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一个说服的理由:2013年为什么要考南京大学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经验 >> 给你一个说服的理由:2013年为什么要考南京大学

给你一个说服的理由:2013年为什么要考南京大学

考研时间: 2012-03-30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1.1956年,北大北师大成为全国重点大学时,这所学校不是重点大学。1960年,连合肥工业大等学60所高校成为全国重点大学时,这所学校依然不是重点大学。直到1978年,这所大学才成为80余所重点大学之一。

2.这所大学的老校长在国家教委门前的雪地里坐了一夜,才侥幸与北大北师大一起办起了研究生院。

3.这所大学不是第一批16所副部级高校之一,确切的说,第二批也不是,只是后来增补的而已。

4.这所大学党委书记直到2003年开始才由中组部任命,至于中央直接任命,那还差得远.

5.这所学校的百年校庆7个中央政治局常委一个也没有出席,25个中央政治局委员一个也没出席,唯一一个出席的和中央沾点边的是一个刚刚当选的中央委员,说出来大家也不认识,从来没在新闻联播上听过。

6.霍金访华的时候没有去过这所大学,尽管他的论文中曾经数十次引用过这所大学天文、物理系发表在《science》、《nature》上的论文。

7.联合国秘书长曾经到过这所大学,但是百年校庆的时候谁也没有提醒他应该发个贺电过来。

8.人民日报十年刊登的关于这所大学的新闻不超过十条。而且多数都是一笔带过或者偶尔提到。

9.这所大学的学生不能确定自己的母校是不是被国人尊敬

10.这所大学得师生从来不敢在外面说自己是中国最杰出的***之一

11.90年代,这所大学的校长因为学校日益困难窘迫,愤而辞职。这所学校的党委书记因为全校帐上只剩下5万块钱不得不四处借款给老师发工资

12.97年,这所学校为了筹措经费,曾经万不得已,打算卖掉有着百年历史的老校区,卖掉自己的根,甚至打算把象征学校精神的老建筑出租给酒店。

13.这所学校20年前动工兴建的新校区到前几年还没有图书馆,只有一个用建筑工棚组成的阅览室。新校区里的很多建筑和景观都是历届师生义务劳动建设起来的,里面的一草一木,国家没有投资一分钱。

14.曾经是国立中央大学,这就是她的原罪

被国家拆成十几份中央大学的残余——南京大学,在建国后,忍受着国家对其规模的和投资的严格限制,在91年-98年以区区300位教授和不到北大五分之一的拨款,连续8年SCI收录、引用全国第一,至今其引用指标依然独占鳌头,令有千余位教授的北大汗颜不止。

15.永远无法忘记,那一年风雪交加的元旦之夜。前校长曲钦岳先生在校广播里致新年贺词和辞职声明:“国家对教育口惠而实不至,我已身心疲惫,万难继续校长的工作。”

16.位列前五的大学,科研经费全国30名之外,得不到国家的帮助,要靠南大人自己奋斗.

注:有些朋友常问我为什么考南京大学?为什么不考北京大学?难道是害怕太难考吗?说心里话,本来有些想考北大,但怕它太难(其实后来也不这样想了,北大也没什么难不难的,只要踏实去做,没有不可战胜的困难),这是刚刚开始时的想法。但后来我却逐渐的深入了解了南大,越来越深的了解。原来在我心中,北大第一南大第二,后来南大成为了我最喜欢和尊敬的大学,喜欢那里的朴实杰出的老师,喜欢那里诚朴雄伟的校风,而她门两旁的“团结紧张,严肃活泼”很有趣(却很有道理,该严肃时严肃,该活泼时活泼)。

而南大也不是很好考的学校,但为心中最真实的梦想去努力也就不会畏惧了。

但更多的是一种幸福的感觉。我曾在心里对自己讲——能把这个过程脚踏实地地做好就是最大的成功了。因为结果也并非完全是我能掌握的,我所能掌握的就是有颗进取心,就是无愧我心的踏实的做好这个过程——至于结果,那是顺其自然的事了。

记得南大蒋树声校长说——南大最大的一个传统是“诚”——诚心做人做事做学问,并踏实的去做,我是谨记在心的。

也记得南大毕业生台湾经济设计者李国鼎先生曾为南大写下“与世界一流大学齐名”,也记得南大毕业生两弹一星程怀甲先生热烈盼望南大早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还记得杨振宁先生说中国曾经走出国门留学的物理科学家堪称世界第一流的只有两位——南京大学的施士元先生和吴健雄女士。。。他们的这些也深深震撼了我。

另外,也常有很多想考研的同学问我——考研难不难?有什么好的方法?说心里话,考研没有难不难的问题,这是我亲身的感受。而刚开始时我也想过“考研难不难”的问题——但当自己能踏实的做好过程,就不会去想了。考研也并不苦累,也不枯燥。为什么?因为去为自己的阳光的梦想做自己喜欢的事,自然会成为一个阳光的人。记得考研的时间里看到的朝阳和夜月都美得很,那是心的映照吧。至于学习方法,因人而异,但有一点是共同的——脚踏实地。

的确,真心的做好过程才是最重要的(在此过程中还能结识很多上进和乐于助人的人,我就遇到过一些无私帮助和鼓励过我的人,很幸福和感动,也很感谢他们,在此也祝福他们),这不是空话或“过来人说话不腰疼”,当自己亲身经历后便会明白的。

前面的道路还很长,自己唯有珍惜和充实的度过——每天进步一点!

也想起了阿甘的精神——做一个追逐梦想的奔跑者!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