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教学(思政)考研历程分享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经验 >> 2013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教学(思政)考研历程分享

2013华中师范大学学科教学(思政)考研历程分享

考研时间: 2013-10-22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政治75;英语二79;教育综合106;教学论131;复试成绩93;最终成绩84.12。

这是我的二战成绩,也在4月中旬得到了回报,拿到了华中师大学科教学(思政)的拟录取,并且获得了一等奖学金,所谓一等奖学金,就是免一年学费,每月有生活补贴,还有公费医疗。在国家线出来以后,就决定了,如果自己被录取了的话,就把自己二战以来的考研心得与大家分享分享,帖子有点长,有点流水账,希望大家不要介意哈。

【计划是个宝】

正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对于这句这么老套的话,放在考研来说,可是实用的很。开始二战,因为也要毕业了,学校不再提供宿舍,但是为了能够有一个安静的环境学习,我选择到学校附近租房子,这样就可以到学校的图书馆备战了。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从7月下旬才开始正式复习。以下是本人每个阶段每个月的计划,仅供各位参考。

7-8月

一、政治

时间:0.5h/天,任务:快速阅读红宝书,有个大概的印象。

二、英语2

时间:单词1h/天,真题阅读2h/天,翻译真题阅读1h/天。

任务:背单词,做阅读,翻译。

三、333教育综合

时间:2h/天,任务:看<酷考解析>;

四、教学论

时间:约3.5h/天,任务:看指定教材。

9-11月

9月

一、政治:看红宝书,看完一章做好题精做(1.5h)

二、英语2

每天1小时单词;

每天1篇真题阅读(做&分析);

每天0.5小时翻译,隔天分析;

每2周各写一篇大作文&小作文;

三、333教育综合

每天2小时看酷考解析;

四、教学论

每天4小时做笔记,写提纲。

10/11月

一、政治:看红宝书,看完一章做好题精做(1.5h)。

二、英语2

每天1小时单词,睡前听1unit单词(mp3);

每天1小时做真题阅读(1篇阅读+分析)

每天0.5小时完形填空,隔天分析;

每天0.5小时翻译,隔天分析;

每2周各写一篇大作文&小作文;

三、333教育综合

每天4小时,看<酷考解析>&默写提纲;

四、教学论

每天3小时总结提纲,默写提纲(每天1章);

12月

政治:每天1h形势与政策,2.5h背分析题,2h看已做选择题错题;

英语2:每天1h总结英语作文模板并背诵;

教育综合:每天5h,背诵;

教学论:每天2h,背诵;

以上就是初步定下来的计划,先把每个阶段,每个月的计划先定下来的好处就在于,在实际的的过程中,可以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更改和完善。从阶段性计划,到每个月的计划,再到每个星期的计划,继而到一天里每个时间段要进行什么计划,我个人认为一定都要详细地计划好,让自己整个考研过程都具有规划性,培养成每个月,每个星期,每天都在根据自己的复习进度进行安排和调整。

还有一点想要说的是,像到后期,每天安排5个小时在教综的背诵上,并不是说连续5个小时,而是要把时间分开两段甚至3段。这样没有那么容易产生疲劳,效率自然也会高一点。

【各科复习方法】

接下来,我想详细地说一下我复习各科所用到的参考书以及一些小方法:

一、政治

参考书:

7月:12年红宝书;

8月-10月中旬:12年红宝书;

10月中旬-12月初:12年红宝书;

12月-1月:形势与政策+20天20题+肖秀荣等各大机构冲刺模拟题;

论坛上很多人都说,政治可以等大纲出来以后再进行复习,我个人觉得到大纲出来以后再复习有点太晚了。

我是在7月的时候就开始看政治的,不过一开始只是每天快速地阅读和浏览红宝书,这样的目的主要是让自己能够对大纲的内容有个初步的印象;

8月-10月中旬这段期间,花在政治上的时间,大概是每天2.5小时(做笔记1.5小时,做好题精做1小时),我主要是把重点,已考考点等以不同的记号在红宝书上标明,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自己所看参考书的数量减少,做选择题时看所涉及考点,只要翻看红宝书的合体,就一并可以看到,具体要如何操作,因为本人的红宝书在搬家的时候不小心搞丢了,所以也无法在这里给出示范了。在做题过程中,有不懂的一定要回归到红宝书,这样可以把自己薄弱的记忆点再加深一次。待新大纲出来以后,把有变动的加到红宝书上。

10月中旬到12月初,因为前段时间已经把笔记做好,所以这一阶段主要是从头再复习一遍红宝书,同样的,也是遇到不会的要马上翻查书本,加深印象。在这一阶段中,用的时间也是每天2.5小时。

8月-12月初,政治的复习时间我主要安排在吃午饭前和午饭过后,午饭前(10:00-11:30)用作做笔记抑或是看红宝书;午饭后(12:30-13:30)用作做习题并分析。

12月,这个月可谓是冲刺期,这一阶段,我每天会安排5.5小时在政治上。形势与政策没有说哪一本参考书好,我觉得适合自己的是最好的,而且,我也忘了自己当初看的是哪一本了。每天花在形势上大概1个小时,时间一般安排在早上也就是晨读的时间,20天20题出来以后,每天会花2个小时背诵2个专题,至于各个机构出的各种冲刺,建议根据个人实际情况来进行咯。

二、英语2

参考书:张剑英语一真题,新东方绿皮考研乱序单词,新东方系列完形填空与新题型,新东方翻译(具体名字忘了),蒋军虎英语二作文(冲刺);

(一)单词

时间分配:7-11月,每天1小时。

单词是贯穿于我考研的整个过程的,从7月到11月,每天我都会安排时间用于背诵单词,我是一个很健忘的人,单词背完了,很快就会忘记。有赖于偶尔一次在网上查找资料,找到了如下记忆单词的方法:(加图)

在记忆单词的过程中,我认为,只要掌握到,看到英文单词,可以想到高频出现的中文意思,到达这样的程度,就已经可以了。所以我做了一张小卡片,挖一个只能看到英语单词的范围的空,这样可以用于考核自己的背词成果,也更加能够加深对单词的印象。

在背诵单词的过程中,遇到不会的单词,我会做一个标记,到后期复习的时候,就只需要背诵这些自己没有掌握住的单词了,可以大大地节省时间。

当然,在分析阅读真题的过程中,划出并查解出自己不认识的单词,词组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阅读

时间分配:1-1.5小时每天,具体分配视各人各阶段情况而决定。

阅读在英语2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做好阅读,基本上就得了天下。我一战二战用的都是张剑的英语一真题,他的每一份试题中,每一篇阅读都会有很多的提示,我觉得非常适合刚开始复习并初次接触考研阅读的我们,它帮助我慢慢地适应了考研阅读的题型,难度。也慢慢掌握了做英语阅读的方法。但是很遗憾,笔记借给我表弟了,所以没能和大家分享,日后再补上。

如何充分地利用阅读真题?做一篇阅读,掌握题目的出发点,属于哪种类型,该种类型要如何解答,在文章哪里可以找到依据,这是利用阅读真题学习必须要做到的。其次,阅读的题目,词汇量不会超过大纲,所以里面出现的不认识的单词,也就是你所要掌握的单词;再次,你还可以利用阅读,练习翻译,找出长难句分析并背诵。把阅读真题真正地读懂读透,我认为就不再需要其他的参考书籍了。

我做阅读的方法跟很多人一样,读题目——划题目关键词--返回原文,理解大概意思,找到关键词--理解关键词所在句子,段落意思——返回题目对照选项。不过后来我养成了以下几个习惯:

1.在划完题目关键词以后,第一时间做的就是像小学学习语文的时候,把段落用数字标出来,然后把每一段的第一句划出来,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可以快速地大概地掌握整篇文章在说什么,也可以把”what’sthepassagemainlyabout?””what’sthebesttitleofthispassage”诸如此类关于文章主旨的题目快速并准确地解答出来。

2.边看边划。返回原文看文章时,不要吝啬把文章变成花脸猫,除了划首句以外,我会把用于修饰的从句,为说明目的所列出的例子用括号括起来,这些是省略不看的,要是题目中有提及,才会再返回看。当然,表达作者态度,表示转折,并列的词,一定一定要标记起来。

3.在浏览文章的过程中,要记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若在文章中看到了,标记出第几题,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节省做题目回头找文章中关键词的时间。

(三)完形填空

完形填空就不说太多了,就说一下我个人做题目的方法吧。

1.完形填空有一个规律,就是20个题目里面,ABCD答案的数量基本上是平均分配的,也就是说,一般来说,答案里面会各有5个ABCD。知道这个规律以后,你会发现,做题目的正确率或多或少会有所提高,时间也会有所减少。

2.完形填空考查一个人的基本功,我基本功不是很好,无法用英文的思维来看文章。因此,我的第二个方法就是,根据空格前一句跟后一句,猜这个空格的中文意思是什么,然后再对照选项,要是自己分析对了,找中文对应的英文就可以了,如果错误,可以先跳过,先做后面的选项。

(四)作文

用书:蒋军虎英语2作文。

作文我一开始计划得很完美,每一周写一篇小作文一篇大作文,但是发现坚持了一段时间以后,无法再坚持下去了,自己实在不太喜欢写作文。一直到12月,才真正开始准备作文,在书店看到了蒋军虎的英语2作文,感觉还是挺不错的。但是作文可以背模板,但是不能硬套模板,借鉴我一位出国的朋友,集多个模板于一身,总结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模板,并熟背

种种方法集合起来,上战场考英语2时,做完题目,还有大概30分钟,把不确定的阅读题反复看了好多遍,出来的结果,还是很满意的。

三、333教育综合

用书:网上购买的手写版笔记。

时间:可见上面所提及阶段计划。

333教育综合可谓是我最差的一门,因为自己实在不擅长于背诵,偏偏教综有这么多门,让我考了两年也无法总结出一套学习方法。所以也就只能死背了。

酷考解析,主要是用于熟悉大纲内容,解去看指定书籍之苦而使用的,这本书确实更加明了清晰;

酷考题库,这份题库,一战的时候我一度痴迷于它,但是二战,我主要痴迷于它教育心理学的题目,教育心理学很难理解,而且很容易混淆,也不想看解析,所以就背题库了。题库会分好每一章名词解析,简答题,论述题的题目,而且也是比较核心常见常用常考的,但是华中的333,今年很无语地出了选择题,而且选择题里面绝大部分内容是关于教育心理学的。这个估计也是我今年教综只考了106的原因所在。

手写版笔记,是在网上买回来的,也很感谢这位师姐。但毕竟是别人做的笔记,我发现有很多都是比较简单的,当然,简单有简单的好处啦,我个人是比较喜欢详细的。所以补充了好多内容进去,成为了一份自认为还可以的复习笔记;

酷考的真题主要是用于在笔记上标明各大师范类学校集中考了哪些考点,在笔记上标记出来,重点是什么,自然就一目了然了。

酷考的资料中,建议大家先从中外教育史开始,然后再看教育学原理,最后再看教育心理学,我个人认为这样的顺序不错,大家觉得适用的话也可以借鉴一下。

总结整个教综备考过程,我到很后期才总结了一个比较适合我自己的方法,以前安排背诵计划的时候,总是安排自己一天要背多少章,以章为单位,但是到后期,我尝试不以章为单位,因为以章为单位常常无法按时完成任务,所以我以题为单位,以考点为单位,总共有多少个考点,一天背多少个考点,这样按时完成任务,变得容易很多。

四、思想政治教学论

用书:2本指定书籍,自家整理的手写版笔记。

在一开始备考的时候,看到招生目录出来以后,会很讶异地发现华中学科思政的指定书目只有复试而没有初试,后来打电话给研招办,研招办也没有明确地回答我。我心想算了,就看这两本算了。结果考试的确是考这两本书的内容,所以也就不用担心了。

完成第一轮看书本,你会发现,两本书雷同甚至相同的内容不少,想想往后看书要看轮流看两本,这样太累了,也不够高效,所以我做了一份两本书的整合版的手写版笔记,把觉得答题要用到的要点摘抄到笔记本上,笔记完成以后,就再也没有翻看过那两本指定书籍了。

同样的,到了背诵阶段,要以考点为单位,不要以章节为单位,要是以章节为单位背诵,你会发现有些章节很长,有些章节只有很短很短,这样安排时间就变得不可控了。

【编辑提醒:相关资料需要进入原帖查看下载~】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