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备考准备与复习经验分享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经验 >> 哈尔滨工业大学备考准备与复习经验分享

哈尔滨工业大学备考准备与复习经验分享

考研时间: 2011-07-25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我今年考上工大研究生,作为过来人,将自己的心得经验写下来,希望能对后来人有所帮助。

一、前期准备

这主要是搜集资料,包括以下方面:

1、目标学校的历年招生简章、招生目录;目标专业的历年试题、招生计划、考试科目、参考书、初试和复试的专业课大纲、复试方法、复试名单、历年录取名单(最好是有分数、奖学金等级,这样可以帮助自己确立所考分数的目标)。这些内容,可以在网上百度一下,不过最好还是到该校的研究生招生网上去浏览下载。

2、有选择地阅读一些有关考研的文章,比如某些关于考研历程、考研计划的文章。这些可以上考研论坛、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去浏览。

3、网站选择:目标学校的研招网(时刻关注最新消息)、目标学校的网站、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考研论坛、目标学校的BBS。这些论坛可以让我们了解到许多信息,特别是BBS,可以混进目标学校的研究生里,问很多问题。只要语气客气,有礼貌,就会有人回答的。

4、资料准备:包括所用的专业课书籍(要全买到)、公共课复习资料(搞清楚要用哪些)。

二、复习计划制定

假定是2012年1月中旬考试,那么制定的复习计划应该是:

1、做前期准备(大三上学期的事情):

(1)买到专业课的参考书目(这个要结合自己的目标专业、自己的学习情况、买到教材的可能性大小、历年真题能否找到而定。比如我选择理论力学,就是因为我当初学的还不错,且考研资料、教材都很好弄)。

(2)粗记单词。可以买本较薄的词汇书,快速记忆。我用的是《考试虫》的词汇记忆树,较薄的那本。不用太仔细,混个脸熟而已。看看长难句。

(3)结合最新考研大纲,将数学所有教材都仔细地过一遍。如果当初学得不错,那就不用做课后题了,不过书上的例题倒还是要全做的。若不放心,可以选做习题,以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教材就用自己当年学的,若没有了,可以买同济、浙大的。我当初就没做课后题,用的是自己学校编的教材,然后对照考研大纲,有书上没有的,就参阅陈文灯的《复习指南》,不过一般都有。因为陈文灯的复习指南是前后综合的,所以过一遍教材才能做它上面的习题。在过的时候,可以高数、线代、概率分开进行。

2、2011.3.1至2011.9.1

从2012.3.1开始,正式的考研复习就开始了,在这几个月里,要做的事有:

(1)(贯穿这一阶段)做完陈文灯的《复习指南》(所有数学科目)。这本书很好,前后综合,因此要在看完书本后才做。你这个时候买,可能2012版的还没出,但没关系,买2011版的照样可以;我2011年考,但用的是2010版的。2013版的出来后就用不着买了。其上的每一道题都力求弄懂。一定要注意,这本书并不是做完就丢的,以后还要再看几遍,这一点必须做到,至少看两遍,这是打基础。我今年考试时,数学136分,虽不是很高,但在工大考力学的所有考生中是很高的。而且,我身边的好多同学把真题做了很多遍,可结果分也没我高。主要是基础没弄好。

(2)(贯穿这一阶段)精记单词。我推荐的方法是:买一本张剑、曾鸣的英语阅读(这本书上的阅读题出题思路、题型与答案设置都与真题极其相似,虽然比不上真题,但它是所有模拟题中最好的了),一个单元的做。每个单元四篇文章,同真题的阅读一样。做的时候注意时间,一小时内完成。做完后,每篇文章都要精读,具体做法是:翻译该篇文章,对其中的长难句认真分析,查出不认识的单词(最好摘抄下来),弄懂每个题目(想考什么,为什么错了,但是模拟题毕竟与真题有差距,所以这一方面的工作大概做做就行了,真正地做是在做真题的阅读理解时)。这样做,一篇文章大概得花一个小时。当多做几篇文章时会发现,不会的单词、考的单词总是那些,渐渐地就在文章中记住了。这样一举三得:A、记单词B、练阅读C、练翻译。

(3)在八月份时,开始把政治教材过一遍。当然了,看以前学过的教材是不可能的。可以这样,如果不能报班的话,就买一本任汝芬的序列一《要点精编》或者政治大纲解析(这时候,由于最新的政治考研大纲,即2012年的,还没出来,所以你只能买2011年版的,不过没关系,大纲虽有变化,但不多,所以用上一年的资料过第一遍也是可以的),把这两本书(买一本就行)当做教材完全可以。如果报了辅导班,那我建议报文登的政治全程,紧跟肖秀荣。跟着辅导班走,暑假上强化班。我建议买任汝芬的序列一,将它通读一遍。在八月底,买一本肖秀荣编的《命题人1000题》做,其上的单选和多选必须每道都做,每道都要搞懂,有不会的,除了查阅参考答案外还可翻阅序列一。这本书上的许多选择题都可能作为原题出现在考研试卷中,切记!

(4)七月和八月两个月,把专业课过一遍,要参照目标学校目标专业的专业课大纲进行(此时最新的大纲可能没出来,所以你提前下载的往年大纲可以派上用场了,当最新的大纲出来时,及时下载并对照,以新大纲为准),其做法与过数学教材一样,主要目的是熟悉知识点和知识体系,教材上的例题都做一遍,课后题可选做,各个公式、定律最好自己推导一遍。

3、2012.9.1至2013.1.?(具体时间为考前20天)

2、3两个阶段是复习的关键时候,在九月一号时,你已经完成了数学复习指南,专业课教材,英语单词,政治教材。

接下来,应该做的是:

(1)数学:看完复习指南第二遍,这一遍主要是看自己第一遍时的难点。可能因为看过一遍了,这个时候看心里有些浮躁,但不打紧,静下心来,强迫自己看。这项工作在考前60天左右应该结束,不管第二遍是否看完。

接下来,买陈文灯的15套模拟题。把这十五套模拟题都按照时间3小时,且在上午完成。做完一套,不要估分,那没意义。这些模拟题主要用来综合自己的知识,锻炼解题能力,多见各种题型,以及查漏补缺。每一套都要仔细分析,针对有问题的地方,把它搞懂。在我看来,这些模拟题有个特点,就是每一套都有一定的命题侧重点。所以它与真题不具有可比性。

做完这些,离考试还有近30天。这时可以做真题,先从前面的开始做,把2012、2011、2010这三年的留作测试用。我建议买李永乐的真题,它上面是分类解析,可以清楚地看到各个知识点出过哪些题。

前面的真题,可以做一套分析一套,做法与做模拟题一致。把这些真题做完了以后,将自己的难点、易错点等有问题的知识点和题型、解题方法(主要来自于十五套模拟题和所做真题)汇总,都要有自己的解决办法。然后就可以用近三年的真题检测,做一套分析一套,直到三套做完,这时候可以估分。

做完这些,离考试大概还有6、7天,此时可以选择性的查漏补缺了。

临考前,把自己汇总的难点、易错点等拿出来看看。然后就上考场了。

(2)专业课:从9.1开始,应该下载最新的专业课大纲。根据相关专业的考研复习参考资料进行复习,这一遍要将所有的知识就如做数学复习指南那样弄一遍。这是整个专业课复习中最关键的。与此同时,注意搜集历年试题。没有试题时,就以参考教材和大纲为准。做完这一遍,大概离考试还有40天时间。这时可以开始练往年试题或做课后题,具体做法和数学一样,对每一道题都不可马虎。练完题,离考试也近了,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查漏补缺,然后就上考场。

(3)政治:首先做完命题人1000题,然后对马哲、毛概、近现代史、思修进行知识体系归纳(至关重要),有选择性的看看往年真题,看看是怎么考的,特别是大题,该如何作答。做完这些,离考试大概还有一个多月时间。接下来就该准备大题的复习了(考研政治有单选、多选、五道大题)。我建议你报一个政治全程,最好是文登的。这些大题的复习跟着辅导班走就行了。复习的资料有冲刺班讲义、点睛班讲义。这个时候要背些东西了,辅导班老师会说的。最后买肖秀荣的《最后四套题》(考前半个多月出,很畅销),将其全部弄懂记住,特别是大题,但不要拘泥于题,而是注重这个答案可以用于哪一类的问题。另外,他给的大题参考答案没有“联系结合题中材料”这一环节,所以自己一定要给他的参考答案加上自己的话,联系实际材料;有时候他的答案可能不太好,过多或过少,你可以添上自己的见解,这样得到的答案就是自己的了,不会千篇一律。答大题的方法,可以听辅导老师的,在我看来就是分点答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临考前,除了背背大题外,可在考前那天把1000题的选择题部分看看。

(4)英语:从9.1开始,继续边练阅读,边记单词,边练翻译,大概持续到月底。从10.1开始,做真题。真题从前面开始做,我建议买郭崇兴的阅读理解精读笔记,封面见附件。这本书的特点是给出注解的单词数量多,省去了查单词的麻烦。真题的阅读理解也要如之前所做的那样精读,对于每一道题都要搞明白,要按照出题者的思路去解题。这一点至关重要,有句话要记住“文章读得好不如题目做得好”,也就是说英语的能力不能短期内提高,但英语考试的能力绝对可以在短期内提高。最后留最近两年2010、20112的真题用作测试。做完阅读后(应该在考前25天左右完成),再分项练习翻译、完型、新题型。最后把自己做真题阅读错误的地方都汇总,列出错在哪里,分析之。

关于作文:作文与阅读是英语的两大板块,阅读40分,作文30分。作文一定要自己写。先练大作文,后练小作文。作文的练习应该最迟在考前40天左右开始。我建议买徐绽的作文书,按照她的指导练习。最后大作文要形成自己的相应模板,一定要是自己的。这其中可以替换她给出的模板中的单词或句子、,也可综合几个模板为一个。我认为她给的模板过多,自己可以总结几个,不必分得太细。模板总结出来后,以后写的时候就一直套用。请注意:一定是自己的模板,不能完全套用她给的,否则就有可能和他人的一样。小作文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就是记格式、记套语,但也要每种都写一两篇。在考前,将自己的作文拿出来读一读,把自己总结的模板、好的自己的套语句子写出来,看一看。

英语的完形、翻译、新题型分虽少,但也不容忽视。完形做完不用检查,凭感觉走;翻译与平时的练习、长难句有关,最好是意译,别纠结于某个单词的词义;新题型也练练。

4、考前二十天

这是考前冲刺的时间,主要是查漏补缺。具体的事项我已写在上面那一点里面,这里之所以列出来,是想提醒你,一定要留给自己时间来调整。这时候可以按照考研那两天的时间来安排作息,比如早上八点就开始学习,八点半进入状态。中午午休可以在桌子上趴一会,两点进入状态。

5、考前3、4天的时候,集中精力把自己认为有问题的地方看看,让自己安心。

三、考试

考试共两天,第一天上午8:30-11:30,政治;下午2:00-5:00,英语。第二天上午8:30-11:30,数学;下午2:00-5:00,专业课。有可能中午没法好好休息。

考研的试卷都是用信封装好的,每个信封上有考生的报名信息,要核对准确。老师发卷时发的是信封,考生在监考老师的指导下开启(当然,老师会讲解注意事项的,注意听),交卷时,考生按规定将试卷重新密封进信封,然后由监考老师收回。

考试时,不能带手机,若带了则要关机(最好也取出电池),放在指定位置;不能用液晶电子表;计算器只能是在专业课上使用,但规定用时才能用,所以最好找监考老师问清楚,他们会回答的。我的建议是:带个书包,把自己的东西都放里面,考试前,拿出要用的,不用的放书包里,将书包放在考场指定的地方;买一个指针指示且无数字显示的表(有些电子表就是指针的);买一个固体胶棒和一把小刀。凡是遇到不清楚的事,千万不要贸然行事,一定要问监考老师,他们会回答的,自己想当然地处理可能带来巨大灾难;在考场一定要听从监考老师的安排,他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别乱来。整个考试过程有程序的,什么时候填写信封,什么时候拆信封,怎样拆信封,什么时候答题,怎样封好信封,等等,都要听老师的,否则就算违纪,后果就是考研直接失败。不过放心好了,老师都知道考生不容易,所以只要听老师的,就不会有事,他们不会故意刁难考生的。

四、报名、考试等事项

2011.9月初,关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面有关于考研报名的通知,到时候需注册一个用户名,然后登陆报名。在正式报名前有预报名,那个只针对应届生。报名时注意选择报考点,一定要与你所住的地方近,这样考试地点就可能近一些。报名大概持续二十天,尽量早点报,否则就近的报考点报满了,你就只能选择远一点的了。报名过程中,请注意查看网页弹出的各种提示窗口,关闭网页拦截。这些弹出的窗口都是相关报考点、报考学校的公告、招生简章、通知等,要仔细地看。最后注意缴费方式,是网上付费还是现场确认时缴费。报名之后,可以更改,有关更改的注意事项,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都有提示,注意阅读。其中,报考点、报考学校、报考专业的修改方法是:重新注册一个号,重新报名,现场确认时只确认自己想要的那个。报完名后,趁着报名还没结束,把自己最终确定的报名信息下载下来,用电子版保存(报名系统里提供的是pdf格式),以后可能有用。

报名结束后,过一段时间是现场确认,此时要核对自己的报名信息,以及采集考生图像,没交费的要交费。此时可能要用到之前下载的报名信息表。注意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发布的通知,确定现场确认的地点。

现场确认完成后,在考前半个月左右,就该下载打印准考证了。也是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上,也要保存电子版的,最好多打印几张,多带几张到考场,以防不测。打印的时候,黑白的就行。

接下来是考试了。

初试结束后,等待成绩出来。在这期间开始着手准备复试,也要以复试大纲为准,若没有最新的,也要结合上一年的来看书。进入复试后,积极联系导师,准备参加复试。

五、考研心态

我在考研期间,经常记日记,虽然不一定是一天一记,但也是一周一记。记自己的复习心得,复习检查,复习计划等等。

复习期间,可能有时候会对某些方面产生担忧恐惧,比如我就担心英语作文。这时要坚信:“解决担忧和恐惧的唯一方法就是立即着手解决它!”

一定要积极,要坚信自己能成功。相信自己就是这场竞争中的胜利者。要给自己设定高的各科分数目标,考400分以上才能算是成功。我有感触,对于外校考生,初试分越高,在复试中,无论是联系导师还是参加面试都会占很大优势。

另外,我现在回想起来,考研的确是很苦,甚至是比高考还苦。因为我们都知道,都切身体会到这次考试的重要性。它与我们今后的人生有着莫大的联系,思想上有负担很正常。虽然很苦,但成功的时候却感觉很好。

你在复习中遇到什么问题,一是自己解决,二是与研友讨论。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