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点介绍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院校资讯 >> 宁波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点介绍

宁波大学2010年博士学位点介绍

考研时间: 2009-08-18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080104 工程力学

宁波大学工程力学学科是宁波大学首批博士点之一,于 2007 年 6 月开始招收首届博士生。本学科在朱兆祥教授和王礼立教授的带领下,重点发展了爆炸力学和冲击动力学。本学科曾经是中国力学学会爆炸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近年来又大力发展了压电器件力学和近海工程力学的跨学科研究。学科依托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和浙江省冲击与安全工程重点实验室,经过 20 年研究积累,部分科研成果曾获 2006 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和宁波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目前本学科形成了以下稳定的研究方向:

1、材料动态力学行为及应力波

2、结构冲击动力学

3、电磁弹性力学与弹性波

4、近海工程交叉力学

宁波大学博士生导师均有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的科学研究经历。其中,陈大年研究员长期从事结构冲击动力学研究,连续 7 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该领域有着重要影响。周风华教授,杨黎明教授,王骥教授曾先后被聘为浙江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陈建康教授 2005 年被聘为宁波大学“浙东学者”特聘教授。近 5 年来,本学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1 项,作为参加单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 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14 项,主持省部级基金 15 项,纵向课题经费达 800 多万元;主持各类横向课题 100 多项,总经费达 600 万元;在国际著名杂志及国内核心刊物发表论文 200 余篇,出版专著 3 部;通过鉴定的科研成果 3 项,获美国专利 3 项。在本学科研读的研究生所有科研方向均有国家级科研项目支持,学生可接收良好的基础知识教育和科研能力训练,发展傲人的科研业绩和个人生涯规划。

联系地址:宁波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

联系人:吴老师

联系电话: 0574-87600980

邮编: 315211

E-mail : wuliqing@nbu.edu.cn

081001 通信与信息系统

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点是宁波大学首批博士点之一,于 2007 开始招收博士生,博士点依托“信息与通信工程”浙江省省属高校重中之重学科,拥有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科研学术队伍,现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 人、浙江省 151 人才工程一二层次 6 人、省基金人才专项 3 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 7 人、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项目 2 人, 21 位博士生导师。近 5 年本学科成员共主持 200 余项课题,总经费达 5000 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30 余项, 973 科技部重大基础研究前期研究专项 2 项,科技部国际合作研究专项 1 项,国家发改委重大专项 1 项,省部级项目 60 余项。在国内外各类杂志发表论文 930 多篇,被 SCI/EI/ISTP 收录 350 多篇次。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29 项、软件著作权登记 23 项,获得国家、省、市科技进步奖和科研成果奖 40 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 1 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 9 项。

博士点负责人蒋刚毅,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浙江省新世纪 151 人才工程第一层次。现任浙江省信息与通信工程重中之重学科带头人,宁波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优势特色学科带头人,《电路与系统学报》编委。主要研究方向为多媒体信息处理与通信,研究领域为三维音视频理论、图像与视频质量评价、视频图像压缩与流媒体通信技术。

通信与信息系统博士点目前研究方向:

( 1 )无线通信

主要研究无线宽带接入技术、新一代无线宽带通信技术、认知无线电技术、智能射频系统、高效射频功放技术、射频功放线性化技术、数字无线电子终端、嵌入式应用软件、低功耗集成电路设计等。

主要博士生导师:何加铭、夏银水、胡建平、刘太君、李有明、汪鹏君、郑紫微

( 2 )多媒体信息处理与通信

主要研究三维视频系统理论与技术、音视频编码与传输、信息隐藏与信息安全、隐秘通信及数字媒体安全传输、视频图像质量评价等。

主要博士生导师:王让定、蒋刚毅、郁梅

( 3 )智能信息处理

主要研究自然计算、视频图像分割、运动目标识别、医学影像处理与检索、虚拟现实与即时通信、多通道信息融合等。

主要博士生导师:赵杰煜、李均利

( 4 )光通信关键技术

主要研究光纤无线电技术、特种光纤技术、光纤通信器件、新型光纤放大器技术、波分复用器件、光纤传感网络、红外信息系统、光电检测系统等。

主要博士生导师:徐铁峰、夏海平、聂秋华、董建峰、戴世勋

联系地址: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联系人:尤老师

联系电话: 0574-87600340

邮编: 315211

E-mail : youxiaoxia@nbu.edu.cn

090801 水产养殖

水产养殖学科创建于 1958 年, 1998 年起招收硕士研究生, 2007 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连续三次被批准为浙江省重点学科,相关的应用海洋生物技术学科为浙江省省属高校“重中之重学科”;拥有全国科技兴海技术转移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多个学科基地。现有教授 17 人,副教授 16 人,博士 14 人,硕士 12 人。现有在校博士生 10 名,硕士生 291 名。

本学科设三个研究方向:水产动植物生化与生理方向主要研究水产养殖种类与天然水生生物资源的生化成分分析、生理生化过程和生物活性功能;水产动植物遗传与发育方向主要研究水产养殖种类的重要功能基因及遗传标记筛选、受精细胞学、遗传育种等基础与应用基础的;水产增养殖理论与技术方向具很强的应用性,主要研究水产经济动物资源开发、苗种培育、无公害与生态养殖技术、养殖动物的病害防治技术、水产动物资源调查与增殖保护等应用基础理论与产业化。

近五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 项,省部级奖 6 项。获得发明专利共 10 项,科研成果转让 1 项, 科研成果被采用共 11 项,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达 34195 万元 。近年来本学科在国内核心刊物、国际刊物上发表论文 651 篇, SCI 、 EI 、 ISTP 收录 23 篇,三年内支配科研经费合计 4681.19 万元,平均每年 1560.40 万元。目前承担科研项目共 173 项,其中国家及国务院各部门项目 16 项,国家自然科学 25 项。拥有专业实验室 5500 平方米 ,有包括扫描电镜、透射电镜、核磁共振仪、液质联用仪等大型科研仪器设备总值 2602.5 万元,研究生主干课程:

分子生物学理论与实验技术、高级遗传学、藻类生物化学、水产动物免疫学、水产动物营养繁殖学、水产育种学、水产动植物科学养殖及健康管理技术、水产养殖环境评价等。

主要教授及研究方向:

严小军:海洋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李太武:遗传育种与病害防治、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朱冬发:海洋水产动物受精生物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

王春琳:水产动物繁殖生物学、苗种繁育与营养及遗传育种,对虾蛄、曼氏无针乌贼及三疣梭子蟹等种类

陈 炯:农业病原与寄主的分子生物学,包括相关病原的分子检测技术、分类及标准制订、分子进化、病原分子致病和寄主分子免疫机理、病原及寄主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

陆开宏:水域生态及渔业环境保护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李明云:水产动物遗传育种、水产生物毒理与免疫、水产动物增养殖技术、海洋渔业资源与保护

薛良义:水产动物分子生物学、遗传育种及基因进化

苏秀榕:应用海洋生物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徐年军:海洋生物资源利用与海洋药物、海藻生理生化与养殖环境效应

联系方式见博导简介。

联系地址:宁波大学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研究生办公室

联系人:田老师

联系电话: 0574-87600891

邮编: 315211

E-mail : tianyuexia@nbu.edu.cn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