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硕士学位点介绍:光学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院校资讯 >>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点介绍:光学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点介绍:光学

考研时间: 2011-05-25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光信息科学与技术系前身是原吉林大学物理系光学专业。该专业始建于1953年,建立初期,在长春的我国老一辈光学专家王大珩、龚祖同等亲临执教,并与长春光机所建立了密切的科研合作关系,为光学专业的科研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多年来在光学物理领域取得许多重要成果,培养了一批科研骨干,在激光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领域取得了一批国际水平的科研成果。1993年被批准建立光学博士点,1998年吉林大学成为物理一级学科博士授予单位,1997年光学专业被列为吉林大学"211工程"重点支持学科。并设有博士后流动站。该专业在近几年来,紧跟国际前沿,关注信息工程这一科技热点,不断孕育、培养新的高科技增长点。比如,由激光与原子分子相互作用而引出的许多新现象、新规律和新技术等。此外,我们开展了与光信息有关的前沿性应用课题,比如,利用电磁感应光透明的原理,提出了双量子阱材料中实现光控光开关的模型、提出了实现色散补偿的新概念,以及光控光增益的新方法等。这些理论工作已先后在Phys.Lett.等著名学术刊物上发表。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在近几年来,紧跟国际前沿。

主要研究课题和目前状况:

1.原子相干现象的研究

以高锦岳教授为首的研究组开展了原子相干的实验与理论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无反转光放大的实验,引起国际学术界高度重视,该论文多次被SCI等论文引用,单篇论文引用次数1994年全国排名第8,1996年全国排名第3。该研究组还在"电磁感应光透明"、"高色散高折射率介质"、"混合型光学双稳"等课题取得了许多国际水平的成果。发表学术论文几十篇,论文在SCI论文的总引用数超过320次。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一项,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

原子相干及应用近年来得到飞速发展。八十年代在理论上提出一系列新的构想和可操作模型,如电磁感应光透明、高色散高折射率光学介质、无反转光放大等。进入九十年代,这些新的理论构想先后在实验上得到证实,为其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最近已有人报导研究上述效应的工作从气体工作介质推向固体介质,特别是半导体材料。现在,低温下已在固体物质中观察到电磁感应光透明现象,在半导体中也实现了单光子光透明。而在冷原子中利用原子相干效应获得的高色散介质中将光的群速度减小到17米/秒,这些进展使其迈向实际应用步伐大大加快,特别是这些效应在光开关、光存储、光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应用一定会有较大发展,而无反转激光仍然是发展短波长激光的一种方案。

国内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数较少,且大部分做理论工作,但在无反转激光、高色散光学介质等方面本实验室较早地作出了部分实验工作。

在原子相干领域,总体设想和规划是在理论方面即时掌握国内外发展动态,并作出相应的前沿工作(在过去的几年中,已在上述领域发表了一系列质量较高的论文,这些论文发表在 Phys.Rev.,Phys.Lett.,Z.Phys.,Opt.Commun.等刊物上)。实验方面,已有一些前期工作基础,特别是气体工作介质方面的工作基础更好一些。与此同时,扩大研究工作介质范围,将气体工作介质中的成果向固体特别是半导体材料扩展,使其更接近实用性,联合物理系凝聚态物理国家重点学科具有的技术力量,这种扩展是非常有希望的。将气体中的原子相干效应向凝聚态物质推广是国外最新研究动向。

2.激光光谱学的研究

吉林大学在激光光谱学领域的研究是国内在该领域开展最早的学校之一。我国最早的"激光光谱学发展规划"也是由吉林大学激光光谱研究组牵头在七十年代末制定的。目前原子分子高激发态激光光谱学及高分辨激光光谱学已列为我国原子分子物理及激光物理重要战略发展方向。二十多年来,吉大在激光光谱学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原子高激发态(Rydberg态)性质的研究:

我们对碱土元素(如Ba、Sr)、第四族元素(如Pb、Sn)、稀土元素(如Yb)等原子Rydberg态进行了深入广泛的研究不仅仅研究了Rydberg态的能级位置(如国内外大多数研究组新做的),而且对Rydberg态的自然辐射寿命,超精细结构和同位素位移,朗德gj因子等进行了激光光谱测量。同时,我们用多通道量子亏损理论(MQDT)进行了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深刻揭示了简并受扰Rydberg系性质,规律。在国防重要学术刊物(如Phys.Rev、J.Phys.B、Z.Phys.D等)发表一批学术论文,并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年)。

(2)高分辨激光光谱研究:

利用激光准直原子束技术,饱和光谱技术,光学量子拍技术对铟(In)、钡(Ba)、钠(Na)、镓(Ga)、铜(Cu)、镱(Yb)、铥(Tm)等元素的超精细结构及同位素位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给出了一大批新的超精细结构常数,为研究原子光谱理论及激光同位素分离提供了有价值的科学数据。

(3)天体光谱中粒子辐射参量的激光光谱研究:

近代激光光谱发展的特点之一是与天体物理、化学、生物学等交叉渗透更加广泛深入。我们率先在国内利用激光光谱技术开展了天体光谱中粒子辐射参量的研究。自从美国国家航空航天部(NASA)于1990年4月29日发射一个哈勃太空天文望远镜以来,收集了大量的紫外(UV)和真空紫外(VUV)波段离子光谱。为分析这些离子谱必须研究谱的结构、跃迁几率(或振子强度)、我们利用可调谐的UV和VUV激光结合激光产生离子束技术(laserablation),开展了针对哈勃太空望远镜收集的例子谱的研究,为了解宇宙的起源与演化提供了科学数据。该项研究与瑞典Lund大学S。Svanberg教授、比利时E。Berimont教授及部分NASA成员参与,初步建立了国际合作关系。

(4)激光光谱学应用研究:

吉大激光光谱组开展了多方面的激光光谱应用研究,其中包括激光燃烧诊断、激光大气污染监测。激光医疗诊断。例如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火焰CARS光谱研究、固体推进剂的激光诱导二维点光成像(LIF技术)。

3.非线性光学的研究

(1)有机和无机非线性光学材料、光存储、光开关特性的研究

以费浩生、魏振乾教授为首的研究组进行了大量的非线性光学研究。在有机和无机非线性光学材料及其光电特性等方面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量子限域材料中的非线性光学效应研究,在国际上率先提出非线性偶极增强效应,指出了微粒界面环境对微粒的非线性效应有重大影响。根据分子包含的思想设计并研制出具有新特性的非线性晶体。研究了偶氮类聚合物的光存储特性。首次提出了实现非相干-相干光转换的简易方法,引起国际学术界的兴趣,并在国际科技新闻上做了报导。有机高分子光学、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及其应用近年来已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当今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光电信息高技术产业已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光电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要求新一代的光电信息材料及应用新技术。非线性有机光电信息材料近年来在光折变、光存储、光开关、光调制、光限幅、光计算等方面的研究中已引起国内外科研工作者的广泛注意。

国外在有机高分子非线性光电信息光子学材料及其应用研究处于开始和发展阶段,国内研究刚刚起步。我们在这方面较早的开展了工作,首先完成了有机分子和高分子光子学基础研究课题,在国外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

(2)光学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应用研究。

以高锦岳教授为首的科研组在十几年的光学系统的稳定性及其应用研究过程中先后完成了四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共发表了学术论文30多篇,这些论文均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其中一些论文多次被国内外的学者引用,在国际和国内学术会议上宣读的不少论文也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重视和好评。已查到的论文总引用次数为68次,许多研究成果与国内外同类研究相比属先进水平。

在无机、有机高分子非线性光学领域,总体规划侧重于有机高分子聚合物的非线性光电信息材料的机理、性能及应用的研究。有机高分子的非线性机理虽普遍认为来源于共轭非局域电子,但由于实际光激发下的光子过程是很复杂的,可能出现自由激子、自陷激子、孤子、极化子和双极化子等多种物理过程,其详细光物理过程及其对非线性光学过程的贡献至今人们尚不清楚,理论上还很不完备,因此,理论上和实际应用上都还有大量的研究工作待做。

4.分子光谱的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是光纤拉曼光谱、光纤传感;红外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

(1)红外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研究

在红外辐射生物学的研究中,设计了物理学、生物学"双匹配"技术方法,研究了电磁波与生物体相互作用提高其性能、性状的最佳条件:适当波长、适当功率密度和适当的辐射时间,即根据被辐射生物体的电磁性质选择红外线波长,根据生物体的生长发育条件选择辐射时间和功率密度。该技术方法取得了良好的研究成果,受到有关专家、同行及科研部门的肯定,认为是开拓了一个新技术领域。受到科研部门的资助。承担和完成?quot;红外线提高生物生产性能"等项目八项。其中国家八五攻关一项、吉林省科委3项、获长春市科技进步奖一项、发表论文8篇,排电视科教片一部。与解放军研究人员合作,利用腔体效应和共振吸收原理设计了用于野战部队的"模块式多功能高效节能灶"。99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三等奖。

(2)光纤传感,光纤拉曼光谱研究

a.光纤传感

设计了"双多模光纤干涉光路",即参考光路和测量光路都用多模光纤。该光路视场大,灵敏度高、测量范围大、耦合方便,在测温、测量频飘等灵敏度极高(10-5℃)。

该设计被同行认为是开拓性工作。在光学学报及国际会议上等发表论文8篇。

b.光纤拉曼光谱

设计了光纤共振拉曼光谱实验方法,即在光纤内产生共振拉曼效应。提高拉曼光谱强度109,开拓了光纤应用(有吸收样品可以用光纤方法研究)。用该技术研究了样品在低浓度下(10-10~10-17mol/L)分子结构及运动状态变化的一些规律。测量已达单分子状态,相当于每个分子尺度102-1010倍液体中含一个分子。发现了单分子状态时拉曼散射截面大幅度增加的现象。

在光纤拉曼光谱研究达国际水平,其中液体中单分子探测,监测研究达国际先进水平。

在红外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研究中,能继续承担重要的国家攻关项目,解决国家经济中实际问题,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5.与现代光学通信有关的应用课题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光学通信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光波是目前最为理想的信息载体,可以实现宽频带大容量的传输。虽然光纤通信早已进入工程阶段,但各式各样与光通信有关的元器件,新方法,新概念仍在与日俱增。吉林大学光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几位教授在长期从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逐渐开展了与光通信有关的一些应用课题。比如,利用电磁感应光透明的原理,提出了双量子阱材料中实现光控光开关的模型,利用电磁感应光透明的原理提出了实现色散补偿的新概念,提出了光控光增益的新方法等。这些理论工作已先后在Phys.Lett.Erop.Phys,等学术刊物发表。上述理论研究正在向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向迈进。

第一方面,目前有几位硕士和博士正在做光学通讯方面的研究课题。近期目标为发展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光透明的物理原理而实现色散补偿的新方法。首先在基础理论方面有所结果,并进一步向实用化靠近。

第二方面的工作是发展一种光通讯中适用的宽频带频率转化系统,可望在试验上获得成功。

第三方面的工作是发展一种光控变频光开关。目前已有理论工作,即将开展相应的实验研究,最终的目标是获得可供使用的光开关器件。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