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如何念好“导”字诀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考研时讯 >> 研招资讯 >> 研究生教育:如何念好“导”字诀

研究生教育:如何念好“导”字诀

考研时间: 2014-01-15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近日,一篇非编码RNA(核糖核酸)导致肿瘤恶变的论文,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细胞》子刊《分子细胞》上发表。该文章的第一作者是中科大吴缅教授实验室的研究生杨凡。研究生对全校 SCI论文贡献率达62%,研究生与导师合作完成的重大成果数次入选 “世界科技十大进展”“国内十大科技进展”……近五年来,中科大在研究生教育方面的成就令人瞩目。

中科大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秘诀在哪里?记者深入该校探访,寻找问题的答案。 从放权不足到还权于师

当前,高校对导师放权不足,管理部门直接介入或干涉,不仅无助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也有碍于导师积极性和创造力的发挥。 “研究生培养质量并不是‘管’出来的。充分发挥导师的积极性,让导师成为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是保证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 ”中科大校长、研究生院院长侯建国一语道出秘诀。

为进一步还权力于导师,激发导师参与招考的积极性,中科大从2009年起创设科学家报告团、优秀大学生暑期夏令营、研招教授宣讲团三大研招品牌,众多知名教授一改过去“坐等”学生报考的习惯,踊跃参与其中,到兄弟院校作科学进展报告,到重点城市作面对面的招生宣传,在夏令营中为慕名而来的各地大学生授课。 “百分之百相信导师,还权力于导师,如何选材、如何培养、如何把好出口关,让导师有充分的自主性,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导师的责任意识和积极性。 ”中科大副校长、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张淑林说。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博士生倪丙杰,在合工大硕士尚未毕业前,就已投到中科大俞汉青教授门下,并被安排到合肥一个废水处理厂从事实验工作。 “我给他提供生活费,每周定时与他交流。 ”俞汉青介绍,经过这段“学前训练”,倪丙杰在9月正式入学之时,已熟练掌握各种实验“武器”,博士期间完成3个方向课题,创造了丰硕的成果:作为第一作者发表了30篇SCI文章,影响因子总和达120;博士毕业论文荣获当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2013年,通过导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并最终录取的推免生,已占中科大科学学位研究生招生总数的68%。 从突击达标到全程监护。

严把出口关,忽略过程管理,是中国研究生教育的一大积弊。在这种教育模式下,研究生不太注意平时积累,而在毕业前突击达标,虽然最后毕了业,但由于没有经过严格的学术训练,学术功底难言深厚。为探索研究生教育改革,中科大建立学生、导师“无缝”对接模式,导师成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全程监护人,质量控制重心从 “重视结果”转向“重视全过程”。 “这就好比体育场上原来单一的‘撑杆跳’,转变成多环节的‘跨栏跳’。 ”侯建国说,质量控制节点由单一转向多环节,注重全过程监护,是中科大研究生培养的另一秘诀。

研究生期间,从培养计划制订到助研岗位设置,从日常科研活动到毕业论文指导,导师全程参与其中。通过导师门户系统,导师可以全面了解每位研究生的选课情况、每门课考试成绩及排名,实时掌握每位研究生培养计划完成情况,学位论文撰写及评阅情况。此外,定期召开组会,是中科大一大传统,也是一大亮点。 “每周一次组会,每个研究生要对自己近期工作进行主题发言,导师们会有针对性地点评,并发起讨论,在交流中帮助学生解决科研上存在的问题。 ”物理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叶邦角教授介绍。

“在出口上,我们‘筑高堤坝’。 ”学位办主任倪瑞说,2010年,中科大全面修订学位标准,研究生院负责设立“校标”,相当于全校“最低值”,每个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院标”,“院标”绝大部分要高于 “校标”。有的学生已达到毕业标准,但为了鼓励他们做出更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导师会与学生商量,适当延长学习年限。

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博士生李会会,在三年级时就已达到博士生毕业标准,可她当时手头正在从事的一项科研任务还未完成,为做出更高水平的工作,她又申请将毕业年限延长了一年。李会会的自信来自学校这座强大的“靠山”。学校的“博士论文创优支持计划”,每年都会支持20名左右已达到毕业标准的博士生,让他们有机会继续开展更高水平的研究。 从责任缺失到塑造品牌

什么样的研究生,才够毕业资格?现实中,各所高校标准不一。“在中科大,当你能教导师一样东西的时候,你才算够格毕业。 ”中科大微尺度国家实验室副主任陈?D说,导师通常都是某个领域里的权威,但在这个领域的某个课题上,研究生一定要做得比导师深,否则就不能算是很优秀的毕业生。

中科大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曾有一位叫李科的硕博连读研究生。他的研究方向是量子信息,博士论文难度极大。近4年过去了,与他同期入学的研究生均顺利毕业,而他连一篇论文也没发。导师郭光灿院士给他提出两个解决方案:继续追求高标准研究成果,但需延期毕业;或调整方向发表论文,按照一般标准毕业。李科坚定地表示,继续完成难题研究。

郭光灿非常欣赏他的学术志向,从不催促他写论文,每月照样发给他同样的助研补贴,并资助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到英国、新加坡等地学习交流。最终,“博五”时李科在国际上首次证明量子信道的另一个容量即私密容量也是不可加的,解决了多年来悬而未决的难题,论文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 《物理评论快报》发表,成为中科大一位优秀的毕业生。

“我很在乎研究生的学术追求,尊重学生的研究热情和兴趣,不遗余力地支持好苗子做有价值的学术研究。”郭光灿表示。“其实,每一个毕业的研究生身上,都应该打上导师的‘品牌’烙印。 ”张淑林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正在塑造这样一种研究生培养的质量文化,努力让责任意识融入到每个导师的灵魂中去。 ”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