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2015年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院校信息 >> 招生简章 >> 武汉大学2015年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武汉大学2015年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

考研时间: 2014-10-10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

武汉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传承百年辉煌,尽展名校风采。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1946年,学校已形成文、法、理、工、农、医6大学院并驾齐驱的办学格局。1948年,英国牛津大学致函国民政府教育部,确认武汉大学文理学士毕业生平均成绩在80分以上者,享有“牛津之高级生地位”。新中国成立后,武汉大学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1958年,毛泽东主席亲临武大视察。1999年,世界权威期刊《Science》杂志将武汉大学列为“中国最杰出的大学之一”。2000年,武汉大学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湖北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大学,揭开了学校改革发展的崭新一页。

武汉大学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明显,涵盖了哲、经、法、教育、文、史、理、工、农、医、管理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理学、工学、信息科学和医学六大学部36个学院(系)。有110个本科专业。5个一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共覆盖了29个二级学科,另有17个二级学科被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6个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43个一级学科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243个二级学科专业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342个学科专业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有32个博士后流动站。设有三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

电子信息学院源于1945年建立的原国立武汉大学游离层实验室。学院师资力量雄厚,学科优势明显,涉及7个一级学科,12个硕士学科,8个博士学科,2个博士后流动工作站:地球物理学,信息与通讯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地球物理学),国家重点学科1个(无线电物理),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空间物理学),省级重点学科1个(空间物理学),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5个(无线电物理、空间物理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光学工程)。国家还在空间物理学、无线电物理、信息与通信工程设立了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岗位。学院科学研究实力雄厚,目前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地球空间环境与大地测量教育部重点开放实验室、空间信息智能感知国家测绘工程技术中心、湖北省光谱成像仪器工程技术中心、湖北省雷达与无线通信技术重点实验室。

学院始终坚持以“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技能”为人才培养目标,着力培养具有“创新、创造、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数十年来,为国家培养了近万名高级人才,造就了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一大批知名学者和专家。在注重理论研究创新的同时,学院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研究;先后承担、完成了国家“863”、“973”、攻关计划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重点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获得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在内的近百项成果,为我国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ElectronicsCommunicationEngineeringMaster)是电子技术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构建现代信息社会工程领域的专业学位,授权单位培养从事信号与信息处理、通讯与信息系统、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微波技术、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等工程技术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经批准,2015年在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举办电子与通信工程硕士双证研究生班,计划招生15人(实际录取人数根据报名生源及考试情况确定)。

【培养目标】

培养掌握电子与通信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独立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开设课程】

必修课:自然辩证法、英语、随机过程、信息检索、知识产权、专业英语、通信系统与理论、现代数字信号处理(Ⅱ)、数字集成电路设计、多媒体信息处理技术、微电子学导论、应用信息论、程序设计方法学、随机信号分析、射频电路、FPGA设计与应用、模式识别、DSP原理及应用、嵌入式技术与系统、现代数字信号处理(Ⅱ)。

选修课:计算机网络、数字图像处理、学科前沿技术讲座、半导体物理(Ⅱ)、半导体器件物理(Ⅱ)、光电子器件、电子材料与器件、机器学习、最优化技术、无线通信原理与技术、网络与高性能计算、多媒体互动游戏、多媒体通信协议、数字视频、多媒体信源编码技术与安防监控应急系统、城市联网报警标准与应用。

注:以上课程仅供参考,最终以当年批准方案执行。

【研究方向】

1.现代通信技术与信号信息处理技术

2.高速网络系统与信息安全

3.多媒体信息处理与传输技术

4.卫星通信技术

5.雷达信号处理

6.图像分析与人工智能

7.微电子CAD技术

8.半导体光电器件、材料与光电探测系统

9.半导体传感电子学

10.嵌入式信息处理系统

11.视频监控与应急处理

【招生对象】报考人员,须符合下列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规定的体检要求。

4.大学本科毕业的人员(原学专业不限);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后,有2年或2年以上工作经验(至2015年9月1日,下同),达到与大学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的人员。

5.参加过我院“卓越芯火计划”人才培养项目的学员,也需要达到上述报名条件。

【报名方法】

1.考生报名前请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上述要求,报考资格审查将在复试阶段进行。不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相关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2.报名采用“网上报名”加“网上确认”方式进行。所有考生网上报名(必须选择4201武汉大学报考点)后均需在规定时间在指定网上进行网上确认或现场确认,否则报名信息无效。

2014年10月10日—31日每天9:00-22:00,考生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公网网址:http://yz.chsi.com.cn,教育网址:http://yz.chsi.cn,以下简称“研招网”)浏览报考须知,按有关要求进行报名。2014年11月4日—14日所有考生均要对本人网上报名信息进行认真核对、确认,并缴费和上传本人图像等相关电子信息,逾期不再补办。

特别提醒:经主管部门同意,硕士研究生报名武汉大学报考点“现场确认”改为“网上确认”。即:报名号以4201开头的考生不需要到武汉大学报考点“现场确认”,只需要“网上确认”(包括确认报名信息、网上交费及上传照片等)。“网上确认”具体程序及要求请届时上网(http://www.gs.whu.edu.cn)查询。

【考试安排】

考试分初试和复试两个阶段。

1.初试:初试时间在2014年12月,具体时间、科目和考场见《准考证》(在网上下载)。初试地点在武汉大学。

2.复试:复试时间在2015年3-4月,复试内容:①外语听力口语测试、②以专业课笔试、综合面试等形式对考生的学科背景、基本素质、操作技能、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考察。

复试具体时间和内容、形式以我院通知为准。

【录取原则】

统考后,根据生源和初试成绩单独划定复试分数线。

根据初试、复试综合成绩,德、智、体全面衡量,公平竞争,择优录取。初试合格考生必须通过我校组织的资格审查、复试、政审、体检,合格者方能录取。

【学费标准】

学制二年,学费暂定4.6万元/人(不含书杂费),最终以省物价部门核准的学费标准为准。

【学习形式】

录取类别为定向就业,在职学习,武汉上课。

【毕业待遇】

学习期满,修满规定的学分,通过答辩,符合条件者,可获武汉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研究生毕业证书和硕士学位证书((学历、学位证书与全日制研究生相同)。

【咨询形式】

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http://eis.whu.edu.cn

地址:武汉大学电子信息学院323办公室、115办公室

联系人:邓忠华 郭俊华

联系电话:027-68778464027-68778022027-68756267

电子邮箱:dzh@whu.edu.cnguojh@whu.edu.cn

武汉大学研究生院:联系电话027-68754125,68754096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