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考取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加工工程的全过程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经验 >> 分享:考取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加工工程的全过程

分享:考取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加工工程的全过程

考研时间: 2011-04-29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准备篇

一、心理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考研,首先得有心理准备。老调重弹,总结为四心:决心、耐心、恒心、信心。这些不用赘述,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理论大家都知道,重要的是要付诸实践。要管得住自己,克服惰性。最好能找到一到两个研友,可以是本专业的,也可以是其他专业,不建议找异性研友(当然有男女朋友一起考研除外)。

二、专业选择

我觉得首先是选择专业,如果你很不喜欢自己所学专业,或者你有非常热爱的专业,那么你才考虑跨专业,而且跨度要合理。比如理工跨专业“经管文”偶见,但反过来绝对凤毛麟角。同类的专业跨度较小(比如制药工程和化学工程),相比要容易些。在决定跨专业前,你一定要对你想报考的专业有较详细的了解,因为当你深入了解后你可能就改变了心意。专业决定后再选择招生单位(学校或者研究所)。在选择招生单位时,以下几个方面是需要认真考虑的。

1.质量高低。在质量高的单位你可以学到更多东西,更高的平台也会给你更多的机会。判断质量通常可以参照这几个方面:所报专业的排名,导师质量,近年来学术成就,科研经费等。

2.名气大小。名气往往是单位质量的外在指标。名气大的单位,通常有利于研究生的学习、研究,也有利于就业。

3.自身实力。各招生单位由于质量高低,地理位置等原因,同一专业的报考人数差异很大。结合自身实力,尽量避开竞争焦点,提高自己录取概率。最终目标的选择,其实是专业选择和学校选择的综合。

4.意向工作地。一般本地的企业倾向于聘用本地院校的毕业生,所以这点也需要考虑。

此处差不多就这样,既然选择华科了,就好好加油,看下面。

三、学习方法

静心+坚持+合理计划+及时巩固(融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开始复习不在于早,而在于你是否全身心投入。大多数人是在大三暑假开始投入复习(有的开学后才开始),此时距考试还有半年,时间足够了。但千万记住一旦开始认真复习,就要全身心的投入,就像高速运转起来的齿轮一样,保持一种连贯性,千万不要停停歇歇。一开始复习的时候可以每天5小时,逐渐递增,但进入状态之后至少要保证每天有8~10小时的复习时间,智商高点的可以6~8小时。也没必要每天12小时花在复习上,长期的话大多数人都受不了。我复习时每天8点左右起床(早了起不来),洗漱完就去自习室,路上买点吃的。中午吃完饭回宿舍午休(有时候还开电脑上会儿网),下午两点半左右去自习室。5点左右晚饭,吃完饭就去自习室,手机上会儿网再开始学习,晚上10点到10点40间回宿舍,12点左右睡觉。

自习的时候不能浮躁,心要静,否则很难面对长期的枯燥复习。考研过程不乏犹豫忐忑纠结之事,只有你坚持复习,最后才可能成功。要有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计划既要定时,也要定量(把每天的任务要定好并按时完成)。计划分为总计划、分期计划和每天计划。从开始复习到考试之前,一共有多少时间,什么阶段做什么,这是总计划。每本书的每一遍花多长时间看完,在什么时间段看完,这是分期计划。每天各科复习参考书要看多少页,这是每天的计划。三者缺一不可,每天的计划可以变动,但分期计划千万别完不成或者拖期,否则你会发现任务越积越多。最后让你焦头烂额,无从下手。复习过的知识点要及时巩固,特别是专业课和数学。半个月不看,好多东西都模糊了。巩固的方法可以通过做练习题并分析,或者看自己整理的笔记或者就看教材。

英语篇

英语是一门应引起充分重视的科目,每年很多人因为英语不过线而惨败而归。确切地说,考研英语难度是相当高的。不少人喜欢拿考研英语和六级进行比较。当然,两个考试侧重点不同(考研英语更重读、写能力),但一句话足以区分:六级能过的考研英语不一定能过;考研英语能过的过六级基本没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英语真题的作用比其他几门要重要得多,一定要反复研究,达到每个单词都认识,每句话都能理解,每篇文章都能翻译,能做到这几点,英语过线轻而易举。

资料推荐:

1.单词:星火的不错,其实什么版都可以

2.真题:英语真题非常重要,推荐一本,张剑的黄皮书。最近一两年的要留到最后一个月再下手,可以检验自己,并提醒自己那些地方需要特别注意。

3.阅读:建议买一本阅读的书,比如胡敏的。每天做几个,日积月累。但只是练手,和真题不是一个档次的。

4.写作:书店有很多写作方面的专项书,比如星火的。到后期还有一些小册子,可以买一本看看,不要信什么押题。“押题人的成功就是命题人的失败”。

5.模拟题。真题是宝,模拟题是草。到最后的时期可以做几套,不宜多。

参考复习计划(请根据自己情况合理调整)

我英语水平确实一般,上大学没什么长进。考研期间真题重视程度不够,且后期作文练习不足,所以成绩不行。那些70+,80+的才是牛人。但是他们大多英语基础不错,不信你问下TA六级考多少。这个计划适用于英语水平一般的同学。

1.5月初——暑假前:A.制定计划背单词。至少两遍,多多益善。我背单词的方法是:先把昨天背的复习一遍,再背今天的。准备一个小本子,把不会的记上,随身携带,有机会就看。有人说单词背了就忘,没用。我认为不对,背了忘是因为背的次数少。背,有可能会;不背,肯定不会。B.单词背了一两遍之后,找本阅读书做。不求快,但要认真分析。可以每天做2篇,然后分析。一本阅读书文章不要太多,100篇足矣。目的:巩固基础知识,提高阅读水平。

2.暑假放假——9月1日:这段时间除去回家的时间,大约剩余一个月。背单词和做阅读,阅读做完的话再找一本做。可将大二的英语教材(或者新概念三四)拿出来复习。

3.9月1日——9月30日:每天2.5—3小时,把真题按专项做一遍(用张剑的真题),最近两年的建议别碰。抽时间巩固单词。

4.10月1日——11月10日,每天3小时。真题详细分析。争取做到达到每个单词都认识,每句话都能理解,每篇文章都能翻译。发现哪个专项薄弱就找本对应的书练。抽时间继续背单词,不求快,背就行。

5.11月10日——11月30日:每天3小时。真题一套套做。保留最近两年的。重要的不是答案,而是找到没有注意的知识点,培养做题感觉。

6.12月1日——12月31日,每天2小时,英语大小作文专题训练。买一本考研写作的书学习。历年的优秀范文背诵几篇。收集亮点词,精彩句子。每隔几天写一篇练笔。抽时间看以前记的单词。

7.1月1日——考试。每天3小时。模拟题做两三套。保留的近两年真题掐时间做,然后修改,分析。背诵英语作文。恢复自信,保持良好状态,迎接考试。

数学篇

数学是与专业课并列的最重要的科目,这两门直接影响初试成绩高低,也决定最终是否能被录取。只凭数学一门课,比别人高十到二十分是比较容易的,而这个分数对于考研是相当大的差距。就比如今年数二我考完感觉还好,可后来发现有大题的题目看错了,还有的算错,最后成绩为128分,我已经满足了。我认识好几个朋友就是因为数学不到100导致总分偏低。复习数学的要点是:A注重基本概念、定理;B多动手做题,千万不要眼高手低,想当然的认为自己会就不去做。

资料推荐

1.教材。高等数学(同济版),线性代数(同济版)。

2.陈《复习指南》和李永乐《复习全书》。优劣因人而异,二者择一即可,我选的复习全书。一直有人把《复习指南》和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做比较。普遍看法是李永乐的简单、陈的难。个人认为不能用简单、复杂来评判。李《复习全书》知识点划分的更为精细,应用的方法更为基础,或者说是让人更容易想到,这一点在400题中体现的更为明显。同时,由于太细,也就导致稍嫌繁琐。总体来说此书不错。

3.李永乐《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此书我没做过,但做过的人都说不错,选择《复习指南》就不用再买这本。优点是题型多而全,一些方法比较经典,归纳的也不错。缺点是难度不够,而且过细。

4.李永乐《400题》,强烈推荐。有相当难度,前两轮复习不建议做。做此书重点不是看答了多少分,而是看从每一套题中学会了什么,找到了哪些自己掌握不牢的知识点,这个时候发现比考试时发现好的多,建议每一套后都要有一个深刻的总结过程。

5.历年真题:李永乐或者陈文灯的都行。我做历年真题时,基本没下过120,好的时候能到140。建议留一两套最后10天才做。

6.模拟题:最后一个月去书店买一本。还是推荐李永乐或者陈文灯的。

参考复习计划(请根据自己情况合理调整)

我是考数二的,所以这个计划可能对考数一数三的同学帮助不大。

1.5月初——暑假前:课本、课后题,我当时还看了本校出的一本高等数学辅导书。这时不求多做题,只需要对知识点有较详细的了解。

2.暑假放假——9月15日:每天3小时。课本再复习一遍,同步做复习指导书。目的:初步建立框架体系,更深入的掌握各知识点。

3.9月15日——10月15日:每天2.5小时。复习指导书再做一遍,同步做李永乐400题。目的:夯实基础,掌握选择题计算题技巧。

4.10月16日——11月15日,每天2小时。做历年真题,建议保留最近一两年的。做完后详细分析。目的:和考研挂钩,探寻历年出题规律,提高考研分数。

5.11月16日——12月15日,每天2小时,复习指导书再过一遍,查漏补缺。

6.12月16日——12月31日,每天2小时,做模拟题。

7.1月1日——考试。每天2小时。做最近一两年真题,模拟题几套。看总结的东西。目的:查漏补缺,保持良好状态,迎接考试。

专业课篇(我考的是华科的材料成形原理)

专业课和数学一样,也是提分的一门科目。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专业课科目不同,复习方法也不同,但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尤其是跨专业考生。可以说,要想考上,专业课不能低。初试要上350,主要靠专业课和数学,要上400的话,每门都得好。

其实对于数学和专业课,最忌讳的是眼高手低,各种方法千万不要只挂在嘴上,而是要付诸于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找到更适于自己的方法。

备考资料

专业课本+配套习题集(部分教材有)

历年真题(大多数都能找到或者买到,极个别的可能不公布)

给本科生授课的课件

题库+练习题集(如果有的话)

参考复习计划(请根据自己情况合理调整)

我专业课开始的时间比较早,复习的次数很多,最后的成绩也是我最满意的。不少人建议10月1日开学再开始复习,重点放在11月。我认为不太好,因为越到后来,时间越紧。早开始复习,能为专业课打下非常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后期政治的复习留出充足的时间。

专业课各异就不说了,考材料成形原理的可以加我单聊,其他专业我不太清楚,帮不了大家了。

身情况合理调整,这样效率才会更高。几点注意:第一就是单词。单词一定一定要背,而且要背出感觉,最好每个阶段都背(哪怕你背的时候打盹)。也许背的时候你会发现根本记不住,但是事后你会发现在不经意间掌握了许多单词。还有一定不要忽略谚语之类,没准写作时就用到了,总之让背单词成为一种习惯。第二就是阅读。一定要持之以恒,练习重要,分析尤甚。对某一道题目,搞清为什么选,也要搞清为什么不选,要找到自己真正信服的理由,而不是解析上给出的理由。单是练习而不分析,效果事倍功半。第三,新题型要尽早熟悉,但时间可以用的少一些。最后充分重视作文,这一项是最容易得分的,一个漂亮的单词便足以拉开一个档次。作文一般开始较晚,但还是推荐经常动笔练习,哪怕是几行字的随笔。还有就是:吃透真题!

复试篇

复试基本在出成绩一个月后进行。其中自主划线的34所学校一般在国家线出来前后就结束了复试工作。因为每个学校、每个专业都不一样,所以没有普适的复试经验,最好咨询往届考研的学长学姐。这里只给一些建议:

1.笔试:考完试之后感觉有希望的话,就开始做准备工作吧。复试时笔试还是很重要的,而且面试也可能问道相关专业问题。

2.英语:准备英文版的自我介绍以及一些经典问题答案,比如为什么考研,为什么考这个学校,为什么选择这个专业。

3.面试:准备自我介绍的材料(每句话都有被问的可能),看看专业课书,提前模拟演练。

注意事项:

1.对待复试的态度一定要认真!即:要认真准备才是!400+高分被刷的每年都有! 尤其是对于跨学校或者跨专业的学生,一定要小心应付。

2.复试的主观性很强! 一碗水端平的学校在地球上是找不到的! 如果你是外校的,复试完掉个十几名甚至二十几名是很正常的,心态要平和些。

3.对于跨专业考的学生,老师一般都会在专业问题上刁难你,他要向你证明:我这个行业不是那么好进的,是很有内涵很有技术含量不是你花几个月的时间学一门专业课就能搞定的。做好受打击的心理准备吧!

4.复试时一定要有礼貌,进去之后和出来之前一定向老师问好。老师再怎么打击你,千万不可跟老师争吵。

5.不管怎么说,老师都喜欢有发展潜力的学生。在复试的时候如果遇到不会的题目(这是正常的)不要说“我不会”,然后在那里呆呆的站着! (这样的话那你难了!)你可以说一些与这一问题相关的内容,要委婉一点!老师一般不会为难你的。

6.复试时的气氛很重要!一定不要把气氛搞僵,否则你大约就不爽了!老师都不大喜欢不善言谈的人。

7.其实老师都挺平易近人的,不要自己先把自己给吓住了!

忠告

1.选学校不要怕好,但是也不要报那些只招几个人的专业。

有些同学在选学校的时候,畏首畏尾,瞻前顾后,标准一降再降,或者是刚开始复习的时候选了名牌大学,正式报名的时候又动摇了,报了一所二流学校,结果到最后连那个较次的学校都没上,为什么?不管你承认不承认,一旦你在学校选择上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复习的时间和质量绝对会随之而下,其实你选什么档次的学校都差不多,如果选了好学校,复习时间不自觉的就会上去了,所以大家选学校的时候尽量往好了选,尤其是在研究生如此泛滥的今天,我认为一个烂学校的研究生是绝对不值得读的。大多考研的同学高考已经“失足”一次,选择了现在的本科学校,难道考研还有来一次。我参加政治辅导班第一节课是为上一届的颁奖,一个女生考了400+,然而却报了自己的本校一所地方师范院校,你说悲催不?还有一点就是一些专业招生人数很少,即使你再有决心,再有实力也要三思而行。比如清华大学的化学工程今年考研只招1个人,竞争太激烈。

2.既然准备考研了,就要学会放弃。能不上的课尽量不要上,能不参加的活动尽量不要参加,放弃一切影响考研的东西(自我放松的时间除外)

既然决定考研了,一切皆是浮云,认真复习才是王道,能推掉的事情尽量推掉。这是很简单的道理,可就是有很多人不明白。我敢说以一般人的智商,如果不大量逃课想考名牌学校是基本没戏的!我当时很多课只去过几次,不到三分之一。但是考试前 也要抽时间复习,最好不要挂科。因为复试时会看你的成绩单,而且复习时可以把专业相关的了解下,复试时可能会问到。

3.不要贪得无厌,买一堆参考书。一本好书读5遍胜过5本好书读一遍!

比如政治,红宝书一定要多看多背。

4.复习最主要的还是要靠自己静下心来慢慢地理解。

个人感觉最好不要上辅导班,尤其是那些英语数学全程班,最多最多上个政治的冲刺班!对数学跟英语来说,听老师在台上讲,根本不如自己静下心来慢慢理解。相信我,自己理解的绝对比老师硬灌给你的深的多。而且报了班之后会有惰性,老想着老师会帮你复习的,结果反而自己没复习。不要太迷信前人,也不要太在意周围的人怎么着怎么着。很重要的一点是问问自己究竟是属于哪一种学习类型的人,再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计划书,千万不可以盲目跟从别人的经验和进度,那样不但扰乱了自己正常的学习计划,也会影响了别人的情绪。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