲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大纲 >> 2013年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考研大纲

2013年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考研大纲

考研时间: 2014-08-16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工学硕士、工程硕士研究生

《电子技术(910、919)》课程入学考试大纲

一、参考书

主要参考书:

1.侯建军,《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社2008年。

2.李金平,路勇《模拟集成电路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

二、考试信息

1.课程性质:初试专业课

2.考试形式:笔试

3.考试分数:150分

4.考试时间:3小时

5.试题类型:以电子技术分析与设计、计算题和概念题为主。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

根据《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的要求,考生要完整掌握电子技术基础理论,深刻理解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分析、设计方法,能够解决电子技术的工程应用和综合运用等基本问题。

数字部分

1.数字逻辑基础

在工程实际中,给出逻辑命题,正确分析命题,设计出逻辑电路。

2.门电路

集电极开路与非门(OC门)、三态门TSL、CMOS逻辑门电路。

3.组合电路

中规模组合电路加法器、编码器、优先编码器、二-十进制编码器、译码器、数字显示译码器实现组合逻辑电路与组合电路中的竞争与冒险。

4.触发器

各类基本RS触发器、同步RS触发器、主从RS触发器、主从J-K触发器、负边沿J-K触发器、维持-阻塞D触发器的优缺点。

5.时序电路

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与同步时序电路的设计

6.中规模时序电路

常用时序模块包括各种计数器、寄存器和四位二进制同步计数器、可逆计数器、移位寄存器及其应用、各种常用功能模块和组合电路的综合应用。

7.可编程逻辑器件

可编程逻辑器件PLD基本结构、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类、高密度可编程逻辑器件HDPLD、现场可编程逻辑器件FPGA、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8.A/D和D/A转换电路

A/D和D/A转换电路的分析于设计。

模拟部分

1.基本放大电路的原理

放大器的基本原理、放大器工作点的稳定和放大器交、直流参数的计算。

2.场效应管的基本原理

场效应管的分类及特点和场效应管放大器原理及分析。

3.放大器的频率响应特性

放大器频率相应的基本概念和放大器通频带的计算。

4.负反馈放大器的原理

负反馈放大器的基本概念、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参数的影响、负反馈放大器增益的近似计算。

5.集成运算放大器

差放的基本原理及运算、功放的基本原理及运算。

6.集成运放的线性应用

理想运放的基本概念、集成运放的线性应用和非线性应用。

具体要求如下:

综合题型

1.组合电路和数字逻辑概念的综合

2.时序电路和组合电路的综合

3.中规模集成电路和组合电路的综合

4.PLD器件和时序电路的综合

5.负反馈放大电路的综合分析和设计

6.放大电路频率特性的综合问题分析和设计

7.运算放大器的正反馈和负反馈概念的综合

8.运算放大器的波形产生的应用分析和设计

9.数字电路与模拟电路的综合分析和设计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12年9月10日

工学硕士研究生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程入学考试大纲

一、参考书

主要参考书:李一玫,邵小桃,郭勇编,《电磁场与电磁波基础教程》(第一版),中国铁道出版社2010年。

辅助参考书:陈乃云主编,《电磁场与电磁波理论基础》(第一版),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年

二、考试信息

1.课程性质:初试专业课

2.考试形式:笔试

3.考试分数:150分

4.考试时间:3小时

5.试题类型:以填空、简答、计算题为主。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

根据《电磁场与电磁波》教学大纲的要求,考生应全面了解电磁场和电磁波的理论体系,掌握静态场和时变场的分析和计算,对基本的电磁场分布和电磁波的传播特性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

考试内容和要求如下:

第1章矢量分析

主要内容:

标量场和矢量场的概念,散度、旋度和梯度的物理意义,三个度的计算,直角坐标、圆柱坐标和球坐标的面元、线元、体积元,矢量的微积分运算,亥姆霍兹定理。

要求:

在直角坐标、圆柱坐标和球坐标中:

计算矢量场的散度和旋度;

标量场的梯度;

矢量的线积分、面积分和体积分。

第2章静电场

主要内容:

静电场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电偶极子的场分布,电位及其所满足的泊松方程和拉普拉斯方程,分离变量法,镜像法,电容,静电场能量。

要求:

掌握静电场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

掌握分布电荷的电场的计算;

掌握电位的性质,重点掌握利用电位计算一维静电场的方法;

了解介质的极化现象,重点掌握极化电荷的计算;

掌握分离变量法,重点掌握直角坐标中的二维分离变量法;

掌握镜像法,重点掌握直角坐标和球坐标的镜像法。

理解静电场的能量和能量密度的概念,重点掌握两导体电容的求解方法。

第3章恒定电场

主要内容:

恒定电场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电流密度的概念,静电比拟法。

要求:

掌握导电媒质中恒定电场、电流、电荷的求解方法;

掌握静电比拟法,重点求解常见电导。

第4章恒定磁场

主要内容:

恒定磁场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矢量磁位和标量磁位,磁偶极子的场分布,磁介质的磁化,电感,磁场能量。

要求:

掌握恒定磁场的基本方程和边界条件,重点掌握运用比奥-沙伐定律和安培环路定律计算典型的磁场或源分布;

掌握矢量磁位的性质以及利用矢量磁位计算恒定磁场的方法;

了解介质的磁化现象,会计算磁化电流;

理解恒定磁场的能量和能量密度的概念,重点掌握外自感和互感的求解方法。

第5章时变电磁场

主要内容:

麦克斯韦方程组和边界条件,坡印廷矢量和坡印廷定理,电磁能量密度,时变场的标量电位和矢量磁位,时谐场的复数表示法,波动方程。

要求:

掌握麦克斯韦方程组和边界条件,重点掌握无源区电场和磁场的互求;

熟练掌握时谐场的复数表示法;

理解坡印廷定理的物理意义,重点掌握坡印廷矢量瞬时值和平均值的计算;

会利用麦克斯韦方程组推导电流连续性方程和波动方程。

第6章平面电磁波

主要内容:

均匀平面电磁波的数学描述,平面波在理想介质和导电媒质中的传播特性,平面波的极化特性,平面波在两种不同媒质分界面上垂直入射时的反射和透射特性,平面波在两种不同媒质分界面上斜入射时的反射与透射特性,全反射与全折射。

要求:

熟练掌握描述均匀平面波的各项参数,包括波长、频率、相速、相移常数、本征阻抗、波的传播方向;

掌握均匀平面波在理想介质和导电媒质中的传播特性,其中包括趋肤效应的概念及趋肤深度、良导体的损耗功率的计算;

掌握波的三种极化方式的判定;

重点掌握均匀平面波在两种不同媒质分界面上垂直入射时的反射和透射特性;

一般掌握平面波在两种不同媒质分界面上斜入射时的反射与透射特性,波的全反射和全折射特性。

第7章导行电磁波

主要内容:

导行波的分析方法,矩形波导中电磁波传播的基本特性,谐振腔的工作原理。

要求:

熟练掌握矩形波导中横电波和横磁波的传播特性;

TE10模的特性。

2012.09.10

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学术硕士,

控制工程专业硕士

入学考试《控制理论》考试大纲

2012年6月

一.课程任务和教学目标

本课程是自动化和自动化(铁道信号)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和骨干课。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在于使同学掌握经典控制理论和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要求同学在牢固掌握控制理论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具备对简单系统进行定性分析、定量估算和动态仿真的能力,为专业课学习和参加控制工程实践打下必要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达到以下几点:

1.保证基础:要求同学重点掌握时域、复域、频域的基本概念、

基本方法和基本规律。2.注重能力:即着重培养同学定性分析、定量估算和模拟实验

研究的能力。

3.在课程内容方面既要保持理论的系统性,又要注意联系工程实际。

4.重视技术科学的一般方法学。

二、课程内容与要求

(一)、控制系统的一般概念

1.理解自动控制的定义

2.掌握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的定义

3.了解控制系统举例

4.掌握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对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5.了解控制理论的发展

主要知识点:

自动控制的定义

常用术语

控制系统的基本形式

控制系统举例

控制系统的性能

(二)、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1.了解微分方程的建立和求解

2.理解传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3.理解典型环节的传递函数

4.了解动态结构图的建立

5.掌握动态结构图的化简

6.掌握自动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

主要知识点:

数学模型之一----微分方程(列写,解).

数学模型之二----传递函数(定义,性质,典型环节,控制系统).

数学模型之三----动态结构图(建立,化简).

开环传递函数,误差传递函数,系统总输出.

(三)、时域分析法

1.理解典型控制过程及性能指标

2.理解一阶系统分析方法

3.掌握二阶系统分析方法

4.了解高阶系统分析

5.理解稳定性定义,掌握稳定判据判稳的方法

6.掌握稳态误差分析

主要知识点:

一阶系统,二阶系统的性能指标的定义,计算,改进措施.

稳定性分析的定义,计算,改进措施.

稳态误差的定义,计算,改进措施.

(四)、根轨迹法

1.理解根轨迹的基本概念及根轨迹方程

2.掌握绘制根轨迹的基本法则

3.了解特殊根轨迹

4.掌握系统闭环零极点分布与阶跃响应的关系

5.理解开环零极点的变化对根轨迹的影响。

主要知识点:

根轨迹的定义.

根轨迹绘制法则(8条).

特殊根轨迹(参数,正反馈,滞后).

用主导极点估算性能指标.

开环零极点的变化对根轨迹的影响.

(五)、频率法

1.理解频率特性的概念

2.掌握典型环节频率特性的绘制

3.掌握系统开环频率特性的绘制

4.理解乃奎斯特稳定判据及对数稳定判据

5.掌握稳定裕度及计算

6.理解开环频率特性与系统动态性能的关系

7.了解系统闭环频率特性

主要知识点:

频率特性的定义,表示方法(Nyquist曲线和Bode图).

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主要是对数频率特性).

开环频率特性的绘制(Nyquist曲线和Bode图).

Nyquist稳定判据.

相对稳定性(相角裕度,幅值裕度的计算和图解求法).

闭环频率特性.

(六)、控制系统的校正

1.理解控制系统校正的概念

2.掌握串联校正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3.了解反馈校正的应用

4.理解前置校正的应用

5.掌握根轨迹法在校正中的应用

主要知识点:

串联校正(超前校正,滞后校正,超前-滞后校正)

反馈校正

前置校正

干扰补偿

根轨迹在校正中的应用

(七)、采样控制系统

1.采样控制的基本概念

2.Z变换和Z反变换

3.脉冲传递函数

4.采样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5.采样系统的稳态误差

主要知识点:

采样过程,采样器输出信号的拉氏变换,采样信号的周期性采样定理,采样信号的复现,零阶保持器,一阶保持器。

Z变换定义,级数求和法,部分分式法,Z变换性质。

Z反变换的部分分式法和幂级数法。

脉冲传递函数定义,物理意义,求法,开环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闭环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

采样系统的稳定性分析及稳态误差计算。

(八)、线性定常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

1.理解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基本概念;

2.掌握建立线性定常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的方法

3.掌握模拟结构图的绘制方法

4.掌握状态变量的线性变换

5.掌握从状态空间表达式求系统传递函数(阵)的方法;

主要知识点:

状态、状态向量、状态方程、输出方程、状态空间表达式等概念;状态变量的选取方法

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包括从机理、传递函数、系统框图建立状态空间表达式)

模拟结构图及其绘制方法;

状态向量的线性变换及特点,传递函数的并联实现和串联实现;

从状态空间表达式求传递函数;子系统并联、串联、反馈连接时,求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和传递函数。

(九)、线性定常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的求解

1.理解状态转移矩阵的基本概念、性质

2.掌握求状态转移矩阵的方法

3.掌握线性定常系统齐次和非齐次状态方程的求解方法

主要知识点:

状态转移矩阵的概念、性质;

状态转移矩阵的三种求法,包括化为约旦标准型、通过拉氏变换、基于凯莱-哈密顿定理(至少掌握一种);

线性定常系统齐次状态方程和非齐次状态方程的求解;

(十)、线性定常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

1.理解能控性和能观性的定义;

2.掌握能控性和能观性的判别方法;

3.掌握对偶原理

4.掌握能控标准性和能观标准型

5.掌握系统的结构分解方法

主要知识点:

能控性、能达性的定义和内涵;能控性判据;

能观性的定义和内涵,能观性判据;

对偶系统及特点,对偶原理;

系统结构分解,包括按能控性分解、按能观性分解、按能控和能观性分解;

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能控标准型(I型和II型)及能观标准型(I型和II型)

系统的最小实现的概念,单输入单输出系统的传递函数零极点对消与系统能控性与能观性的关系;

(十一)、李亚普诺夫方法与线性定常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1.理解李亚普诺夫关于系统稳定性的定义

2.掌握李亚普第一法;

3.掌握李亚普诺夫第二法;

主要知识点:

李亚普诺夫关于系统稳定、渐近稳定、大范围渐近稳定、不稳定的定义;

平衡状态的定义和求法;

李亚普诺夫第一法的基本思路和过程,状态稳定性,输出稳定性;

标量函数的符号性质,希尔维斯特判据,李亚普诺夫第二法的物理意义、基本思路和过程

求解李亚普诺夫方程,克拉索夫斯基法

(十二)线性定常系统的综合

1.掌握线性定常系统的三种线性反馈形式

2.掌握极点配置方法

3.掌握系统镇定性的判别方法

4.理解系统解耦的概念,掌握前馈解耦

5.理解状态观测器的概念、设计原则

6.掌握状态观测器的设计方法

7.掌握利用状态观测器实现状态反馈的设计方法

主要知识点:

线性定常系统综合的概念,三种线性反馈形式框图、状态空间表达式和特点;

极点配置的概念,通过三种线性反馈形式进行极点配置的条件和方法;

系统解耦的概念,前馈解耦方法

状态观测器的定义和设计原则,开环状态观测和渐近状态观测器的定义和特点;

全维状态观测器的设计方法,降维状态观测器的设计方法,全维状态观测器与降维状态观测器的优缺点比较;

利用状态观测器实现状态反馈,闭环系统的框图、状态空间表示式,闭环系统的三个特性(包括闭环极点的分离性,传递函数阵的不变性,观测器反馈与直接状态反馈的等效性)

三.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蒋大明主编,《自动控制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3

[2]刘豹、唐万生主编,《现代控制理论(第3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012.09.10

工学硕士研究生(915)

《通信系统原理及应用》课程入学考试大纲

一、参考书

主要参考书:

1、冯玉珉,郭宇春,《通信系统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版;

2、蔡跃明,吴启晖等,《现代移动通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1版。

3、延凤平,裴丽,宁提纲,《光纤通信系统》,科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第2版。

4、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第5版;

辅助参考书:冯玉珉,《通信系统原理学习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修订版。

二、考试信息

1.课程性质:初试专业课

2.考试形式:笔试

3.考试分数:150分

4.考试时间:3小时

5.试题类型:以理论分析推导、计算题和论述题为主。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

根据《通信系统原理》教学大纲的要求,考生要完整掌握通信系统基础理论知识,如通信系统的基本知识、分析方法和噪声性能;掌握模拟信号数字化技术的基础理论;要能够重点分析数字通信系统的数学模型、误码特性、差错控制编码;并从最佳接收观点掌握统计通信理论的基础知识和当前通信系统建模和优化的思维方法;了解通信技术当前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方向。在应用层面,重点掌握光通信和光网络主要技术及其应用;无线移动通信主要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知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和应用。

考试内容如下:

1、系统概述

通信系统的组成:基本概念、框图

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有效性、可靠性

通信信道:分类、常用信道特征

2、信号与噪声分析

随机变量:统计特性和数字特征

随机过程:随机过程的概念、统计特性、数字特征;平稳随机过程的概念、数字特征、各态历经性、功率谱;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的传输特性

噪声分析:高斯噪声、白噪声、高斯白噪声、窄带高斯噪声、余弦信号加窄带高斯噪声

3、模拟调制系统

线性调制系统:各种线性调制的时、频域表达式、系统框图、功率和带宽计算、解调及噪声性能分析、信噪比增益比较、希氏变换

非线性调制系统:角度调制的概念及一般表达式、单音调角、FM信号的频谱特征、有关参数的分析、解调及噪声性能分析、FM门限效应

4、模拟信号数字化

线性PCM概念:取样定理、PCM编码,解码原理、基本参数

量化噪声分析:量化噪声功率、量化信噪比计算

线性PCM系统中的误码噪声:信道噪声和量化噪声对信噪比的影响

对数压扩PCM:A律13折线PCM编解码方法

多路复用和传码率:多路复用的概念、各种情况传码率计算方法

增量调制:实现方法、不过载条件、量化信噪比分析、传码率计算

预测编码:DPCM、ADPCM基本概念

5、数字信号基带传输

数字基带信号码型:常见码型及其特点

数字基带信号功率谱:功率谱特征、带宽的取决条件

基带传输系统组成及符号间干扰:符号间干扰的概念、产生的原因、对通信质量的影响

基带数字信号的波形形成和Nyquist准则:形成无符号间干扰的基带波形的条件、Nyquist第一准则;互补滚降特性、升余弦频谱的特点;奈氏带宽、奈氏间隔、传输速率、传输带宽的计算

基带传输的误码率分析:误码率的分析方法、最佳判决门限及其确定条件

部分响应系统:第一类、第四类部分响应系统的实现原理、系统框图、编码和接收判决方法

信道均衡:均衡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6、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

二元数字调制:信号的时域表达式、波形和功率谱特点、发送和接收原理、系统框图、误码率分析方法、频带利用率的分析

四元数字调制:信号的时域表达式、波形和功率谱特点、发送和接收原理、系统框图、误码率分析方法、频带利用率的分析

多元数字调制:系统框图、频带利用率的分析

现代调制技术:QAM、CPFSK和MSK原理和基本性能分析

7、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最佳接收准则:最大输出信噪比准则、最小均方误差准则、最大后验概率(最大似然)准则

利用匹配滤波器的最佳接收:匹配滤波器的概念、设计、输出信号波形、匹配滤波器的实现、特点

相关法最佳接收:匹配滤波器接收与相关法接收的原理及相互等效性

最佳接收误码率分析:基带、频带数字信号最佳接收的误码率分析

8、信道编码

差错控制基本原理:差错控制编码分类、特点,错误概率的计算、汉明距离、汉明距离与纠检错能力的关系,简单的差错控制编码

线性分组码:线性分组码(n,k)码的结构特点与编码原理、监督方程组、一致监督(校验)矩阵、生成矩阵、纠检错能力、伴随式解码、对偶码、汉明码、完备码

循环码:循环码特点、码多项式、生成多项式、生成矩阵,循环码的编码、解码方法

卷积码:卷积码概念、简单卷积码基本原理,数学描述,图示法,编码、解码方法

9、光纤通信

1)光纤通信概论

光通信系统的组成:基本概念、框图。

光纤通信系统的特点。

2)光纤的基本特性

光纤的基本结构、传光原理、不同种类及特性。

光纤制造技术,光缆基本结构及特性。

对称和非对称一维平面光波导的基本结构及其导光原理。

阶跃折射率光纤的矢量模分析及弱导近似条件下的线偏振模分析,特征方程及其截止特性。

弱导近似下矢量模的简并性及其与线偏振模的关系。

光纤的单模工作条件,普通单模光纤的基本物理结构及基模场分布、功率限制因子、截止波长和模场直径。

3)光纤的传输特性

损耗:损耗的成因,损耗的表示方法,典型的损耗曲线。

色散:光纤色散的概念、各种成因,对光纤中信号传输的影响及减小光纤色散的基本途径。单模光纤的色散、数学表述及其物理意义。

非线性:光纤中的光学非线性概念、形成机理及对光纤中信号传输的影响。受激非弹性散射的起因、分类及特点。

10、无线通信

1)移动通信信道

电波传播:电波传播方式与电波传播损耗

2)组网技术

移动通信网:移动通信网的概念、移动环境下的干扰

组网技术:区域覆盖和信道配置、提高蜂窝系统容量的方法

3)多址接入技术

多址接入:多址接入的主要方式与系统容量的计算

11、计算机网络

1)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性能和体系结构

2)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的服务,功能以及信道复用技术

3)数据链路层

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的服务,功能以及高速以太网技术

4)网络层

计算机网络网络层的服务和功能,IP地址和IP路由协议。

具体要求如下:

1、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和掌握通信系统的组成、质量指标、信道分类和信道特征。熟练掌握随机变量和随机过程的概念、统计特性、数字特征、通过线性系统的传输特性以及平稳随机过程的概念、数字特征、各态历经性和功率谱,并可以对各类噪声进行分析。

2、模拟调制系统和模拟信号数字化:掌握线性调制系统和非线性调制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3、模拟信号数字化:掌握线性PCM概念、量化噪声分析方法、线性PCM系统中的误码噪声、对数压扩PCM,理解和掌握多路复用概念和传码率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增量调制的实现方法、不过载条件、量化信噪比分析、传码率计算,了解DPCM、ADPCM预测编码的基本概念。

4、数字信号的基带与频带传输:掌握数字基带信号的常见码型和功率谱、基带传输系统组成及符号间干扰、基带数字信号的波形形成和Nyquist准则、基带传输的误码率分析、第一类、第四类部分响应系统以及信道均衡的基本知识和分析计算方法。并掌握好二元与四元数字调制、多元数字调制以及QAM、CPFSK和MSK现代调制技术的原理与性能分析。

5、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掌握最佳接收准则,并可以利用匹配滤波器进行最佳接收分析以及最佳接收误码率分析。

6、信道编码:掌握差错控制基本原理,对线性分组码和循环码能够进行分析,了解卷积码的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编、解码方法。

7、光纤通信:了解光通信和光网络技术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及其对通信技术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掌握应用电磁理论对光波导和一般光学介质系统的光传输特性进行分析与研究的理论体系和一般方法。深入理解和掌握光纤的损耗、色散和非线性等光学特性的物理起源和理论分析方法及其对光纤传输系统的影响。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的光纤技术问题。

8、无线通信:掌握电波传播的主要方式和损耗特性;多径衰落信道的分类以及基于典型电波传播损耗预测模型的路径损耗计算;了解移动环境下干扰的主要形式;能够配置小区和信道;掌握主要多址接入方式的原理,能够对主要多址接入方式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进行计算。

9、计算机网络: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和基本组成,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各层的服务和功能;掌握IP地址组成和IP路由协议。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12年9月10日

工程硕士研究生(916)

《通信原理及应用》课程入学考试大纲

一、参考书

主要参考书:

1、冯玉珉,郭宇春,《通信系统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2版;

2、蔡跃明,吴启晖等,《现代移动通信》,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年第1版。

3、延凤平,裴丽,宁提纲,《光纤通信系统》,科学出版社出版,2008年第2版。

4、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电子工业出版社,2008年第5版;

辅助参考书:冯玉珉,《通信系统原理学习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年6月修订版。

二、考试信息

1.课程性质:初试专业课

2.考试形式:笔试

3.考试分数:150分

4.考试时间:3小时

5.试题类型:以理论分析推导、计算题和论述题为主。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

根据《通信系统原理》教学大纲的要求,考生要完整掌握通信系统基础理论知识,如通信系统的基本知识、分析方法和噪声性能;掌握模拟信号数字化技术的基础理论;要能够重点分析数字通信系统的数学模型、误码特性、差错控制编码;并从最佳接收观点掌握统计通信理论的基础知识和当前通信系统建模和优化的思维方法;了解通信技术当前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方向。在应用层面,重点掌握光通信和光网络主要技术及其应用;无线移动通信主要基础理论和相关知识知识;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和应用。

考试内容如下:

1、系统概述

通信系统的组成:基本概念、框图

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有效性、可靠性

通信信道:分类、常用信道特征

2、信号与噪声分析

随机变量:统计特性和数字特征

随机过程:随机过程的概念、统计特性、数字特征;平稳随机过程的概念、数字特征、各态历经性、功率谱;随机过程通过线性系统的传输特性

噪声分析:高斯噪声、白噪声、高斯白噪声、窄带高斯噪声、余弦信号加窄带高斯噪声

3、模拟调制系统

线性调制系统:各种线性调制的时、频域表达式、系统框图、功率和带宽计算、解调及噪声性能分析、信噪比增益比较、希氏变换

非线性调制系统:角度调制的概念及一般表达式、单音调角、FM信号的频谱特征、有关参数的分析、解调及噪声性能分析、FM门限效应

4、模拟信号数字化

线性PCM概念:取样定理、PCM编码,解码原理、基本参数

量化噪声分析:量化噪声功率、量化信噪比计算

线性PCM系统中的误码噪声:信道噪声和量化噪声对信噪比的影响

对数压扩PCM:A律13折线PCM编解码方法

多路复用和传码率:多路复用的概念、各种情况传码率计算方法

增量调制:实现方法、不过载条件、量化信噪比分析、传码率计算

预测编码:DPCM、ADPCM基本概念

5、数字信号基带传输

数字基带信号码型:常见码型及其特点

数字基带信号功率谱:功率谱特征、带宽的取决条件

基带传输系统组成及符号间干扰:符号间干扰的概念、产生的原因、对通信质量的影响

基带数字信号的波形形成和Nyquist准则:形成无符号间干扰的基带波形的条件、Nyquist第一准则;互补滚降特性、升余弦频谱的特点;奈氏带宽、奈氏间隔、传输速率、传输带宽的计算

基带传输的误码率分析:误码率的分析方法、最佳判决门限及其确定条件

部分响应系统:第一类、第四类部分响应系统的实现原理、系统框图、编码和接收判决方法

信道均衡:均衡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6、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

二元数字调制:信号的时域表达式、波形和功率谱特点、发送和接收原理、系统框图、误码率分析方法、频带利用率的分析

四元数字调制:信号的时域表达式、波形和功率谱特点、发送和接收原理、系统框图、误码率分析方法、频带利用率的分析

多元数字调制:系统框图、频带利用率的分析

现代调制技术:QAM、CPFSK和MSK原理和基本性能分析

7、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最佳接收准则:最大输出信噪比准则、最小均方误差准则、最大后验概率(最大似然)准则

利用匹配滤波器的最佳接收:匹配滤波器的概念、设计、输出信号波形、匹配滤波器的实现、特点

相关法最佳接收:匹配滤波器接收与相关法接收的原理及相互等效性

最佳接收误码率分析:基带、频带数字信号最佳接收的误码率分析

8、信道编码

差错控制基本原理:差错控制编码分类、特点,错误概率的计算、汉明距离、汉明距离与纠检错能力的关系,简单的差错控制编码

线性分组码:线性分组码(n,k)码的结构特点与编码原理、监督方程组、一致监督(校验)矩阵、生成矩阵、纠检错能力、伴随式解码、对偶码、汉明码、完备码

循环码:循环码特点、码多项式、生成多项式、生成矩阵,循环码的编码、解码方法

卷积码:卷积码概念、简单卷积码基本原理,数学描述,图示法,编码、解码方法

9、光纤通信

1)光纤通信概论

光通信系统的组成:基本概念、框图。

光纤通信系统的特点。

2)光纤的基本特性

光纤的基本结构、传光原理、不同种类及特性。

光纤制造技术,光缆基本结构及特性。

对称和非对称一维平面光波导的基本结构及其导光原理。

阶跃折射率光纤的矢量模分析及弱导近似条件下的线偏振模分析,特征方程及其截止特性。

弱导近似下矢量模的简并性及其与线偏振模的关系。

光纤的单模工作条件,普通单模光纤的基本物理结构及基模场分布、功率限制因子、截止波长和模场直径。

3)光纤的传输特性

损耗:损耗的成因,损耗的表示方法,典型的损耗曲线

色散:光纤色散的概念、各种成因,对光纤中信号传输的影响及减小光纤色散的基本途径。单模光纤的色散、数学表述及其物理意义。

非线性:光纤中的光学非线性概念、形成机理及对光纤中信号传输的影响。受激非弹性散射的起因、分类及特点。

10、无线通信

1)移动通信信道

电波传播:电波传播方式与电波传播损耗

2)组网技术

移动通信网:移动通信网的概念、移动环境下的干扰

组网技术:区域覆盖和信道配置、提高蜂窝系统容量的方法

3)多址接入技术

多址接入:多址接入的主要方式与系统容量的计算

11、计算机网络

1)计算机网络概述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性能和体系结构

2)物理层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的服务,功能以及信道复用技术

3)数据链路层

计算机网络数据链路层的服务,功能以及高速以太网技术

4)网络层

计算机网络网络层的服务和功能,IP地址和IP路由协议。

具体要求如下:

1、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理解和掌握通信系统的组成、质量指标、信道分类和信道特征。熟练掌握随机变量和随机过程的概念、统计特性、数字特征、通过线性系统的传输特性以及平稳随机过程的概念、数字特征、各态历经性和功率谱,并可以对各类噪声进行计算。

2、模拟调制系统和模拟信号数字化:掌握线性调制系统和非线性调制系统的基本理论和分析计算方法。

3、模拟信号数字化:掌握线性PCM概念、量化噪声分析方法、线性PCM系统中的误码噪声、对数压扩PCM,理解和掌握多路复用概念和传码率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增量调制的实现方法、不过载条件、量化信噪比分析、传码率计算,了解DPCM、ADPCM预测编码的基本概念。

4、数字信号的基带与频带传输:掌握数字基带信号的常见码型和功率谱、基带传输系统组成及符号间干扰、基带数字信号的波形形成和Nyquist准则、基带传输的误码率计算、第一类、第四类部分响应系统以及信道均衡的基本知识和分析计算方法。并掌握好二元与四元数字调制、多元数字调制以及QAM、CPFSK和MSK现代调制技术的原理与性能分析。

5、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

掌握最佳接收准则,并可以利用匹配滤波器进行最佳接收分析以及最佳接收误码率分析。

6、信道编码:掌握差错控制基本原理,对线性分组码和循环码能够进行分析,了解卷积码的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编、解码方法。

7、光纤通信:了解光通信和光网络技术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及其对通信技术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掌握应用电磁理论对光波导和一般光学介质系统的光传输特性进行分析与研究的理论体系和一般方法。深入理解和掌握光纤的损耗、色散和非线性等光学特性的物理起源和理论分析方法及其对光纤传输系统的影响。能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具体的光纤技术问题。

8、无线通信:掌握电波传播的主要方式和损耗特性;多径衰落信道的分类以及基于典型电波传播损耗预测模型的路径损耗计算;了解移动环境下干扰的主要形式;能够配置小区和信道;掌握主要多址接入方式的原理,能够对主要多址接入方式移动通信系统的容量进行计算。

9、计算机网络: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和基本组成,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各层的服务和功能;掌握IP地址组成和IP路由协议。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12年9月10日

硕士研究生

《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课程入学考试大纲

一、参考书

主要参考书:

陈后金等,《信号与系统》,高等教育出版,2007

陈后金等,《数字信号处理》(第2版),高等教育出版,2008

辅助参考书:

陈后金等,《信号与系统学习指导及题解》,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陈后金等,《数字信号处理学习指导与习题解答》,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二、考试信息

1.课程性质:复试专业基础课

2.考试形式:笔试

3.考试分数:100分

4.考试时间:2小时

5.试题类型:以简单计算、理论分析、综合分析计算题为主。

6.两门课程比例:信号与系统60%,数字信号处理40%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

对于《信号与系统》课程,考生要掌握信号与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掌握信号与系统的时域、变换域分析方法,理解各种信号变换(傅里叶变换、拉普拉斯变换、z变换)的数学概念、物理概念和工程概念,掌握信号的表示和系统描述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对于《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考生要掌握信号频谱的数字计算和数字滤波器设计。掌握DFT和FFT的基本原理,及利用DFT近似计算不同类型信号频谱的方法,掌握IIR和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及应用。

考试内容和要求如下:

1.信号的时域分析

信号的定义、分类及特性(信号的周期、能量、功率)

典型连续信号及其特性(指数信号、正弦信号、阶跃信号、冲激信号)

连续信号的基本运算(尺度变换、翻转、时移、相加、相乘、微分、积分)

典型离散信号及其特性(指数序列、正弦序列、阶跃序列、脉冲序列)

离散信号的基本运算(内插、抽取、翻转、时移、相加、相乘、差分、求和)

信号的分解(信号分解为信号的线性组合,用基本信号表示任意信号)

2.系统的时域分析

系统的定义、分类及特性(线性系统、非时变系统的判断)

LTI系统的数学模型及特性(LTI系统判断,利用LTI系统特性求系统响应)

连续时间LTI系统响应(单位冲激响应的概念、卷积积分求解系统零状态响应)

离散时间LTI系统响应(单位脉冲响应的概念、卷积和求解系统零状态响应)

冲激响应表示的系统特性(级联、并联系统分析,因果、稳定系统判断)

3.信号的频域分析

连续时间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信号频谱Cn的计算)

连续时间非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信号频谱X(j)的计算,傅里叶变换基本性质)

离散时间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信号频谱X[m]的计算)

离散时间非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信号频谱X(ej)的计算)

信号的时域抽样与重建(抽样定理内涵、理论推导及其应用)

信号的频域抽样(抽样定理内涵、离散频谱与DFS、DTFT关系)

4.系统的频域分析

连续时间LTI系统的频域分析(频率响应,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通过系统的响应)

离散时间LTI系统的频域分析(频率响应,周期信号和非周期信号通过系统的响应)

几类典型系统的时、频特性(无失真系统,线性相位系统,理想模拟和数字滤波器)

信号与系统频域分析的应用(信号的幅度调制与解调,频分复用与时分复用)

5.连续时间信号与系统的复频域分析

连续时间信号的复频域分析(单边拉普拉斯变换及其基本性质,拉普拉斯反变换)

连续时间系统响应的复频域分析(复频域求解系统完全响应)

连续时间系统函数与系统特性(系统函数概念及计算,基于系统函数分析系统特性)

连续时间系统模拟(直接型、级联型、并联型模拟框图)

6.离散时间信号与系统的z域分析

离散时间信号的z域分析(单边z变换、双边z变换及其性质和z反变换)

离散时间系统的z分析(从z域求解系统完全响应)

离散时间系统函数与系统特性(系统函数概念及计算,基于系统函数分析系统特性)

全通系统与最小相位系统的分析

7.系统的状态变量分析

连续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状态变量的选取,建立系统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

离散时间系统状态方程(状态变量的选取,建立系统的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

8.DFT及其快速算法FFT

DFT的基本概念(为什么引入DFT、定义及其基本性质)

利用DFT近似分析四种信号的频谱(原理及其误差分析)

利用循环卷积计算线性卷积(具体计算及其相互关系)

利用DFT计算线性卷积(实现过程)

基2FFT算法(算法推导及其算法结构框图)

FFT算法应用(由FFT计算IFFT,由N点FFT计算2N点FFT)

9.数字滤波器设计及实现

数字滤波器概念及其设计指标

IIR数字滤波器设计原理及其方法(主要步骤及其关键计算表达式)

线性相位FIR数字滤波器的特性(时域、频域特性和z域特性)

FIR数字滤波器设计原理及其方法(窗口法及其窗函数选择)

FIR数字滤波器优化设计主要准则(优化设计概念及其准则)

数字滤波器实现的主要结构(直接型、级联型、并联型)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12年9月11日

《集成电路设计基础》复习大纲

重点是CMOS电路结构和设计分析。具体范围如下:

1.模拟集成电路设计、制造过程的基本概念(包括掩膜的技术功能、掩膜在制造过程中的应用、简单版图识别)。(参考书第1、2章)。

2.基本MOS器件的模型及其分析方法(包括MOS管基本模型、直流特性、频率特性)。(参考书第3章)。

3.CMOS基本模拟单元电路分析(参考书第4章)

4.CMOS放大器基本结构和特性参数分析(参考书第5章)。

5.二级运算放大器分析与设计基础(参考书第6章)

本次考试的基本形式为选择题、简答题、计算题和设计题。本次考试不要求死记公式。

参考书:PhillipE.Allen,DouglasR.Holberg,CMOSAnalogCircuitDesign,SecondEdition,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年8月。

2012.09.10

硕士研究生

《大学物理》课程入学考试大纲

一、参考书目:

1.程守洙,江之永主编,《普通物理学(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廖耀发主编,《大学物理学(第一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二、考试信息

1.课程性质:复试专业课

2.考试形式:笔试

3.考试分数:100分

4.考试时间:2小时

5.试题类型:以简答题、论述题、分析计算题为主。

三、考试范围和要求

以《大学物理学》中的电学部分和波动光学部分为主,主要考察考生对上述部分中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和应用基本理论解决问题的能力。

考试范围如下:

一)静电场相关理论

理解电荷的特性及静电场中导体及电介质的行为,掌握电场强度、电位移、电通量、电势电介质极化等基本概念,能够熟练利用库仑定律和高斯定律解决静电场中的有关问题。

二)电流产生的磁场,安培定律

理解基尔霍夫定律、运动电荷的磁场、平行电流间的相互作用等理论,掌握电动势、磁感应强度、磁力线、磁通量、磁场强度等基本概念,能够熟练应用欧姆定律和利用安培定律解决电流及磁场中的有关问题。

三)电磁感应相关理论

理解磁场中运动的导线和导体线圈中产生电磁感应的机理,了解电磁屏蔽的相关理论,掌握涡电流、自感应、互感应、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等基本概念,能够熟练应用电磁感应的基本理论解决相关问题。

四)电磁场基本理论,电磁波

理解电磁波谱的内容,掌握位移电流、能流密度等基本概念和麦克斯韦方程组的物理意义,能够熟练应用边界条件求解麦克斯韦方程组。

五)光的干涉、衍射及偏振理论

理解光产生干涉和衍射的条件,掌握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等基本概念,能够应用相干长度、消光比等参数表述光的特征。掌握线偏振光的特点及其产生方法,能够熟练运用上述理论分析并解决有关科学问题。

六)激光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理解半导体p-n结的形成机理及能带结构,掌握激光的产生条件、激光器性能参数及表示方法,能够熟练运用相关理论进行科学计算。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12年9月10日

工学硕士研究生

《微机接口、单片机及嵌入式系统》入学考试大纲

一、参考书

主要参考书:

1.张凡等《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第二版),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年。

2.戴胜华等《单片机原理与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

3.戴胜华《嵌入式系统》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年

二、考试信息

1.课程性质:复试专业基础课

2.考试形式:笔试

3.考试分数:100分

4.考试时间:2小时

5.试题类型:填空题、选择题、改错题、简答题、编程题、扩展设计题、综合应用题等题型。

三、考试内容和要求

1.《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占总分值的50%-70%),考生要完整掌握X86实模式下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掌握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指令系统、汇编语言程序设计;了解8259A、8255A、8254A、8250A、8237A基本结构,理解原理、工作原理,掌握初始化编程及芯片综合编程能力;了解A/D、D/A转换工作原理,掌握典型A/D、D/A应用;了解存储器主要技术指标和存储器芯片,掌握存储器扩展方法。主要是微机原理及接口技术的应用技术的掌握。

2.《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占总分值的20%-40%),考生要掌握单片机硬件部分:51的内部结构、存储器和I/O接口芯片以框图为主,不要求死记各特殊功能寄存器每一位的定义,但必须掌握它们各自的功能,会正确熟练地填写控制字;也不要求死记各种多功能接口芯片控制字和引脚的定义,但必须懂得各芯片的功能,会正确填写控制字,掌握其典型应用。软件部分:必须掌握寻址方式,常用指令,程序编写,仿真调试软件的使用。能完成单片机的简单应用系统设计,如进行系统方案设计,硬件框图设计、软件模块设计等。

3.《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课程(占总分值的5%-15%),考生要掌握嵌入式系统概念与原理、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基本原理,了解ARM处理器体系结构、ARM处理器指令系统与简单程序设计,了解嵌入式系统软件与硬件平台的建立,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

北京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2012年9月11日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