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学费通胀”失控_-查字典考研网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关键词
  查字典考研网 >> 考研时讯 >> 研招资讯 >> 美国大学“学费通胀”失控

美国大学“学费通胀”失控

考研时间: 2014-04-10 来源:查字典考研网

美国大学“学费通胀”失控

4月7日,周一。历史不断重演,科网股失宠,昨天的争妍斗丽,变成今天比谁惨。买股票买到这种地步,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在剧烈波动的市况下想能睡着觉,投资者要选经得起风浪、发生九级地震仍能生意照做甚至客似云来的行业。

什么行业如此厉害?要找出它们,第一步是想想人生有什么事避无可避。生老病死乃其一;交税乃其二。老毕能想到的第三件事,乃年轻人投资个人前途的成本不断上升。

“学费通胀”

《经济学人》便引用了一个数字:美国大学连住宿四年学位课程,每年开支可高达6万美元。当然,并非所有大学收费都那么昂贵,但过去三十年,美国大学学费年均上升7.9%,三倍于CPI 年均2.4%的升幅。

不难想像,一个普通家庭要负担子女上大学,心有余力亦未必足,学生贷款生意遂长做长有。更“有趣”的是,美国大学学费近三四十年出现过三次大涨潮,首次发生于1990至1994年;第二次在2000至2003年出现;第三次始于2007年并维持至统计截止的2011?12学年。照趋势看,去年“学费通胀”只会变本加厉。

巧合的是,美国经济于以上三个时期俱经历了衰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亦曾多次陷入衰退,但大学学费仅与通胀同步,并未抛离整体物价。然而,九十年代以后,三次衰退碰上三次学费大涨,当中显然有无法以“巧合”解释的理由。

从这个现象可见,在经济衰退百业萧条的日子,消费者和企业都得撙节开支,零售商则纷纷减价促销,但大学在这种环境下仍有能力大幅提高其产品和服务的收费。从【图1】可见,美国大学平均学费对家庭收入中位数比率,在1969至1982年一直于8.6%至9%之间窄幅上落,但自此以后不断攀升,学费对家庭收入比率于2011?12学年创出26.7%新高。这仅为平均数,一个普通中产家庭要送子女上较具名气学府,收入的四分之一肯定不足应付,学生贷款市场因而长做长有。

《经济学人》文章的标题是《上大学值得吗?》(Is college worth it?)。顾题思义,《经济学人》对这种“投资”的回报潜力大有保留。然而,该刊未提的是,学历高低对个人收入的影响【图2】,足以说服年轻人不惜背负以美元计五六位数的债务,也要把大学学位取到手。

经济越差生意越好的股票

前面提到,要找出经济不景仍客似云来的行业,最有效的途径莫过于想想人生有什么避无可避。

2008?09年金融海啸爆发,在全美经营140个火葬场和218家殡仪馆的Stewart Enterprises(纳斯达克上市代号STEI),同年多赚近一成。而且集团负债水平创十年新低,有足够条件回馈股东,决定增加派息20%。

死亡之外当然是交税。专门提供报税咨询服务的H&R Block(纽交所上市代号HRB),其CEO于海啸期间宣布,集团营业额按年增长11.3%,首次突破30亿美元;税前盈利按年上升11.4%,而客户人数则录得3.8%增长。这一年,H&R Block协助多达2350万客户报税,历来最多。

Death & tax, two facts of life(死亡与交税,乃人生两大真相),信耶?2008年,美国每20只股票多达19只下跌,但H&R Block股价同年上升25%,名副其实跌市奇葩。

看样子,大学学费不论睛雨皆节节上扬,有条件成为死亡与交税以外,普罗大众得无奈地接受的“第三种常态”。美国政府自1989年起为高等教育大幅增加补贴,替学生贷款提供担保就是其中一个主要形式。

有山姆大叔“包底”,难怪从九十年代开始,美国每次陷入衰退,大学学费说加便加,视经济不景如无物。占美国学生贷款市场半壁江山(规模相当于所有竞争对手总和)的Sallie Mae(纽交所上市代号SLM),股价过去五年大涨4倍。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当前热点关注

大家都在看