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水思源——上海交大816牛人2012考研经验谈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经验 >> 饮水思源——上海交大816牛人2012考研经验谈

饮水思源——上海交大816牛人2012考研经验谈

考研时间: 2012-04-01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收到录取通知,我的考研历程至此算是完整了。而在一年前这时候的我也许和现在的你一样,茫茫不知如何着手,选学校、找心得、买参考书都再三考虑。饮水思源,这里将我的考研心得发在这里,希望对2013年考研的同学能有所帮助。我的初试分数:政治67,英语83,数学一149,专业课(控制原理816)144,总分443。

第一部分:考研的基础工作,面对心态

首先收集汇总考研信息,包括:考研官方时间流程,前人的考研心得复习安排、用书,你想报考哪些学校?这些学校的专业课指定教材、报考录取人数、复试分数线形式特点等等

熟悉这些资料后,再制定自己的考研计划确定目标学校,很多人都是先复习着,犹豫不决,想到后来再根据复习情况再定,我认为目标不怕定的高,但在全身心投入复习之前(一般是暑假前、六月份左右)必须定下来,这样复习才有动力才踏实,不会有给自己懈怠的借口,同时也好为自己的总分和各科成绩定下预期目标和复习安排。

确定学校后,联系学长收集专业课的往年试题,复习建议并且根据自己情况和信息确定预期分数,制定总体复习计划,每个月每周完成什么任务,注意:这个计划可以改变一百次,也必须改变一百次,只有最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而只有亲身体会复习才知道怎么适合自己,所以我认为考研需要的不是半年天天起早贪黑跑自习室的决心,而是这段时间里,你必须清楚你的复习要达到什么效果,你现在能做的怎么样,还差什么,该怎么去补。

最后关于辅导班,我没报过,但觉得暑假期间要是上课方便可以报个政治,其他就没必要了,借一位学长的话,如果你指望辅导班把所有的东西都给你摆平,那你最好还是不要考研了,因为你的心理状态已经和考研所需的状态背道而驰了,考研需要的是主动的学习方式,而辅导班听课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

第二部分:各科特点重点方法

因为确实每个人适合的方法不一,有人数学可能上来就全书一天一章,像我全书8个小时难啃下15面,最后效果却大抵相同。但无论方法如何,每科都有必须注意的和我认为的重点,这是关键,先列写给大家。

【数学篇】

数学最重要,没有之一。在数学上投入的时间一定是最多的,特别是从暑假接触全书开始,近些年考研的数学都是基本方法基本思路,就算基础不好,抓好基础摆好心态,一样拿高分,一定要重视。

最重要的一条,多做题多总结:总结一定是在做了多个同类题或涉及多个知识点的题后有所感悟,相当耗时也最有用处。

所谓题:全书(二李)例题习题、基础过关660题、经典400题和历年真题。

所谓总结,我分三种:

复习前期,因为积累较少,看到解法都觉得新奇,这个阶段我总结的都是解题技巧,典型对象性质,和书上不同的是多有自己的理解,比如

方法:求极限、无穷小阶,求不定积分的解法,微分方程解法,求秩方法等等

性质:如典型函数的单调性、极限,震荡因子的函数特点,级数变化(积分、求导、分项)中的上下限变化特点和引出的解题方法,正交矩阵特点,分布函数特点等等。

这样的总结在前期成型(暑假开始,全书一章总结一章),中后期不断补充不断回顾。

复习中期,9月开学之后,主要是接触基础过关660题和全书第二遍,660这书基础是基础,但概念挖的很深而且概念之间联系考的多,因此做起来难,总结的东西就是基于660来总结概念,区分和联系各个概念。比如一个函数不连续、连续、可导、有原函数、有导函数有什么联系区别(可导的边缘问题大有文章,有时间看看“战地黄花”老师的博客文);再比如多元函数偏连续(我这么叫的。。就是一个方向上连续),偏导存在,连续,可微,二阶偏导连续,极值,多元泰勒展开条件之间的联系;等等有很多此类话题。

可能有的这类的总结超纲了,但个人很喜欢,大家看情况做,考前一个月看一遍,之后就不看了,时间留给A,C。

复习后期,做真题,400题后,总结“模版”,一些常解题的规范解体步骤,常见错误和注意的地方,常用条件(如f(x)/x^2当x趋于0时极限为常数c)意味着函数有哪些特点(极值,连续性,可导性,无穷小阶等),看自己易错什么就总结什么,越详细越好,有的甚至详细到怎么规划草稿,演算每一步跳多远),考前基本就只看这个总结。

前中期做题不要在意正确率,能有收获就好。后期做套题,不要带着“一定会一路顺利直接130+”的心态,大题中高数部分卡壳,就赶紧去把后面线代和概率的分收了。考研当时我第一道大题简单求导判断单调卡壳,算了一张草稿纸无果,要了一张新的,结果监考把原来那张草稿还收走了,半个小时回到原点,果断先后面做了再来算,就很顺利了。

考研数学阅卷步骤分给的很足,一定要步骤清晰,特别是觉得会给分的地方要突出写出来,我的这一分,就扣在幂级数题最后,分情况讨论当X=0时,幂函数不为0( ),只扣了一分,可见步骤分给的多。

书单:同济高数,线代,相应习题解答,概率课本;二李全书、基础过关660题,经典模拟400题,历年真题。

【英语篇】

考研英语说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和应对方法(一个比一个麻烦):

熟词汇生僻意,延伸意非常多,阅读碰到的一些词义恐怕连单词红宝书上都翻不到,只能就上下文按延伸意理解,不用说每个人开始都是背红宝,基础词义是最根本的基础,其次一定注意生僻意,做好根据上下文联想词义的准备。

句型复杂,长难句不好分析,一句话很长绕来绕去各种从句,15分钟一篇400来字的文章都啃的艰难。因此真题中的每一篇文章除了做模拟外都必须一句句的读懂并且朗读熟悉,甚至一句句的翻译,当然还有不少人直接选择背诵也不错。此外像张剑的英语黄皮书附送的那小本里面每篇长难句分析不错,至少一个句子的结构能分哪些小块理解要明白。

考研英语,特别是阅读,要求不仅是要文章每段每句读懂,感觉特别关注“主旨,大意,文章目的”这种东西,刚开始做题最抓狂的莫过于一个题目答案解释为“虽然A选项描述的没错,但是与主旨无关”。 要抓住文章主旨:除了抓住第一段、最后一段这样的概括段以外,特别关注转折词(however, nevertheless, but, yet, though等等)带来的文意转变和作者态度的提出,还有注意细节,如时态、虚拟语气、助动词,这些直接决定了事情逻辑从属,时间顺序,事件真假,人物态度。另外正确的答案多半是“和主旨相关的”,这就要多做真题自己体会了。

考研阅读最特别的一点,也许你英语基础很好,上面ABC三点基本没问题,但是要想考研英语高分,必须熟悉的就是考研英语的出题思路,要熟悉的就是出题人的推断方法,出题人认为的什么叫过度推断过度引申,出题人认为什么叫“常识”,甚至是“出题人倾向选哪种选项”。 我觉得要做到这点,必须多做真题,读熟真题,揣摩这个度。真题我做了四遍以上,前三遍每次错的不一样。

其他:完形虽这次运气好错了一个,但是我的确是每次不用20分钟填不完空,也许很多人觉得不值,我也没什么特别的方法,读1234遍。新题型我只看过黄皮书上面的解释,觉得只要掌握好技巧方法(比如排序看第一句话大意,指代词等)就没什么问题,而且做的很快。

书单:4+套真题(每次排版都不一样,网上找,打印);张剑黄皮书、阅读150上篇、最后5套;还有那个作文160篇。

【自动控制原理篇】(上交控制科学与工程系816)

经典控制原理和现代控制原理这课涵盖内容非常多,考点众多而且有些考点很灵活,因此每个学校,特别是像东南、华南、北航、清华、浙大、交大出题各自有非常不同的特点,各自编的教材也风格也不一样,但多半都可以拿胡寿松的那本作参考,此外无论什么方法(文库,ishare , 淘宝,学长),一定要拿到历年真题,这是关键,816的特点主要有。

现代控制理论,官方参考书《现代控制理论基础》 施颂椒 陈学中 杜秀华。交大现控考的非常基础,个人觉得胡寿松自控后面百余页现控部分足够了,要更详细了解可以看看刘豹的经典版教材。主要考过建模时候写状态空间模型,可控客观判断标准型变化,最简单的状态反馈校正,当然按照大纲来复习,观测器什么的还是要看看吧。

经典控制理论,交大经典控制理论部分考的也非常基础,可能在跟轨迹、MASON公式、时域响应的计算上会有些麻烦,今年有道三阶系统求斜坡响应的解析式而年年MASON公式的结果至少是要写满一行半的。此外在建立物理模型和相轨迹考过较难的题目,可能需要注意,并且一直都不考Z变换那些。有时间除了真题一遍遍做,可以做做有本交大课本作者徐薇莉出的习题集,后面也有几套816真题(貌似是近几年的)。

考交大816的准考证上是明确规定可以使用不带存储和编程功能的计算器的,我用的是CASIO的991EX,非广告,迭代解方程功能用来在阻尼和超调换算、计算根轨迹分离点等等都很有用,复数功能可以用于频域校正题,求穿越频率,求余量,检验校正环节直接带进去试出来,求根轨迹出射角都很方便,解三次方程功能直接解三阶系统根轨迹,我后期做的工作就是整理解题步骤,整理计算器结合题目使用方法。

用书:真题(近年的只有网上的回忆版),胡寿松第四版,刘豹写的现控(偶尔查阅),交大的经典控制部分教材,徐薇莉写的考研辅导习题集,《自动控制原理例题习题集》王诗宓 斯普林格出版社(查阅)

【政治篇】

政治分低就不多说了,10月10号才开始,前面红宝+肖1000+风中劲草的重点,最后大半个月肖四、20题狂背,做任四模拟了一下,此外如果要看辅导班视频,至少我是一听见肖秀荣或任汝芬声音就想睡觉的,建议看一个叫杨加宁新东方老师讲的马哲,说话风格很像袁腾飞,思路也很清晰。

用书:教育部出的政治大纲解析(红宝),肖秀荣1000题,风中劲草的重点,肖秀荣最后四套题,海航的20天20题,任汝芬最后4套,肖的时政小册子。

第三部分:考研历程

第一阶段(3月至暑假前)

大三下专业课还是很多的,再除去生产实习实验课,平均每天有3到4个小时左右复习,主要是看高数、线代的课本,关键是不深究解题方法技巧,技巧等暑假全书一起开始有效率的多,这一遍对照考试大纲画记重要知识点,理解公式概念,课后题选着做,目的在于熟悉概念,熟悉考点。单词红宝书在这段时间也要背一遍,背到一半往后可以适当做些阅读题(图书馆随便借的本考研阅读X百篇),暑假开始前基本可以完成。

第二阶段(暑假至9月10号)

考研这时候才正式开始,这时你定下了考研目标,开始半年每天十个小时以上的复习,这个阶段只复习了数学( 3/4的时间 )和英语:

我数学这个阶段就是完整的看一遍全书,看的很慢,一天8个小时以上数学不到15面,每道例题都自己做再对答案,概念有不清晰的翻课本并标记C,题目有技巧的标记T ,完全没有头绪的标记NC,此外有收获就在书上勾勾写写,每完成一章做完习题,回顾前面这三十多面整理技巧,概念难理解的地方做成总结笔记(此前所说的A类总结)。

因为看的很慢,时间紧迫,没有单独看浙大概率书,做到全书概率部分的时候,一边过一遍自己学校概率课本一边看全书,赶在10号之前完成了全书的第一遍复习。

英语暑假开始做真题,差不多五天一套真题(拆开做),每天 阅读、翻译、新题型、完形 加一起至做2~4篇(题目不够用阅读150篇,这本书一直到考前才做完),此外黄皮书上的单词总结,长难句总结,题型详解很细很不错,详细的看下来很花时间,每天早上也会朗读前天做过并且详细批注过的文章。

第三阶段(9月10号至10月10号)

这个阶段专业课要开始看了,数学相应时间减少,数学主要是:每天20~30题660并且要订正且整理总结笔记,多余时间看全书,争取在10月10号前再看一遍全书,这次就不用题题做,主要以之前做了标记的位置为主,这个阶段通过660,不关注正确率,关注不清晰的知识点,会对概念有更深刻的区分和理解。英语还是做真题(按块,比如一小时多一些完成四篇阅读),看解析,一字字理解阅读,朗读真题文章,偶尔做做150篇。自控这个阶段我主要就是把交大的课本看一遍,不清楚的地方看胡寿松的教材,还有现控部分也看胡寿松的,并做做徐薇莉的习题集(已包括课后题)。

第四阶段(10月10号至12月初)

政治:教育部出的考研政治大纲解析看第一遍,肖1000选择题做大部分题目,11月中旬开始看第二遍大纲解析并且再看一遍肖1000做过的题目,没做的选择题做完。

数学:开始按三个小时要求模拟考试,一天模拟一天订正总结回看全书,一套真题一套400题,时间少的时候就总结模版。

自控:反复拿真题模拟,一天模拟,一天订正+整理笔记和做些习题册上小题。

英语:同上阶段,反复真题,11月中旬买了《写作160篇》,早上和真题换着读。

最后一个月(12月初至考试)

政治:肖四,海航20天20题买来背大题,每天2+个小时背大题,1+个小时看肖1000的选择和翻大纲解析知识点。

数学:同上,另外二李的历年真题书后面有些总结选着看,看一遍所有笔记总结,最后一周笔记只看模版和技巧。

自控:整理分类交大真题考过的题目再做,但参考交大课本或习题书上找到的类似题目规范解体过程,总结每一类题目的规范解体过程,计算器结合不同题目的使用方法,画图规范,书上重要概念摘录(如描述函数定义)。

英语:真题已经做了4+遍,已经被动背下答案,文章也都至少是熟读,12月初买了张剑模拟5套题,4,5天模拟一次一直到考研(真题和好的模拟题很珍贵,认真做认真总结),有时间做150篇和写写作文。

以上就是我的考研心得了,最后希望再向2013年考研的同学们重申:考研需要的不只是半年起早贪黑坐自习室的决心,需要的是在这半年时间里,无论你有怎样的压力或痛苦,每一天你都能整理好你的生活和你的情绪并投入到复习中去,你必须清楚你的复习要达到什么效果,你现在能做到怎么样,还差什么,该怎么去补。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