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专业考研经验分享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经验 >> 2012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2012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考研时间: 2012-05-30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首先要感谢这个论坛和师兄师姐,给我了很多的帮助,谢谢你们!漫长的一年终于结束,趁有些东西还没忘,大体说一下我的情况。我报的机设,是最悲剧的专业,去年290还收不满,今年331,估计全国也没几个这样的情况,很悲催,基本上从报名开始就是个悲剧,不过最终被录取还是感到欣慰,在这里,我想说,考研只是一次考试,没什么大不了的,不管考上考不上,都是英雄,这只是一次经历,生活还要继续,我们向成功的人们致敬,更要向暂时失落的人们学习。先说机设的大体情况,机电机制可以参考。首先机设招36个,保4个,实际收32个,但是到最后收了30个,那两个名额去哪了我们不得而知,估计会给第二批复试的人们或者别的用途。机电机制具体数字我不太清楚,有疑问的话可以问一下本专业的师兄师姐。

一、初试

1.数学:

数学我是用的李永乐的书,大三上学期把高数线代概率课本看了一遍,课后题做了一遍,大体有了了解。暑假我在学校复习,看复习全书,到国庆才看完一遍吧,然后就是660题,400题,真题。其中,全书、660、真题我做了三遍,因为我的数学基础很差,高考就是因为数学拉了分才考的不好,所以在复习过程中,我把将近一半的时间给了数学,最后成绩还好吧,考研数学比高考的分数还高。在这里我想说一句,考研数学没有难题,所谓的难题只不过是基础的综合运用,如果你不是天才,我建议你难题偏题怪题一个都不要碰,没用的,考的就是基础,基础打牢,我不能保证你满分,但是到130还是问题不大的。天道酬勤,这是我在数学复习过程中体会到的最重要的一句话,毕竟考研数学比高考分数多的人还是少数。我觉得考研数学很死板,就是大纲上那些东西,固定的套路,固定的方法,固定的题型,当然话不可以说的绝对,我是说大体是这样,具体还要自己从复习的过程中慢慢体会。

我强调一点,这里说的纯粹是个人看法,千万不可当做自己的方法来用,因为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方法。数学要多做题,但不能使用题海战术,做题的过程中不能为了做题而做题,而要思考命题人到底想考我们哪方面的内容,其实考试的过程也是我们和出题人之间交流的过程,仔细揣摩出题人的心理很重要,因为要考的东西太多了,试卷上又不可能面面俱到,只有综合方显水平。要注意数学拉分很厉害,千万要重视,还是一句话,基础最重要!数学是个细活,别急,慢慢来,考试其实是挺枯燥无聊的,但是没法办法,谁让咱在中国呢,对考试来说,应试能力就是第一能力,别的都是扯淡,分数不够人家就是不要你,特别是工大,就是看分数。真题一定要多做几遍,超越135有时间的话可以做做练练手感。陈文灯的数学听说也不错,也可以用。还有就是数学我报的辅导班,讲的东西呢也全是基础,我感觉不错,至少有个老师带着把基础的重点串串,自己看对我来说确实有点费劲,毕竟我的基础太差。最后再次强调,要勤动笔,重基础!

2.英语:

我不想说太多,因为我的英语确实有点特殊,英语我基本没准备,可以说是裸考,就是看了一下张剑的黄皮书就上考场了,最后考了七十几分吧,我说不出英语到底咋学,我课余时间也不碰英语。我觉得还是要多看、多做、多写、多背,还是要勤!阅读要多做题,做上几百篇感觉就出来了,考研英语阅读我感觉很奇妙,考察英语水平的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考察逻辑思维能力,有时文章不一定非要看懂题就能做对,有时文章看懂了题也不一定做对,这就是奥妙之处。据我所知,考研英语命题组长是一个老奶奶,六七十岁了,貌似是未嫁,专门研究考试的,她出的题有多么难可想而知,有人说她出的题用两个字来形容:诡异。阅读还是要通过自己做题慢慢体会其中的妙处,我说几条简单的规则,例如由常识推出的结论选项一定是错的,自己总结出的结论一定是错的,与原文一个字不差的选项一定错等等。什么是对的呢?正确选项一定是原文的同义改写,不能能一字不差,她可能改个同义短语或者单词,或者改变句型来表达同一个意思,一定要从原文中找出原句,仔细揣摩。当然还有一些题是通过整篇文章总结出来的,不一定有原句对应。我做阅读的时候,首先把自己脑海中的杂念排除,把自己沉浸到文章中,完全按照作者的思路来思考问题,千万不要和作者在心中与他辩论,因为很多文章中的内容是科技文献,与我们平时的观点不同甚至是截然相反的,科技文献嘛,就是要拿出不同的东西给人家看。一定要和作者在心中打成一片,和作者成为一个阵营,完全按照他的思路来思考,就算是与你的观点相反也要赞同,没办法,为了应试。作文到最后一个月的时候写几篇练练,背几篇就可以。完型我建议放到最后蒙就可以,因为完型一般是很难的,这也不是绝对,万一碰上完型简单的话也可以先做完型。

3.政治

政治最后两个月背背就可以,没什么可说的,建议报班,我报的文都,强化班,不建议报一证通,因为各个强化班的内容是一样的,春季、夏季、秋季、冬季讲的东西都是一样的,报一个即可,我报的秋季,因为大纲九月初左右出来,可以按照新大纲上课,我们平时不接触政治,所以报个班很有必要,再说政治时事的比重越来越大,今年要开十八大,很重要,让老师带带很有必要,自己看很费劲。我把文都的讲义背了一下考了七十。政治英语拉不开差距,但是要同样重视,如果人家双七十你双五十就是四十分的差距,不要小看,认真准备,多背诵,形成政治的语感。最后半个月看看20题四套题啊什么的问题都不大,最后都在六十左右,注意书写。

4.专业课

专业课考机械原理,东南的那本,不知道今年是否会变,变的几率很小,其实专业课上学期也没必要看,从出了招生简章开始看一点都不晚,这个也不用急,大四上学期开始准备即可。今年的工大的机原也是悲剧的一年,往年50分的简答一个没有,全是计算题,十个计算题,在考场当时我就懵了,我以为发错卷了,当我左顾右盼的瞧了一遍人家的才知道没错,试题改革了,之前一点消息也没有,而且工大没有大纲,只能自己看课本,当时我有放弃的冲动,好歹坚持下来,最后专业课果然是最次的。在复习专业课的时候简答题我是重点准备的,所以考完之后特别失望,寒假在家我就找工作,签了三方了,可以想象出当时我已经做好最坏的打算了。

专业课其实不难,也是基础,只不过我准备简答题花的时间很短,感觉特别亏,机原课本我大概背了4遍吧,基本上背下来了,所以我就指望只简答题得分他却没有了,差点吐血身亡,年都不知道怎么过的,一想到辛辛苦苦一年成了这个结果就很郁闷,快把工大的老师恨死了,一点都不体会学生的艰辛,不想要总要给人家外校调剂的机会吧,这一点工大做的不好,如果被刷,那调剂的概率基本为零,所以说报工大有一定的冒险性,如果决定了,那就不要犹豫,好好准备,一次成功,不成功变成仁。考虑到今年的改革,真题的重要性没以前那么大了,但是还是要做,起码要做会,相似的题真题上还是有的,不是说一个没有。

另外一个就是工大机械原理习题集,这个很重要,上面有原题的,我只是把习题集看了一遍,并没有认真做,结果考试的时候碰见原题却做不上,悲催。一定要把习题集上的每个题都弄明白,不能留任何疑问,这个的重要性一定程度上超过了真题。这是我的经验,13年会不会变革谁都不知道,考不考习题集上的原题也不一定,就算不考也可以当做练习来做,上面的题目很好。最最重要的就是课本!课本是王道,万变不离其宗,就算再变革也不会超出课本的范围。我建议,课本能背过就直接背过,包括所有的例题、课后题、文字、带星号的。课本上所有的东西都是重点,带星号的也很重要,不能留任何死角和问题,如果把课本搞定,120以上问题不大,工大120以上的可谓凤毛麟角,再次强调课本的重要性,要挨个题做,挨个字看,再怎么认真也不为过,课本放在第一位。再有一个就是如果在本地的话可以联系一下本校的学生弄点练习题,我是山东的,什么资料也没有,只有真题和课本,最后很悲剧。我知道几个合肥本地的他们本科学校离工大近,弄到一些练习题,我也不知道啥题,基本上在110以上吧,好几个120的,分很高,专业课拉我们三四十分。

总之,课本最重要,没有大纲不要紧,课本就是大纲,不知道考哪里那就挨着背,咱智商不高但是力气还是有的。

二、专业方向选择

2012年工大机电复试线311,机设331,机制325;完全颠覆了往年的规律。2011年机制307,机电302,机设290,其中,2011年机设招45,保4,应该要40个,但是最后录取30(第一批公布出来的)。2012的情况已经说过。机电和机制可以参考相关学长的帖子,因为我看到成绩之后就回本科学校了,没关注其他专业。

先说一下专业的问题,三个机械专业除了名字之外无任何差别,因为导师决定你的专业,机汽学院导师互通,基本每个导师三个专业的学生都带,所以三个专业任选其一即可。但我在这里我绝对不会说哪个专业好或者不好,哪个分高或分低,专业无好坏,关键看个人,之前有的说机设不如机电机制的好找工作,可是至今我没有发现任何区别,招聘的企业都是招机械大类,没有详细点明要具体哪个专业,其实业内人士也都知道这三个专业基本是一样的,而且读研的方向就是看你的导师。怎样选择呢?这个应根据个人兴趣。我电方面学的不是很好,尽管我本科是机电,但是我报的机设。说实话,首先是因为往年机设分最低,这是首要原因,没想到今年是这个样子,这个也并没有大小年之说,因为很多年都是机设分最低的,今年突然成为最高的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当然,今年机设的学生好找导师,导师都愿意要分高的,而且机设是国家重点学科。报考之前,可以先和自己学校的人通通气,尽量别报同一个专业,分散开,都这样做也就最大程度的减少扎堆现象。再就是,在论坛里大家以诚相待,想报什么专业都最后实话实说,毕竟大家以后有可能就是同学了,没什么可隐瞒的,把三个专业的人数尽量平均,不要想今年机设似的,太悲壮了。专业选择就说这么多,一定要慎重,这个也有一定的运气成分在里面,谁也不可能把所有情况弄明白,总之,兴趣是关键,消息要灵通。最后是什么情况只有靠运气了。对报哪个专业不做任何建议,看个人的眼光。

三、复试

2012机设复试比例为1:1.3,招36,保4,43人参加复试,录取30个。今年的复试从一定程度上说比初试还重要,复试共330分,听力40,口语40笔试150面试100.其中听力35个题,都是选择题,前十个是听句子,选出与听到的句子意思大体相近的选项。后25个与四级一样,难度不高于四级,挺简单。

1.口语:

口语是和面试一起进行,虽然说要英语自我介绍,但在面试的时候大部分不用自我介绍,都省去了,但是还要准备一下,以防万一,一分钟之内即可。这里要抓住老师心理,说老师想听的,别扯没用的。口语注意语速语调,不要让老师听出你是在背诵,而是在说,口语的考试一般是个女老师,一般在专业面试前先测口语,专业英语翻译呢其实和专业没什么关系,就是一般的话题,四个大句子左右吧,读的时候同样注意语速,语调,平时发音不标准的同学呢多听听听力,练练语感。我准备了不少与专业相关的词汇,话题等结果一个也没用上,考的就是普普通通的英语。老师所问的话题也很随机,一般的是问就某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当然也有介绍自己的家乡,学校,爱好等等,多准备几个背一下,一般会问四六级分数。如果你四六级分数高的话有优势,也有劣势。优势是老师看见你四六级分数高会有个好印象,如果你口语又不错肯定会给你高分。同样,老师会重点测试分数高的学生,看看你的水平和分数到底是不是名副其实,如果你表现不好的话呢老师肯定以为你高分低能,这就悲剧了,专业面试同样如此,老师会重点关注分数高的同学,甚至故意刁难,所以说,分数高的同学切不可骄傲,更应该重视复试,锦上添花。

2.面试:

面试很随机,就是看你的应变能力,有的老师根本不按套路来,所以复试通知单上的东西只是个参考,真正面试的过程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老师会针对不同的学生提不同的问题,但基本都是最基本的问题,本科时的课程有个大体印象即可,复试前把几本重要的专业课翻一翻,别到时候啥也说不出来。今年复试是专业分开的,因为专业之间的分数差距太大,再说专业之间的侧重点也不同,比如今年机设专业的面试提的问题基本上都是机设机原课本上的定义性的问题,没几个不靠谱的,不会呢不要直接说不会或者没学,那都不是理由,毕竟老师在那里面试一整天中午都不能休息本来就很累,态度一定要谦和谨慎,不会也也别胡说八道,老师最烦不懂装懂的学生,面试的老师一般是博导级别的,咱这点三脚猫的功夫卖弄不得。写着问题的纸条是放在桌上的,一般上面会有三个问题,都是和一个中心相关的,我的问题三个都是关于齿轮的,抽到问题后老师让你先读一遍,然后作答,然后老师会再提问几个问题,老师给我又提问了两个,又是关于齿轮的。在面试过程中一般会问毕业设计的情况,但今年问的不多,大部分没问毕业设计。面试也有可能把英语自我介绍省了,让你做个简短的汉语自我介绍,所以说面试是很随机的,没有固定的套路,也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参考。再就是面试也要看运气,谁都不希望老师难为自己,可是有的提出的问题确实比较难,比如说问个软件的问题一般的都答不上来。今年每个专业一般是分两个组,一个组二十几个人,资格审查的时候抽签决定次序,所以说运气很重要,因为纸条上的问题有限,前面面试的同学出来把问题一说后面的同学大体也就有了数,总共就那么些问题,估计到最后都已经重复一遍了。一个同学出来后会有老师出来通知下一个同学准备。面试时间有的短有的长,这个和分数没什么关系,就是看你回答问题的情况。

3.笔试:

具体题型已经有好心的学长说了我不再重复,但是还是和斑竹说得那样,笔试是最关键的,150分拉个20分差距很正常,要认真准备。机设的东西很多,但是要提取重点,非重点的直接不要看,该背过的都要背过,毕竟面试还要提问很多上面的问题。哪里是重点哪是非重点我也不敢说,每个老师的出题思路不一样,基础就是重点,就像弹簧,箱体啥的就不用看了,还是那句话,把基础打牢。看一下轴承的寿命,轴系改错等等,记住:基础!可以想象,那么一大本书只能考50分的题,加入你是出题老师,你会怎么出?只能考基础和主流,不可能考偏题难题怪提了。

控制就是考到第六章,后面的不用看,都是基本的题目,把课本上例题,课后题,概念弄清楚即可。加工工艺很薄,一百多页,看上几遍,重点还是要背。

初试分高的同学千万不要掉以轻心,每年都有大批分高的背刷,同时也有大批计划之外背录取的同学。历史是一面镜子,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所以,我在准备复试时对自己说了四个字:破釜沉舟。工大复试晚,一旦背刷,也就意味着求学生涯结束,我在准备复试时努力程度丝毫不亚于初试,复试是个体力活,没啥难度,只要你看了,背了,做了,就很简单,复试也就是为了测试我们的基础掌握情况。复试330分,很重要,而且大部分都是背诵的内容,考得又很基础,还是那句话,天道酬勤。如果你在准备复试的一个月的时间里认真准备,对于初试考得不好的同学来说绝对是一个翻身的机会,我就是一个例子。按初试成绩我只能拿三等,复试之后拿到一等,前进了很多。我在准备面试听力口语时有人对我说这些东西根本拉不开差距,老师给的都是平均分,这是完全错误的,正是别人认为无关紧要的东西我们要倍加重视,正是这些别人不重视的东西才是我们提分的关键。

总之,录取是凭分数说话,说好听的没用,我们就是要多得一分算一分,谁让我们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不要抱怨,不要想没用的东西,专心备考,积极向上。成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我们能做的只有人和,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即可,因为有好多东西不是我们能够控制的,考研,成功也好,失败也罢,就是一次小小的考试,过去了就是过去了。人生的路还很长,它对我们的人生来说是那样微不足道甚至可以忽略,考试仅仅代表了一个人的应试能力和运气的好坏,除此之外代表不了任何东西,在这里我们要想没背录取的同学致敬,我们向所有在考研路上坚持到底的英雄们致敬!

本文由原贴整合而成

http://kaoyan.chazidian.com/t4373973

http://kaoyan.chazidian.com/t4385933

转载请注明本帖地址。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