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和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的高级科技专门人才。 二、报考条件 1、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已获得硕士学位人员,应届硕士毕业生(最迟须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获得学士学位后六年或六年以上(从获得学士学位到博士生入学之日),并达到与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注:此类考生仅限于报考委托培养);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报考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报考国家计划内博士生的年龄不超过45周岁,报考委培的可适当放宽; 5、有两名与报考学科有关的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推荐; 6、以硕士毕业生同等学力报考时须具备以下条件:获得学士学位后连续工作6年以上;有在公开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相关专业文章;有由研究生培养部门开具的进修研究生课程。 7、本单位考生要有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开具的同意报考的证明。 8、现役军人报考博士生,按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的规定办理。 三、报名及考试时间、地点 2009我院计划招收20名博士研究生。 1、报名时间:2008年11月 15日至2009年3月5日;函报截止时间为2009年3月10日。以邮戳为准。 2、报名地点:本市考生可到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报名。外地考生可函报。 3、考试时间:2009年3月26、27日。 4、考试地点:我院研究生部。考生应于考试前一天持准考证到我部报到。 通讯地址:北京市西直门外大柳树路2号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 邮编:100081 联系电话:010-51849751(市电)、021-49751(路电) 联系人:马老师 4、考试地点: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生部 四、报名手续: (一)报名时缴纳报名费200元。 (二)符合报考条件的报考人员,应在规定的期限内向招生单位送交下列材料: 1、填写好的报考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可从我院院网下载) 2、专家推荐书(一式二份);(可从我院院网下载) 3、硕士课程学习成绩单,硕士学位论文摘要和评议书; 4、硕士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毕业硕士生须在入学报到时补交)或证明书; 5、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的人员不交3、4两项材料,但应开列学习过的硕士学位课程及有关成绩证明,并送交在全国性公开发行的刊物上以第一作者发表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论文(附刊载刊物原件); 6、正面免冠近照(一寸相片)三张。 7、通过e-mail(mlk@rails.com.cn)报送报名数据库。(数据库结构从我院院网下载) (三)经过审查,对符合条件的考生核发准考证。 五、考试科目及考试方法 考试分初试、复试两个阶段。初试的笔试科目为:外国语(含听力)、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复试时间于笔试后另行通知。同等学力者通过初试后,复试中尚须加试《自然辨证法》和两门硕士阶段主干课程。 六、 体检要求 体检安排在复试阶段进行,考生须到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或县级以上医院)进行体格检查。一律采用我院统一提供的体检表。 体检规定请参看附件《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研究生招生体检规定》 七、学习年限:三年。 八、招生类别 2009年我院招收的博士生报考类型分别为:定向生、非定向、委托培养生。 非定向生:属统招统分生,毕业后分配工作为双向选择。 定向生:按定向协议,原则上毕业后留定向单位工作。 委托培养生: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 九、说 明 因国家教育部尚未下达2009年招生规模,本目录中所列招生人数系我院计划拟招收的研究生人数。实际招收人数以国家下达给我院的招生指标为准。 2009年博士学位研究生招生目录 单位代码:83801 地址:北京市西直门外大柳树路2号 邮政编码:100081 联系部门:研招办电 话:(010)51849751 联系人:马柳昆 院系所名称(招生人数) | 指导教师 (招生人数) | 专业代码、 招生专业 | 研究方向 | 考试科目 | 备注 | 电子所(2) | 刘春煌(2) | 082302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 | 智能运输信息系统 | ①1001英语②2002计算方法③3004管理信息系统④3005人工智能原理及应用 | ③④选一 定向 | 公共安全与应急管理 | ①1001英语②2012突发事件应急管理③数据库原理 | 定向 | 研发中心(5) | 康熊(2) | 082304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 轨道交通安全 | ①1001英语②2002计算方法③2003有限元④3002车辆动力学 | ②③选一 | 王成国(1) | 082304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 轮轨关系 | ①1001英语②2002计算方法③2003有限元④3002车辆动力学 | ②③选一 | 王澜(2) | 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 | 结构动力学 | ①1001英语②2002计算方法③2001概率论④3001结构动力学 | ②③选一 | 运输所(2) | 李群仁(2) | 08230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运输经济 | ①1001英语②2010管理运筹学③3011铁路运输综合知识 | 定向 | 通号所(1) | 田长海(1) | 082303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 运输管理 | ①1001英语②2010管理运筹学③3011铁路运输综合知识 | | 金化所(1) | 黎连修(1) | 082304载运工具运用工程 | 无损检测 | ①1001英语②2005数字信号处理③3003声学基础 | | 深圳分院(2) | 刘国楠(2) | 081401岩土工程 | 地基处理 | ①1001英语②2002计算方法③2006数学物理方法④3010高等土力学2 | ②③选一 | 支档结构 | 铁建所(3) | 叶阳升(1) | 081401岩土工程 | 地基及路基工程 | ①1001英语②2002计算方法③2001概率论④3006高等土力学1 | 定向 | 史存林(1) | 谢永江(1) | 081401岩土工程 |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 | ①1001英语②2007硅酸盐物理化学③3008高性能混凝土 | 定向 | 西南院(1) | 梅志荣(1) | 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 | 长大隧道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机理 | ①1001英语②2011弹性力学③3013隧道力学 | 定向 | 西北院(3) | 朱本珍(1) | 081401岩土工程 | 边坡锚固工程结构长期工作状态与可靠性评价研究 | ①1001英语②2008岩石力学③3014高等土力学3 | 定向、委托 | 马慧民(1) | 081401岩土工程 | 强震区滑坡体内大跨浅埋隧道进出口段抗滑结构设计方法研究 | ①1001英语②2002计算方法③2001概率论④高等土力学3 | ②③选一 定向、委托 | 廖小平(1) | 081401岩土工程 | 边坡工程 | ①1001英语②2009工程地质学③3014高等土力学3 | |
2009年博士考试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代码 | 考试科目 | 参考书目 | 出版社、作者 | 2001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 浙江大学出版社,数学系编 | 2002 | 计算方法 | 《数值计算方法》 | 清华大学出版社,关治、陈景良 | 2003 | 有限元 | 《有限元》 | 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 2005 | 数字信号处理 | 《数字信号处理》 | 西安电子出版社 丁玉美等编 | 2006 | 数学物理方法 | 《数学物理方法》 |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梁昆淼编 | 2007 | 硅酸盐物理化学 | 《硅酸盐物理化学》 |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陆佩文主编 | 2008 | 岩石力学 | 《岩石力学 》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年,张永兴等编; | 2009 | 工程地质学 |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 | 地质出版社1994张卓元著 | 2010 | 管理运筹学 | 《管理运筹学 》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韩伯棠编 | 2011 | 弹性力学 | 《弹性力学 》 |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徐之纶编 | 2012 |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 《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计雷、迟宏等著。 | 3001 | 结构动力学 | 《结构动力学 》 | 科学出版社1981年,R.W.克拉夫等著,王光远等译 | 3002 | 车辆动力学 | 《铁道车辆动力学与控制》 | 中国铁道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陈泽深、王成国著 | 3003 | 声学基础 | 《声学基础》 | 南京大学出版社 杜功焕等编 | 3004 | 管理信息系统 | 《管理信息系统 》第4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薛成华著 | 3005 | 人工智能原理及应用 | 《人工智能原理及应用》 | 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年,王文杰、叶世伟编 | 3006 | 高等土力学1 | 《土的工程性质》 《土工原理及计算》 | 清华大学出版社,黄文熙著; 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年第2版,钱家欢著 | 3008 | 高性能混凝土 | 《高性能混凝土》 | 中国铁道出版社1999年,吴中伟、廉慧珍编 | 3010 | 高等土力学2 | 《土的工程性质》 《高等土力学》 | 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黄文熙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李广信主编 | 3011 | 铁路运输综合知识 | 《铁路货物运输》 《铁路行车组织》 | 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年,姚养心著 中国铁道出版社2003年,胡思继著 | 3013 | 隧道力学概论 | 《隧道力学概论 》 | 西南交大出版社1996年,关宝树著 | 3014 | 高等土力学3 | 《土的工程性质》 《土工原理及计算》 | 清华大学出版社1983年,黄文熙著; 水利电力出版社1994年第2版,钱家欢著 | 3015 | 数据库原理 | 《数据库系统及应用》 |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版 崔巍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