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初试+复试经验小结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经验 >> 2012年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初试+复试经验小结

2012年江西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初试+复试经验小结

考研时间: 2012-05-04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楼主去年开始准备考师大传播学的时候来考研论坛的江西师大板块看过,当时挺失望的,怎么基本上没有考上的人来谈经验造福后人呢,就想如果我考上了一定写一点东西给学弟学妹们,希望我能帮助你们一点儿吧!目前,楼主已经被拟录取,距离复试什么的也过去了一段时间,但愿我记忆没出什么大错!以及,可能看法较片面和主观,同学们可以选择性接受或忽略。

也欢迎同届的同学们以及学长学姐来补充!!

一、考前准备

楼主是跨考传播学的,本科的专业是因为高考那会儿还摸不清自己想学什么所以随大流选的,跟传播没啥关系,然后在大学期间逐渐感觉我喜欢广告和宣传等方面,于是基本确定考研打算考广告或者传播这类方向。据楼主所知,此类牛校有中国传媒大学、厦门大学以及北上广一代的几所大学,在去年的4月!8月,楼主曾经为其中一所奋斗,但8月该校公布的2012年招生计划和初试大纲和楼主预想的有出入,似乎并不适合楼主,于是楼主经过考虑,选择了江西师大的传播学。

理由有二:

1.楼主是南昌人,算是比较了解江西师大,在省内是一所不错的综合性大学,口碑很好。顺便说,南昌也是个好地方,楼主每年寒暑假回家都感到分外亲切。虽然它的经济可能不那么发达,但不可否认它很宜居。

2.为梦想奋斗固然重要,但楼主也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作为一名三跨考生,考牛校有一定的劣势,楼主承认自己并不是拿起书本就能过目不忘倒背如流的牛人。而牛校初试有个特点就是考理论性的东西非常多,动辄十几本书要求融会贯通,楼主靠自学可能达不到这个标准。师大的考题则比较对我胃口,一半的理论一半的联系实际,楼主自认活学活用这方面还是挺有心得的。事后楼主感觉,这一年的考研国家线恰好照顾了定位贴近自身的这一部分学生,不知道来年会怎样吧。

二、初试复习

江西师大的传播学分数线近几年都是国家线的文学线,去年53/345(B区),今年52/345(A类),其中前者是满分为100分的科目,对我们来说也就是政治英语。满分为150分的专业课也有一条线,在80分上下吧好像,这条线不重要,如果专业课考80来分基本上也没啥上线希望……总之师大传播学的分数线,还是比较平易近人的。然后据本版某个11年的晒分帖,11年传播学报考人数大约在40人左右,而招生计划是录取十余人,这个竞争不算激烈。所以,楼主复习时的最低目标就是政治英语过线,专业课分数多多益善。

接下来我们先谈谈专业课,政治英语这种公共课最后再说。

专业课考试大纲可以在江西师大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网页上下载,所有学校都差不多是在八九月份公布考试大纲,在这之前就开始准备的同学可以先按上一年的考试大纲复习。我们要考的两门专业课,分别是715新闻传播学基础,和825传播实务。

(一)新闻传播学基础

首先摘抄2012年的考试大纲如下:(部分)

科目代码、名称:715新闻传播学基础。

适用专业:050301新闻学、050302传播学。

一、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试卷由试题和答题纸组成;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

(三)试卷内容结构(考试的内容比例及题型)

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

第一部分:新闻学40-50分;

第二部分:传播学40-60分;

第三部分: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20-30分;第四部分:网络传播学20-30分;

(四)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概念题):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简答题(简述题):6小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分析论述题(综合题):2小题,每小题30分,共60分;

这一部分我们要购买的参考书有四本:

①李良荣《新闻学概论(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②邵培仁《传播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③杜骏飞《网络传播概论》,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④黄瑚《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复旦大学出版社(这一本不在参考书目里但是属于考试范围,楼主买的是2009年 第二版)

从分值比例我们就能看出,《传播学》和《新闻学概论》是考试重点,前者所占分值更高。这两本书呢楼主的复习方式是通读→笔记→理解→反复背诵→参阅相关文献加深理解记忆,这与大多数人应该没啥区别,于是不多说。

不需要购买或借阅别人的笔记,拥有一份自己的读书笔记很重要。建议买一本比较耐用的笔记本,第一遍笔记时留出适当的空间,日后有扩展可以直接记录在原知识点旁边,总复习时一目了然。当然,邵培仁《传播学》和李良荣《新闻学概论》都是很经典的教材,网上(例如考研论坛)会有很多人分享他们的复习笔记,可以参考这看看他们的提纲和思路。

复习时需要反复阅读书本,许多知识点隔一段时间结合书中的例子再看会有醍醐灌顶般豁然开朗的感觉,让楼主产生这种感觉的地方有例如《传播学》的传播效果这一章。楼主上政治考研班时老师曾说过这么一句话,你最后的考试分数和你完整阅读教材的次数直接正相关。感觉挺有道理的。

楼主整理过师大近几年初试考卷的考点,《传播学》的考点比较散,从头到尾从重点到可能你认为不考的细节都有可能被考到,所以这一本书不可轻视。《新闻学概论》的考题则相对比较主流,一般都是你复习时肯定会注意到的几乎被公认不能忽视的重点,没有什么特别偏的题,理解记忆背诵就好啦。

接下来的两本书,《网络传播理论》感觉是近几年才加入的科目吧(只是猜测),至少09/10还没有看到什么题目,于是楼主也没能总结出什么出题规律。特别一说,2012年复试也考到了《网络传播理论》,题目是网络传播活动的边际特征。但没有考到《中国新闻事业发展史》。关于新闻史这块,往年初试曾考过记忆类,样卷题目是影响作用类,2012年初试考了两题,开元杂报的名词解释和范长江西北新闻采访活动的意义。

新闻传播学基础有一个重头戏,就是分析/论述题的理论联系实际,举几个例子:

(2012)举例说明微博在行政中发挥的作用。(大致意思)

(2011)以江西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信息传播为例论述媒介生态系统优化过程中信息传播的现状与对策。

(2010)试以广东番禺的垃圾焚烧发电展开的讨论一事,请从社会参与角度分析其媒介意义。

与同类专业的分析题相比,师大的分析题相关的事件算不上是当年最热门话题,但基本上只要对外界新闻保持一定的关注和思考,都能回答得上来。顺便说,我们传播学考研的,到年末的时候,会看到有几个专业或非专业机构(名字我就不说了)出一本总结传播学考研本年热点和相关知识点分析总结的参考书,楼主个人的观点是不用迷信那种书,买来也最多起个锦上添花的作用。

总的来说,楼主对新闻传播学基础的复习经验就是,紧扣书本抓知识点,关注新闻事件并有自己的思考。有一些传播学方面的杂志或许能帮助你,例如《当代传播》等。

(二)传播学实务

楼主最喜欢这个科目了,基本上楼主想考传播学的研,就是为了这一块儿吧!

咱就不复制粘贴大纲了,简单说,这一门考三本书:

①陈培爱《广告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约60分)

②王妙《市场营销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约50分)

③李道平《公共关系学》,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约40分)

楼主特别想说的是,公共关系学的推荐书目虽然是李道平这一版,但大纲内容跟这一版有一点出入,例如09年的考题“公共关系与庸俗关系有什么不同”似乎是出自另一本教材,09年问答题“组织形象的内容”也不在大纲之中,所以同学们不能完全只看大纲复习吧!

传播学实务的特点就是活学活用,因此需要一个字儿不差地背诵的东西不多,关于教材么通读理解做笔记就行。

从近三年的初试考卷来看,《广告学概论》1、4、7、11、12章没有考过记忆类题目;《市场营销学教程》的考题主要分布在1、2、3、8、12、13章,其中第八章的内容出镜率非常高。

《公共关系学》不怎么好归纳,可以说实践类的题目较多吧,比如:

1.简述社会组织如何处理与员工的关系;

2.简述一场新闻发布会的策划流程;

这两题没记错的话11年12年都考了。

另外,师大的老师似乎对“市场细分”这个名词解释特别情有独钟,或许它特别重要吧,连着几年都考了,所以推荐同学们一定要背出这个名词解释呀。

然后传播学实务的重头是分析策划题,这一部分就建议同学们多练练手,以及看看成功案例啦,例如楼主很喜欢一本杂志,叫《现代广告》。

关于回答问题时要写多少的问题,楼主复习其他学校的时候,学长说,名词解释要写得像简答题,简答题要写得像论述题,总之要让老师看到你对它们的深刻理解……考试的时候专业课的答题纸是一张12页的纸,记得初试时同考场考到一半有同学举手说纸不够用,楼主感到很惊慌,因为楼主全答完也就写了十一二页……总之楼主是觉得正常答完答到点子上就好,不会的话没必要拿字数凑版面,这一点同学们自己把握,不要前面小题洋洋洒洒结果写到大题没有时间了就好!

(三)公共课

公共课复习楼主不专业,于是前期复习请同学们在考研论坛看高手谈的复习方法,楼主只说说冲刺阶段的心得。

政治的话,到12月左右会有各个机构出终极预测X套卷,建议同学们赶早买几套回来,因为晚了买不到,会脱销(汗)。然后可能会面临一个没有时间做的问题,楼主建议选择题全做,错题重点看;问答题翻后边的答案,了解一下答题思路。

楼主偏好的书单如下:

X套卷类:

肖秀荣(必须入手,今年中了若干道选择题)、任汝芬(也是热点,不过据说答案有印错,而且选择题的答案就写在题目旁边很讨厌)、阮晔、孟范坤、张剑锋、海天、启航(后边的属于锦上添花)

个人感觉比较坑的是陈先奎版的冲刺预测六套卷,问答题居然还是一句话题目划个大范围给你,都快考了还不精讲精练吗?

划重点类:

海天出品重点剖析28题(近年命中率很高)

启航20天20题(基本也是人手一册,不过由于XT一事楼主对启航暂时好感不多)

英语呢临到考前就多看看作文吧,这一块儿提分比较快。

三、复试流程

复试分数线一般三月底四月初出,出线之后几天内就会接到招生办的电话,告诉你某一天带着考试费到学校面试。接通知到复试之间有10天左右,应该够外地的同学买火车票了!学校周围的住宿还比较方便。

复试一般是在一个周末,应往届本科学历的同学们周六开始,同等学力周五开始。

周五上午:同等学力考生到研招办办理报到手续。

周五下午:同等学力考生到相关学院进行加试科目的考试。(考试内容在大纲上也能找到)

楼主不是同等学力,于是这一块直接照搬学校复试时间安排表。

周六上午:到校医院体检;到研招办报道、领取复试函。

体检7点半就开始了,到12点结束。人比较多,可以先去研招办报道再回来体检,不影响的。外地的同学当天早上才下火车的话也不着急一早就到,后面匆忙一点的话,9点半左右到学校就足够了。

体检有一项胸透排队时间最长,其他倒没什么。

至于午饭问题,学校食堂基本是刷饭卡的,有临时饭卡可以购买。

周六下午:心理健康测试;外语口语和听力水平测试。

心理健康测试2点半开始,2点就到场了。会给你一份题目和答题卡,选项回答在答题卡上。这需要带2B铅笔和橡皮。

接下来是听力测试,半小时左右,印象中是20道题目,前10道是每个对话一道题,后面三个大题,有一个对话对应若干小题的,也有一篇短文若干小题的。难度大约相当于四六级水平吧,需要一些思考。所有对话和短文只读一遍。总共20分,每小题1分。

之后是口语测试,按之前领复试函时看到的号码排序。进去以后给你一篇文章,你有三到五分钟时间阅读和熟悉这篇文章,然后对老师朗读它。朗读完后,老师针对这篇文章问你三个问题,你作出回答。这部分也不算难。由于听力口语总分50,所以口语大概总分是30分。

大约四五点钟,今天的复试就结束了。

体检排队时听其他同学聊,今年的英语复试由于泄题影响,好像是划了一个分数线,各个系不完全相同,然后不过线就刷掉。具体多少楼主也不清楚。

周日上午:专业笔试

8点到场,考两小时(好像?),五道大题。在传播学院的研究生教室考,环境很不错哦。

这份考卷是新闻学、传播学、新闻与传播专硕通用的,考试科目叫“传播理论与业务”,很明显,它不会考传播实务的内容,楼主之前不知道,还复习了广告和营销什么的。

现在回忆起来,这份复试卷算是有一定难度吧,特别是在过了这么久大家可能都忘记了一部分内容的情况下。第一题是信息爆炸,第二题是传播模式,第四题是网络传播活动的边际特征,剩下两题楼主一时想不起来,欢迎补充。

在这次考试中,楼主再次没有写满答卷,同时又听到了同考场有同学提出再拿一张答卷纸的要求,楼主又汗颜了。

交卷以后不要走,老师会让你抽签,号码决定下午面试的顺序。

周日下午:专业面试

2点到场。面试的同学进另一个教室回答问题,其他同学留在休息室等待。

面试的流程是:

首先,向老师自我介绍,不用说英文。具体说什么我就不用说了吧,呵呵。

然后,桌子上有个信封,里面有很多纸条,老师会让你抽一张出来,这就是你面试要回答的问题。基本上也在新闻传播学基础的范围内,偏书本。至于难不难,看人品。于是你回答问题……对了,教室里大约有七八个老师吧,楼主也没有算清楚,不过都挺和蔼的,不要紧张!

接下来,老师们针对你的回答再提出问题。

最后,老师会说没有问题了,你可以走了,于是你鞠躬说再见出去,叫下一个同学进来。

全过程10、20分钟吧。

面试过后你就可以回去了,不过不是回家哦,第二天下午(周一)就公布拟录取名单,你要带着复试函或者身份证去学院领调档函,内容大致是说你被师大拟录取了,希望你所在的单位在7月1日前把档案邮寄到师大,具体地址XXX。

至此,你的考研生活就告一段落了!调整状态迎接9月份的新学期吧!

四、其他

考研经验总结到这里差不多就结束了!

师大是个挺美丽的学校,建筑独具匠心,连健康小道都设计得很有创意。生态环境不错哦,湖里有天鹅游来游去,有些区域还有小鹿和羊咩在你身边踱步。重要的是,学习气氛很浓,这也是我喜欢这里的原因之一。

今年的考研论坛上有考生曝光所报考的学校,一志愿上线考生都没收,却招了调剂来的高分考生。楼主很庆幸师大不是这样的学校!

如果你也喜欢师大,不妨直接一志愿填这里吧,楼主觉得这是对彼此的尊重!况且,一志愿上线80%公费呢!(据说落实到具体专业不一样,也是排队时和同学聊天听说的)

于是暂且搁笔,祝正在看帖的你考研成功!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