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考研一点经验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考研经验 >>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考研一点经验

2013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考研一点经验

考研时间: 2013-06-28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2013年考研结束一段时间了,2014年考研战争又即将打响。这几天在整理考研资料时忽然觉得应该写一篇文章介绍一下自己的考研经验。一方面当初自己决定考研时也是非常迷茫,不知道从何入手复习,这时网上的很多经验帖帮了我不少,现在自己成功了,作为回报,应该写点什么为后来者提供点借鉴。另一方面,也是对自己考研复习过程的一个梳理和总结。

一、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

本人是二战考研,两年都是报考的人大新闻学院传播学,第一年没有考上,毕业后又复习了半年,终于被人大新闻学院录取。所以在这里,我将自己的一些复习经验写下来,同时总结几点第一年失败的教训,希望对那些有志报考人大新闻学院研究生的同学有点帮助。

二、复习大概

政治和英语就不说了,对这两科,每个人的基础不一样,所以需要付出的时间以及学习方法肯定也不一样,复习时大家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

下面重点说说专业课的复习。专业课的复习要把握以下几点:

(一)认真研究真题

对刚开始复习的同学来说,最头疼的莫过于不知道考试考什么,因此也就不知道看书哪里是重点。而要想知道考什么关键就是研究真题,把人大历年真题都找出来,尤其是2010年考试改革后的真题,一定要好好研究。虽然最近几年考试试卷有学硕专硕之分,但大家从出题就可以看出来,二者之间的差别越来越来小,有趋近的趋势,所以不管是考学硕还是专硕,两份试卷都要看,两者都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人大的真题的重复性还是很高的,因此真题绝对是复习时重点中的重点。复习时应该先尽快把书浏览一遍,知道考试的几部分大概包括什么内容,脑中有一个宏观的框架,然后就要去研究历年真题,将这些题目按照中新史、世新史、新闻学、传播学、传媒经济学五部分进行分类,对于具体的每一部分来说,大体知道每一道题对应课本的哪一部分、在课本的什么位置。做完这些工作之后再去看课本,就知道哪里是重点,哪里只需要简单了解了。

有些题目的具体表述虽然不一样,但其实考查的考点是一样的,这时候要灵活,能够以不变应万变。例如2009年的论述题是“论述在当前传媒条件下,职业新闻与非职业新闻的关系”,2012年的学硕论述题“论述新媒体环境下的新闻传播主体结构的变化,以及对职业新闻传播的影响”,2012年推免题“职业新闻与公民新闻的联系与区别”,这几道题其实考查的点都是一样的,另外2011年学硕论述题是概括几条当今新闻传播的特点,其实最大的特点还是公民新闻崛起,传播主体日益多元化、平民化,仍然可以用上述考点进行回答。

还有些题目是考查的大的点一样,具体的小点有所不同,或者是变换题型进行考查。这时就需要在复习这一部分时仔细一点,多动脑筋思考,在看书时多想想这儿可能会出什么题、什么题型,不同的题及题型答案应该怎样组织,最后在那个大的点下面将可能考到的小点串成一条线。例如新闻真实就是一个大的考点,在它下面你还需要知道新闻真实的内涵是什么,为什么说新闻真实是有限的,如何理解新闻真实是一个过程,新闻失实的原因有哪些,新闻失实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如何应对新闻失实等等,把这些都弄清楚了,才能算是对新闻真实这个考点掌握全面了。

(二)大量阅读论文

新闻传播学与实际联系非常紧密,而且现在传播科技飞速发展,一些新的研究课题层出不穷,比如微博,放眼各高校真题,恐怕没有考过微博的很少了。而参考书由于出版周期问题不可能对这些热点及时跟进,这就需要阅读大量的论文。首先当然是人大各位老师的论文,而这其中最最重要的就是陈力丹和喻国明两位老师的论文。这两位老师论文产量都很高,基本可以涵盖所有新闻传播热点问题,而且这两个人都是主要出题者,很有可能其中某一篇论文就是考试题目,所以一定要把他们最近几年的论文都找出来,仔细地读,尤其是最新一年的,考的可能性很大。

另外,传媒类期刊也应该多读多看,对当前学界业界热点问题保持关注,想想哪些可能会出题或者那些可以在答题时用上。最好记下来,考试前再复习一下。

(三)整理笔记

我觉得复习过程中做笔记是很重要的。首先人大新闻学院考研参考书很多,不做笔记的话最后复习起来会很麻烦很乱,而且重点不突出。一本书中重点就那么多,有时整理完就几页几十页,而且很多书的观点和内容有重复的地方,有互补的地方,甚至有冲突的地方。只有做笔记才能使考点一目了然,才能将各个知识点总结全面,最后形成一个系统的体系,将所有的知识串联起来。人大的考研题一般而言综合性很强,很多题需要用到不同地方的知识点进行回答,纯粹考书上的死知识点的题越来越少了,因此死背书的话是拿不了高分的。

我一开始也是不知道怎么做笔记,于是在网上买了一套挺有名的笔记。这份笔记既帮了我又害了我。那份笔记的优点还是很多的,比如说条理性很强,尤其是新闻史的部分,因为书中有很多知识点散落在不同部分,而那份笔记将它们全部进行了归纳,省去了我不少的时间,而且考点归纳的也很全面。于是我就没有自己再去做笔记。后来就后悔了,因为在复习完书进行背诵的时候我发现根本就背不下来,光是新闻史的部分你就根本背不完,一是自己没做笔记所以印象不深,二是东西实在太多了,反而淹没了重点。而且现在想起来,里面有些地方其实写的又杂又乱,比如今年那道新闻史的简答题,就算把这份笔记全背过也不一定答的出来,因为里面整理的并不好,再有就是最近几年的热点里面根本没有。咳,反正结果就是第一年专业课考得很烂。

第二年再复习时,我就踏踏实实地自己又做了一份笔记,而且我尽量在保证知识点的全面的同时做到精简,这样最后做出的笔记虽然薄了很多但重点都在。虽然这又花掉了大量的时间,但是效果也很明显。比如新闻史的部分,虽然笔记有100多页,但只用了几天就背过了,之后再经常拿出来复习,这样到考试前就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了。

说了那么多,其实就是想告诉大家,千万不要迷信别人的笔记,别人的笔记再好也是别人的,就算你花钱买来它还是别人的,一定要自己做一份,只有这样才能将知识变成自己的。别人的笔记可以拿来参考,揣摩一下他们做笔记的方法和思路,好的地方借鉴一下,这样可以节省时间,但绝不能依赖它们。

那么到底怎样做笔记?我说几点自己的心得,大家参考一下。第一,结合真题。先用真题确定重点,在看书的时候就要思考这些题考查的是什么,需要用哪些知识回答,而这些就是需要整理的重点。有时一道真题就可以将书上的某一章或许多知识串起来,答案整理出来了,笔记也做完了。

第二,有的地方真题考查的只是其中某个小点,或者还没有考查到这一部分内容,这时就需要积极思考,多问问自己这儿可能出什么题,然后将书的内容总结成这一题的答案。第三,总结归纳,化繁为简。做笔记绝不是抄书。同一个知识点可能散落在不同书中或是同一本书的不同部分,这时要将这些内容归纳到一起,这样就会又全面又有条理性,最后复习起来也方便很多。还有的地方书中洋洋洒洒讲了许多,但其实中心思想就一句话,这时就需要你用简要的文字把它概括出来。最后,做笔记既要讲究全面又要分清主次。千万不要存侥幸心理,认为一些知识点没有考过就略去不记,笔记务必全面,但也不必全面到每一个细小的部分都记,举个例子,法国报刊中我就只记了三个:法国最早的官方报刊《法国公报》,以及两份很重要的报纸《费加罗报》、《世界报》。第一个考的可能性还不是很大,所以当时就重点记了后两份,结果今年就考了一个《费加罗报》。

另外提醒大家一点,一定要分配好时间。我第一年没考好,其实就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出在时间没安排好。我当时的复习时间本来就短,而且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将网上许多书单中推荐的书全买回来,也几乎全看了,但是最后发现根本没必要,而且这样还导致后来背书的时间不够了,所以大家看书时不要贪多而要求精,安排好时间,而且决定了考研之后就应该马上准备,毕竟人大要求看的东西很多的。

二、下面具体谈谈每一部分应该怎样复习。

(一)新闻传播史

(1)中国新闻传播史。

《中国新闻传播史》

(2)世界新闻传播史。

《世界新闻传播史》

《外国新闻传播史》

对于世新史来说,重点是陈力丹老师的那本。陈力丹老师写的书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政治的、意识形态的东西很少,真正将新闻传播学回归到一门学科本身进行研究,所以即使是新闻史的书,读起来也不会让人觉得枯燥,反而会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让人不仅知道具体的史实是什么,而且还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所以这本书大家一定要仔细去读。而《外国新闻传播史》要重点看的是前几章,世界范围内通讯社、广播、电视及互联网的发展历程。这都是一些宏观的问题,而且非常重要,经常考,反复考。另外像廉价报纸、报业垄断等问题也应该好好看看。

(二)新闻理论

《新闻理论新编》、《新闻理论十讲》、《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2013》

新闻理论的书很多人建议先看《新闻理论十讲》,而我的建议是先看《新闻理论新编》。说实话,这本《新闻理论新编》对考试来说,并不是特别适用,但我觉得这本书还是应该看一看,目的是可以对新闻学的基本框架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尤其是对那些跨专业考新闻的人来说,这很有必要。这本书虽然厚,但不难理解,也不需要看的很细,很快就可以浏览一遍。这样在对新闻学有了宏观的把握之后,再去看陈力丹老师的那本《新闻理论十讲》,这本书对新闻学的一些重要问题,比如真实、客观、新闻法治、新闻职业道德等的讲解十分详细,也十分贴近实际,而这些也是考试的重点内容,需要牢牢把握。

《解析中国新闻传播学》这本书,每年都会出一本,内容是每年传媒界的热点问题。这本书对于考研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而且我认为这本书只看一本是不够的,最好多看几本。当然一定要抓住重点,比如《解析2011》中《中国的国际话语权问题及策略》这篇文章就非常重要,因为它涉及到近几年非常热的“政府公关和公共外交”问题,而《解析2012》中有许多文章也非常重要,例如流言传播、新闻发言人、传媒的“二次伤害”等等。

新闻理论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复习内容:论文,尤其是陈力丹老师的论文。将陈力丹老师最近几年的论文都找出来,尤其是最新一年的论文,一定要看,考试题目很有可能就在其中。另外陈力丹老师的博客也要关注一下,今年考试题中两道论述题“领导人报道”和“反日示威游行”,在其中都有涉及。

还有,陈力丹老师在2012年底又出了一本新书《中国新闻职业规范蓝本》。这本书对新闻职业中的一些具体的问题应该怎样处理,应该遵守怎样的职业规范写的很全面很详细。其中的每一部分都可以形成一个小专题,对做笔记有很大的帮助。当时我看到这本新书时就想买回来,但这本书出的太晚了,年底才出,我觉得没时间看了,而且对照目录一看,里面的每个问题我都总结到了,所以就没买。这本书大家如果有时间的话最好读一读。

(三)传播理论

《传播学教程》、《传播学纲要》、《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

对传播理论,有人问《传播学教程》和《传播学纲要》哪本书更重要,我的回答是两本都很重要,两本都要看。《传播学纲要》这本书比较新,而且采用的是一种“大传播”的视角,不再仅仅论述大众传播,而且也重点论述了人际传播、组织传播、跨文化传播等。另外传播学的三大学派也需要重点掌握,要知道每个学派都有谁,说了什么。

以往的传播学教材通常都是将经验学派列为重点,其实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控制论学派和结构主义符号—权力学派日益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例如麦克卢汉、哈罗德.英尼斯、哈贝马斯等。当然这本书应付考试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它对很多问题的讲解太简略了,尤其是大众传播部分,而这部分又是考试的重点,所以郭庆光的《传播学教程》也必须仔细去看。举个例子,今年考试题中的那道“第三人效果”和“第一人效果”在《传播学教程》中论述的很详细,如果不看这本书,可能连“第一人效果”是什么都不知道。再强调一句,《传播学教程》一定要看2011年的最新版,这一版增加了很多新内容,比如框架理论、第三人效果理论等。

传播理论重点要看的就是前两本。刘海龙老师的《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有时间的话最好也看看,若是时间不够的话,就挑些重点看看就可以了。比如一些重要的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是否适用经常是考试的重点,所以我当时看沉默的螺旋那一部分时,文章后有一篇研究互联网环境下的“沉默的螺旋”的文章,我就看得很仔细,并且做好了笔记,结果今年复试时就考了这道题。

(四)传媒经济学

《传媒经济学》、《传媒变革力—传媒转型的行动路线图》

传媒经济学部分重点要看的就是喻国明老师等编著的那本《传媒经济学》。很多人说这本书难读,其实这么说的人还是那句话:不会抓重点。仔细研究真题就会发现真正纯经济学的东西不会考,而这本书中难读的恰恰就是纯经济学的那部分。所以这部分不用读的太细,有时甚至可以直接略去推导过程,直接去看结论是什么。复习时重点应放在受众、市场失灵和政府规制、传媒上市等和传媒密切相关的内容上。

对于《传媒变革力》这本书的重要性,见仁见智。我的看法是相对于喻国明老师的论文来讲,这本书不是太重要。这本书是2009年的,里面有不少东西都是针对当时的传媒环境来讲的,现在看来不是太适用。而一些热点问题比如微博,由于在当时微博才刚出现,远不像今天这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所以并没有涉及。因此这本书应该有选择地看,比如其中关于传媒责任、免费报纸和WebX.0等的地方应该是看的重点。

最后就是论文,喻国明老师最近几年的论文都要看。我复习时就是看了大量的论文,整理了很多专题,比如传媒经营、传媒责任、微博等等,最后复习起来就很方便,答题时也得心应手。

(五)新闻实务

《新闻采访学》、《新闻写作教程》、《新闻写作精要》、《新闻编辑学》、《新闻评论教程》

新闻实务最重要的是经常读报纸、看新闻,并且自己去尝试着写新闻、写评论。所以看书决不能像复习史论那样,拘泥于知识点的整理和背诵。实务的书只是一个辅助作用,让你接触到一则新闻信息时知道从专业的角度去思考,比如它的导语是怎样写的,内容是怎样展开的,新闻要素是否齐全,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等等,之后选择一些自己觉得写得好的新闻分析分析它是怎样写出来的,有什么地方值得借鉴。另外新闻评论也是考察的一大重点,平时必须多读一些好的作品,并且多多练习。《中国青年报》、《新京报》上的评论的质量都很高,还有人民时评、雅虎焦点关注等都很不错,平时一定要多读多练。

还有,蔡雯老师那本《新闻编辑学》好好看看,尤其是其中新闻报道策划那部分一定要仔细看,这样写出来的策划方案才具有专业性。

(六)辅导书

考研辅导书我用的是《新闻传播学笔记与考研真题详解》。这本书对整理笔记有很大帮助,而且每一章后面都有各高校的真题,可以帮助你把握重点和熟悉出题思路。不过大家一定要在分析完人大真题后再去看别的学校的题目,因为不同学校要求看的书不一样,考试侧重点也不一样,大家一定要学会鉴别。

最后再强调一句,学习方法因人而异,对别人来说适用的到你这不一定适用,所以别人的经验只能借鉴,决不能照抄照搬,应该在自己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摸索和总结适合自己的方法,这样才能事半功倍。祝大家在明年这个时候,都能够金榜题名!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