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农业大学植物学学科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院校资讯 >> 内蒙古农业大学植物学学科

内蒙古农业大学植物学学科

考研时间: 2004-06-15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内蒙古农业人学植物学学科是我校唯一的理学学科,始建于1958年,198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3牛植物生理学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1997年国家学科调整,将植物学与植物生理中合并组建为目前的植物学学科。

该学科从自治区特色出发,结合白身学科优势及内蒙、华北和西北的资源特点,以学科梯队、课程体系,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等为主进行学科建设;并不断进行改革与完善,现已形成作物生理、牧草生理生态、沙生植物生理生态、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4个稳定的研究方向。

学术队伍。多年来,学科重视人才培养和梯队建设,现已形成一支职称比例与学历层次、年龄结构搭配合理、治学严谨、业务综合素质高的师次队伍,50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85%,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2名,内蒙占有突出贡献的专家3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2名,入选国家“百十万”人才工程人选1名,入选自治区“321”人才工程人选6名,有3名教师先后赴美国留学深造、高访研究。

科学研究:近10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自治区攻关等项目共计72项,其中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农牧渔业丰收奖等43项,培育甜菜新品种3个。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及会议上发表论文468篇,主编或参编出版专著16部。代表性课题有:《甜菜不同类型品种生理机制的研究》、《甜菜杂种优势的生理基础》、《抗病基因转入甜菜的研究》、《优良牧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驼绒藜属牧草种子发育特性》、《鄂尔多斯沙区碱湖螺旋藻种质资源及生理生态适应机理》、《内蒙古沙区螺旋藻的规模养殖与综合利用技术队《沙棘属植物生态生物学研究》、《西部荒漠特有植物棉刺克隆机理的研究》等。

教学与人才培养:学科承担着全校植物类各学科专业硕士生的高级植物学、植物学实验技术、高级植物生理生化、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技术、植物生理学研究法等公共课程、学位课程和作物(甜菜、牧草)生理、沙生植物生理,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等专业课程。按照各学科专业培养计划制定了不同教学大纲与课程安排,实行规范教学。既重视学科理论发展,又加强了实验实践训练,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1985年以来共培养硕士研究生82人,已毕业48人,在读34人。

学术交流:近年来,与中科院植物所、中国农科院、内蒙农科院、新疆农科院和有关农业院校建立了科研协作关系,并对本学科硕士研究生进行联合培养,提高了研究水平,促进了学科发展。二、学科“十五”发展规划纲要1、学位点建设:按学校“十五”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现正在积极申报博士学位授权点,力争获得成功。2、教师职称、年龄、学历结构进一步趋向合理。教师年龄结构年轻化,引进年龄在25—35岁高学历的年青教师,形成合理的教师年龄梯度:五年内,高学历教师比例显著提高,其中50%具有博士学位,40%具有硕士学位;做好硕士生导师的培养和遴选工作。3、提高研究水平,促进成果转化。鼓励本学科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尤其是国家级重点或基金项目,力争具有高级职称的每位教师都有主持项目,学科内年平均科研经费达60—100万元;年发表研究论文20篇以上,其中国家核心期刊论文占有一定比例;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研究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对一些应用技术研究成果积极促进其转化,为我区经济建设服务。4、加强课程及实验室建设,进一步巩固完善和发展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跟踪学科发展前沿,对高级植物学、高级植物生理生化课程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给予规范,编制讲课提纲或讲义;在此基础上,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以讲解、讨论、自学相结合的方法拓宽学习内容,并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强化教学的直观性。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利用教学和科研经费,对植物学实验室、植物生理实验室及相关研究室的实验条件进——步改善,为提高教学和科研水平奠定基础,争取创建自治区植物生理重点实验室。提高“植物学实验技术”和“植物生理生化实验技术”课程的实验方法和测试手段,强化硕士生的操作技能,全面提高我校研究生培养质量。

扩大学术交流。在稳定与现有单位科研的横向合作和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学术交流,每年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交流会5—10人次,邀请国内外专家讲学1—2次。根据市场经济和学科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进一步修改和完善硕士生培养方案与计划,完善seminar制度,适度扩大硕士生招生数量,促进学科发展。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