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2008-2011)(节选)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院校资讯 >> 山东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2008-2011)(节选)

山东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工程(2008-2011)(节选)

考研时间: 2008-07-09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深入探索新形势下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规律,实行开放式办学,主动将研究生教育融入创建创新型国家的伟大实践,以培养高素质的拔尖创新人才为根本,深化改革,推进创新,全面提高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为将我校建设成国内外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做出更大贡献。

发展思路

将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研究生教育的各个方面,以导师和研究生为本,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核心,深入探索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律,积极开展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以“一个学生,两个导师,三种经历”为重点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继续推进跨学科联合培养,调整研究生的层次结构、学科布局和类型结构,营造适宜创新人才成长的学术环境,使我校的研究生教育又好又快地持续向前发展。

发展目标

在 2008 ~ 2011 年间,山东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奋斗目标是:建立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构筑较为完善的开放式培养体系,培养富有创造力的优秀人才,使我校的研究生教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至 2011 年末,我校研究生教育应达到的具体指标是:

★学位点建设:新增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5 个,专业学位授权类型进一步增加。

★研究生导师数量:在岗博士生导师达到 600 人、硕士生导师达到 2400 人(不含博导),博士生合作导师达到 600 人。

★研究生海外留学规模:高质量完成国家留学基金委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并充分利用其他途径,使 10% 的研究生具有海外学习经历。

★博士学位论文质量:博士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总数超过 20 篇,争取进入全国高校前十位。

主要措施

★加强导师队伍建设,完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

完善研究生导师遴选机制,大力选拔具有公认的学术成就和重大科研课题的年轻教师进入博士生导师岗位,优化导师队伍结构。强化对导师的培训、激励、约束和考核机制,努力建设一支德馨风正、思维活跃、竞争力强的导师队伍。

加强合作导师队伍建设,继续聘请高水平大学、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厂矿企业、大型医院和艺术团体中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高的人员担任合作导师。推进研究生导师队伍的国际化,积极聘请外籍优秀教师担任合作导师。

在招生过程中强调导师应有充足的科研经费和高水平的学术成果,逐步扩大研究生导师特别是博士生导师在研究生招生、培养和管理中的自主权。完善以科学研究为主导的导师负责制和资助制,充分发挥导师在研究生课程教学、科研选题、课题指导、质量控制和学业资助中的主导作用。

★加大经费投入,构建研究生教育创新平台

完善多元投入机制,保证研究生教育经费与研究生教育规模的同步增长。将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纳入到学校“ 211 ”、“ 985 ”建设工作中,列出专项经费(如研究生教育教学规律研究、优秀学者讲学、公共教学平台建设、教材建设、优秀博士论文奖励、优秀博士研究生培育计划、研究生海外留学基金、研究生创新活动等)予以支持和资助。增加经费投入,切实改善研究生的学习环境、研究设施和生活条件。

★在多学科综合环境下,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进一步发挥我校综合性大学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校外优质教育资源,鼓励开展跨专业、跨学科的联合授课与合作培养研究生,以提高研究生的原始创新能力。在博士研究生培养中全面实施双导师指导制度,在硕士研究生培养中鼓励实行双导师制,积极支持跨学科、跨单位团队合作培养研究生的探索和实践,将个性化培养与重点培养相结合,使我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更具多样性与针对性。以培养研究生的原始创新能力为导向,鼓励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进行自由探索式的学习和研究。

★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化

保质保量地完成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每年选派 100 名优秀博士生赴国外名校攻读博士学位或进行中外联合培养。

继续设立“山东大学研究生海外留学基金”,并积极利用国家政策和各种途径,大力推进研究生海外访学。

鼓励聘请外籍优秀教师来校开展教学和研究工作,资助以外籍教师为主开办的暑期学校和博士学术论坛。

★扩大国内交流与合作,建设共享创新互动平台

加强与国内著名高校、科研单位、大型企业及政府部门的合作,扩大发展空间,改善办学条件,促进资源共享。继续开展选派优秀研究生赴国内名校的访学工作,积极探索与国内高校、企业及政府部门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新形式和新途径。

加大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积极促进研究生培养更加紧密地与生产活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每年建设 10 个有带动和示范作用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

★优化培养过程,加强质量控制

根据国家和社会对创新人才的需求,制订科学合理的培养方案,深入落实“一个学生,两个导师,三种经历”培养模式。

推进公共课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改革,加强政治课教学的时代感和实用性,提高研究生英语写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继续推进双语教学工作。

加强数字化教学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并完善研究生课程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和教学效果评估,强化淘汰机制,强调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推行弹性学制,在不降低质量的前提下,注重提高培养效率。

不断提高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的成果要求。各学科博士生导师招生计划要与成果产出量、学术影响力挂钩。强化论文写作,严把学位授予关。

重视优秀博士论文的培育和选拔,采取有力措施,力争使更多的博士学位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大力发展非学历研究生教育

面向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办学形式,把非学历研究生教育与行业培训、岗前培训、执业证书、学历后高级研修等结合起来,努力构建高层次人才终身教育体系,大力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积极探索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规律和研究生培养新途径,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进一步健全同等学力人员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制度,严格工作程序,规范学位授予,保证同等学力人员申请学位的质量。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