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暨大新闻专业考研过来人分享:记录我的考研路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经验 >> 2014暨大新闻专业考研过来人分享:记录我的考研路

2014暨大新闻专业考研过来人分享:记录我的考研路

考研时间: 2014-03-18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总的来说,我从大三的寒假开始背考研单词,大三下陆续看了几本新闻相关书籍和做英语,六月底正式复习暨大专业课,九月正式复习政治,暑假和国庆都待在学校没回家,最后初试总分395,去年暨大复试线360,今年缩招加大牛太多,复试线肯定会上调,多少还没公布,暨大不管初试还是复试出分都特别慢……下面开始具体说一说吧:

一.前期要弄清的三大问题(大三寒假—3月)

1.要不要考研?

我相信大多数在看帖的你们都是想要考研的。回想去年此时,在同样经历了一个降雪的春节后返校的车上,别的同学在讨论要不要考研的时候,我已经在想去哪个自习室的问题了。当年得知自己高考只高二本线20分,最终进到一个小城市二本院校读新闻专业的时候,我就坚定了要考研的决心,一来想提高本科就业平台,二来想刷新本科院校学历,弥补高中贪玩成绩差的遗憾,初衷就是这么简单。站在考研or考公or工作的三岔路口犹豫不决的同学们,我无法告诉你到底该走哪条路,问问你自己和家里人,想清楚了就朝那个方向去走,可以迟点再决定,但不要走弯路。我身边就有不少一开始准备考研后来放弃了去考公、或者一开始准备找工作后来又回来考研的同学,不仅浪费了时间,也会影响复习心情。真正经历了考研的人都会明白,稳定的心绪对复习效率尤其是后期冲刺阶段是多么重要,当别人一开始就选定了目标心无旁骛地复习,而你还在纠结着走哪条路时,你很容易不自觉地去比对别人的复习进度,“啊,他都开始一个月了,我还没想好呢!”从而平添焦躁的负面情绪。

2.如何择校和选专业?(and我为何选择暨南大学)

作为一名本科新闻的考研人,我很喜欢这个专业,也没有纠结过考研换专业的问题,对于那些想跨考新闻的同学我只提醒一点,新闻历来都是热门,专业排名靠前的院校竞争尤其激烈(教育部去年公布了新闻专业的院校排名,不清楚的问度娘~),学硕一般都是报几百人招十几人,但也不乏跨考成功的例子,本科所学专业基础扎不扎实大家都懂的,而本科英语专业的就更有优势了,英语比较能拉分,所以跨考生只要提前个把月把参考书目都翻看一遍,比如传播学教程、新闻学概论、中外新史等这些奠基之作,也就差不多和本专业考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了。

关于择校,你一定要去查阅相关信息,我当时真的是花了不少功夫去查,包括专业排名、师资力量、每年的报录比(即竞争激烈程度)、所在城市传媒业发不发达、学校漂不漂亮、当地的气候饮食我习不习惯之类的……自从大二接触了南方报系后,我就将与它有着亲密关系的暨大定为了考研首选,之所以说亲密,举个例子,南方报业前董事长范以锦是暨大新传院现任院长,前总编辑杨兴锋、总经理钟广明等等也都是暨大校友,每年南方招聘会录取最多的也是暨大学子,南方报业是很多爱看《南方周末》的新闻学子的一个梦,它在华南地区甚至整个南方的主流媒体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大多数人选择暨大也多是因为这个。而暨大新传院,百度百科这么描述它,“这是‘全国三大新闻院系之一’,‘华南新闻最高学府’,‘广东媒体后花园’”。虽然感觉浮夸了点,但其专业实力确实在全国前列,师资力量雄厚,海外合作也多,近年来还和南方报业成立了暨大南方传媒研究院。此外,粤语的新鲜环境、生机勃勃的城市绿化、美丽的校园都完全吸引我,所以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一想到自己在为能去到喜欢的地方而努力,就一点也不觉得累了。但我择校的过程中也是走了弯路的,这个后面说。

3.学硕和专硕有什么区别?

去年此时,这也是我最想弄清楚的问题,我同样查了很多科普贴,还问了学长和老师,这里简单说下两者区别,如果还不清楚,去搜专门的帖子都搜的到。学硕的学制三年,以理论基础等学术研究为主,基本上前两年上课后一年实习,毕业可以直接考博,去高校任教,学费平均八千/年;专硕的学制两年,注重实操技能也就是业务水平,如采写编评,基本一年上课一年实习,毕业不能考博只能就业,学费平均1.5至2万/年,不过都有或多或少的奖学金补贴,说白了一个为科研而培养一个为就业而培养。因为专硕只实行了两三年,学制短学费贵而且相对来说分数线低招生多,所以不少人觉得专硕比学硕低一等,应聘也不如学硕含金量高,我当初跟别人说我考专硕的时候,用诧异的语气问我“为什么要考专硕啊”的人不在少数。专硕是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的新型硕士类型,个人认为在职专硕社会认可度比较低,但全日制专硕(也就是应届生考的专硕)和学硕并没有地位上的区别。别的学校不说,就我了解,暨大的专硕实行双导师制,即每位学生同时由校内与业界两位导师带,业界的导师都是在传媒行业有一定影响力的人物,此外专硕会比学硕拥有更多专业实践的机会,学院都很重视,含金量也是会得到社会认可的。而且学硕和专硕都是全国统考,试卷虽然各有侧重但没太大区别,暨大专硕比学硕分还要高,奔着暨大的牌子和专硕相对招的人多的优势而报专硕的学生比学硕还要多好几百人,竞争一样很激烈。

二.收集考研资料,打好英语基础,为全力备考做好充分准备(3—6月)

1.慢慢调整考研状态

你可能听学长学姐说过,考研是场拉力战,战线不能拉太长,否则后期容易劲头不足或者忘记前期背过的东西而事半功倍。这话确实不假,但前提是这句话的“考研战线”指的是全身心投入复习的阶段,什么叫全身心投入,就是除了吃饭睡觉走路,其他时间能够心无旁骛地按照自己的复习计划一步步复习的那样一种状态。可能你大四还有少量的课,但关键不在于是不是从早学到晚,达到考研的状态才是最重要的。有的人寒假就将要考的书都看了一遍,觉得那就算已经复习过一轮了,但那时看书的紧迫感肯定是没有9月份以后强烈的,如果寒假时就进入了真正备考的状态,战线拉了整整一年,那只有两种结果,一是最后成为考出410+、420+的大牛,二是后期烦躁、困惑、觉得自己准备了那么久怎么还是很多不会、最后消极应战的loser。其实真正踏实复习一整年还考不上的人是非常少的,大多数人前期都是半玩半学,把那算作已经开始复习了,其实到了九十月才真正开始有紧迫感。

我在大三下学期的时候,除了院刊编辑部的职务以外,其他事情都不再参加,上课也只选和考研有关的外新史重点听,开学返校时特地把四季的衣服都带了些过去,做好了没有特殊情况不回家的准备,总之在心里告诉自己,考研已被提上了各项议事日程之首。一回校,也就是差不多去年此时,在校内找了个地点安静的自习室(本校的学弟学妹们千万别去后山雅阁,老板不要太奇葩...),每天没课的时候就骑着自行车去那里看书。以前没课的时候会去逛街玩耍看电影反正就是不会去自习,但是有了固定的自习室之后感觉就不一样了,那张桌上摆着我的书和台灯,我还专门买了一盆小吊兰挂在桌旁的墙上,那里成了我的小天地。所以不论你是去图书馆还是教室还是自习室看书,建议固定一个地方,逐渐建立归属感,产生在那里学习会心安的感觉。当然,有些人可能喜欢不时地换个环境看书效率更高些,这个因人而异。

我前面也说了我的择校之路并不顺利,这个弯路就是三月开始走的。虽然大二就将暨大作为了考研首选,但有了厦大的前车之鉴,我还是想亲自去广州看一看再做决定。最后在大三寒假抽出了时间,买好了机票,却因为一些原因没去成,后来又订了火车票,可还是没去成,那段时间真的很沮丧,觉得自己和暨大无缘,加上爸妈又觉得广州太远而且人生地不熟(我家在安徽),在挣扎了两个月后,我终于在三月份决定不再去想暨大,而改成报考离家稍近、且是985的南京大学(郭庆光被调为南大新任新传院院长,不知郭庆光是谁的请自觉反思...)。为了坚定决心,我在三月下旬上某宝花450块买了南大新闻全套考研资料,包括参考书目和真题笔记,又通过社交网络结识了几位考上南大的学长学姐讨教经验,做好了考南大的准备。但那时候翻看着南大要考的书时,说不上来的对南京总是没有对广州的热情,所以总不是很开心,一本外新史看了半个多月。四月初暨大复试,一个当时想考暨大的同学约我陪她一起去复试现场讨教经验,之前那么想去广州而没去成的我,在刚放弃它的时候机会偏又降临了,于是想了一宿,在心里告诉自己,就当完成之前的遗憾去一次吧,去完回来就把暨大彻底忘掉。但是这一趟旅程回来,不仅没法把暨大忘掉,反而后悔的念头越来越强烈,看着南大的书时,总是在想那只在电视里才听到过的粤语,那到处绿意盎然的夏天的气息,暨大的彩虹门,漂亮的图书馆,还有广州大道中289号的南方报业。这种纠结的情绪让我暂时放弃了看南大的书,转而专攻英语,反正英语总是要考的。六月下旬找到时间亲自去了趟南大,那时的南京已经俨然盛夏时节,校园中的绿树被阳光炙烤得没什么精神,本部很小图书馆也比较老,爬满爬山虎的五角星楼比想象中矮得多,有很多梳着两根大辫子的毕业生穿着民国校服在照毕业照。南大给人的感觉充满了人文气息的沉淀和厚重,而暨大要热情自由的多,去到暨大让我一直很兴奋,但南大让我不由得拘谨。一个人在烈日下默默走出校园,想着我为何要报一个并不是最喜欢而且没有归属感的学校,何况南大的难度相比于暨大更大,据南大新传胡翼青教授透露,去年南大学硕报录比46:1,差不多一百个报考人中只招两个人。我自知没有足够的激情考南大,而且从南京回校乘坐的大巴在途经马鞍山时还离奇地出了故障导致我被困车中从下午直到深夜,还在马鞍山住了一晚,我有时候挺相信命运,所以回校后终于坚定了依然考暨大的决心。

2.收集考研资料

在调整状态的同时,作为一名要考新闻专业的考研人,你应该掌握收集资料、寻找资源、结识人脉的基本能力,利用这个春天,尽可能搜集需要的考研资料。你可以不看新闻联播,但你最好要有个微博,微博已然成为了如今最快捷的各类信息来源渠道,前提是你要关注些对考研有帮助的人,还有你所要报考院校的老师和官网,他们通常会发布本院系专业的最新消息,还有在校的学长学姐们,只要你态度够诚恳问的问题比较实际他们都会乐意与你分享经验的,还有必不可少的新闻类官微,如人民日报、南风窗等。如果你正确运用了微博来获取有用资讯,它会让你获益匪浅,但你如果只关注些心灵鸡汤或韩流明星,那还是别用了好。

收集考研历年真题和寻求专业书的复习方法更重要。我必须要强调历年真题的重要性,这是你宏观把握你所报考院校的考试范围和出题风格的最重要来源,有些不公布参考书目的院校就更需要从历年真题入手。历年真题资料我是六月底从一个由考暨大改考复旦的研友那里花五百块买的,你可以去某宝上购买,可以去豆瓣小组寻找转让资料的人,可以去论坛下载(但往往只有真题题目而没有解析),可以向你认识的学长学姐寻求。

除了收集考研真题和专业课资料,有个好的复习方法会事倍功半,这时候你通过人人或微博或QQ找到的学长学姐是为你指点方向的最好人选,他们写的经验贴一定要看。

但也不能盲目地认为前人的经验都是好的,有的人英语底子好点,可能在英语复习上就比较随意,有些人文笔好点,也就不太重视新闻写作的练笔,每个人的复习都是各有侧重的。我当初建了个文档,将找到的经验贴整理到一起全部打印了出来,关于如何复习专业课、如何复习英语、以及后期如何复习政治,打印出来后自己筛选总结出了一套最适合自己的各科学习方案,详细记在了为考研专门准备的小本子上,具体到每月有哪些任务,每门科目要买什么参考书,按什么顺序来看这些书,以做到对整个复习过程不盲目、有规划、随时知道自己走到了考研过程的哪个阶段,这点非常重要,可以避免少走很多弯路。

3.打好英语基础

如果你寒假开始背专业书,我肯定会跟你说现在背太早了,但你如果寒假开始背考研单词,我肯定不会阻止你,因为我就是这么做的。我还记得一年前的1月底,我在手机上下了个背单词app,然后就爱上了它,5800多个考研单词,你可以设置每天背多少个,顺序背还是随机背,它会根据你的记忆程度为你安排每日的背诵量,以及何时复习你已背过的单词,反正我很喜欢,深夜的时候总要背完当天的任务量再睡觉,三月的时候已将考研单词都背过一轮了。必须提醒一点的就是你一旦开始背了就不要中断,因为它每日设定的任务量没完成的话是会不断累计的,一段时间没背可能就会发现已经累积了上千个单词,那是很打击积极性的,我将这个app推荐给了很多小伙伴,可是坚持用的人很少。再提醒一点,这不是个免费软件……在背诵六百个单词后就要收费了,而且好像只有爱疯才能用,不知现在有没有出安卓的版本。我当初花了七十块买了七千个单词的背诵量,不过我觉得很值,你们可以下一个试试,不喜欢的话直接背单词书也是可以的。在自习室的时候曾经举目望去,研友们几乎人手一本那个又大又厚的绿色的新东方单词书,我表示很不解,要是我背单词,看到那么大的单词书肯定是翻不下去的,我推荐新东方的乱序便携版,红色的小本。

之所以要重视考研英语,是因为它最能拉分,至少比政治好拉分。六级没过的童鞋,甚至四级都考了不止一次的童鞋,以你目前的水平去考是连45都考不到的,而六级一次性考上五百的童鞋目前的水平已经差不多能考60了,而60是英语最高分数线(除了少数985的国际英语专业要上70),你看那些人都可以不用担心英语不过线而把时间都腾给专业课和政治了,所以你更要趁着这几个月好好攻克英语,因为大部分人真正复习专业课和政治都是到暑假的,而那些英语好的人现在也还是会看英语。

我的英语复习步骤是,3月背完第一轮考研单词,然后开始做张剑的150篇上册,每天认真分析一篇,先通读全文,然后做后面的选择,然后对答案,对照翻译一句句地去啃不太懂的词汇和句子,分析为什么做错,分析完一篇基本要花一小时。我六级也考了五百多,但刚开始做150篇时还是每篇平均错3个,5个全错的也有,全对的却几乎没有,就这样过去了两个月,真是一段崩溃的时光。那时和我一起做的小伙伴平均每篇只错1、2个,这让我一度怀疑我的英语思维是不是不适合考研,我觉得考研英语的长难句比六级难太多了。后来我停止了做150篇转而做张剑的历年真题,俗称黄皮书,有出版1987-2004年的,我觉得那年份太早了,也有1999年开始的,我觉得也早了...其实大多数人都是从99年做起的,但我最终买了2005-2013年,留了近两年的没做,把2005到2011这七年的真题做了滚瓜烂熟,每一年的四篇文章都做了三遍,拿了个专门的英语本子,答案都不写在书上而是写在本子上,第一遍做完后只是对着答案批改对错而忍住不看解析,只是为了找住真题的感觉和出题规律,然后第二天拿前天做的文章当早读。这也是我照着一个英语考了87的牛人写的经验贴沿袭的步骤,其实第一遍还没做完就已经到暑假了。现在回想一下,张剑150篇可以不做,英语确实只要做真题就好了,大不了从99年真题开始做起,再老的真题也比最新的模拟题要经得起考究,从99年到14年的真题加起来也有16套64篇阅读了,把这些研究透完全够了。而不看解析的真题第一遍我觉得也没什么必要,因为不做150篇又不看解析地直接做考研英语真题真的是很崩溃的一件事。总结一下我暑假前的英语复习简直都白做了,就背了个单词…虽然对真题的感觉有了大致的把握,但提升不大,照样每篇错一半。

三.逐步开始实打实的专业课+英语的复习(暑假)

如果说大三下学期还要应付各种考试等稍微分心的事情,那自暑假起真的都是自己的时间了,我们大四没课。六月底我就开始和小伙伴寻找暑假要租的自习室,最后决定租东门外的健身会所专门为暑期而设的自习室,桌子大有无线,有免费的健身器材和桌球,关键是能洗澡。七月中旬外公过世,家人怕影响我复习一直到最后一刻再唤我回家,以致我晚了一个小时没见着他老人家最后一面。其实外公弥留之际早已认不清人了,五一的时候回家看望他,那时他还很清醒,拉着我的手说了很多话,我至今记得他在得知我考研后,对我说要努力考上为他争口气,和说这话时眼角流出的泪水,考研后期每每想起这个场景,我都忍不住鼻子发酸。

八月后寝室实在太热,把小电扇抱在怀里吹,躺在床板上还是热得喘不过气,半夜被热醒大汗淋漓地睡不着,索性和小伙伴在东门外住了半个月小旅馆,每晚回去先开了空调再洗澡,洗完出来那叫一个凉快,空调开到凌晨四点再爬起来关掉换电扇,扳着指头省电费,第一次有了一点持家的感觉。那样骄阳似火的盛夏,每天在自习室学累了出来打两局桌球,热了洗个澡再进去,每周五晚要看中国好声音,时不时地还会去市区游个泳……暑假的校园除了一些留校考研的学生,再也没有别人,七月的夜晚回寝室的路上,我们大声的说话,以往热闹拥挤的校园在那时仿佛成了我们所独有的,四处都是黑的,安静的,黑的能看见夜光凉鞋的光,静的能听见自己的回声,夜空中的北斗七星格外的亮,我根本不会觉得留校的日子有多么枯燥,而每天待在自习室有多么无聊。后来暑假结束了,开学了,看着往日清静的校园突然一下涌入了很多人,校内外又熙熙攘攘起来,我才意识到时间又过去了两个月。

现在想来,留校的暑假真的过得太悠闲了,丝毫没有紧迫感,我能在小伙伴六点钟起床去自习后继续睡到十点多,然后顶着烈日全副武装地出去吃早中饭,也会在自习室看一会儿书就拿出手机刷微博,做笔记做着做着心血来潮就拉着小伙伴去超市买红酒买零食,想干什么干什么,一切都只靠自己或松或紧的自制力来约束。但即使这么松散,我为暑假制定的任务却也按时完成了,从六月底收到研友寄来的暨大资料到八月底,将十几本专业书全部过了一轮(不少研友在暑假前专业课就过了一轮,暑假已经开始背诵了,我因为六月底才最终确定考暨大,进度慢了很多),考研英语做了第二遍,每篇做完看解析,认真分析,和当时做150篇步骤一样,做完与第一遍比对,将错了两遍的题目圈出来分析错因。然后我因为久仰启航20天20题的猜题命中率而报了一个启航政治强化班,八月下旬开始上课,在闷热的图书馆报告厅里连续一周每天连续上七小时,屁股都坐扁了,将考研政治内容从头到尾梳理了一遍。我知道你们关心要不要报班的问题,我的答案是不报,启航的李海洋和石磊确实讲得不错,尤其是石磊,有他自己一套独特的学政治方法,但政治完全可以按照步骤自己复习,但有些政治书和习题必须要买,这个后面再提。

因为我清楚自己是个不到最后不会全力以赴的人,所以暑假并没有给自己布置多重要的任务,但考研过程中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和坚持制定清晰合理的复习计划是我所重视的。我依然想强调状态的问题,你可以不全力以赴,但你要清楚什么时候该使出全力,你可以放松一下去吃去玩,但你要清楚自己可以立刻收心回来看书。考研过程中最忌的是迷茫的状态,当你感到自己对复习无从下手、不知下一步该往哪迈的时候,你就应该好好回顾一下复习进度,适时完善复习计划,如果这时你还只是埋首桌前,看似认真地背着专业课,呈现的就只是努力的假象了。我其实有点后悔暑假太悠闲,桌子那么大却只是过了遍专业书而没有着手整理真题笔记,导致我后期整理笔记的时间很不够,压缩了练习消息和评论写作的时间,而且9月以后租的自习室桌子特别小,从暑假那么大的桌子变成那么小的桌子一开始特别不适应,书本完全摊不开,常常和小伙伴你做笔记的时候我就出去读书这样轮流用桌子。暑假是很重要的时期,复习的差距就是在这时候渐渐拉开的,效率高的人暑假能前进很大一个度,能把专业课和英语的基础打牢,到了后期就是巩固和提升阶段了,听起来就胜券在握的样子。我暑假也是在打专业课和英语的基础,但只能算打了一遍,没有打牢,9月以后也一直在完善“打牢”这个过程,没时间做什么拓展提升,这也就拉开了我和那些四百多分大牛的差距。有些人会说395也可以了,但人总还是要尽可能地向着高处做到最好,尽力做到最好了结果往往都不会差,但就因为知道当时并没有做到最好,所以想起来总还是会有那么些遗憾。

四.政治、专业课与英语三管齐下,一个都不能松。

八月的最后一天,暑假所在的自习室即将恢复健身房的使用,又开始为最后四个月寻找新的自习的地方。有的人决定去图书馆,那里研友多,三楼可以大声背书,但我想到要在大冬天的凌晨五点多天还没亮就睡眼惺忪地去占座,而且条件各种差,就还是和小伙伴在东门外租了考研过程中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自习室。这个自习室两人同桌,一共四列,每列八排,算起来容纳64人,俨然高中教室的感觉,我的位置凑巧和高三最后阶段坐的位置一致,身边又都是小伙伴,所以坐在那里感觉很安心。

从九月起,终于有了一点紧迫感,我开始实施高考作息,早上六点二十起床,七点到自习室,中午在东门外吃了中饭后在自习室桌上趴半小时午睡,晚上十点半以后回寝,回了就洗洗睡,不打疲劳战。我从初一就开始晚睡,大学期间每晚熬到凌晨三点更是常事,但最后这段时光,当真是难得的做到了早睡早起。自习室的研友大多是不认识的,但大家都不约而同地从七点开始早读,各读各的,读到八点或八点半自动停止,还想读的就自觉去自习室外面读不打扰别人,氛围特别好。下面我分别说一下我这最后四个月各科的复习步骤。

政治

毫不夸张的说,我在政治上投入的时间,差不多是英语和专业课复习时间的总和。早前看到一篇政治96分的大牛写的详细经验贴,我将他的复习步骤抄了下来认真执行,该做的都做了,该背的都背了,但最后只考了六十几,拖了总分后腿,很多比我复习时间少很多的同学都考了七八十分,我至今没反思出来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8月下旬通过启航政治将要考的内容梳理了一遍,分为四部分,分别是马哲、毛中特、史纲和思修,马哲最难懂,毛中特考得最多,史纲次之,思修再次。说实话我并没有记下多少实质的内容,只是感觉都是高中学过的。一个月后,9月22日出了政治考试大纲,当天去买了政治大纲解析和肖秀荣1000题,从那天起正式开始了政治复习。每天早读结束后,花大半个上午先看一章红宝书,再做那一章的1000题,答案依旧不写在书上,而是拿个本子写下来,因为1000题不止做一遍。做完后批改,看错题解析,将错的记不牢的内容一条条抄在本子上,所以这个本子是一本错题集。重要提醒,一定要经常巩固错题!一定要!这段时间我对政治的劲头无比的高,有时甚至花一整个上午扑在这上面,其实是心里在对专业课产生排斥。用一个月的时间过完第一遍红宝书和1000题后,从头开始过第二遍红宝书,买肖秀荣命题人讲真题,将命题人中不熟悉的知识点在红宝书上标出来。

一开始不太会用命题人这本书,后来发现真题表解真的很棒,扫清一切知识盲点,而且你会发现不少知识点红宝书上都不够具体甚至找不到。这第二遍我过得不是很扎实,因为第一遍过完已经十月末,一来觉得自己已经扎实地过了第一遍所以稍有松懈,二来是意识到专业课进度太慢,从而投入了专业课的复习并劲头越来越高又忽视了政治,我现在反思政治事倍功半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出在这里,就因为这里产生了断层,而政治又包含特别多记忆型的知识点,我的记忆力又无比的差,导致我十一月份含糊过完第二遍的时候,很多之前背过的知识点都记得模棱两可,选择题尤其是多选错得一塌糊涂。这也是我为什么告诫不要太早开始政治复习的原因,9月以后开始完全来得及,但一旦开始了就不要中断。红宝书过了两遍后,传说中的复习利器风中劲草也出版了,劣质的红色封面,翻开来红蓝灰黑色字体看得眼花,盗版的要命,但不要犹豫赶紧入手,以后早读就拿着这个背吧,边边角角都要背到,还可以和小伙伴互相抽背以加深印象,我就是因为没有重视风中劲草又没有经常巩固错题,所以知识点有很多记忆漏洞。我好像明白为什么政治考得差了……

十一月下旬出了时政,分为形势与政策和当代世经两部分,其实这部分选择就考6分,但也要认真对待,什么会议有个什么主题不要记混淆。十二月看第三遍红宝书或者风中劲草,其实最好选中一本重点对待,比如主要看红宝书,那么做1000题时错的部分在红宝书上划出来,看命题人真题表解不清楚的地方也在红宝书上划出来,背风中劲草有些总结的部分也补充到红宝书上去,这样最后只要拿着红宝书这本集大成看就好了。进入十二月中旬,肖八、肖四、任四这些冲刺卷就陆续出来了,鉴于今年肖秀荣猜中好几道大题,所以建议肖八肖四都买,开始做大题,或者直接背大题解析,之前一直做选择,这时务必要理清大题思路。最后十天会出启航20天20题,很小的掌上小册子,这也是政治买的最后一本资料,考前几天花了几个下午的时间,和小伙伴在阳光下拿着这小册子一题题地背,背得直翻白眼,边背边想老子真的是在政治上花了太多时间和金钱了。政治是第一门考,考前一晚收到所谓泄题的短信,并没有太在意但还是又背了一遍,凌晨一两点再睡觉,第二天一早头脑昏沉去考场,前面选择足足超时20分钟,一看后面大题竟和那条泄题短信如出一辙,自己背过N遍但什么都想不起来,硬着头皮把试卷胡乱填满,交卷之后觉得自己就要败在这上面了,欲哭无泪,就是那种感觉。

英语

写到这里竟然已经一万多字了,我毕业论文还一个字没动呢……暑假结束的时候英语05-11年的真题已经做了两遍,这里的真题指的是阅读,九月之前只做了阅读。单词背诵不知什么时候中断了,虽然之前都背过,但后期还是很多单词忘记了,所以还是那句话,一旦开始了就不要中断,不然会体会到那种白忙一场的感觉。因为我考的是专硕,所以考英语二,而之前做的都是学硕的英语一,所以九月买了蒋军虎的英语二,做2010-2012三套和之前的MBC英语,留一套2013年的不做。英语二我只做一遍,所以答案是直接写到书上的,不知是做了两遍英语一还是英语二太简单了的缘故,从这时开始每篇只错一个或全对了,做题速度也有很大提高。做完了英语二,我开始翻译逐篇英语一的阅读,先看着原文一句句地自己翻,全文翻完要差不多一小时,再对照书上的翻译修改,然后会发现自己翻的是多么的狗屁不通,有时还会犯主谓宾颠倒的错误。不接触翻译根本不知道它的难,自此对那些同声传译佩服的五体投地。这也是一段自我打击与自我勉励的时光,在坚持翻译完7年28篇文章后,我自己也能感觉到对长难句理解的提高,于是开始做第三遍真题,每篇也只错一个或全对了,英语终于产生了质变。可能你会疑惑都做了三遍不是会记住答案么,有几道题确实能记住,但毕竟也有近30篇100多个选项,前两遍除了标注生词外,都没在原文上写写划划,我在做的过程中也尽量排除记忆干扰,何况我记忆力本来就差……所以还算是比较踏实地做了三遍。

翻译完也进入了十一月,阅读题暂时告一段落了,开始做真题的翻译题,英语一二都做,做完接着做新题型,因为英语二只考排序和选择,所以我只做这两个题型。新题型不能忽视,排序错一个就至少扣4分了,选择要稍微好点,今年就考的选择,估计明年要考排序了。对了我买了本英语一新题型没用上,有想要的联系我。做完新题型做完型,也是英语一二都做,英语一做了两遍,第一遍用新东方教的方法,什么只做自己有把握的几个选项,剩下的利用频率分布规律来猜,用最短的时间得最多的分,我做完平均只得6分,第二遍是每道题都踏实做的,也没费太多时间,做完平均7.5分,英语二懒得做了直接把选项填进原文中读了几遍。然后到了十二月,开始专攻大小作文,买了大本的黄皮书热点作文80篇,小伙伴买了小本的冲刺热点50篇狂背版,都是英语一的作文,我觉得只要买小本50篇就够了。

我先分析了英语二近几年考的最多的作文类型(近四年考的都是图表),排除了肯定不会考的类型,然后先将历年真题的作文范文给背了,再从作文书中挑出可能会考的篇章每天读,将一些写得好的范文和例句抄在了本子上着重诵读。英语的学习我一直觉得最重要的就是多读,多说,多听,我平时很喜欢听英文歌看英美剧,快速地读英语文章也感觉很爽,把语感培养起来了,作文根本不用担心写不出来。但模板例句还是要总结一些的,比如It’snodifficultyjobtocomeupwithsomepossiblefactorstoaccountforthephenomenon是我最常用的句子,提出措施的必要性用Countermesuresshouldbetakenimmediatelysoastoreversethegrimsituation,结尾我也喜欢用Consideringwhathasbeendiscussedabove,wemayeasilydrawtheconclusionthat...来进行总结,以及用Ifirmlybelievethatthisestablishedtrendwillcontinueforquiteawhileintheforthcomingyears来展望未来(适用英语二)。个人建议英语的复习完全以历年真题为主,只在十二月下旬买张剑的最后五套题来做做,以及最后几天做之前留的近两年真题。我在最后的二十天就一天英语卷、一天政治卷(肖四、任四)这样穿插着每天做一套,一直到1月1号全部做完,剩下两天系统复习。

专业课

我的天呐,写了八页纸,竟然专业课的复习还没写…让我深呼一口气,天都要亮了。九月之前,我关于暨大的所有复习就只是把参考书过了一遍,暨大2010年起就不再公布参考书了,都是根据之前的书目来大致复习,所以有人说15本,有人说18本,其实有很多相似版,比如中新史就有刘家林和丁淦林还有李彬的插图版。暨大题目说它活吧它有的又很基础,说它考察综合能力吧它有时又会考得很具体,基础点一定要掌握,比如名解的分要拿到手。再重申一遍,一定要搞到历年真题,认真分析出题点。暨大真题重复频率非常高,高到什么程度,举个例子,解放日报的改革从04到09年每年都考,麦克卢汉考过5年,议程设置各种出名解,沉默的螺旋和知沟等这些重要知识点都出过好几年的简答,当然再考的可能性很小了,因为这些09年后没再考过。暨大自10年起考试有了很大变化,以前新闻和传播的试卷是分开的,内容也各有侧重,10年以后实行大综合,即不论报什么方向都考同一份试卷,学硕一份,专硕一份,所以所有的真题包括02-09年新闻和传播各8套(我最早只有02年的,也许还有更早的但我觉得没必要看了),10-14年学硕和专硕各5套,也就是说一共能找到26套历年真题。如果你有充足的时间比如从现在三月就开始接触真题,那我建议你所有的真题都弄到,我敢肯定的说,只要你把这26套真题里的所有题目都认真复习了,两门专业课上130不难。如果你像我一样从九月再开始接触真题(不能再晚于九月了),你会发现任务量是有多么的庞大,当我终于意识到把所有真题答案都整理出来根本来不及后,就特意花时间研究了一下题目重复率,发现02年到13年,同一知识点重复考的时间间隔最长为7年,所以我不再复习07年以前考过但之后再也没考的知识点,才勉强完成了真题的整理任务。最后我专业课基础考了131,业务考了121,如果我专业课复习更扎实一点,或者说在暑假就开始整理真题解析的话,后期就能有足够的时间来巩固提高,业务也能上130了。就因为做业务前面的简答论述时我花了时间思考,答题也不够精炼,导致最后评论来不及写完,考场上时间真的很紧,就是要做到一看到题目就立刻文思泉涌,什么构思什么打草稿,根本来不及。

我买了本大厚的笔记本,从9月5日开始,按照中新史—外新史—传播学教程—新闻传播学—网络新闻传播学—广电新闻学—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广告文案—广告策划—新闻评论—公共关系这个顺序来整理真题笔记,一共13本,到十一月中旬才整理完。怎么整理呢?我之前有在研友手中买了暨大历年真题,那本真题虽然有答案解析但是漏洞百出东拼西凑,所以我还是决定自己整理,好在这本真题前面几页按科目把历年考过的题以及考的年份都总结了出来,这门课考过什么题一目了然,所以我分科把历年考过的题目全部整理到了自己的笔记本上,先抄下题目标出年份,然后整理答案,尽量按照书本的顺序来理。比如第一门中新史,我先从书本顺序最早的第一个考点露布(06年名解)开始,然后是开元杂报、敦煌进奏院状……中新史所有考过的题目答案都整理出来后,开始下一本外新史……

这真的是非常非常庞大的任务量,我在整理的过程中一度在想这种方法是不是得不偿失,尤其是到了十月底别人都开始背了我还没整理好(我在整理的过程中只是大致记忆,并没有特意背诵),要不是后来减轻任务量07年以前的都不整理了的话真要被急死。

进入十一月,气氛明显紧张了起来,小伙伴也出现了或多或少的焦躁情绪,有的这时候放弃改国考了,有的理书包回家复习了,好在我的情绪一直很稳定。十一月中旬整理完后,我大松一口气,终于解决了大头。然后我去了趟九华山,四大佛教名山之一,听说去那里许愿特别灵,这是我考研伊始就想好的,想在冲刺之前去趟九华,一来适当放松身心,回来就开始冲刺,二来因为高考那年我数学老师从九华山回来送了我串佛珠,我戴着它考了高中三年的最高分。那天和小伙伴天不亮就出发,拜了很多有名的佛,煞有介事地在三个传说最灵的佛前上了三柱香许了愿,当然不忘买了佛珠戴在手上,宁可信其有。因为时间问题在山上住了一晚,山上晚上实在太冷,回来就感冒了,生病真的会影响复习,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请务必在最后阶段保持身体健康。专业课真题整理完后,不是只有背诵这么简单,我上知网找了暨大有名的导师的近期论文,比如范以锦、谭天、林爱珺、董天策等,把他们的一些论点比较有时新性的论文打印了出来,比如关于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纸媒是否衰亡以及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都是可能考的重点,打出来后再提炼观点总结到笔记本上,时时翻看。

五.状态非常非常重要的最后冲刺阶段(12月—考试前)

我是个心理素质超好的人,三岁就登台演出,中学时离家求学住十人宿舍,从小到大都不怕老师,反正很少会感到害怕或慌乱,一路复习到十二月,在复习专业课时感到时间来不及,但都没什么心理压力。可是进入了十二月,突然感觉有什么变了,很多同学国考结束回家了,什么都不考的实习去了,天亮的越来越迟,早上推迟到七点多起床,有时早读会持续到九点,晚上回寝也越来越晚,寝室十一点关门,很多次我们都赶在大爷锁门那一刻最后一个回去,回寝了边泡脚还边翻翻书。我和妈妈打电话,说我不知怎么突然有点焦虑了,口腔溃疡+冒痘+大姨妈不调+噩梦连连,我妈说都最后一个月了不感到压力才怪。好在焦虑的情绪很快就调整了过来,我又开始积极地复习的时候,却发生了一件非常影响心情的事情。十二月上旬,我接到110号码打来的电话,对方报出了我的名字和身份证号,称我涉嫌一起冰毒案件,很扯是吧?但最后就是我被骗了五千八,这是我大学期间为了毕业旅行而攒的所有钱,一瞬间全没了,我从没想到自己有一天也会上这种当,但事实就是发生了。我去派出所报案,警察都说我读书读傻了。当我确定自己被骗的那一刻异常冷静,转身眼泪就流了出来,之后整整两天没进食,惩罚自己的愚蠢。这时候离考研只剩20天了,我知道控制不好会非常影响心情,所以一直压在心里几乎没和任何人说,终于忍不住某个晚上在寝室里大哭了一场,然后,感谢上天给我的调节能力,我很快又找回了复习状态。十二月几乎就是个背诵的月份,政治毫无例外要背,英语还好点但是有些满分作文写得很好例句要背,专业课整天就是捧着自己整理的那本真题背,思考分析问题的方法,举一反三,到时候什么题目都能分析出来。

整个十二月天气都非常好,印象中这最后的几个月总是明媚的晴天,十二月的每一天都有湛蓝的天空和温暖的阳光,天气好心情也好,很多个上午和小伙伴搬着小板凳在自习室门口晒太阳背书,把专业课的名解全部整理打印成几张纸集中背诵,背着背着就开始聊天,要么就开始看爸爸去哪儿,就当是放个松然后又开始背。真正的焦虑也就是十二月初那段时间,到了十二月下旬心态完全好,政治就一直拿着肖四任四20天20题那些背,死背就对了,英语一直不怎么让我烦心,跟着步骤来就行了。考前最后一周,我在专为考研而开的微博里是这么记录的“这几天天气实在太美好,心情也明媚到不行,每天和小伙伴一起自习吃饭读书闲扯真的很幸福,以至于完全不觉得备考是一个难熬的过程了,虽然政治分析题不系统,英语完形和新题型也没怎么练,消息和评论更是举步维艰…但今天下午喝了杯咖啡之后我突然就觉得自己能考上了!我总是胜在心态上……”。最后一周我都是以这种积极的状态度过来的,除了考试前一晚突然又焦虑了,看政治看到很迟,前面已经说过了,但总体来说我对考研整个过程的心态还是比较满意的。我身边有很多研友,到了十月份后都各种状态不佳,曾经很努力的小伙伴到后期变得消极悲观,信心一直不足的同班常常边打电话边哭,烦躁、迷茫、紧张…这种负面情绪大家都会或多或少的出现。十二月是真正的冲刺阶段,也肯定会有情绪上的波动,我认为一切硬性的复习都应该在十二月前完成,最后一个月是重点背诵、综合掌握、巩固和提升的一个月,也就是说十二月前要做好各种量变的准备,在最后一个月才能够厚积薄发地完成质变。我在十一月的时候,看着专业课的那些题目还处在看着都熟悉自己答一个字都写不出来的阶段,到十二月末再看,就觉得任何题目都能分条答出好多段,就是这么回事。

最后,附上暨大相关专业书目和我考研过程中看过的相关阅读书目,祝研友们都能圆梦。暨大新传参考书目:

1.传播学教程(二).郭庆光

2.新闻传播学(三).蔡铭泽

3.中新史.丁淦林/刘家林

4.外新史.张允若/支庭荣

5.新闻学概论.李良荣(我没买)

6.网络新闻传播学(三).董天策

7.新闻采访学(二).林如鹏

8.当代新闻写作.薛国林

9.新闻评论教程(四).丁法章

10.广播电视新闻学(二).李岩

11.广告文案写作(三).杨先顺

12.广告策划与品牌管理.陈俊宁

13.新闻编辑(二).蔡雯

14.电视节目策划实务.谭天

15.公共关系基本原理与实务.纪华强

我的课外拓展书目:

1.娱乐至死尼尔?波兹曼

2.中国新闻社会史(插画版)李彬

3.不分东西闾丘露薇

4.南方周末特稿手册

5.童年的消逝尼尔?波兹曼

6.看见柴静

7.学术与政治韦伯演讲稿

8.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

9.时评写作十讲曹林

10.新闻传播学辞典程曼丽

11.20世纪的欧洲

12.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麦克卢汉

13.陈力丹自选集:新闻观念:从传统到现在

14.南方传媒研究19期—43期(考暨大的强烈推荐)

15.各类新闻期刊如新闻记者、新闻采写编、新周刊、南风窗等。

帖子地址:http://kaoyan.chazidian.com/t5169705p1转载请注明本帖地址。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