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心情】华中科技大学管院考研经历之复试篇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经验 >> 【备考心情】华中科技大学管院考研经历之复试篇

【备考心情】华中科技大学管院考研经历之复试篇

考研时间: 2012-05-25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经历了复试的噩梦后看到那么多研友都写了自己的考研经历,我萌发了写一篇的想法,来纪念这段沉淀在我人生岁月中永不褪色的记忆。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我认为考研能够大致体会这三种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句话是说目标。考研的目标很重要,有的时候考的好不如报的好。我知道自己不是牛人,打算早些准备。大学期间成绩不怎么样,在我们学校的这个平台上考外校一定是考其它很好的学校,经管竞争如此激烈,难度相当大。我属于比较务实的人,不敢冒很大的风险,决定考本校。但是心理好像始终是有考外的愿望,一直想考浙江大学,甚至到了暑假复习时(那时已经决定考本校并且看运筹学)我又一度出现了考浙大的想法,后来我想到浙大要求考《管理学》,我几乎没有基础,需要花很多时间。考浙大必须要高分,我八月分看管理学时间会很紧,自己很被动,最后还是放弃了考浙大的想法。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是正确的,今年浙大管理学院被挤爆,分数线是:总分380英语65。即使是这么高的分复试照样刷了很多人(浙大今年学硕缩招)。后来我才发现浙大的管理学升到第三了,竞争比往年更激烈。我想说的是考研目标真的很重要,要考名校的热门专业最好准备一年以上,坚持到底不动摇才有希望。

复试篇

我2月18号回到学校后一直焦急的等成绩,经过了几天的煎熬我得到了准确信息,23号下午五点出成绩。23号下午我在网吧打游戏,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下午三点武大先出成绩。我真是气愤,华科就不能效率高一些么。过了一会我看了湖北省教育考试院的网站,惊奇的发现公共课成绩出来了,我赶紧输了考号,屏幕立刻显示了三科的成绩,69,70,124。我悬着的心平静了下来。各科都不低,总分有保证。几乎无视的英语分数也不低,哈哈。接下来就是等专业课的成绩了。我一直等到下午四点半,刷了无数次的屏幕,终于看见了结果,运筹学123。OK,过线没问题了。我真是佩服自己的估分能力,高考估了638考了636。5,考研估了385考了386。每科成绩都很匀,都是中上的分数,我同样为自己驾驭每科的学习而喝彩,能使各科齐头并进,不偏不倚,不使一科拉分,总分就有保障,这正是高考和考研的重要技巧,要知道使学的比较好的科目更上一层楼所需要付出的努力远远大于学的不好的科目的提高。我正暗自得意之时随后的信息给我泼了一盆冷水,同学高分的很多,看来今年竞争形势不容乐观。

接下来的几天我找导师,准备复试。我对这次复试打心眼里没有重视起来,我想我是考本校,复试科目非常的无聊,我每天去图书馆大部分时间都在看英语和别的书,到了快走时才翻一翻复试的参考书。这种复习没什么效果,但我实在没有动力去看这些无聊的东西。

找导师的过程非常纠结,我原来没有认真考虑专业方向的问题,非常茫然,现在不知所措,后悔原来没有考虑成熟。我了解了管工的专业方向后觉得自己计算机和数学都不是很强,去企业管理学财务更合适。我四处询问,听到财务方向特别想要管工的男生,心里很高兴,但我没有确定能否调到企业管理。在这个问题上我犹豫徘徊,这时有关学院的强迫读博士的消息我也听到了不少,内心在煎熬中渡过。然而更大的风浪还在后面。

出成绩到复试前的这段时间同样非常不平静,各种说法铺天盖地,本校学生人心惶惶,外校的学生组建了一个复试群分享各种信息,他们同样很躁动。我有了之前的经验,对一些谣言尽量不去打听不轻信。可是有关高分很多和今年名额缩招的说法似乎越传越厉害。山雨欲来风满楼,风不平,浪不静,所有人的心情都很压抑。我本科一位同考本校的同学向我透露了她打听到的消息,今年管理科学与工程400分以上的有17个,383排名30。我对这个消息半信半疑,我觉得这也未免太夸张了。之后我又听到消息说管工信管招9个,物流招10个,这相比去年缩招了不少。最不幸的是3月6号我同学去系主任办公室看到了成绩表,有关的高分消息全部是真的,名额也得到了确认。我也彻底变的六神无主,只好默默的等待。

所有人都希望早日看到管院具体的分数线。这一等就等了两周。分数线的消息同样众说纷纭,有人说是380,有人说是385。3月16号我打听到管院向学校研究生院申报的分数线是管工和企管380,我觉得在意料之中。然而事情的发展再次超乎了所有人的意料,17号下午我正在学院图书馆看书,之前给我传递消息的同学给我打来电话,她在电话里说老师刚才给她打电话,分数线是365,今年企管的高分不多,企管管工一起划线,可以互相调剂。我听后非常诧异,即使可以调到企业管理,复试的人数还是远远多于了既定指标。对于这个戏剧性的变化想必考生们也都知道原因。柳暗花明又一村,但这个听起来不错的消息将会使局势产生什么变化谁都无法预料。19号学院的复试细则出炉,是学校各院系中最慢的一批。分数线得到印证,专业可以互调。

3月26号报到,填志愿表时我想到之前既然已经找好了系里的老师我就打算留在信管。来自全国各地复试的人很多,大家聊的很不错,只是今年的形势很严峻,很多人压力非常大,一种惶恐的氛围始终伴随着复试考生。大家虽然彼此有竞争,但更像是共渡难关的战友。27号的笔试和英语面试让我尝到了酱油的苦果,但我仍有侥幸心理,希望本校生的身份能够让我躲过这一劫。

怎奈命运多舛,28号上午的面试给我上了最沉痛的一课。早上在五楼的一间会议室我们信管组所有人先做了一道实证研究的论述题目,然后一个一个进去面试。之前进去的基本都是走过场,老师没有刁难。我们在外面非常紧张,这时突然看到一群人走过来,交流了一会才知道他们是想考研的下一届外校学生,他们是来讨教经验。我们这时候也丝毫不吝啬,跟他们说了我们的经验和建议,他们要我们的资料我们也同意,我们正愁那些冗杂的资料怎么处理呢。他们有的人一直观看完了我们的复试过程,我感叹他们的聪慧,他们不虚此行,初试经验和资料还有复试经验全部获得。

终于轮到我了,我前面的同学被老师刁难一番,非常郁闷。我进去后主要是有四位老师跟我交谈,姑且编号为ABCD吧。B先问我:“你觉得你昨天的笔试答的如何?”

我答道:“不好”

B:“为什么不好?”

“我复习没有抓住重点”

这时A冷笑着说道:“你的笔试成绩,英语成绩加上初试成绩都已经垫底了!”我顿时惊出一身冷汗。

A:“别人英语都有17分,你才15分!”我感到十分尴尬。

A:“你对什么感兴趣?”

我答道:“经济学吧。”

A略带惊异的说:“那你为什么不去企管?”

我说:“我本来就是信管的,所以还是想留在信管。”我没想到以上才是炮轰的开始。

B:“你的本科加权成绩是多少?”

我答道:“好像是76。”我想他们不至于这么鄙视我吧,连本科成绩都要刨根问底。

A:“你数学怎么样?”

我答道:“一般,不是很好。”

C:“你的计算机呢?”

我说:“一般,不是很强 。”

这时他们略带叹息的笑了,都说:“那你什么都不行!”我又无言以对。

B问我:“你数学多少分?”

“124”

B:“一般。专业课考的什么?”

“运筹。”

B:“多少分?”

“123”

B扭头问A:“这个成绩怎么样?”

A:“这个成绩就是中等一般!”他们又一起说我什么都不行。

C问我:“你什么学的比较好?”

我说:“英语还可以。”我心想这时无论如何要争取点颜面了。

A立刻轻蔑的说道:“那你面试才考了这么点!”

我说:“六级还可以!”

D:“你六级多少分?”

我说:“我第一次考就考了588!”

D终于点了一下头,说还可以,接着他问:“托福考了么?”

我:“84”

D:“这个就是刚过!”

我说:“我口语很低,其它都不错。”

他们问我想跟哪个老师,我说了自己的想法。他们又问我是否愿意读博士,我说愿意。

A把我答的题目拿在手上看了几眼,脸上有鄙夷的神情,说:“你的字啊…看上去真不舒服…”前面的男生字都写的不好,我和他们相比并不差,他偏偏拿我开涮,我不想再看他。

接下来的几分钟他们翻着各自手上的材料,没有说话。B忽然说:“问个问题吧!”

D把他的电脑拿给我看,题目大概是说设计一个算法,在100个数中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找到x和y。我开始回答说树形结构,C摇头说没那么复杂。我开始回想之前学C语言和数据结构的模糊的记忆,想了一会我说:“冒泡法”。

D点头,说让我说具体一些。我实在是想不起来了,就乱说了一堆。他们没有过多纠缠,说我可以走了。我终于被他们炮轰完了。

我忘记了自己那天剩下的时间是怎么过的,几乎快崩溃了。我知道我的命运悬了,最坏的结果就是被刷掉,内心懊悔不已。此刻命运已经由不得我选择,只能接受最后的结果。

我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考虑再考一年或者调剂去兰大管院,兰大调剂只要985或者211的学生,第一志愿要求必须985。我知道自己可以去,但还是不能下这个决心。

29号体检完我和几个本校和外校的研友们去武大看樱花,非常开心,研友们都很热情。复试已经结束,明天就发榜。我们都不想录取的事情,高高兴兴玩了半天。30号我九点前就来到了管院,看到一楼二楼坐满了人,大家都是等着上午十点发榜的。外校的同学非常焦虑,压力特别大,心情忐忑不安。有人听到了消息,说物流刷了两个400+。有许多外校同学已经几乎不抱任何希望。

十点并没有出现预期的发榜,所有人在管院煎熬了一天,很多人表情很痛苦,很多人收拾好了东西准备打道回府。我已经知道自己被录了,只是必须硕博连读,读博士的问题我没考虑好就必须接受,心情很复杂。

时间一直到了下午三点半,从楼上下来两个人,这时二楼开始骚动,所有人一拥而上。那两个人估计也没见过这个场面,吓的赶紧躲进了一个教室里。考生们都堵在教室门口,他们贴好榜单后挤了出来放好,之后立刻就离开了。我们各个挤破了头去看,这时我才真正看见到了有人欢喜有人愁的场景。许多分数比较高的同学看到名单后立刻麻木了,录上的同学都松了一口气。人群过一会就散了,这时我深刻体会到了竞争的残酷。物流果然刷了两个400+,营销刷了几个390+,390以下刷的就更多了。管院今年的复试真是血雨腥风。

被录取的同学签了培养协议,我终于把自己卖了,不知道未来五年会不会顺利。

我几乎没有考上的愉悦,复试完我心情很糟糕,难以自拔。本来可以去更适合自己的企业管理;如果复试顺利的话,是否读博士我也能考虑一年的时间,现在除了被录取,其它的都十分不如意。面试对我的打击也很大。我甚至想去教堂,在那里也许能有暂时的解脱,我甚至都想放弃读研,寻求其它出路。这些最后我都没有下决心做。我去南京找同学玩了几天,暂时远离烦恼。

这次复试我遇到巨大的挫折有主观和可观方面的原因。主观方面是自己笔试和英语面试没有准备,抱侥幸心理,分数很低,这直接影响到了我的录取,之前找好的导师没有要我,最后不得不接受命运的安排,被系里调配,硕博连读也不能再由自己决定。我准备初试的专业课丝毫没有抱侥幸心理,对学院能够透露什么信息没有任何期待,事实证明了这么做是明智的。但我却在复试的问题上对本校生的身份有了幼稚的想法,付出了惨痛的代价。我没有调剂去企管主要是客观方面的原因造成的,除了我之前找好了信管的导师并且相信他会要我之外,今年我们院考研形势是史无前例的复杂和严峻,信息严重不对称,我一直被各种消息牵着鼻子走,当然还有一些其它客观原因。

我的考研就以这种方式落下了帷幕。“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结果在意料之中,可却有各种不如意。我成功的地方在于栉风沐雨半年多的艰辛,英语基础不错,考本校的选择很合理。我最大的教训是复试没有准备,选专业和导师没有认真考虑。我报企业管理更合适,在这个问题上我缺少魄力,跟风报了本专业,最后没有录到合适的专业根源还是在自己报志愿时没有做出合适的选择。

复试的硝烟过去,相比于许多外校考生我是幸运的。其实他们也和我有类似的失误,有的人复试准备不充分,有不少人被各种消息左右了判断,选择复试分组时没有做出明智的决断。今年我们院管工严重扎堆,许多外校考生运气很差,以他们的分数往年很有希望被录取,今年却不行。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一切已经结束,我们都要面对未来的生活,踏上新的旅程。这次复试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认识了很多外校的优秀考生。年少的光阴总是短暂,安然抑或纵情都充溢着青春的内涵,我们选择读书深造,或是源于就业压力,或是源于名校的梦想。每每总希冀有那么一些人,愿意温存心底那份从容临世的纯粹而选择留在象牙塔内静默读书,于文字散落的间隙绽放心内的莲花。东湖之滨,喻家山旁是一方宁静的土地可供我们学习钻研。一任时光呼啸而内心安然坚定。这次复试许多外校考生留下了遗憾,我想说光阴漫漫,一切还有完满的余地。祝愿你们在其它道路上同样活出精彩。我知道你们中会有人不甘遗憾,选择二战,祝你们勇攀书山,浅笑扬眉。

相关文章链接:【备考心情】华中科技大学管院考研经历之备考篇

【备考心情】华中科技大学管院考研经历之考试篇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