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2012考研经济学原理专业复习指导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经验 >> 社科院2012考研经济学原理专业复习指导

社科院2012考研经济学原理专业复习指导

考研时间: 2011-01-30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适用于社科院中所有考察经济学原理的研究所)

一、社科院及其设计专业介绍

1.社科院的特殊情况

(1)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与其他大学的研究生院不同

大学中的研究生院每年发布的招生简章中,所涉及的专业和考生们可报考的老师相对固定,招生人数相对稳定,但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每年招收的专业、可报考的老师、甚至包括招生的人数都是不固定的(展开:专业和老师每年都不一样,因为社科院是一个研究机构,其中的老师比学生要多。在学生作用方面的不同:大学:学生大于助手,研究院助手大于学生。)

(2)重点解释招生人数的不同

大学每年的招生简章公布,一个专业10~20人,一个学院要100多人,而在社科院一个所就相当于大学中的一个学院,招生人数最多不会超过10人(法硕除外),而且每个专业只招收一个人。(报名时大学只报到专业,而社科院要报到导师头上)解释录取比例也大学差不多。(大学中有相对多的保送生,而社科院较少)

(3)应对策略

社科院=垄断机构,经济学的常识垄断会导致效率的缺失,所以社科院每年的招生简章的发布会比较晚,一般会在八月的中下旬(所以每年的专业变动会给考生带来一定的不方便,可能考生想要考取的专业今年不招生,但是招生简章上所写的专业知识导师的研究方向,学生的研究方向人可以自己选择,导师不会介意)。虽然每年招生的专业都会改变,但是每年不同的专业所考察的科目都不会有太大变动。所以可以照常复习。另外,要注意保送生的录取。十月下旬或十一月的上旬会发布保送生名单,要注意保送生的专业,在报名时,不要再报这个专业。

(4)对于招生公平

社科院是一个非常公平的地方:A一些大学在研究生招生时会照顾自己学校的学生,但是社科院没有本科。B社科院和社科院研究生院是两个机构,二者有关联但关联不大,社科院的研究员(相当于大学的教授)只是在研究生院里教课,而学生的招生、日常管理、毕业等都归研究生院管理。C社科院是一个清水衙门,在社科院任职的待遇可能没有在大学任职高,所以既然研究员们选择在社科院工作,那么他们也就真的只是单纯的喜欢做学术。

2.考试科目

社科院共36个研究所,其中17个研究所在考研的专业课中考查经济学原理。匹配的其他科目根据专业的不同而不同,但数学最高考到数三,外语:日语、俄语和英语(不同的研究所考察的外语类型不同)

但更多情况是考察:政治,英语,数学,经济学原理

3.参考书目

200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取消了经济学原理的参考书目,

2008年以前,

西方经济学:余永定等主编《经济学原理》,本书不仅包括了经济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而且还包括了很多中级甚至是高级经济学中的内容,当前学术界仍在热议的话题也不乏其中,不适宜当作考研的专业课辅导教材。但是不能不看,要在看完其他教材后,在过一遍该教材,补充其他教材中缺少的部分。

政治经济学:逄锦聚《政治经济学》,若有深厚的政经功底,本书不失为是一本好书,但若功底不深的同学,本书过于繁杂,与实际联系过紧,对于马克思的经典理论突出不够。

推荐:

西方经济学:

重点看:高鸿业《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

参考书:平迪克《微观经济学》、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作为参考,但不需要研读。

辅导书:曾诗红的习题册。

政治经济学:

重点看:魏埙《政治经济学》

各种经济学杂志与报刊

4.深造和就业情况(因为招生人数较少,所以比例数据没有意义)

出国深造:原来的公派比例,一些是给研究员,一些是给研究生的。现在已没有这样的划分,研究生要与研究员共同分享公派名额。通过自己考国外的大学,与其他院校没有什么区别,会在介绍信上占一些便宜。

博士:A 在社科院读博士,肯定会有一些便利条件(如对导师的选择),但是社科院没有保送的博士,都要进行考试(更加体现社科院的公平)。B 在其他院校读博士,研究生的导师会帮忙介绍,导师的一句话可能会有很大作用。

就业情况,基本都会找到不错的工作,有的导师会帮忙介绍(因为培养模式的不同,大学中是师生关系,社科院更多是协作伙伴的关系,到社会上老师学生互相帮助),但有些公司在网申毕业院校的下拉单中没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如毕马威等),高盛例外。

二、专业课复习指导

1.对专业课试卷的解析

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经济学原理试卷是由学部的各个专家出的,各个所的经济学原理的试卷是相同的(与人大不同),在考试前除了几个专家,没有人会知道题,因此就算之前联系了某个导师也没有用,同学们可安心备考。

社科院每年的经济学试题每年都会紧跟现实,直接从书本上背诵或是仅仅对书本知识点的简单综合是远远不够的。答题时一定要紧紧的结合现实。

近些年题型也相对固定,第一部分:名词解释,5~6个名词,共30分,第二部分:简答题,2个,共50分,第三部分:论述题,2个,共70分。从题目的数量和分数就可以看出,在答题时不能简单的背诵,都要有一定的自我发挥。

2.复习计划

针对上述的题目特点,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来复习

第一遍(9月初~11月初),

西方经济学:

使用书目:基础好的余永定,基础较薄弱的高鸿业,但建议以高鸿业的书为主,以余永定为补充。

目的:掌握所有知识点,

方法:仔细通读教材,一定要整理,所有的知识点都整理在一个笔记本上,不要只有知识点,还要有展开。

政治经济学:

使用书目:基础好的逄锦聚《政治经济学》,基础较薄弱的魏埙《政治经济学》

目的:弄清楚政治经济学中的每一个原理,方便以下复习。

方法:只需看明白各个原理,不需要记忆,也不要总结。资本主义部分:要做到可以用自己的话把所有的原理叙述出来,所用的中心术语一定要准确,但其他语言可以有些许偏差。社会主义部分:只要看看就行,不用刻意去记忆。

第二遍(11月初~12月初),

西方经济学:

使用书目:第一阶段整理的材料、各种报刊杂志。

目的:巩固和补充知识点,抓住社会经济热点

方法:在第一阶段熟悉知识点的基础上,有不同的标记在整理好的材料上,对可能建立联系的,或不熟悉的知识点进行标记和记忆。查看余永定上有点高鸿业上没有的知识点,进行补充。另外,近期报刊和杂志上没听说过得名词,也要补充。

政治经济学:

使用书目:第一阶段所用的教材、考研辅导班的政经精讲讲义

目的:进一步熟悉政经的经典原理

方法:通过考研辅导班的政经讲义来进一步熟悉原理。讲义一般已经把所有的原理都分成块,且已经建立好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如果讲义没有做,一定要自己做),要熟记框架、体系,做到用精准的语言叙述所有资本主义部分原理(千万不要背诵)。继续看讲义社会主义部分(只是看)。关注当前经济社会现实的热点问题,尤其是相对该问题中央和著名学者等提出的解决方案。还需注意当年政府的工作报告和领导人的讲话中的新词汇、新概念,并总结相关内容,熟看,以备下阶段背诵。

(录音时要注意,提及两部分的热点的关系)

第三遍(12月初~考试前)

西方经济学:

使用书目:第二阶段整理的材料(西方经济学的材料和社会热点整理)

目的:保持水平,突击热点

方法:此时只需多看已经整理好的材料,不要再刻意记忆,但要记忆每个知识体系的脉络(像书的目录一样),继续关注社会经济热点,并对热点进行一定的展开,背一些报刊和杂志上的相关报道,以应对考试中的简答和论述题。

政治经济学:

使用书目:第二阶段所用的、总结的相关材料和当时的各个报纸杂志(只需看到12月底)

目的:做考前准备,突击社会主义部分,继续熟悉资本主义部分

方法: 背诵前两阶段总结的对于当前社会热点的评价和解决方案等和中央当年提出的新概念,新提法(政治的辅导班应该会已经做好总结),继续关注社会热点,再多做几遍对于资本主义基本政治经济学原理的叙述。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