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文地质学复习心得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经验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文地质学复习心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文地质学复习心得

考研时间: 2011-05-20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初试结束了,成绩也查了,很出人意料,政治67,英语54,数学121,专业课125,总分367。学了这么多的哲学,用辨证的观点来看这一分数:是在意料之外,但也在情理之中,说是运气好,也不完全是那么回事。大家要我谈谈经验,承蒙各位抬举,我就认真地写一写,把自己是怎么做的写出来,供大家一起探讨一下其中的可借鉴和不足之处。

本文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复习进度安排表及各阶段主要复习内容。

第二部分:推荐使用和不使用的参考书。

第三部分:一些具体复习方法和本人经验。

第一部分:

第一轮:3月——6月,主要是打基础。数学看课本、做课后习题。英语背单词。政治不管。

第二轮:7月——10月,主要是基础上的通过做题来巩固。数学做复习书。英语做专项练习。政治可从8月底开始看。

第三轮:11月——12月,主要是做战前的检查,查漏补缺。数学对照大纲清点,练习成套试卷。英语也做做成套试卷,薄弱的题型回头再练。政治就一个字:背!

第四轮:(冲刺)最后一个月左右,全面收网,心中构建整个体系,保持匀速运动,准备加速度并冲刺。

第二部分:

第一轮:

数学:

课本:

《高等数学考点精析与习题全解》,光明日报出版社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全程学习指导与解题能力训练》,王丽燕、张金利,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线性代数学习指导》,贾仲孝,中国林业出版社

英语:

《星火式巧记速记精练》

《全息词汇6100》,郭崇兴,学苑出版社

第二轮:

数学:

李永乐的《复习全书》或陈文灯的《复习指南》

李永乐的《基础过关660题》

英语:

《真题阅读48篇》,索玉柱,朝华出版社

《英译汉四步定位翻译法》,新东方

考试虫的《历年试题》

第三轮:

数学:试卷就自己随便选了,比如胡金德的,考试虫的。

英语:像索玉柱那样捉透历年试卷就可以。

政治:

岳华亭的《辅导讲义》

西安交大任汝芬的《序列二》

导航秋季班和冲刺班的内部资料

以上这些参考书是非常不错的,是我自己用过的,极力推荐。不管你平时水平怎么样,这些书都值得参考。如果是一般的书我就不会写在这里以免误人子弟了。其他还有一些没写出来的,是功用都差不多,或者我自己没接触到的,如果有更好的书,也希望各位能告诉其他研友,一同进步!

不要使用的参考书:

为了让大家少花时间多看书,也在这里提出几本浪费时间的书。所谓浪费时间就是说这些书不是没用,开卷有益嘛,而是说相对来说,效果不太好。

1. 王长喜的考研系列书。此人四六级书不错,但考研书不敢恭维。

2. 林代昭、张俊芳的第一轮复习用书。像王长喜一样,出名了,忙着赚钱了,还有多少时间认真做学问?所谓权威,那是当年的事,那时是在潜心做学问。

3. 吴永麟的《英语100篇精读汇粹》。此书有两大功用:摧毁信心、迷惑头脑。

4. 教育部考试中心,《政治理论参考书》,高等教育出版社。不要以为是考试中心出的书会有多权威,实际上这又不是命题者出的书,人家只不过借这个名字赚赚钞票罢了。

第三部分:因为当初准备报考一个好点的学校,所以准备得比较早。我是从2月15日开始正式复习的。开始两三个月都在复习数学课本,看书,做课后习题。这一遍算是数学第一轮复习,一定得细,要到位。因为都学过好久了,当初也没怎么学好,所以只能凭借一丁点儿印象自学。所以,大家也不要担心自己当初数学没学好,没关系的,考研者其实基本上都在同一起跑线上,就看谁早动手,谁更努力了。我有一个很好的经验,就是把易忘的概念、很经典的题目和思路,写在一个本子上,到最后一个月的时候,就可以集中只看那个本子,这比去翻那么多本书,要简单有效得多。有考前三四天里,隔天再做套较简单的试题,算是上战场前再磨磨枪。这里先推荐几本数学第一轮复习参考书:

《高等数学考点精析与习题全解》,光明日报出版社。这本书每个题都有讲解,思路很清晰,市场上卖得很不错。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全程学习指导与解题能力训练》,王丽燕、张金利,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大连理工出版社的数学类习题解析都是不错的,这本也不例外, 而且这本书对课本内容做了很有条理性的整理,而且字母的表示很规范,不像有的教材(比如高等教育出版社那本红色封面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教材)上的字母复杂。至于考研用的字母也是这本书的一套。

《线性代数学习指导》,贾仲孝,中国林业出版社。线性代数有几章不容易,比如向量、向量组这一章,线性相关无关证明之类的有时候很难找到思路,而这本书却总结出了许多简捷有的方法。对于行列式的计算方法更是有10多种,而且用这些方法来解题比用普通方法要快得多。大家不要对行列式这一章掉以轻心,考研时一个大题就只让你算一个行列式,没想到方法就是做不出来。

这开始的几个月也顺便看看单词,脑子里只有数学符号,会很闷的。学习一会需逻辑思维的科目,如数学,再学习一下需要记忆的科目,比如背背单词。让左脑右脑轮流工作,这样有利于提高复习效率。单词极其重要,阅读做不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单词不过关。有的人说自己把单词背得滚瓜烂熟了可就是做不来阅读,其实还是没有弄透单词。单词有好几个意思,考研往往考平常不怎么用的那个意思,而且在同一篇文章里,要去从这好几个意思中判断具体是哪个意思,这样的话即使你单词背熟了,但没搞清楚在什么情况下是什么意思,那样的话这背出来的单词就是死的,套上一个不正确的意思,当然题目就会做错啦。关于单词的参考书,太多了,其实大同小异,就看自己喜欢哪种了。单词一般要看个两三遍以上,我曾经用过两本,还是不错的,推荐一下:

《星火式巧记速记精练》。星火的书虽然厚了点,但内容还是很详细,对于理解阅读文章中的具体单词意思是很有帮助的。不过这本书需要自己的耐心比较大。

《全息词汇6100》,郭崇兴,学苑出版社。这本书很不错的,它对那些考研常用的而平常不怎么见的词汇意思划了线标明。

很多人说自己记不住单词,其实不要紧的。没有几个人可以把一本单词书看个两三遍就可以背下来的。想想当时小学的时候背研读,要读多少遍才能背下来?很正常嘛,如果真要背下每个单词,一本单词书总也得看人8、9遍吧。如果你没看这么多遍,背不下来,背了这个忘了那个就很正常啊。不要自己太为难自己,搞得对自己很没信心的,其实我也背不了单词的,只不过看上几遍心里有个底,多少有个印象有那儿。

之后到9月份之前的几个月里,很难有个具体的时间段划分,这要根据个人的复习进度来决定。不过有一条要切记:不要图快。很多人总是注意别人在做什么,做了多少了。别人做得比他快,他心里就不安了,急躁了,想快点赶上去。这种要求进步的心理是很好的,但不能牺牲质量来求数量。别人也许做得很毛躁,我们不要羡慕这种大跃进,我们要静下心来,把自己不懂的弄懂了,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走稳了,再往前走。这就好比给围墙刷油漆,有的人刷得很快,但不少地方没刷到位,留下许多空白,刷了一段后,发现有刷漏或未刷好的地方,于是又折回来再补上几刷子。就这样刷刷补补出来的墙壁一定是疙疙瘩瘩的,新印迹和旧印迹重重叠叠,像许多补丁,不光洁不平整。我们不要羡慕人家有多快,我们要相信自己做得稳才好。也许在人家回头补补丁的时候我们就在不知不觉中超越他了,而且留下的是一条光洁平整的好墙面。

在这几个月里,主要要做的是在第一轮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的情况下,配合复习参考书做题。这种书中有一定的考研试题,而且有一定的综合性,需要动用高数、概率或线代的知识综合完成。市面上主要有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和陈文灯的《复习指南》。关于他们两人的书有很多争议,谁好谁坏,实际上这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关键是是不是适合自己。所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哲理又来了呵)。如果你喜欢跟随李前辈一小节一小节再复习一遍,你就选他的好了,因为是一小节一小节,所以很多人认为他的是重基础,这与考研大纲所谓的“重基础”似乎精神一致。但如果你在第一轮复习中基础已打得不错,又喜欢灯哥的按题型为纲的复习方法的话,就选他的好了(我是选的灯哥的)。如果这两本书做起来有困难,可以先做做李永乐的《基础过关660题》,这本书就是实实在在的重基础了。对于《复习全书》或《复习指南》,不要想着自己能第一遍就全部做出来,除非你太牛。有时候做了三四遍后还是有题做不出来,甚至原来做得出的现在又做不出来了的情况都有可能,这时不要担心是不是太笨了,或者复习没有什么效果,这些都正常,扎扎实实,一步一步走下去,是什么样就什么样,觉得自己在努力就好了,老天爷都看在眼里了,会给你回报的。

单词看完后,就到第二轮的英语复习了,这时就做做专项练习。推荐书目:

阅读:《真题阅读48篇》,索玉柱,朝华出版社。这本书封面上写着专为重考生和在职生打造,其实对于所有考研考生都是很有用的。如果说阅读除了单词外需要一些技巧的话,这本书就讲得很详细了。

翻译:《英译汉四步定位翻译法》,新东方。新东方的书大多都是不错的,作文也不错。这本书的有些翻译堪称经典。

其它题型:这些类型的参考书都大同小异,自己喜欢就好了。考试虫的《历年试题》不错。听研友说有一本幅面较一般的16开的书还要大的历年试题分析书,红色封面的,也不错,不过我没用过。

这里可以再说明的一点是7月和8月的暑假,这是一块可以用心复习的整体时间,该好好利用。怎么用,就看你自己的了。最好是做些整块时间需要多,精力需要集中的科目。比如做数学,最好不要几十分钟几十分钟地做。做数学,需要进入状态,而起码只有在做过几个题,一二十分钟才能进入到状态,这样的话,如果时间整块较大,有两三个小时的话,可以在这个时间里做做数学。另外,专业课可以开始复习了,如果是跨专业,或者专业课考试课本较多的话,更应该提前复习,比如5、6月份。专业课拉分可以很大,多则140多,少则60多,几十分的拉分空间,应好好抓住。

9月份开学,这时可以开始准备政治复习了。政治复习不需过早,在开学后开始就可以了。政治,不用读平时上课用的课本,那多半是浪费时间。(不是说没用,只是时间宝贵,可以针对大纲看大师的提炼本)。推荐岳华亭的《辅导讲义》,8、9、10月这三个月都可以认认真真、仔仔细细地只看这一本书,至少看个两三遍。之后就应该做做题目,看看浓缩的精华读物了。做题的话,看看西安交大任汝芬的《序列二》就足够了。读精华的话,推荐导航秋季班的内部资料,尤其是关于《毛泽东思想》的书。这种书不用上她的班就可以弄到,不过那得等他们的秋季班结束之后,他们办公室(川大北门斜对面望江楼三楼)会有没用完的。不到40块钱就可以把他们班上用的4、5本书全买下来。补充一下政治各科目的学习原则:哲学,关键是记忆并理解原理,如果没记忆,一个材料表明什么原理当然就不知道,不理解的话,做选择题就极有可能错选,尤其对于一些文言语要能弄懂,比如说涉及“天”,是代表的唯心主义观点还是什么。邓论,关键是理解构架,能综合答题,这方面的话导航的辅导书不错。毛泽东思想,关键是识记,什么年月日发生什么事情,谁说的什么话,考研会出很多一般书上没有的题目,这就靠专家去搜集整理了,还是推荐导航的。不过就他的秋季班和冲刺班的用书就可以了。形势政治,随便挑几本,翻翻就够,时事嘛,肯定都一样。说什么谁的命中率大,学过概率的话你就不会相信了,最多不过是那人运气好罢了。

写得好像挺多的,希望对大家一定的帮助。也祝愿各位研友们考研征程一路顺风,一击即中!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