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民族大学硕士点简介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院校资讯 >> 广西民族大学硕士点简介

广西民族大学硕士点简介

考研时间: 2009-12-15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010106 美学硕士点简介

050101 文艺学硕士点简介

030204 中共党史硕士点简介

010105 伦理学硕士点简介

030104 刑法学硕士点简介

030106 诉讼法学硕士点简介

030201 政治学理论硕士点简介

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点简介

03050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硕士点简介

03050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硕士点简介

030504 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硕士点简介

030505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点简介

040303 体育教育训练学硕士点简介

040304 民族传统体育学硕士点简介

050102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简介

050103 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点简介

050105 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点简介

050106 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点简介

050107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点简介

050108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硕士点简介

050210 亚非语言文学硕士点简介

050211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简介

070101 基础数学硕士点简介

070102 计算数学硕士点简介

070104 应用数学硕士点简介

081203 计算机应用技术硕士点简介

071010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081704 应用化学硕士点简介

071200 科学技术史专业硕士点简介

120401 行政管理学专业硕士点简介

120404 社会保障学专业硕士点简介

120501 图书馆学硕士点简介

120503 档案学专业硕士点简介

1[/!--empirenews.page--]

010106 美学硕士点简介

美学硕士学位授权点是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很有特色的一个硕士点,下设生态美学研究、民族美学研究、审美文化研究三个方向,充分体现了尊重美学传统与开拓美学新领域相结合的学科特点,面向全国招收有志于美学研究、教学、应用的研究生。

学科点现有教授3人,副教授2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博士3人。近5年来,在学科带头人袁鼎生教授的领导下,本学科点在生态美学研究、民族美学研究、审美文化研究等方面聚集了一批优秀研究、教学人才,取得了一大批优秀科研成果。其中,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广西社科基金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在《文学评论》、《哲学研究》、《社会科学战线》、《思想战线》、《贵州民族研究》等重要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生态美的系统生成》、《生态和谐的审美发展》、《康德批判哲学视野中的审美与自由》、《原始艺术的生态审美特征探析》、《论壮族形象的历史建构及其启示意义》等100余篇,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生态艺术哲学》、《生态视域中的比较美学》、《审美生态学》、《生态美学研究》、《美海观澜》、《生态·长寿·美——巴马长寿现象的生态审美诠释》、《印度佛教思想的中国化与中国古代文论的建构》等著作10余部,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教学奖10余项。

本学科带头人为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袁鼎生教授。

1[/!--empirenews.page--]

050101 文艺学硕士点简介

文艺学硕士点是2006年批准设立的,该学科点有四个研究方向:①民族文艺学研究;②大众文化研究;③中西诗学研究;④文学与影视创作研究(该方向培养学者型作家,复试需加试现场作文)

该学位点现有导师8人,其中5位教授,3位著名作家(文学创作一级),3位博士。在该硕士点设立之前,这些导师大都在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硕士点的民族文化审美方向、民族文学比较研究方向带过研究生。

近5年来,文艺学硕士点认真进行学科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文艺研究》、《社会科学战线》、《民族文学研究》、《北京电影学院学报》等核心期刊(包括CSSCI来源期刊)发表《侗族栖居法式的“人类学诗学”视角探析》、《互文性视野下的类书与中国古典诗歌——兼及钱钟书文学批评话语》、《民歌社会的现代情结和现代社会的民歌情结》、《生态美感的顿然获得和渐如》、《少数民族作家的族群身份:作品的胎记抑或风过无痕》、《英雄崇拜与电影叙事中的“英雄情结”》等1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主要有《诗意的生存——侗族生态文化审美论纲》、《文之门─—钱锺书文学批评的互文性特征》、《慧眼看世界——关于生态美感本质的思考》、《边缘之美——全球化语境中的少数民族文艺美学研究》、《变迁与再地方化——广西三江独峒侗族“团寨”文化模式解析》、《景观美的描述与探析》、《马克思主义与文学》(译著)等10余部;发表、出版文学作品主要有《没有语言的生活》(改编为电影《天上的恋人》、电视剧《没有语言的生活》)、《耳光响亮》(改编为电影《姐姐词典》、电视剧《响亮》)、《后悔录》、《寻枪》(改编为电影《寻枪》)、《理发师》(改变为电影《理发师》)、《生生长流》、《公务员》等等;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8项;获得广西社科优秀成果奖、鲁迅文学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教学、文学创作等奖20余项。

本学科带头人为文学博士李启军教授。

1[/!--empirenews.page--]

030204 中共党史硕士点简介

一、学科基本情况:

广西民族大学从1978年开始招收中共党史本科专业,并多次招生。为广西和全国培养了优秀的本科人才。我校的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学科是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的重点资助建设学科。本学科、专业及研究方向地方特点突出,学术优势在广西高校中是十分明显的,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师资情况:

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有教授12人,副教授7人,其中博士7人,学术梯队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教学、科研成果丰硕。学科带头人:何龙群博士、

教授

三、学科研究内容、方向和学术地位:

本学科研究内容及方向为:1.民族地区地方党史与少数民族现代化2.中国共产党执政建设3.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文化4.中国共产党对外关系研究

四、主要科研成就及现状:

本学科学术成果丰硕。长期以来,我校注重教学、科研工作,先后担任广西高校《中国革命史》、《中国革命与建设问题》、《中国革命理论与实践》和《毛泽东思想概论》的主编,自编了《邓小平理论教程》作为自己和广西部分高校使用。

近几年主持国家课题1项,参与国家课题研究3项,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出版著作8部,发表论文共83篇。并多次获得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在党史党建、文化建设及对外关系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富成果。

目前承担的科研任务:

何龙群教授主持的国家课题《民族关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考察》及广西社科“十一五”规划课题《民族关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广西民族关系为例》。

崔晓麟教授主持的广西社科“十一五”规划课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知识分子问题研究》

刘国彬教授主持的广西社科“十一五”规划课题《国共两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让步问题研究》

另外陆世宏副教授、李艾丽副教授和徐江虹副教授也参与了多项国家课题和广西课题。

五、联系部门、联系人和电话:

学院办公室:贺应魁:0771—3260261

1[/!--empirenews.page--]

010105 伦理学硕士点简介

本学科2006年获得学位授权点,授予哲学硕士学位。该学科由政法学院思想道德修养教研室、哲学教研室的老师和一些外聘教师组成。现有硕士生导师6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3人、讲师4人。本学科共设立3个研究方向,即:伦理学原理与应用伦理学、民族伦理学、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其中伦理学原理与应用伦理学属于基础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向,在原理研究方面,主要研究伦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应用伦理学主要侧重行政伦理与环境伦理研究;民族伦理学主要结合我校办学特色和民族地区的实际,着重研究民族地区的伦理道德建设;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主要研究中国伦理思想的发展历史、主要传统伦理规范及发展规律等。在以上三个方向中,民族伦理学是体现我校办学特色的方向;中国传统伦理思想是我校该学科的优势,近年来,该学科教师队伍中,围绕中国传统诚信思想和传统人生哲学等发表了一系列文章,并出版了一些高水平的专著,在国内同行研究中占有一席之地;伦理学原理与应用伦理学是该学科今后努力加强和拓展的重要方向。2003年至2007年,该学科队伍教师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主持国家教育部规划项目和国家民委项目各1项,主持广西社科规划项目、广西教育厅项目和学校重大项目多项;发表文章1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6部,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得自治区社科优秀成果奖。

联系方式:广西民族大学政法学院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尚老师 3262601

唐老师 3262223

1[/!--empirenews.page--]

030104 刑法学硕士点简介

广西民族大学政法学院刑法学专业硕士点于2005年获准开设,2006年开始招生。刑法学硕士点设中国刑法学、外国刑法与国际刑法、犯罪学三个方向。本专业硕士点共有9位导师,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7人。导师队伍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在广西区内外刑法学界有较好的学术声誉。近几年来,本专业导师在《法学研究》、《法律科学》等全国知名法学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100多篇,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地厅级课题10多项。

刑法学硕士专业主要课程:(一)公共基础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基础英语。(二)专业基础课:法理学、刑事诉讼法、专业英语。(三)专业课:中国刑法总论、中国刑法分论、外国刑法、国际刑法、犯罪学、刑事政策学。(四)选修课:刑事侦察学、中国刑法史、外国刑事诉讼法、刑事证据学、监狱学、港澳台刑法、第二外国语。

联系方式:广西民族大学政法学院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尚老师 3262601

何老师 3262223

1[/!--empirenews.page--]

030106 诉讼法学硕士点简介

诉讼法专业2003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点,现有在读硕士生64人,是广西第一个诉讼法专业硕士学位点和我校第一个法学专业硕士学位点。2007年已毕业硕士生16人,毕业生就业率为100%,就业岗位主要为高校和政法部门。该专业共有硕士生导师7人(在职4人,兼职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5人,在职硕士生导师分别为向忠诚教授、邓辉辉副教授、张显伟副教授、陆镇养副教授。该专业以诉讼法律制度为研究内容,研究方向较为齐全,招收民事诉讼法律制度研究、刑事诉讼法律制度研究、行政诉讼法律制度研究三个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开设民事诉讼基本原理、刑事诉讼基本原理、行政诉讼基本原理、证据法研究、外国民事诉讼制度、外国刑事诉讼制度、外国行政诉讼制度等学位课程。近五年来,该专业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一项,主持省部级科研课题5项,其科研实力和水平在广西区内的诉讼法学科中处于领先地位。欢迎广大学生报考我校诉讼法专业硕士。

联系部门:广西民族大学政法学院

联系人及电话:尚老师 0771-3262601

1[/!--empirenews.page--]

030201 政治学理论硕士点简介

一、学科基本情况

政治学专业具有40多年的历史,是广西民族大学的长线专业,为广西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优秀本科人才。2006年,被评为广西自治区优质专业,2007年,被列为广西民族大学精品专业。2005年被国家教育部批准为政治学理论硕士授权点,已经连续两届招收硕士研究生9人。

二、师资情况

有专业教师9人,其中教授2人,博士3人,硕士生导师4人。学科带头人:陈元中。

三、学科研究内容、方向和学术地位

本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向为:政治理论与政治文化、政治制度与执政党建设、中国与东盟国家政治关系、传统文化与政治文明建设。

四、主要科研成就及现状

主持国家课题1项,参与国家课题研究4项,承担省部级课题5项。出版著作8部,年均发表学术论文20篇。在政党政治、政治文化、东南亚政治、党的建设和执政理论研究等方面取得了丰富成果。

目前承担的研究任务:陈元中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中共执政文化建设与传统治国文化的现代转化”;学校“十一五”规划教材《东南亚政治制度》;玉海主持的自治区社科基金课题“东南亚政治发展模式”;李建光参与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新时期的多元文化互动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模式的创新”。

五、联系部门、联系人和联系电话

学院办公室:贺应魁,0771-3260261

院长办公室,陈元中,0771-3260260

1[/!--empirenews.page--]

0305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硕士点简介

2000年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硕士学位授权点,2001年开始招生,目前已经招收了6届研究生。2006年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授权单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理论表达,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基本理论、基本范畴。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旨在研究马克思主义主要经典著作和基本原理,从整体上研究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与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分门别类的研究不同,它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这三个组成部分有机结合起来,揭示它们的内在逻辑联系,从总体上研究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给学生以马克思主义的完整概念,并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现实社会问题、认识问题和科学发展中的问题。本硕士点设的研究方向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科学体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形成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党的创新理论。

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具有马克思主义信仰和社会主义信念,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较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较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较宽的知识面,具有正确的理论方向和良好的学风。比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和一定的写作能力,成为本专业的科学研究、高等教育和党政实际工作部门的专门人才。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有教授副教授8人,拥有博士学位或在读博士生5人。近年来,该学科教师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主持省部级项目5项,主持厅局级项目8项。发表论文100余篇。

联系部门:广西民族大学政法学院

联系人:尚老师

联系电话:0771—3262601

1[/!--empirenews.page--]

03050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硕士点简介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是一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和规律的科学。本学科旨在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历史必然性,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考察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及其基本历史阶段,总结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和指导实践的历史经验,揭示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在不同历史阶段上发展的特殊规律,特别是与各国实际相结合而不断发展的规律。从五十年代开始,我院(原系、教研室)就有人进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有关问题研究。现在,本学科有教授5人,副教授6人,讲师5人;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6人,已形成了一个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助教组成的合理的学术梯队结构。

进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主要有三个方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研究、社会主义思想史研究和毛泽东思想史研究。在研究中突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广西的发展与运用,把民族理论研究与理论教学、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从六十年代开始就有一批人员进行研究,把研究和教学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在广西是比较早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史研究的。重点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的过程、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发展规律、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广西的运用。理论研究成果多项被政府有关部门采纳,对维护广西少数民族的稳定起到重要作用。另外还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把研究广西少数民族的发展和东盟国家的民族发展结合起来。在这方面研究中取得了一些的成果;

长期以来,进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取得了很多成果。何龙群的《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史论》、徐方治的《左右江革命根据地概况》和黄成授的《广西壮族革命史》在学术界有很大影响。1984年后,学院先后担任广西高校《中国革命史》、《中国革命理论与实践》和《毛泽东思想概论》的主编,自编了《邓小平理论教程》作为自己和广西部分高校教材。《毛泽东思想概论》和《邓小平理论教程》先后于1998年和2000年被定为自治区重点建设课程。2002年以来,共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8项,在核心期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40多篇,学术带头人、学科骨干多次参加全国各级有关学术讨论会。在马克思主义民族政策方面的研究在东盟国家有较大的影响。

联系人:刘国彬

(办)电:0771-3262636

电子信箱:lylgb_666888@163.com

1[/!--empirenews.page--]

120503 档案学专业硕士点简介

档案学专业硕士点2000年获得国家批准设立,2001年开始招生,是广西唯一的档案学专业硕士点。经过多年来的建设,该硕士点具备了较完善、坚实的办学条件。目前,本硕士点有导师10名,其中,教授、研究员6名,副教授4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档案事业对促进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日益凸现其无可替代的作用。而档案学通过研究档案管理、利用的理论与方法,培养档案科学管理与最有效利用的人才。本专业设置档案文献编研与利用、档案学理论与实践、计算机与档案管理、文秘管理四个研究方向。档案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经过在校三年学习,除了在政治素质、外语水平达到国家与学校的要求外,在专业方面,掌握坚实的档案学基础理论,全面深入系统地掌握档案学专业知识及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与技能,并对档案学一二个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毕业后,具有独立从事档案学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成为一专多能的高级理论与实际应用人才。近些年来,本专业以为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为导向,不断推进教学改革,强化科学研究与实践能力培养,取得了显著的成绩。2004年以来,共有20位研究生获得档案学硕士学位,1位考上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博士生,1位考上南京大学情报学博士生。相关教师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课题共27项,发表论文14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2部。综上所述,档案学专业硕士点是有志于从事本专业发展者应试的理想选择。

联系部门:管理学院办公室

联系人:唐晓华、黄薇

联系电话:0771-3260262;3264786。

1[/!--empirenews.page--]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