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电工之信号探测2011年考研之计划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经验 >> 电子科技大学电工之信号探测2011年考研之计划

电子科技大学电工之信号探测2011年考研之计划

考研时间: 2011-04-26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考研是一件反复性劳动成分很高因而显得枯燥无味的事情,正因为它的重复性如此之高,你很有可能在错误的时间产生虚假的成就感或者虚假的挫败感而丧失继续前进的动力,因此——计划很重要!(确实是这样)

像无数过来人说过的那样,考研必须有三类计划:短、中、长。我的体会是,短期目标的作用是压倒性的,这是能给你带来直接动力的玩意,所以,一定要结合自己的情况,谨慎制定;至于中期目标,则应该是个考核性质的东东,最大的作用是为了给你带来“阶段感”;而长期目标则大而化之,是为了给你的理想、愿望或者抱负找一个栖息地,给你带来某种“使命感”——以上这些解释不可一概而论,但就我和许多考研的战友交流后,大家基本都持有同样的观点,So,你不妨参考一下。

那么,你会问,我到底该制定怎样的短期计划呢?

好吧,我会说一些我的经验,但我必须先陈恳地告诉你:短期计划这个东西灵活性太大,应当因人而异。你当然可以套用别人的,但效果多半不会好,弄不好还会适得其反。我的建议是——找一处僻静之所,花个把小时,好好剖析下自己,从学习的真实水平到自己的心态、身体状况,再到外部环境甚至人际关系等等等等,然后做出一份对你自己来说切实可行的计划。这才是上上策!当然,对于有些人来说这并非易事,但相信我,这些事你迟早要做的,赶早别赶晚,你越早开始着手这个计划,你的优势就越大。嗯,你和当时的我一样,对什么都不放心,总想好好看看考上的人的窍门是什么,总想做到万无一失。那很好,这是很上品的做学问的态度,但,别太过深入,人家的毕竟是人家的,只有你自己的才真正管用,切记。那么,下面我就说说我的所谓经验吧:

大家都知道,考研的复习通常要分为四个阶段,而现在第一阶段已接近尾声,第二阶段也就是暑期强化即将开始,短期计划的灵活性就在于,在不同的复习阶段,你的计划也要做相应调整。

第一阶段(暑期前)

第一阶段没什么好说的,就跟平时在学校上课一样,看书(课本)、做题、定期总结,此时要“求全不求快”,你碰到的任何一个知识点都不要放过,一定要全面的通下来;而且由于在学期中,作息时间也很有规律。当然睡眠时间的时间会减少,但复习的日子本来就是会苦些(你应该早有思想准备),至少还不觉得太过枯燥,偶尔还可以去听听某个辅导班的免费讲座什么的,了解一下考研的游戏规则。

第二阶段(暑期)

这一阶段尤为重要,那些考研辅导班习惯将其成为“强化阶段”,所言非虚。这一阶段的复习就不能太“闲逸”了,你必须做到每过一段时间就感到有所提高才对。我下面详细说说我给自己订的的计划:1、数学:主干是二李的《复习全书》,每天10页,按章节进行。另外再辅助做另外三本题集(完全是“并行处理”,因此进度缓慢),因为这三本书是按专题来分的,因此我并未给自己强行定量,但每天必须解决一个题型以上。每周结束,将笔记、错题再整理一遍。我数学也随大流报了个辅导班,但说实话,数学这门课,的的确确是靠做题练出来的(题量确实很重要,最好针对考研的那个难度,我认为二李的书就不错,虽然我用的是陈文灯得),你做的题量不够,老师讲得再精辟也是白搭(针对重点和难点听听老师的讲解对自己的掌握很有用,当时没这么做有些遗憾,希望您们注意到)。数学一句话:做题、总结(总结格外重要,在计划时就要把这个融入计划中)。

2、英语:单词在第一阶段已经通完两遍,现在过第三遍,要主次分明,已经记住的扫一眼就过,不必浪费时间;不会的抄到本上,以3倍的时间看这些单词;还记不住的写到纸条上,揣兜里随时翻看,要是还记不住……那就算了,忽略它。(如果用红宝书,一天一个单元应该是没问题的,注意1.当晚明早回顾2.边听边回顾很有用)阅读每天2~4篇,别过于在意速度,要精读,认真分析长难句,还有答题技巧。我当时用的是新东方的《分类阅读高分进阶》,有些偏难,但我感觉比石春祯的220针对性强些。翻译一天一篇,作文不定期写(我原打算放在模拟实战阶段再开始写作文,后来发现这种想法是荒谬的)(作文这东西重在模板的建立)英语一句话:有重点地反复。3、政治:我由于对政治这东西极其反感,自知靠自己是摆不平它,只好报了个班,打算跟着老师走。可是事实这一阶段的政治我是荒废了,辅导班完全是填鸭式教学,短短一周内把所有东西灌给你,完全没有喘息的功夫,加之大热的天,那么多人挤在一起听课,你能吸收多少?我反正是觉得完全把我的计划打乱了。后来的知识点我全部是从网上下载的往年的mp3上反复地听,然后做题才记住的。而且听了往年的录音,我才发现这些辅导班有多扯——几乎跟今年讲的分毫不差,甚至连开的玩笑都一样!So,你如果还没报班,那就别报了,省点钱买书吧。政治一句话:反复听录音、铺开做习题。(关于政治,不要反感她,哲学,政经,挺有用的,重在理解;毛中特,近代史等多少都有些用,重在背,熟悉,政治暑假后复习可以的)

4、专业课:我报的是电工学院,要考信号与系统和数字电路。信号与系统:招生简介上给了2本书,一本奥本海姆的,一本张明友的。我用的是后者,原因有二:一是此书比较薄(- -III),复习起来省劲些;二是张明友的教材还有一本配套题集叫《复习考研例题详解》,与教材一起使用很有针对性。但是说实话,这本教材编的并不严谨,还有很多错误,要是让我再来选择一遍的话,我会选奥本海姆的那本(科大自己的学生就是用的这本,而且它的习题也很全面,题解也有卖的),那样的话,对于原理的理解会更透彻。数电:就是王毓银的那本《数字电路逻辑设计》(原《脉冲与数字电路》)加配套题解。专业课的复习相较数学要来得简单些,只需透彻理解“三基”即可,不必花时间钻研太过灵巧的题型。具体进度按着章节走即可,但最好在暑期结束前把专业课整个通一遍(很遗憾我并未做到……)

专业课一句话:教材+题解,按部就班往前推。(我最想说的就是专业课,首先针对考纲将书本吃透,课后题和本科试题才是真正值得参考的,往年真题你做做可以但不要只以为只是这些,科大在改革。辅导班的东西也得看,扩大自己的题量,注意课本要经常翻看,主要是辨清概念定理加深理解,形成宏观框架)

第三阶段(九月~十一月)

主要就是真题练习了,数学、英语找来十年真题,政治找来五年的。其中每一科最好留一两套真题到最后实战模拟。

具体到做题上,第一遍要认真、细致地做,不放过任何一个考点,凡是不会做的都抄下来,加强此题型的训练。

第二遍要定时、连续地完成每套卷子,中间不可中断,培养实战经验。

第三遍(如果有时间的话)再重点巩固自己的薄弱环节,没时间可放入下一阶段。(针对真题训练,我的建议是,最好第一遍就掐表练,要在有限时间内做尽量多的题,然后下来在细致纠错,把握真题的感觉,进行查缺补漏)

专业课方面我则找来了往年的电工辅导班的录音和笔记,跟着听了一遍,对考点有了把握;同时又把《例题详解》上的重点题做了一遍。

第四阶段(十一月~考前)

此阶段就是最后冲刺了,要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实战模拟。

数学找模拟套题来做,我用的是二李的400题(二李的是有不小难度的,做的不好不必介意,你只当这是让你见识什么叫难题罢了,不过好像如果之前用的是二李的全书做起来就不很费劲)。

英语我用的还是真题,因为翻看了一些模拟卷,都觉得与真题的水准相去甚远。虽然真题已经做过两遍以上,很多答案已了然于胸,但此时主要是培养做题方法;至于难点、考点在前一阶段已经总结了出来,此时可找专题材料重点巩固即可。

政治此时要把理论框架再梳理几遍,再找些模拟题来练。不必在意答案的准确度,因为那些考研书籍很难做到像国家考研般那样严谨(其实统考试卷出的题也严谨不到哪去,政治这东西本身就是很模糊的……)只需强化考点即可。

专业课买来五年真题,实战模拟。

模拟训练最重要的部分就在于“定时”——比如,上午时间铁定是属于数学和政治的,下午则只能用来进行英语和专业课的复习,要完全模拟实际中的时间表;而且做卷子时万万不可中断,每一个3小时不但要坐得住,还要精力高度集中,以训练自己的实战状态。

冲刺阶段其实也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查漏补缺,进一步巩固薄弱环节;第二阶段主要是培养临场感觉,提升自信心。这一阶段要以稳定为核心,实在不会做的题就随他去吧,别影响你的心态。其实这些“阶段论”也不是很准确,每一科的复习进度也都不尽相同,具体如何操作,要视自己情况而定,任何一个“详尽”的答案必然也是错误的答案。

说实话,我写出的这些所谓“经验”自己也并非完全做到,实际中我的许多复习进度并没有真的按着这些“阶段”来完成——计划赶不上变化,没人能像机器一样稳健地执行程序。但,我相信这是个合理的计划,我若真的按此完成,应该会取得更好的成绩(说实在,我几乎没有什么第四阶段,课本,复习全书(做三遍不是乱说,做不到也要尽量做到),真题几乎就是三个阶段的主要处理对象,数学和英语只是做了一点点模拟而已而已,一是时间不够用,另一个我压根就觉得模拟题离真题有点远,政治模拟题是要做的)。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